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61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其他
分类号: S732
页数: 2
页码: 254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林科所转运站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林科所 转运站

内容

一、苗圃、林科所 1950年10月在芰田乡沙港上建立森林苗圃,职工3人,农田17.5市亩,每年约1万元经费,来源于省林业厅。1955年在苦竹设分圃。1957年森林苗圃改为中心苗圃,有农田75市亩,下设长桥黄泥排、新安鸬鹚、赤水小坑、回辛4个分圃,职工9人,其中技术员1人。育苗土地就地租赁付田租,免公粮,年均育苗60余市亩,占全县育苗任务96.3%。
  1960年11月苗圃为林科所下设的组。1961~1963年营造梨园65市亩,李园7市亩,板栗园50市亩,桃园4市亩,桔园30市亩,杉木速生丰产林2市亩,油茶丰产试验林3市亩,培育草木本花500余盆。
  1964年11月恢复县森林苗圃,设沙港上,职工16人,旱涝保收农田25市亩。
  1969年2月,县苗圃改为县园艺场,设顺化渡(今林药厂址)。计有土地面积148市亩,其中山地120市亩,职工25人,技术干部1人。
  1984年11月恢复县苗圃,设苦竹大陵荆岭(原共大苦竹分校旧址),培育出大量苗木,满足全县造林需要。
  1990年止,全圃有职工24人,经营山林面积0.0357万市亩(其中农田150市亩),活立木蓄积0.0266万立方米,建筑面积0.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01万元。
  一、木竹转运站木竹转运站1958年11月建立于顺化渡吁江东岸,职工多时162人,水运工占89.5%。辖3个水运中队以及篾缆厂、锯板厂、养猪场。
  1958~1984年基建总投资24.14万元。建筑面积6797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
  1986年开始取消水运后,实行全面转产,剩余人员分别从事商业和林副产品生产,但由于经营不善,至1989年止,总产值仅46.5万元,亏损达4万元。
  至1990年底,在编职工43人,固定资产14万元,建筑面积0.4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737平方米),机械设备:龙门带锯2套,圆盘锯板机2台,25匹马力柴油机2台,24匹马力机动拖轮—艘,60立方米水塔1座。单面压刨、木工安全平刨各1台。
  转运站1972年被评为赣州地区国营木材生产先进单位。1979年获省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称号。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