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应用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489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技应用推广
分类号: G322.7
页数: 2
页码: 810
摘要: 每亩用碳酸氢铵7.5~1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混合拌匀,于最后一次耕田前施下,施后立即耙田。有利水稻根系吸收,提高肥效。197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979年统计,早稻施用10万余市亩,增收粮食126.1万公斤;中稻施用2.4万市亩,增收7.35万公斤;晚稻施用3.8万市亩,增收53万公斤,全年共增186.45万公斤粮食。是年,应用海南岛杂交制种方法,逐步扩大种植面积。莲田养鱼 1986年,县农业局水产站在甘竹镇小试莲田养鱼获得成功。烟—秧—稻连作制 1987年,县农业局农技站进行“烟—秧—稻连作制”试验成功。
关键词: 广昌县 科技服务 应用推广

内容

一、县内面肥深施 1975年,县农业局农技站开始试验。每亩用碳酸氢铵7.5~1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混合拌匀,于最后一次耕田前施下,施后立即耙田。有利水稻根系吸收,提高肥效。试验成功。197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979年统计,早稻施用10万余市亩,增收粮食126.1万公斤;中稻施用2.4万市亩,增收7.35万公斤;晚稻施用3.8万市亩,增收53万公斤,全年共增186.45万公斤粮食。
  杂交水稻 1975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1977年春,县南繁育种队带回杂优种子1.5万多公斤,当年栽种2.3万市亩,中稻亩产第一次突破300公斤,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纪录。晚稻第一次突破150公斤。是年,应用海南岛杂交制种方法,逐步扩大种植面积。1979年种植14.2万市亩,中稻亩产314.5公斤,晚稻亩产突破200公斤,达到增产。1981年种植13.3万市亩,占总面积41.05%。1984年中晚稻种植10.5万市亩,占总面积35.12%。中稻亩产322.5公斤,晚稻亩产265公斤。
  亚硫酸造纸废液采脂技术 1978年,采用这种技术全县达64%,1979年上升到78%,增产44万公斤,增收12.8万元,节约劳动力223个,节约树源6万株。
  电缆松香投产 1979年9月,电缆松香产品产值在普通松香基础上翻番,吨利润200元,3年生产合格产品330吨。电缆松香成为县化工厂的拳头产品。
  省柴灶 1981年、1982年全县砌省柴灶2867个,按综合热效率25%计算,一般比老式灶省柴1/3或1/2。以每口灶每年节省柴1000公斤。按50公斤1元计算,可节约开支5.73万元,一年可节约木材3820立方米。
  白莲种子秋播繁育良种技术 1981年以前,单产一直徘徊在25公斤上下,1981年推广秋播繁育技术。1982年繁殖1.2万余市亩,1984年达1.5万余市亩,亩产达49公斤。
  莲田养鱼 1986年,县农业局水产站在甘竹镇小试莲田养鱼获得成功。1987年在全县推广。1989年全县莲田养鱼面积1万市亩,新增纯收入30万元。
  袋栽香菇 1986年,县科委从福建引进袋栽香菇技术获得成功。1987~1988年全县推广袋栽120万袋,新增产值500万元,增收150万元。
  白莲良种 1987年,县莲科所选育出白莲新品85-4、85-5。该良种具有产量高、质量好、成熟早等优点。1988年全县推广3000市亩,亩均增产20%。1989年增至7000市亩,1990年达1万市亩。
  烟—秧—稻连作制 1987年,县农业局农技站进行“烟—秧—稻连作制”试验成功。1989年在全县推广,面积达3000市亩,新增纯收入40万元。
  红壤苎麻低产变高产 1988年,“江西红壤苎麻低产变高产技术推广”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1989年,邓震南获农业部丰收奖。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试验成功后,县林业局开始在全县森林中施用,近十年来全县未暴发松毛虫害。
  立窑连续焙烧红砖成品率提高,成本下降,节柴效果好。每烧万块砖,成本为400元,比土窑烧每万块砖降低11.25%,按年产300万块砖计算,一年可节约资金1.5万元,可节柴90万公斤,折合木材1200立方米。
  二、县外立窑连续焙烧红砖新技术 1982年6~12月,与浙江永康城关砖瓦厂、江西铅山砖瓦厂等省内外7家砖瓦企业订技术转让合同。
  隔热式水浴恒温箱 1984年9月,向德兴、余干、黎川、龙南、分宜、波阳、武宁及宜春市等地推广。
  去毒生漆 1984年,南京化纤厂在防腐设备上应用这一工艺。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