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广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3147 |
颗粒名称: | 六、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总结 |
分类号: | F127 |
页数: | 2 |
页码: | 10 |
摘要: | 新中国成立后的41年中,广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历史性大进步,但也存在某些深层次矛盾,急待解决。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悬殊,1987年为6:2:2;1988~1990年为5:3:2,都是第一产业偏高。相反,其比较效益则是第一产业最低,1990年度三大产业按劳动力人均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为4943、2327元,第一产业则仅有833元,只达抚州地区劳均1739元的二分之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滞后状况,形成全县财源结构老化,财力弱,经济领域出现高速度、低效益、穷财政的矛盾现象。此外,人口增长仍过快。经过连年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得到明显控制,但1990年全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仍然偏高,分别达20.25‰和14.37‰。国民经济在超负荷中运行。这些矛盾成为高速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制约因素。 立足县情,把握机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本县应制订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广昌“道通闽广”,东邻福建综合开发区、南接赣南开放试验区的地理优势,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审时度势,调整产业结构,农业要突破产品经济、小商品经济那种先生产、后流通的经营格局,迅速向先研究市场、再组织生产的市场农业转变,加强“七分半山”的综合开发,使地尽其利。发展科技与教育要作为兴县富民的“百年大计”,努力提高劳动者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水平,建设现代化的新广昌。 |
关键词: | 广昌 社会经济 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