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貌类型及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260
颗粒名称: 一、地貌类型及分布
分类号: P942
页数: 2
页码: 81
摘要: 早、晚白垩世之间的燕山期构造变动,使广昌地域成为湖泊,堆积了红层。之后,在晚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中,随着盆地西侧山地的抬升,形成现在的红层盆地的大致轮廓。 而红层盆地外围的高丘、低山地貌,则是寒武纪以前沉积的东西经变质成为浅变质的古老岩系,又一直经受风化剥蚀而成。花岗岩地貌是由于岩浆活动后形成的花岗岩,经风化剥蚀而成的。
关键词: 广昌县 自然环境 地质地貌

内容

早、晚白垩世之间的燕山期构造变动,使广昌地域成为湖泊,堆积了红层。之后,在晚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中,随着盆地西侧山地的抬升,形成现在的红层盆地的大致轮廓。
  而红层盆地外围的高丘、低山地貌,则是寒武纪以前沉积的东西经变质成为浅变质的古老岩系,又一直经受风化剥蚀而成。花岗岩地貌是由于岩浆活动后形成的花岗岩,经风化剥蚀而成的。
  红层低丘陵地貌,由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夹有淡水灰岩、石膏等交互组成,主要岩层是红色砂岩、粉砂岩,厚达1000米以上。红层盆地为一凹陷的内陆盆地,常见岩系为非红色的暗色砂岩、泥岩,属还原环境下的湖泊相堆积。同时腐殖质的碳化作用,出现灰绿色、灰白色的岩系。红色岩岩层倾向不大,岩性软弱,故丘陵起伏平缓,相对高度较小,谷地亦较开阔,这一点在甘竹一带反映明显。分割红层丘陵的河谷淘谷地带被水流冲刷强烈,沿途又多跌水,暴雨来临,沟床不断下切,沟床逐渐扩展,沟头节节上溯,水土流失严重,吁江河床淤高。
  红色盆地外围高丘陵、低山地貌,分布于头陂、驿前、杨溪、塘坊、水南圩、尖峰、千善乡一带,海拔一般为400~1000米,处于红层盆地外围。风化壳下面的岩层主要为板岩、砂岩等浅变质混合岩系,它一直处于强烈的风化剥蚀之中。山地与红层丘陵之间往往有断层分隔,有时出现成列的断层三角面。在断层隐而不现的地方r山地的夷平面与红层夷平面互相连接,形成和缓的斜面,在驿前乡血木岭发育了吁江。
  花岗岩丘陵地貌,主要分布于千善、水南圩、尖峰、大株一带,新安、甘竹也有。花岗岩容易产生地表散流与暴流的冲蚀。花岗岩丘陵上风化壳较厚,往往有强烈割切的沟谷低地,则多露出泉水,甚至积水而为沼泽,在花岗岩节理和断裂的地方,往往出现崖壁。花岗岩丘陵面积广,具红色的风化壳,厚度变化于10~80米,而且分布高度可以超过1000米。风化壳上部为含铁丰富的红土层,厚可达10米,中部为网纹砂土层,厚度为10~20米,下部为碎石层,再下就是风化基层。切入风化壳的沟谷形态,在谷顶为陡坡,在谷底为缓坡。整个丘陵全部或大部分为风化壳所组成,故被称为“红土丘陵”,且易于发生散流冲刷和暴流侵蚀。在1954~1962年间,境内大于50毫米的暴雨共达64次,暴雨的冲刷,大量物质被带走,在花岗岩丘陵地区,冲沟分割程度高。
  河流地貌,河流以吁江为主干,其他河流大都汇入其中,这些河流的河谷分割着丘陵。吁江源头为非红层低山区,河床处较坚硬的古老岩系中,故不太宽阔。进入红层地区后,因红层岩性较软弱,使得河床淤高。大小型水库30余座,内有泥质、砂质沉积物。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