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24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质
分类号: P942
页数: 3
页码: 79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的自然环境的地质、地貌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自然环境 地质地貌

内容

一、地壳运动广昌是一地质小区。震旦纪至寒武纪(距今5亿年以前)广昌处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寒武纪末发生地壳运动(属加里东运动),地壳抬升,从此,沧海退去,代之以“桑田”。自奥陶纪至侏罗纪(5~1.37亿年),地壳多次活动,伴生岩浆入侵,使之形成了岩浆岩、板岩、长石石英砂岩等。至早白垩世初期,燕山运动使东部武夷山区呈北北东向地断块相对上隆,在其旁侧构成断陷盆地,形成湖泊,在其中堆积一些砂砾、砂质的沉积物,经固结成岩,就形成现在的红层岩系。在早第三纪末(2500万年),地壳继续抬升(属于喜马拉雅山运动),缩小湖泊盆地的面积,只在头陂尚继续有晚第三纪粉砂质、粘土之类的沉积物,其他地方则受到强烈的流水冲刷和风化侵蚀,孕育了广昌最大的河流—旴江,形成低山、丘陵地貌。再加上人类的活动,便构成广昌当今的地貌景观。
  二、地层广昌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古老岩系震旦系、寒武系及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及第四系等,缺失奥陶系及侏罗系地层。
  震旦系出露最广,分布于千善、水南圩、长桥、塘坊、赤水、杨溪、驿前、新安、头陂等地,占出露面积总和的60%以上。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板岩、硅质岩等,夹凝灰质砂页岩、砂砾岩、凝灰质砂砾岩,厚2000~9000米。其中板岩分布最普遍,常见有绢云母、绿泥石等,未见化石。
  寒武系在西部古竹、柯树、头陂等地出露,以砂岩、板岩为主,厚4800~7000米。产海绵骨针、小古形贝、乳房贝等化石,底部以含炭硅质板岩、石煤层为特征,直接整合于震旦系硅质层之上。
  白垩系下统分布于赤水一带,下部主要为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中部以灰绿色魏趣。色泥岩、钙质砂岩、局部夹砂砾岩;上部为紫红色泥质粉砂质岩,间含细砂砾岩,寒紫红色岩,厚1200~3237米。上统主要分布于吁江、甘竹一带,以砂砾岩为主,向上渐渐过渡为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夹泥岩。出土恐龙化石。
  第三系下第三系主要分布于甘竹、吁江、新安一带,以泥岩、砂岩、砂砾岩、砾岩为主;上第三系分布于头陂,出露较好,化石丰富、层序清楚,被命名为头陂组。头陂组按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和古生物资料,可划为上、下两段:下段为厚层状砾岩、砂砾岩,间夹灰色、灰白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粘土及泥灰层,厚约145米;上段为灰白色、褐灰色、灰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粘土及少量中厚层状砂砾岩,局部尚夹灰泥炭,厚约40米。产丰富的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
  第四系分布于现代河流(如旴江)的河东及其两岸,为红土、石英砂砾、亚砂土、砾石层、卵石等组成,厚0~26米,均不整合于各时代地层之上。
  广昌县地层简表三、构造褶皱广昌在华南褶皱区、新华夏系褶皱带的东部凹陷带内。全县为一大型地向斜,延伸方向为北北东向。东翼在水南圩、尖峰一带:西翼在头陂、苦竹一带,两翼地层均为震旦、寒武古老岩系。核部在吁江、甘竹一带,为白垩——下第三系地层。地向斜内构造复杂,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地向斜内岩浆活动强烈,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岩体均有分布,主要发育于盆缘周边的断裂中。
  断裂主要有烧湖里——蚯坊断裂带,展布于武夷山西麓,走向北北东,总长300公里。经过县东部的千善、水南、尖峰一带延展于傅坊——大株一带。在水南圩、竹坑公路上见及,属压扭性质,伴有铜矿化,断层下盘左行斜上冲,是平移—递断层,并伴有两组扭裂和横张裂面,张裂隙中充填斑岩脉。
  红层盆地西缘断裂带,以正断层为主,并控制着红层盆地的形成与展布,使它成为北北东向的斜歪盆地。
  四、岩浆岩广昌岩浆岩分布于千善、水南圩、尖峰、塘坊、头陂、新安、苦竹等地,其时代属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
  早古生代(包括早泥盆世)时期大致相当于加里东湖,距今约6~3.7亿年,主要分布于千善、水南圩、尖峰、新安等地。岩体大多侵入于早古生代震旦系地层中,主要为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
  晚三迭末至朱罗纪时期大致相当于燕山早期,约2.05---1.32亿年,苦竹一带有分布。大多数岩体侵入于古生代地层,岩体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与本期岩浆岩活动有关的内生矿产十分丰富,主要有钨、铌钽、金、锡、铜等,早期以产黑钨石英脉型为主,晚期以产铌钽为主。
  广昌县花岗岩简表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