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山地粮、牛、蜂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48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山地粮、牛、蜂区
分类号: F327
页数: 2
页码: 186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农业区划的山地粮、牛、蜂区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农业区划 山地

内容

本区含31个大队(分属10个公社),是位于县境东、西侧边沿山区。农业人口22108人,占全县15.71%;劳动力6840个,占全县15.37%;耕地40736市亩,占全县耕地17.37%。人均1.84市亩,劳均5.96市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3.3人,地广人稀。
  区内地形以低山为主,山岭与峡谷交错。海拔高度多数在400米以上,最高为尖峰的芹香,海拔880米,最低为垦殖场的大陵与贯桥的中寺,海拔分别为170~190米。年平均气温差异亦大,一般为17.1℃,最低的芹香生产队为14.2℃。全年活动积温为3900~5300℃。31个大队仅有17个大队有简易公路,交通不便。
  山地63.24万市亩,占区内土地73.98万市亩的85.48%,有林地47.41万市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38.43%。森林覆盖率64.09%,植被以杉、松、毛竹、油茶为主。为县内杉、松、竹主要产地。土特产资源较丰富,有猕猴桃、香菇、木耳、冬笋、毛栗、山梨和野生中药等,开发价值大。
  农田分散于山谷中,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头的农田0.59万市亩,占全县同类田87.1%。田块狭小,塍多曲高,耕作困难。日照时间短,水利条件差,野猪糟踏多。粮食产量不稳不高,亩产低于其他各区。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占播种面积92%。其中一季稻占水田43%,复种指数为152.53%,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经济作物仅占播种面积4.75%。养殖,业因境内山坳峡谷错杂,可利用草场9.19万市亩,总载畜量0.45万头,一年四季,植物花期不断,蜜源丰富,有发展草食畜禽(牛、羊、免、鹅)和养峰的天然条件。区内养牛0.24万头,养毛兔0.15万只,占全县养牛、养兔总数19.7%和45%;养蜂多,占全县养蜂业的64%。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