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视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4365
颗粒名称: 四、视察
分类号: D624
页数: 2
页码: 592
摘要: 1981年9月中旬,组成3个组到10个公社(场、镇)和部分县属单位进行为期1个月的视察。重点是农民负担、老区建设、健全生产责任制、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销路、利润完成、市场物价、商品搭售、柴菜供应。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责成有关部门处理。柯树公社编织袋产销、赤水公社奖售粮兑现、千善公社高洲人行桥护坡等问题都及时得到解决。连同视察中收到的31个问题的处理意见,一并交县政府办理。
关键词: 广昌县 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内容

1981年9月中旬,组成3个组到10个公社(场、镇)和部分县属单位进行为期1个月的视察。重点是农民负担、老区建设、健全生产责任制、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销路、利润完成、市场物价、商品搭售、柴菜供应。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责成有关部门处理。
  1982年5月10日,用半个月时间,组织2个视察组,对农业包干到户、林业“三定”、植树造林、建立示范户(致富户)、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等方面视察,发现的问题除就地交办外,还整理57条意见报告县委和送交政府研究处理。柯树公社编织袋产销、赤水公社奖售粮兑现、千善公社高洲人行桥护坡等问题都及时得到解决。
  同年11月,常委会同分管城镇工作副县长、城镇代表小组长、县财贸办公室负责人组成3组,对城关镇街道、菜市场和3个居委会、玻璃厂、童鞋厂、县教育局、文化局、体委的基建项目进行视察,并对二中、剧院、影院、体育馆4单位基建中存在问题提出3条建议。连同视察中收到的31个问题的处理意见,一并交县政府办理。
  1983年8月下旬,2次组织视察组到8个公社(场)视察夏收夏种、抗旱工作、市场管理和社会治安等情况;视察城关镇蔬菜生产和供应、广昌中学教育改革、校舍住宅等情况;并对多数人关心、反映强烈的柴炭供应紧张问题进行专题调查,采取必要措施。农业包干到户后,白莲、晒烟等产品收购,责成工商行政部门全面推行购销经济合同制,解决群众烧柴问题采取4条办法:一是优惠供电,以电代柴;二是设立煤炭公司,以煤代柴;三是推广省柴灶;四是农村推广沼气代柴,使柴炭供应紧张问题得以缓和。此外,县人大常委会还对一些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如翠雷山垦殖场职工粮油关系问题;县城供应粮食中,细粹米含量超标问题;县城居民买柴难、吃菜难问题等,都一一予以解决。
  1987年10月,组织部分委员视察甘竹镇罗家村、县化工厂等7单位“普法”情况。
  1988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视察《城镇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1989年,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对部分乡镇及部分县属机关单位的“普法”验收准备工作进行视察。
  1990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和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对甘竹、千善、长桥、头陂、苦竹、柯树6乡镇11村造林整地、板田油菜生产,4个果园林基地,国营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及沙子岭造纸厂重点技改工程进行视察。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