第一节 剧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494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剧种
分类号: I236.56
页数: 2
页码: 829
摘要: 明朝永乐年间,甘竹曾家有个宗族戏班,唱《孟戏》。《孟戏》搬演孟姜女的故事,用高腔演唱,剧中角色戴面具,有傩舞特点。《孟戏》每年正月演一次,用于本宗族的酬神祭祖活动。曾、刘两家《孟戏》脚本不同,曾家台本源于南戏旧目;刘家台本酷似明传奇本《长城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业剧团在演出弹腔戏的同时,着手对《孟戏》高腔挖掘抢救,组织音乐工作者记谱。1981年4月,经江西省文化厅批准,将广昌地方戏正式定名为“旴河戏”。广昌木偶戏唱腔很杂,依当地群众喜好而定,老艺人称之为“土调”。
关键词: 广昌县 戏剧 旴河戏 采茶戏 木偶戏

内容

一、旴河戏旴河戏,别名大戏、土戏,流传于全县。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甘竹曾家有个宗族戏班,唱《孟戏》。《孟戏》搬演孟姜女的故事,用高腔演唱,剧中角色戴面具,有傩舞特点。《孟戏》每年正月演一次,用于本宗族的酬神祭祖活动。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甘竹大路背刘家也兴起《孟戏》。曾、刘两家《孟戏》脚本不同,曾家台本源于南戏旧目;刘家台本酷似明传奇本《长城记》。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在中寺及大株有演唱皮黄戏的班社。到光绪初年(1875年)皮黄戏风行全县。各地民间班社还邀请了京剧、汉剧、祁剧、抚路戏等剧种的师傅传授剧目。但由于《孟戏》风格有影响力,诸家风格相融合,逐渐地自然地形成以《孟戏》表演风格为基本准绳而融合统一起来的别具风采的新兴地方戏。
  清末民初,地方戏开始衰落,每况愈下,高腔戏渐次失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业剧团在演出弹腔戏的同时,着手对《孟戏》高腔挖掘抢救,组织音乐工作者记谱。1962年集中全县民间艺人,研究讨论广昌地方戏,甘竹老艺人排演《孟戏》(当时称“傩剧”),专业剧团派人继承学习。1980年《孟戏》再度复苏,以《姜女送衣》、《滴血寻夫》2个折子,参加江西省部分古老剧种汇演。
  1981年4月,经江西省文化厅批准,将广昌地方戏正式定名为“旴河戏”。
  旴河戏的音乐属多声腔体系,以唱高腔为主,结合唱昆腔、弹腔、吹腔,还吸收了极少量的民歌小调。旴河高腔,曲调悠扬清雅,悦耳动听,具有“歌板舞衫,缠绵婉转”的特点,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多在后句的下半句帮腔,小锣小鼓过门;并有“杂白混唱”的特点。据今人考证,旴河高腔保留了明朝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的遗音,系融合海盐、弋阳两腔于一体的戏曲声腔流派。旴河高腔曲牌调式齐全,有的曲牌转换几个调式,还有套曲。曲牌中的主牌子富于抒情和叙事,副版子用于行路观景和对叙交谈,小牌子表达祈祷、感叹、欢庆、逗乐等情绪,念牌子有节奏无旋律,配以锣鼓,渲染感情。
  旴河戏的表演动作有独特的身段谱和表演特技,粗犷洒脱,在早期剧目中保留浓郁的傩舞遗风。吁河戏的行当早期由三生、三旦、三花脸组成,称“九门楼”。以后,生、旦、花脸三行中各增1角色发展为“十二门”。吁河戏的舞台美术最早为一桌二椅,以布幔代城楼的装置,专业剧团成立后,舞美装置有景、有灯光、有道具,虚实结合。化妆承袭傩舞面具的格调,发型、脸谱、服饰、砌木等均具特色。
  二、采茶戏新中国成立前又叫三角班,主要是宁都采茶戏,由外地班社在头陂、新安、赤水、贯桥、驿前及县城等地演出。广昌边沿山区也有人学演。
  1956年7月,于都县采茶剧团来广昌,带来赣南采茶戏。随后成立的专业剧团送戏到每个山村角落,使赣南采茶戏遍及全县。农村中的一些业余剧团也用赣南采茶戏曲调编演小型节目。1981年6月易名后仍用赣南采茶戏曲调演出部分移植剧目。
  三、木偶戏别名傀儡戏。因为是吊线木偶,又称“吊戏”、“线戏”。流传于尖峰、千善、长桥、水南、塘坊、大株、杨溪一带。
  广昌木偶戏的傀儡子长约盈尺,除身体各个关节可转动外,眼睛也能动。
  广昌木偶戏唱腔很杂,依当地群众喜好而定,老艺人称之为“土调”。这土调是被当地语言化了的弹腔、吹腔,有西皮、二黄、高拨子等。在《万花市》一剧中江流僧唱的一段高腔,老艺人称“奶奶腔”。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