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084
颗粒名称: 卷三十一 人物
分类号: K825
页数: 59
页码: 384
摘要: 南城人文鼎盛,英贤辈出。有政绩卓著的政治家、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更有众多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自唐至清,为历代国史列传人物有17人之多。朱熹在《建昌军进士题名录》中赞南城“士多以文章经术至大名者”。建国后出版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收录中国古代文学家6000多人,其中南城籍的就有22人。当代,宁元勋、危老仔、饶小花等革命先烈以及在敌人淫威下英勇不屈、慷慨捐躯的爱国志士程希文光照后人。在文化科技界,南城更是人才蔚起,如蜚声全国的桥梁专家罗英、地基基础研究专家黄强、法学家潘震亚等,在各自研究领域作出杰出的贡献,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使南城人民引以为豪。
关键词: 传记 专家

内容

南城人文鼎盛,英贤辈出。有政绩卓著的政治家、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更有众多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自唐至清,为历代国史列传人物有17人之多。朱熹在《建昌军进士题名录》中赞南城“士多以文章经术至大名者”。建国后出版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收录中国古代文学家6000多人,其中南城籍的就有22人。明清以后,南城名医迭出,促使了建昌帮中药业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南城近代人文方面的一个明显特点。当代,宁元勋、危老仔、饶小花等革命先烈以及在敌人淫威下英勇不屈、慷慨捐躯的爱国志士程希文光照后人。在文化科技界,南城更是人才蔚起,如蜚声全国的桥梁专家罗英、地基基础研究专家黄强、法学家潘震亚等,在各自研究领域作出杰出的贡献,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使南城人民引以为豪。
  第一章古代人物旧县志所载人物分名儒、文学、名臣、宦业、职官、忠烈、武略、隐逸、孝友、笃行、义善、节烈、方伎、流寓、仙释等类,其篇幅约占全志的40%。今仅收录部分当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较大的人物,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旧县志材料为基础,参阅正史和今人研究成果,增删订正,重新进行编纂。
  第一节人物传危全讽危全讽(?-909),字上柬,唐末五代人。乾符末,南丰人黄天感、新城(今黎川)人朱从立,聚众响应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危招募乡勇,在城上、都军两地修筑土城,驻兵抗御。安南都护谢肇补授他为讨捕将。危于是领兵镇压黄天感、朱从立起义军。
  中和五年(885年)危乘乱率众据抚州,使其弟仔昌据信州。吴天祐五年(908年),危全讽兄弟率抚、信、袁、吉4州之兵与吴争夺洪州,为吴将周本所俘。获释后留居扬州。
  陈彭年陈彭年(961-1017年),字永年,古代著名音韵学家。
  彭年幼时聪颖好学,勤奋刻苦。母亲惟彭年一子,视若掌上明珠,不准他晚上读书,彭年就用笼子罩着灯光躲在密室里看书。13岁时,写出了10000多字的《皇纲论》,为江东名流赏识。南唐后主李煜闻知,召他入宫陪伴皇子仲宣读书。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彭年参加科举考试,恰巧碰上京城举行诏令特许的大宴饮,他骑驴出游作赋,从东华门到城墙根,一随口已得千言。因为他生性佻薄,喜欢写些嘲讽诗词,为主考官宋白所不满而落榜,直到雍熙二年(985年)才中进士。初任江陵府司理参军,又任澧、怀二州推官。经御史中丞王化基推荐,任卫尉寺丞,升秘书郎,调大理寺详断官。后因事株连出监湖州盐税,不久停官。彭年家境素贫,居官清廉,在免职期间,靠仆人帮工和做买卖接济。咸平三年(1000年),彭年上表章论及政事,真宗召试学士院,升他为秘书丞,后改任金州知州。景德初年,入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修《起居注》,献《大宝箴》。不久,参与修辑《册府元龟》。景德三年(1006年)任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召入翰林,充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同修国史,并删定《三司编敕》。国史修成后,升工部侍郎。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迁刑部侍郎并参知政事。天禧元年(1017年)朝廷改元,祭祀天地。彭年为天书仪卫副使,又任参详仪制奉宝册使,正月初九,他陪伴真宗朝天书,将到太庙,晕眩跌倒,被抬回家中。真宗遣医诊治,早晚问候,并进彭年为兵部侍郎。二月去世,年仅57岁,真宗亲临陈宅吊唁,恸哭不已,见彭年居所简陋破旧,叹息再三;追赠右仆射,赐谥文僖; 彭年熟悉典籍,谙练仪制,擅长刑名之学,精通音韵之书,学识渊博,撰述颇多。著作有《景德朝陵地理》、《封禅》、《汾阴》三记,《韵铨》24卷,《文僖集》l'00卷,<唐纪》40卷,《江南别录》4卷,《志异》10卷。又受诏编御集、宸章等;还汇辑历代妇人文集。
  彭年的大量著作中,最有价值者当推《广韵》。《广韵》为《切韵》体系韵书集大成的著作,是《切韵》、《唐韵》的继承和增广,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共5卷,是汉语音韵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韵书,在训诂学上的地位也不容低估,还是一部收字26000余、释义详尽、按韵查检的大字典。该书引用典籍270多种,总字数达22万,平声字多,分上下2卷,上平28韵,下平29韵;上、去、入声各1卷,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不仅详明地反映了中古汉语语音系统,而且修订并补充了上古音、方音两个方面。因此,从《广韵》音系出发,既可上溯古音、下证今音,还可旁及各地方音。是研究中古语音主要依据,研究上古和近代语音的重要资料。彭年对音韵学乃至语言、文字、训诂、校勘等学术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
  (据《宋史·人物传》、同治版《南城县志·文学》编纂)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觏祖居麻源谷口,家有田地数顷,生活尚可自给自足。少年时聪颖能文,14岁时丧父。天圣三年(1025年)李觏17岁,守父孝期满,出游求师。
  景祐三年(1036年),觏赴汴京拜见修撰宋庠、李淑和记注聂冠卿、集贤叶清臣等朝官,均得嘉许。这年朝廷贡举事暂停,觏返回家乡。景祐四年,李觏乡试落榜,遂往鄱阳拜访范仲淹。康定二年(1041年),郡举觏京试茂材科。庆历二年(1042年),觏试制科,仍落第。从此退居家中,不再以功名为意。庆历三年(1043年),李觏创办“盱江书院”,同年,南城奉诏始立郡学,郡守请李觏出主学事,课业授徒,四方慕名来南城求学者甚多,弟子达数百人。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守饶州,对李觏十分赏识,遂向朝廷推荐,附呈李觏著作《礼论》、《明堂定制图序》、《平土书》、《易论》等共24篇于仁宗皇帝,称觏“讲论六经,辨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义”,申明李觏“以母老不愿仕”,请求仁宗就地封觏一官,使觏既能侍奉老母,又能为国尽忠。皇祐二年,李觏应范仲淹之邀赴杭州。仲淹再次上疏荐觏。经范仲淹、余靖等人几番举荐,仁宗才召李觏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嘉祐二年(1057年),李觏任太学说书。嘉祐三年,朝廷下诏特授李觏通州海门县主簿衔,仍寄禄太学说书职,并令觏详究太学制度。嘉祐四年(1059年),天章阁侍讲兼管勾太学胡瑗患病告假,朝廷诏命李觏权同管勾太学。同年,李觏请假回乡迁葬祖母,归家后于八月病逝,葬于城西之凤凰山(即登高山)东麓。年仅51岁。
  李觏一生潜心讲学与写作,著述极为丰富。觏去世后,其门人、尚书左丞邓润甫辑其遗作编成《后集》6卷,连同觏生前集的《退居类稿》、《皇祐续稿》等俱上于朝廷。明成化年间,吏部主事左赞辑集李觏诗文37卷、年谱1卷、附录外集2卷,总名《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盱江文集》),刊印发行。1981年,中华书局整理、校点出版了《李觏集》;全集共37万字。
  李觏所学以推明圣经为本,不拘泥于汉、唐诸儒旧说,深为东南人士敬重,皆推以为冠。觏常痛惜斯文衰敝,疾呼“坠地已甚,谁其拯之!”他潜心钻研文、武、周公、孔子遗文旧制与当世之务,悉著于翰墨。无论讲学还是著述,觏处处以“康国济民”为意。其著作多为“愤吊世故,警宪邦国”的政论,广泛地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现实,首开宋理学之宗,人们誉之为“皆从大处起议论”的“医国之书”。他的《潜书》、《礼论》、《周礼致太平记》、《庆历民言》以及《富国》、《安民》、《强兵》等策论,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经济、法学、军事等方面的主张和思想,而《易论》、《删定易图序论》等则较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哲学和自然观。李觏认为,“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以谓太极,其气已兆,非无之谓”,进而又指出“吾以为天地之先,强名太极。其言易有太极,谓有此名曰太极者耳,非谓太极使有形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李觏比王安石大12岁,曾有交往。王安石对李觏也十分推崇,曾在《答王景山书》中写道:“足下又以江南士大夫为无能文者,而求李泰伯、曾子固豪士,某与纳焉”。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拜相推行新法,邓润甫向朝廷呈上李觏著作并参与变法。李觏的政论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的熙宁新法均有一定的影响。李觏认为:“人所以为人,足食也;国所以为国,足用也”,民无衣食,国无财用,任何王朝都保不住自己的统治。他还认为根本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是故土地本也,耕获末也。无地而责之耕,犹徒手而责之战”,“地力不尽,则谷米不多。田不垦辟,则租税不增”,提出以“平土之法”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后世人对李觏益加仰重。宋高宗绍兴年间,南城建十贤楼、四贤堂,李觏与陈彭年等共祀,并于郡学大成殿绘李觏像以风后学。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立兴文堂以祀之。明成化元年(1465年),建昌新建李泰伯祠堂;成化八年,特旨准左赞状重修李觏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觏的哲学思想被列为重要研究项目。(江西师范大学邱尚仁撰) 邓润甫邓润甫,字温伯,号圣求,生卒年不详。早年师事李觏。宋皇祐年间举进士,任上饶尉、武昌令。熙宁年间,王安石任命他为中书条例编修,检正中书户房事。他以李觏学说,辅佐王安石推行新法,颇有建树。
  一次,神宗偶读邓润甫文章 ,赞叹不已,升他为集贤校理,直舍人院;再提为知制诰,主管起草诏令。不久,升任御史中丞、翰林学士。因直言奏论相州之狱,遭蔡确陷害,谪贬至抚州、杭州、成都等地。后又召回朝廷,升任翰林学士兼掌皇子阁笺记,朝廷有关制度、法令等文件的撰写,都由他主笔。哲宗时,他曾于一夜之间,草制文告22件之多。其后,奉命修撰《神宗实录》,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
  元祐末年,改任兵部尚书。绍圣初年,哲宗亲理政务,提升他为尚书左丞。不久,突然病故,时年68岁。哲宗停止视朝两天,以示哀悼,并赐谥号为“安惠”。(据《宋史·人物传》、同治版《南城县志·文学》编纂) 吕南公吕南公,字次儒,号灌园先生,生卒年不详。南公生平好学,博览群书,为文多有新意。北宋熙宁年间,学界崇尚马融、王肃、许慎等人经学,抄袭剽窃之风大兴,但吕不以为然。其间,他参加礼部会试,因不合时好而落选。从此,不以功名为意,退居家乡,潜心著述,借用史笔,褒善贬恶。居室取名为“衮斧”,以明心志。
  元丰初年,龙图侍制陈绎贬职到建昌军,仰慕吕的品德,以得一见为快慰。元祐初年,朝廷设十科荐举人才。中书舍人曾肇向哲宗上奏,称赞吕南公“读书为文,不事俗学,安贫守志,志希古人”,建议以“师表科”起用他,其他朝官也多有赞言。哲宗拟授他官职,但任命待下,他已去世。
  著有《灌园先生集》35卷传世。(据《宋史·人物传》.同治版《南城县志.名儒》编纂) 王无咎王无咎,字补之,生卒年不详。少时以才学闻名乡里,曾巩很赏识他的才华,将妹许配与他,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扬州江都尉、仪真主簿、天台县令。后弃官随王安石学习。日久,穷困潦倒,为生计复任南康主簿。不久又辞官随欧阳修游学。
  无咎好书勤学,即使在严寒酷暑或长途跋涉之时,也手不释卷。仰慕他的名气前来向他求学的,多达数百人。王安石任宰相时曾向朝廷荐举他,赞扬他“文行该备,守道安贫”。于是,宋神宗任他为国子监直讲,然旨令未下,他已病逝。
  著有《王补之集》15卷.《论语解》10卷。(据《宋史·人物传》.同治版《南城县志·名儒》编纂) 张大经张大经(1110-1198),字彦之。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任吉林龙泉府地方官,颇有政声,因此调任江苏仪真县知县。当时,两淮监司、帅守大都喜欢劳民兴事,以捞取“功绩”。大经体察民忧,爱护百姓,故深得民心。其后,任湖南常平提举,湖北刑狱提点,再调江南东路。当时有一土豪犯法,官吏碍于情面,久不结案,上司移交张大经审理。大土豪凭借权势,希求解脱,而大经不为所动,将其明正典刑,大快人心。当时,宋孝宗很重视掌管风纪法度人员的遴选,令吏部推荐。孝宗从10人中选中张大经,并特地召见,予以鼓励。大经任监察御史的命令公布后,朝廷众官既感意外,又不禁赞叹。
  张大经一上任便锐意整顿吏治,建议朝廷大力根除吏治中存在的“掊克、偷惰、诞谩、浮虚”四大弊端。不久,升任大理寺少卿,守殿中侍御史。其后,任礼部尚书兼侍读,不久升龙图阁学士。绍熙五年(1194年),宋宁宗即位,升大经为正议大夫,并下旨慰问,赏赐有加。庆元四年(1198年),张大经病逝。终年89岁。大经死后,宁宗很悲痛,赠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谥号简肃。(据《宋史·人物传》,同治版《南城县志·名臣》编纂) 李浩李浩(1116-1176),字德远,号桔园。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当时,秦以己为宰相之子,在官场作威作福,同科考中的进士都去拜见他,只有李浩毅然不去。浩曾任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后又改任金州教授、太常寺主簿、光禄寺丞等职。
  秦桧卖国求荣,言路闭塞,朝廷官吏害怕奸相权威,大都谨慎缄默。只有李浩与王十朋、冯方、查龠、胡宪等敢向高宗直言政事。
  孝宗即位后,李浩任太常寺丞兼权吏部郎官。其时,张浚统率军队驻守江淮一带,宰相却极力压抑、排挤他。李浩便援引宋仁宗善用韩琦、范仲淹的故事,上书朝廷,请孝宗发出诏谕,要文武百官同心协力,共同治国御敌。
  次年,李浩任员外郎兼皇子恭王府直讲,在王府建树很多,为恭王所敬重。不久,宰相召见员外郎4名,拟予升迁,尤其看重李浩。但李浩决意不为奸人所用,对秦桧极为冷淡。后来同事都得提拨,只有李浩如故。
  一年后,李浩调任司农少卿。当时,朝廷买进粮食8万石,主办官员从中舞弊。户部不敢追究。经李浩揭发,司法部门才查办。此举深得孝宗赞扬。李浩曾奏垦复两淮荒芜田地之策,孝宗嘉纳。后任他为广西安抚。李浩上任后组织民工疏通当地灵渠,并平息了边患,使百姓得以安居。
  淳熙三年(1176年)九月,李浩病逝。朝廷各主管部门奏报李浩系尽瘁其职而死,孝宗下诏封为集英殿修撰。
  李浩秉性质直,涵养浑厚。在朝慨然以革除弊政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对权贵从不曲意逢迎。他居官清正,严于律已,自广西归京,不载南海一物,日常生活一如布衣,亲属亦不敢求他谋私。
  著作有《李浩文集》2卷。(据《宋史·人物传》和同治版《南城县志·名臣》编纂) 包恢包恢(1182年-12宅8年)字宏父。性情刚毅,处事严正;博览群书,通经熟史;宏议雄辩,常惊四座。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先后任金溪、光泽主簿,临安通判,宗正寺主簿,台州知府等职。在台州任上,有一妖僧藏在山中,自号“活佛”,弄神作鬼,愚弄乡民,骚扰地方。包恢得知后,即将妖僧法办,为当地除了一害。
  以后,任建宁、平江府知府,再任文华阁直学士,端明殿学士。封南城县侯,最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他一生为官清正,勤政爱民,政声赫然。死后,谥号文肃。
  著有《敝帚稿略》8卷传世。曾有人将其著述辑成《文肃公集》12卷,然已亡佚。(据《宋史·人物传》和同治版《南城县志·名臣》编纂) 程矩夫程矩夫(1249-1318)名文海。因避元武宗庙讳,故以字行。其祖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后迁居江西建昌军。叔父飞卿原为宋官,任建昌通判,元世祖时献城降元,矩夫作为人质进京,授宣武将军、管军干户。一次,世祖忽必烈召问,矩夫条对甚详,世祖十分高兴,叫人送上笔札命他书写出来,矩夫立书20余幅以进。世祖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即命选入翰林文字,不久提升为翰林修撰。再升任集贤直学士,兼秘书少监。
  至元十九年(1282年),程矩夫向朝廷奏呈五事:一、取会江南仕籍;二、通南北之选;三、立考功历;四、置贪赃籍;五、发给江南官员俸禄。二十三年,又向世祖建议兴办国学,派官员往江南搜访遗逸,并建议朝廷各部宜参用南北之人。这些有利于南北统一、民族融合的建议得到世祖嘉许。
  二十四年,设立尚书省。世祖下诏任矩夫参知政事,矩夫坚辞不受。世祖又改任他为御史中丞。这时朝中蒙古族大臣以“矩夫南人,且年少”为辞激烈反对,世祖十分震怒,但结果还是迁就了这些蒙古族大臣的意见,仍以矩夫为集贤直学士。拜侍御史,行御史职权。同时命令矩夫以朝廷专使的身份前往江南搜求遗逸俊才,并密谕必须寻得赵孟获、叶李二人出来做官。程矩夫不辱使命而归,除得赵、叶二人外,还向世祖举荐了赵孟、余恁、万一鹗、张伯淳等20余名南方名流。这些人都得到朝廷的重用。
  二十六年,丞相桑哥行苛政,四方骚动,矩夫上疏力谏。桑哥大怒,六次奏请世祖除掉矩夫,都被世祖拒绝。三十年,矩夫出任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大德四年(1300年),迁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八年,召拜翰林学士,商议中书省事。十一年,任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复留为翰林学士。至大二年(1309年),召至上都。三年复任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四年,任浙江东海右道肃政廉访使,留为翰林学士承旨。
  延祐三年(1316年),矩夫以病乞骸骨归乡里,仁宗起先不准,后见他态度坚决才同意。行前给程矩夫特授光禄大夫、赐上尊的称号,命廷臣以下官员至齐化门外与矩夫饯别,并命冷行省等对矩夫常加存问。矩夫归南城后居3年而卒,享年70岁。泰定二年(1325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文宪。
  著有《雪楼文集》45卷。
  程矩夫为元朝信任、重用的少数南方籍官员之一。在长达40余年的仕途中。先后得到世祖等4位皇帝的倚重。是一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政治家。(据《元史.人物传》和同治版《南城县志·名臣》编纂) 邓茂七邓茂七(?-1449),原名邓云,珀歼乡(今名沙洲乡)人。年少“勇悍多智,以豪侠为众所推”,明英宗正统初年,因愤杀豪强,与弟避匿在福建宁化乡绅陈正景家,分别改名为茂七、茂八。与陈常邀市民富贾,佃耕之户聚众为圩,“每呼立蚁,常数百人”,当局为之震动。
  正统九年(1444年),浙江处州(今丽水)叶宗留等数百人到闽北福安采矿谋生。遭到禁止与追捕,被迫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在政和起义,聚众数万抗剿后,转入江西。
  巡闽御史柳华防叶军入闽,檄令各郡县村落置隘门,设望楼,编民为什伍,设总小甲统率,各总小甲“得恣所为,号召县人,不敢谁何”。此时,茂七、茂八流亡到沙县,都被推为总小甲。
  时福建参政宋新投靠司礼监宦官王振,迁福建左布政使,“侵渔贪恶,民不能堪”。沙县一带地主在宋新庇护下,强迫佃农把田租送进仓库,名为“送租”;逢年过节 ,另送鸡鸭鱼肉,“例馈田主”,名为“冬牲”。引起农民强烈不满。茂七、茂八“乘机得倡其党革之”。他们令“田主自运租归,不许辄送其家”,“以故茂七能得众心,凡远至近者,皆附其党”。“田主诉于县,县逮茂七,不赴。下巡检追摄,茂七杀弓兵数人。上官闻,遣军三百捕之,被杀伤几尽”。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邓茂七邀陈正景到沙县陈山寨,宰杀白马,饮血誓盟,宣布起义,茂七号称“铲平王”。逾月间,义军发展至10万余人,南攻上杭,未克;转攻汀州,遭推官王得仁伏击,陈正景牺牲。四月,邓茂七率义军转向闽北攻占杉关,没收官绅富豪财产分给贫民,连下光泽、邵武、顺昌等县。尤溪炉主蒋福成组织炉丁和贫苦农民万余,袭据尤溪,声援茂七。不久,与邓茂七联合,全歼前来沙县“进剿”的邓洪新部官军2000余人,遂向闽中重地延平府(今南平)挺进。六、七月间,茂七率军围攻延平,御史张海登城“宣抚”:如果义军解散为良民,一律免死,并减三年徭役。邓严词斥责:“吾等未犯死法,何来求免?”下令加紧攻城。朝廷命御史丁瑄遣使下书劝降,邓当众撕毁书信,笑曰:“吾等岂畏死求免者?今取延平,据建宁,塞二关,传檄南下,定八闽,谁敢窥焉!”遂斩杀使者。张海、丁瑄恼羞成怒,派4000精兵,由张、刘二都指挥率领,扑向义军。邓茂七部署在距延平20里的双溪口设立埋伏。俟官兵渡过将尽,都指挥殿后至,伏军突起,前驱兵党,转御不及,官军大溃,丁瑄等惧不敢出,上疏朝廷,请增兵“进剿”。
  邓茂七义军趁此有利时机,分兵南下海宁、泉州等20余州县。义军所至,“民为之向导”,“烧衙门,取册籍”,“焚廨舍,纵狱囚”,“杀赃官,惩污吏”,没收县库金银,补供给,济贫穷。起义进入高潮,正式队伍及附近响应者达80余万人,控制了大半个福建,形成了明代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眼看邓茂七起义有席卷东南之势,明英宗惊慌万状。九月,派佥都御史张楷为监军,都督刘德新、陈荣率南京、浙江、江西等地官兵6000和蒙古骑兵数百分两路入闽。刘德新率一部经抚州、南城往邵武。张楷同陈荣率一部,准备由浙赣边境入闽。十一月间,在江西铅山县境东盘岭一带被叶宗留义军狙击。叶虽牺牲,官军也受重挫,进军受阻。
  英宗闻讯,一面谕斥张楷“进兵日久,全无实效,再不用心,必杀不宥”,一面准备更大规模调兵遣将,派镇守甘肃、宁夏的宁阳侯陈懋任征南将军,太子太保、刑部尚书金濂参赞军务,亲信太监督造火器,率京营卫军、南京骑兵和江、浙兵营的40000余人,准备于年底再下福建“征剿”。
  在此关键时刻,邓茂七的起义军犯了严重的战略性错误。他们在连下20余州县后,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去扩大战果和力求稳定自己的政权,而是继续流动攻州占府,边打边走,使许多地区得而复失,队伍伤亡大,离散多,补给也困难。
  先是刘德新率兵直趋建宁,东向攻建阳,以图和张楷军汇合。据守延平的丁碹闻讯后,渐恣嚣张,加紧对义军的策反与分化。他们以“赏官”和“归家复业”为诱饵,以大军来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相威胁,收买了邓茂七的建阳部将黄琴等30余人,攻下建阳,义军受挫。沙县的义军守将张由孙、罗汝先等先后往延平秘密自首,并与官军里应外合,将其他守将刘宗、罗海、郎七等诱骗杀害,官军得以顺利攻陷邵武、永安等地,迫使邓茂七领兵西移,退往建宁。
  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张楷率军逼近建宁,金濂率第二批“进剿”军也入闽。义军本应避开敌军锋芒,内奸罗汝先等却再三怂恿,要与延平官军决一死战。邓茂七轻信之下,率军攻延平,在北溪误入刘德新设下的包围圈,遭火器伏击,邓茂七身中流矢,不幸牺牲,遗体也被官军残酷地“枭首以示”。
  义军余部在茂七的侄儿邓伯孙率领下,曾撤退至尤溪、沙县一带山村继续战斗,并偶有战果,但终因敌强己弱,遭到几股官军夹击,又遭敌人的离间分化,不断地被削弱。正统十五年(1450年),邓伯孙与将士数百人在尤溪山寨兵败被俘,惨遭杀害,起义失败。(湖北大学蔡树立撰) 张升张升,字启昭,号柏崖,株良乡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五年(1469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弘治年间,升任庶子。当时,大学士刘吉专权,政治腐败。升毅然向明孝宗检举,历数刘吉十大罪状,未被采纳,反遭刘吉诬陷,被贬任南京工部员外郎。直到刘吉罢官,张升才恢复原职,后历任礼部左、右侍郎。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礼部尚书。
  宦官刘瑾擅权时,引诱武宗游宴微行,懒理朝政。张升上疏奏请武宗亲近贤臣,疏远奸佞,以治国事。武宗虽感论述正确,但不愿实行。升便接连奏请退休,又未获允。正德二年(1507年),秦府镇国将军诚滋请求袭封保安王,升出于公心,坚决反对。为此,得罪刘瑾。升恐被其害,谢病乞归,武宗准奏,加赠他为太子太保。
  张升逝世后,朝廷又封赠他为太子太傅,谥号文僖,葬于原籍株良乡。著有《柏崖文集》14卷、《诗集》22卷、《和唐诗》10卷。(据《明史·人物传》.同治版《南城县志·名臣》编纂) 罗王玘罗圮,(1447-1519),字景鸣,号圭峰,磁圭人。
  圮治学博而好古,搜奇探奥,务通其源。一次,国学祭酒邱浚以文章试罗玘才能,深为叹服。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圮在乡试中获第一名(解元),第二年举进士。因文章优异被选为庶吉士,不久升任翰林院编修。此后,罗致力于钻研古文。常手不释卷,诵读不辍。由是文笔愈精奇妙绝,有古时大家之风。
  正德元年(1506年),圮升迁为太常寺卿、正卿。两年后,又升任南京吏部右侍郎。他为人严谨,勤政务实,且不随流俗,遇事敢直言,为同事、部属所敬畏。当时,宦官刘瑾擅权乱政,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依附权势,逢迎刘瑾,朝政多有微言。罗玘虽系李东阳所举荐,而圮不以私交而弃大义。他写信给李,责备他助纣为虐,并断绝与他的交往。那时,明武宗沉缅游乐,懒理朝政,听不进忠言。圮有感于此,常扼腕长叹,以国事为忧,恨无能为力,便托病辞官,回乡为民。
  宁王宸濠仰罗圮名声,派人送来厚礼,欲与他结为至友,圮坚辞不受,并避居于金溪深山。宁王叛乱时,玘虽在病中,仍疾书声讨宸濠罪行。圮逝世后,谥文肃。葬于金溪张公岭项山寺左侧。
  著有《圭峰文集》18卷、《续集》14卷、《类说》2卷。(据《明史·人物传》.同治版《南城县志·名臣》编纂) 罗汝芳罗汝芳(1515-1588),字惟德,号近溪。明代中期著名哲学家,泰州学派传人,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老师。
  汝芳一生深入下层,宣讲哲理,致力教化士民,以发人“良知”、济人急难闻名于世。其学说源于理学,而以“赤子良心,不学不虑”为的,否认“存天理,去人欲”的正宗教条,持见新奇,另辟蹊径,一扫宋明理学迂谨之气,被尊为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的前驱。
  汝芳自幼笃学,善于咨询探索,16岁赴南昌师事颜钧。(钧系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的门人,艮又是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的高徒)。他探幽索隐,触类旁通.,精究细研,为其日后突破宋明理学僵局,阐述唯物思想奠定了学业基石。28岁中举人,翌年(嘉靖二十三年)赴京会试,举进士,却自云“吾学未信,不可以仕”,而不就廷对,退居故乡达10年。其间,遍访师友,考察社会,探讨经文,建“从姑山房”接纳四方士子学者,从事讲学活动。39岁赴京参加殿试,开始从政。历任太湖(今安庆)知县,宁国(今宣城)、东昌(今聊城)知府及云南屯田副使、巡察副使、省右参政等职。他孜孜讲学,“公事多决于讲座”。创志学书院,兴乡村社学,赴京入觐时,礼部尚书徐阶集两司郡县候选吏人,大会济灵宫,聘汝芳讲学。他深入浅出,侃侃而谈,听者数以千计,无不动容铭心。遂卓然自成一家。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探亲返梓,有人竞步随至盱江,四方士子云集南城拜他为师,其中有年仅13岁的汤显祖。
  汝芳入滇五载,“以讲会乡约为治”。昆明五华书院和昆明春梅书院是他讲学场所。万历七年(1579年)再次赴京,公余应约到广惠寺讲学,朝士纷纷往听,引起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的骇然不安,唆使朝臣上疏,劾他“事毕不行,潜在京师”,“摇撼朝廷,夹乱名实”,终于罢官。此后,汝芳仍壮志落落,回到家乡,率弟子游金陵、两浙、湖广,沿途讲学。他胸有丘壑,风度琅琅,平易近人,诲人谆谆,从不以师席自居。故所到之处欢声鼎沸,坐无虚席,堪称历代师表之超轶者。
  汝芳为政有声,重在教化,为人正直,重于情义。《明史》第二八三卷记录了他的两则佳话:他在太湖任上,有兄弟争遗产来讼,“汝芳对之泣,民亦泣,讼乃止”。又“创开元会,罪囚亦令听讲”。他气质慨慷,以传统道德融于真情,动容感化,敦促犯人自新,这在封建官吏中确属不可多得。隆庆二年(1568年),颜钧因得罪当权者而系南京狱,罪当问死。汝芳闻之,毅然鬻产,率其子与门人不远千里前去援救。其师终得以减罪改戌邵武。后来汝芳免官,钧亦赦归。汝芳一直以忧患相伴,待之“饮食必躬进,人以为难。” 万历十六年(1588年),汝芳卒,享年74岁。他一生耿直傲岸,气骨琅然,不迎权贵,深受学者好评,弟子汤显祖曾高度赞扬他:“夫子在而世若忻生,夫子亡而世若蕉没。”思想家李贽说他数十年间“东西南北无虚座,雪夜花朝无虚日,贤愚老幼、贫病富贵无虚人”,推崇备至。其遗著有《近溪子文集》5卷。后人集其轶文,得《明通宝义》、《今语续缘》、《识仁篇》、《近溪子明诗集》等,收进《罗近溪先生全集》,列入《四库全书总目》。其诗文多是以其文载其道的佳品,丰富了祖国的文学宝库。(据《明史.人物传》、同治版《南城县志·名儒》编纂) 程式程式,字心源,号道承、若水,又称建武居士,生卒年不详。明代名医。
  南城自古多名医,然皆祖执《局方》以治病。《局方》只列各主方症候,不载病源,于正理率未讲习。嘉靖三十年(1551年),福州陈元佑(石山)先生来郡掌儒学教事。理学家罗汝芳回故乡南城结庐讲学,批判道学。各家学说大兴,学术争鸣蔚然成风。南城医界始大有所悟,黄歧三世之书,张刘李朱四大家之旨,始知所览。程式精于医,不囿于一家之说,研究《素问》,次及《难经》、《脉诀》,泊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四氏之书,故诊治无不神应。又苋其急救良方,著于卷,俾学者识经络,明病机,若登轩歧之堂,入卢王之室,踵张刘李朱之门,而相质证焉。书名《程式医壳》,计16卷,分元、亨、利、贞四集。明万历七年(1579年),郑汲为序,刊行于世,至今犹存。《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医大辞典》、台湾刘伯骥《中国医学史》皆载其事。
  郑之文郑之文,字应尼,又字水濂、豹先,号愚公,又号豹卿,生卒年不详。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
  之文擅长戏曲创作,为人清高俊逸,风流轶群,与当时名流黄贞甫、曹能始、钟伯敬、王季重等相友好,经常薄游于歌舞场中。他写的杂剧《白练裙》蜚声文坛。崇祯年间,礼部侍郎、文学家钱谦益的诗中有“子弟犹歌白练裙,行人尚酹湘兰墓”之句,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他所作戏曲还有《旗亭记》、《芍药记》各一本,编入《曲录》一书中,著名戏曲家汤显祖为该书作序。其诗文辑有《远山堂集》、《锦研斋集》、《愚庄稿》等书。(据同治版《南城县志·文学》编纂) 徐芳徐芳,字仲光,号拙庵,生卒年不详。
  他警敏好学,精通典籍,博览经史子集、兵韬武略等书,他的文章 “舒徐条达,有吐纳百川之势”,为人耿直清廉,不随流俗。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乡试名列第二,次年中进士,授任泽州知州,他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政绩名列第一。因上奏揭发江西按察使林友兰结党营私一事,遭到反诬,而改任翰林编修。不久,便告病还乡。
  清顺治七年(1650年),江西分巡道莫可期以徐芳为人清高贤达,极力推荐他为翰林院左春坊,徐推辞不就。南城县令苗蕃仰慕徐的高风亮节 ,对他非常敬重,刊印了他的著作《藏山稿》12卷,《悬榻篇》6卷。徐芳著作尚有《藏山稿行脚篇》、《傍莲阁草砌蛩吟》和《憩龙山房制艺》等书。(据同治版《南城县志·名儒》编纂) 邓生邓生,清乾隆间医家,生卒年不详。世代为洑牛村农民。
  邓生好远游,曾遇峨眉山人授以针法,以灯火、针炙治病。其貌朴野,不为富人所喜,因此往往不能尽施其术,故多涉足阡陌,不近城市。<强识录》一书曾记载邓生以针治膨胀病一案:乾隆初,公子周某随父到浏阳上任,因膨胀病归里。患者腹大如箕,脚肿如槌,自料必死,备棺随船。至湫牛,其岳父带邓生来诊病,周某家人见其貌不扬,都取笑之,不让邓生见公子。周某闻声,从床上仰头叫喊:“人已快死了,还有暇挑人啊!”邓生进去诊察后,将针扎进脚中,脚水喷至墙上。留针一刻后,出针。腹部亦如此,病状豁然好转。周某猛地坐起,邓生告诫:不要急!公子病久,荣卫瞀乱,筋脉周起,宜静卧三月,佐以薄粥,才可望恢复。周某如其言,果然疾愈。于是,人叹以为神。据邓生言,其师能针影治病,针术神异。(据同治版《南城县志·方技》编纂) 曾鼎曾鼎,字亦峦,号香田。生卒年不详。工医术,驰名京都。
  曾鼎幼读书欲应试,后因家贫,理父业而居豫章城白马庙。庙址前为清初名医喻昌(嘉言)诊所。曾学术上宗喻之说。喻《平脉篇》云:“欲直溯仲景全神,不得不先勘破叔和”。曾专精脉理。初时,有客来庙里,曾皆试诊其脉,说:“必先熟谙常人平脉,方能识别病脉。”为此观察8年。之后,他治愈许多奇险病症,声誉日起。曾游京都,名声益震,王公显贵以礼相待。而曾个性洞达慷慨,脱略势利。贫苦之人求诊,他不计酬谢,反而解囊相助;权责人稍不加礼,他就不应诊。每当他酒酣耳热时,即纵谈古今得失,洞中骨綮。晚岁,他仍寓居南昌,卒年80余岁。所著《曾氏医书四种》即《医宗备要》3卷,刊于清嘉庆十九年(1841年),专阐述脉学。上、中卷论切脉之重要性及切脉法,并阐发《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脉学义理;下卷以问题形式论述伤寒五法大旨。《痘疹会能》5卷,刊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该书参考疱疹有关文献,结合个人经验编成。前4卷论述痘疹,附种人痘法,末卷论述麻疹。《医学入门》、《妇科幼科宗旨》、《曾氏医书四种》至今仍有流传。《中医大辞典》、台湾刘伯骥《中国医学史》均载其事。
  曾燠曾燠(1760-1831),字庶蕃,号宾谷,晚年又号西溪渔隐。
  燠少年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后任户部主事,补军机章京,升员外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朝廷考核各官政绩,曾燠名列一等。因此,皇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出使江南一带。其后升任两淮盐运使,湖北、湖南按察使,广东布政使,贵州巡抚等要职。
  燠擅长诗文,尤工骈体。他作的骈体文,擅六朝初之胜,与袁枚、邵齐焘等人并称清代八大家。他生平居官,力学不辍。曾设“题襟馆”,经常举办文会、诗会,接纳四方名流。他又捐款在京都建造南城会馆,并常往会馆讲学。道光十一年(1831年)逝于北京,享年72岁。
  著有《赏雨茅屋诗集》22卷,《骈体文》2卷,《外集》2卷,《义学轩》、《西溪渔隐》各l卷,选刻《国朝骈体正宗》、《虞文靖公诗集》、《续金山志》、《吕子易说》等各1卷,辑《江西诗征》94卷。(据同治版《南城县志·宦业》编纂) 谢星焕谢星焕(?-1857)字斗文,号映庐。谢氏家族世代业医,至映庐已第三代。
  星焕少年攻读儒书,欲应科举,因家境困难,绝意进取,专心钻研医学,继承父业。在南城、金溪行医40余年,声誉卓著。著有《得心集医案》6卷。书中分门别类。有述治答问两类,与某门、某案相发明者均附于后。清咸丰七年(1857年)兵燹后,散失过半。咸丰十一年经其季子谢甘澍整编成书,每门附列有甘澍治验效方数则。民国25年(1936年)绍兴裘吉生将其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更名为《谢映庐医案》。1962年10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单行出版。
  映庐学术特点:1、擅长内科,善攻疑难奇险、误治失治病症。著作中所载医案250余篇,分伤寒、杂症、疟症、产后、小儿等21门,大多系经过其他医生误治失治、或久治不愈之症。2、推崇喻嘉言“先议病后用药”的议病式。医案文字精美,历来选入中医教材。3、博学深思,临危不乱。星焕熟读医书300余家,诊察病情脉理微妙,推勘精细,探究病理,博采众长;临诊处治,善用成方,历来不肯用错杂之方。临症虽诸医束手,焕至立辨病源,决人生死;叙案立方,应手即愈。其座右铭为:“下笔虽完宜复想,用心已到莫多疑”。道光十一年(1831年),南城饥荒致时疫大作,诸医专事发表攻里,多致不起,焕独谓:“荒年肠胃气虚,何堪攻伐,宜于温补托邪。”一时活人无数。4、医药结合,医药一家。谢氏家族世代业医,兼营药铺,店堂后设有制药作坊,谢氏则坐堂行医。赞育堂、泰山堂均为谢氏诊所及药铺名。
  星焕治病济人,崇尚医德。赞育堂每年自制时令成药“金不换正气丸”,从端午至重阳,布施于人,受益者不计其数。凡延诊者,不分雨夜远近,均不推辞,酬金有无不计。《中国医学大词典>详其事。《上海中医杂志》、《江西中医药》近年仍有专论星焕学术特点的文章 。
  第二节人物表唐邓思瑾号紫阳。唐代著名道士。早年修道于麻姑山。开元年间,应召入京,修功德于大同殿。曾佐玄宗退西戎兵。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自知不久于世,请奏归葬麻姑山,并请立麻姑庙于仙坛侧,皆为玄宗所允。死后,玄宗亲为之作挽诗。
  饶上宏号景云禅师。初为景云寺主持,后迁豫章龙兴寺,庐山东林寺。与白居易、颜真卿、姜相国诸名士相友善。元和十年(815年),坐化于东林寺,终77岁。白居易为其石塔作铭文。
  宋吴奎字成象。3岁能诗,6岁便历览经、史、子、集诸书。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与临川晏殊应贤良诏,时年仅11岁,被誉为“神童”。
  陈次公字仲父。为人安贫慕道,隐居从事著述,与李觏相交甚厚。觏曾赠诗赞扬:“之子出蒿莱,行洁业且精”,觏临终时,以《三礼》著作未能完成为恨,将《明堂图制》书稿交给次公,托他成书后付梓。著有《安南议十篇》,传世。
  陈景元宋代道士。字大虚,自称碧虚子。一生读书不倦。曾与友人至京城游历,讲道于醴泉观。宋神宗闻其名,召对天章阁,任他为副道篆,赐号“真靖先生”。后辞职南归,定居庐山。他的百来担行李,都是儒书,道经,医录。他按照书籍门类,分别藏于各个专室,接待四方前来求学者,并分别讲授,使从学者无不得其学以归。当时的名流,如王圭、王安石等都乐于同他交往。
  其诗、字、画俱清婉可玩。著有《灵宝度人经注》、《大洞经音义集注》各1卷,《道法经注》、《老子藏宝纂微》各2卷,《解庄子》10卷,《太虚文集》20卷,《高士传》100卷。
  蔡楠 (?-1170年),字坚老,号云壑。少负才气,有诗名,常与曾公衮、吕居仁等人唱和,一次,韩子苍以《新荷》为题,命他即席赋诗。楠思索片刻,吟七绝一首:“朱栏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疑是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众人莫不称服。后官至宜春别驾。著有《云壑隐居集》3卷,《浩歌集》1卷。
  童宗说字梦弼,号南城先生。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任袁州教授。绍兴二十八年,建昌知军胡舜举决定纂辑方志,委托童宗说和黄敷忠主持编修。童认真搜集地方史料,和黄编出《盱江志》10卷,为建昌军最早的志书。以后,童又应邀到宜春编写《宜春州志》10卷。
  宗说容貌俊秀,操尚拔俗,遇事严谨,学识渊博,人称“南秀先生”。著有《柳文音注》一书。
  余明可字登孙,生于宋末,成名于元初。因“精易学,遍通医理,为一时医中之最”,被授予医学正。明可崇尚医药结合,家中设有配方调剂的药室。元代名儒程矩夫亲笔为其药室题匾曰“麓泉”,名儒国子监司吴澄还为此作了《麓泉记》一文,详记其事。
  傅梦泉字子渊,号若水,从学陆象山,勤奋苦读,博学明辨,人称陆门高弟。又游学朱熹、张南轩门下,才思愈进。后于南城都军、曾潭之浒,构筑书院讲学,远道负笈从学者,不绝于途。子渊讲论深切,感发者众,时人叹为擒龙拿凤手。宋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任澧州博士,后调衡州,主“石鼓书院”,再调任清江通判,在任上病故。著有《石鼓文集》。
  蔡延世字永叔,宋靖康年间中文武全材科。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进犯建昌,郡守弃城逃走。延世招集乡勇,坚壁固守。绍兴四年(1134年),他损资助建县学。后又捐田百亩,供学生食用。
  易士英字幼华,号竹溪。精通兵法,因战功升任军官,历任琼州制置使、四川安抚,封为南城开国男。卒于金陵,赠封为开国侯。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宋淳祐十年(1250年)进士,曾任临安知县。工诗,与赵崇怿、曾原、谌诂号称“江西四大诗人”。著有《看云集》10卷。
  黎民寿字景仁,宋末元初名医。于宋景定元年(1260年)编著《辑方》、《简易辑方论》11卷,台湾刘伯骥所著《中国医学史》称:“《简易方论》,明出其方,明著其法,昭白洞察,刊以示人,名曰‘简易’”,民寿还为唐代医学杜光庭脉理著作《广成先生玉函经》详作注解,书名《广成先生函经解》,刊行于世。《中医大辞典》载其事。
  元严寿逸字仁安,元代名医。曾任建昌医学教授。著有《医说》四篇。分别为原脉、原证、原病、原治。严寿逸临床,“用药祛疾,随试则效”,元代名儒吴澄为《医说》作序。序云:精于察脉,精于辨症,又精于施治,此医岂易遇也哉。又云:观严氏医理精辟之文,即可知其医术大概,再考察其所治之病,方信其非但有文,且又善治。由于盱江有严寿逸、黎民寿这样的名医,所以世称“盱江多工巧之医”。
  姚宣仲元末明初名医。世医出身。承继家业,尤善诊脉。所著《诊脉指要》-书已佚。《中医大辞典》、台湾刘伯骥《中国医学史》均载其事。
  明张士达博学善记,文词气骨雄健。洪武初,赴阙上万言书;出使西域而卒。
  程南云字硕珍,官至太常卿。参加编修《永乐大典》。好古博学,工于诗文,善画梅竹,尤精篆隶,受到当时人的推崇。
  邓伯孙 (?-1450),明代福建农民起义军将领。沙洲乡人,邓茂七侄。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茂七攻延平(今福建南平)战死,他代为首领。其妻廖氏,善剑术,号称女将军,也参加作战。不久,为明军所败,夫妇被俘牺牲。
  左赞字时翊。少聪慧,七岁能诗,稍长,勤奋苦读于华子岗,博览群书,通经爱易,博学宏词,知人举才。天顺元年(1457年)进士。擢吏部主事,历任浙江参政,广东布政使。曾上疏奏葺李觏祠。著有《桂坡偶录》l卷、《文集》20卷、《梅花百咏》l卷、《深衣考正》1卷、《历解易览》1卷,编辑李觏诗文37卷,刻《直讲李先生文集》传世。
  赞善书法,麻源三谷有“云门”二字,乃其遗墨。笔力遒劲,铁划银钩,观者无不叹绝。尤工隶书,麻源水库石壁间其题刻“紫薇乡”,端重奇古。
  夏良胜字于中,号东州。明正德二年(1507年)在乡试中获第一,次年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官吏部考功员外郎。东州为人耿介,直言敢谏。武宗南巡,良胜谏阻,受当殿刑杖,并被谪归。其后以讲授为业。嘉靖初复职。不久,为仇家陷害,复下狱受杖,谪戍辽东。旋病卒。撰有《东州初稿》12卷、《中庸衍义》17卷、诗8卷、《东戍录》1卷传于世。
  余绍宁字义周,明代名医。始行医南城,后移居新城(今黎川)。少年读书,兼习医术。20岁时遍访名师,得异人传授,精通唐宋朱、刘各家学说及《素问》、《针经》(古名《灵枢》)诸书。能预决人生死,往往奇中;其用药不循旧方,但对症发单,无不奏效。地方绅士皆佩服其小心精笃。绍宁尤肯赈恤贫民,常制“万病无忧丸”、“万应丸”布施,获救者甚众。著有医书20卷,名《元宗司命》。其中伤寒、男妇、内外、针灸及小儿诸方,皆精备无遗。又著《道书全著》、《金丹秘旨》、《天时运气》诸书。教授门人达20余人。其子景汤、景立俱能世其业。《古今图书集成医术名流列传》,《中国医学大辞典》皆记其事。
  程炜字文纯,号南楼,明正德举人。初授景州学正,后擢知盐城县。是岁,盐城大旱,又遭蝗害,大饥。炜急行赈助,又修筑河堤,一意利民。县里有一桩冤案,判死罪者达19人之多,据情为他们申雪,使无辜者免于枉杀。有一百姓在孝陵附近误杀苑中兽,被判死罪,炜极力向上申诉,使其保全性命。炜为官清廉,在景州、盐城任上曾3次进京入觐,都是自乘1匹马,用1匹马载书,1个仆人牵马,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其后,任南刑部主事、郎中,出守镇远。9年后改任陕西苑马寺少卿。
  邓炼字文纯,号纯吾。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授长沙推官,以治行第一,擢河南道御史,因上疏忤逆权臣,被罢官。后出按广东,问民疾苦,惩奸罚恶,累官至太仆寺卿。生平喜荐贤,曾荐海瑞、陈璘数人于朝,后皆为名臣。
  左宗郢字景贤,号心源。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四川监察御史,官至太常寺少卿。
  著有《景贤集》、《麻姑山志》。
  景翩翩女,字三昧,又字惊鸿。明神宗万历时人,幼家贫,勤学不怠。爱诗词,尝吟讽不辍。因家境窘迫,陷落青楼。翩翩不甘沉沦,夙志从良,为奸商丁长发骗娶,乃悲愤自缢。
  其诗工而古雅,亦善词曲。著有《散花吟)行于世。
  王一言字民法,号带水。师事罗汝芳。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始任太湖县令,后任吴江县令。当时邑赋繁苛,强者食弱,一言敢于锄强扶弱。后迁任刑部郎,官至应天府丞。他曾守卫莱州抵抗倭冠侵略,并捐俸购置火器。守城7日,衣不解带,莱人立生祠祀之。
  张文质字仲甫。家境贫寒。一日在西门旅店外拾得银子一袋,约500两。他料失者必寻,便于途中等候,直至翌日,失主方来,证得银子相符,当即归还。失主执意酬谢,文质坚辞不受。
  万象乾明崇祯间宾贡。工书法,腕力绝劲,出入欧柳。邑后进以善书称者,无一能步其后尘。遗墨所在,被视为至宝。
  赵瑄明代名医,字文英,曾任太医院御医。造一生力探龙宫之秘,医术高超,经验宏富,系由地方保举,选拨进宫。李西涯《西涯文集》中说:“余始来京师,即闻御医赵君名。观其察脉断症皆应手,发药无少疑滞而多奇中,非专门名医不能及。四方负疴求治者云集,无虚日。”碹不惮烦,不问富贵贫贱,皆竭力一一应之,人服其神,报与不报,不计也。《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正德《建昌府志》皆记其事。
  樊胡明代名医,字鹤龄,曾任益王府良医正。樊胡自少聪敏,凡神农、轩、歧、卢、扁诸家医书,靡不历览,尤于脉理得其奥妙之处。因方脉神异,四方就医者每日接踵于道。对重病不能亲自来就诊者,樊胡不避酷暑严寒昏暮,必亲往投剂。他说:病者望医殷于望岁,往往不等药到病所,但见医生到来,而疾病已减轻若干。由此,我敢少缓须臾么?急人之急如救难。人皆谓儒医也。《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记其事。
  陈善道明代名医。幼读儒书,世代精医。因南城民乐为远游,明代以医药旅福建延(南平)、邵(邵武)、建(建阳)、汀(汀州)4府者众。陈挟医术居福建延平府将乐县,为名医。《延平府志》、《中国名医简传》、《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皆记其事。
  清吴迪谟字言可。善画龙。其画云气苍润,逼真,悬之壁间,飒然有风雨欲来之势。偶尔画魁星一类的神像,也凛然生动,为世所珍重。
  梅之珩字左白,号月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曾参与编修《康熙字典》、《三朝国史》、《毛诗衍义》等书。著有《古今体诗》10卷、《一亩居古文》8卷。
  夏朝麟字玉书。工书法,学王右军,功可乱真。曾入广东游历,当地显贵纷纷向他求书,得其片纸只字,视为珍宝。
  方千里号远峰。幼喜习画,人物山水,悉能以大气行之,而神致生动,擅绝一时。
  邱园字方文。工丹青,尤善师法米芾父子的山水技法。他画的山水,云烟出没,林木苍润,变幻无穷,力透纸背。其兄字白父,亦善画,时有二邱之称。
  吴霖号时雨。精于医学,深研《素问》、《内经》、善辨疑难病症,施治应手立愈,尤精幼科。著有《小儿秘要》。
  陶成字企大。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后来受江西巡抚聘请主持豫章书院。雍正间,任江西省志总裁,主修省通志。著有《存轩日程》52卷,《柴桑和诗》l卷,《垩室草》1卷,《河洛合钞》、《读书录》、《丧礼》3卷。
  罗美材字仲茂。康熙十七年(1678年)延平郡王郑克塽攻闽,美材为随征守备,率精锐解泉州、永春、德化之围,叙功升参将。不久又平定海坛,授正一品左都督,初任粤东后提升为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加荣禄大夫。
  周承濂字先洛。善画山水人物,尤工写虎,名噪京畿。晚岁设教乡里,当事闻其贤,屡举乡荐不就。卒年92岁。
  张江字百川,号晓楼。自幼辛勤苦读,及长,沉酣经史。为文另辟新径,破出俗格,自成一家。桐城张相国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雍正元年(1723年)中进士,入翰林,授编修。高安朱相国修历代名儒名臣传,以名臣传委晓楼,谓其论赞平近古雅。所著《制艺》3集,及所编《古文选》塾课行世,其时家传户诵,遍于海内。
  潘安礼字立夫,号东山。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乾隆元年(1736年)应博学鸿词科,以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左谕德。才华出众,工词赋。著有《东山草堂集》、《东山诗草》2卷,《馆阁应制赋》2卷。
  万国宏字廷杰,号西庚。历任河南开封通判、祥符知县、彰德知府。为官清正,体察民情。祥符地广民穷,赋役繁苛。国宏赈恤穷民,设法缓征。彰郡河渠久淤,他集资开凿疏导,遂除旱涝之忧。有僚属曾把钱藏在蔬菜里向他行贿,他发现后即予怒斥。国宏以劳瘁卒,民甚哀之。
  何天爵字从之。博览群书,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不慕荣利,自号睡乡,著有《睡乡集》30余卷。又喜音律,著有《笛谱》。
  吴照字照南,善诗书画,时号三绝。善饮。自负有经世之才,曾任大余教谕。著有《听雨斋诗集》、《老子说略》等书。
  严铨字弼堂。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常利用砍柴休息时刻学习,10岁时便熟诵六经,14岁能拈题成章 。后授徒20余年,从学而成名者数十人。著有《春晖堂文集》12卷、《经羲必求》2卷。
  饶一夔字黻唐,号乐侯。生于嘉庆初年。性恬淡,不慕荣利。好蓄奇书、名画、法帖,古砚,广读博览,工诗、词、古文,晚尤潜心于经学与地理志书。因《禹贡水道坊本》所记过略,且多有谬误,一夔便于诸书传说中,采其简明精要者纂辑成书,题名《禹贡辑注》。其中,属今某郡,某水出今某处,眉目十分清楚。其所著还有《叠石山庄诗集》、《经义粹编》、《史家摭闻》、<宏湖别墅类钞》、《法帖摭闻》、《宏湖别墅类钞》、《法帖集评》、《砚谱》、《瓯雪斋笔记》、《销寒录雅》等。
  饶士翘字笠夫,一字硕肤,一夔次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以知县分发陕西,死于任所,卒年45岁。
  饶士端字桢庭,一字直方,一夔季孙。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乡试,奉命典试甘肃。后因丁母艰,回县。再以知府分发江苏。任上奉两江总督端方之命回籍协理盐务,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他政治上仇视民国,怀念旧朝,晚年杜门不出,致力于古诗文。年60而卒。著有《屣云山馆诗文集》。
  张尘生清代医家。擅长书法,性癖嗜酒。精通按、抚、毒、熨针、割等外科外治法,称效如神,晚年其医理益精。人请治病,不计诊费,但允留饮。后周游他乡。医著颇多,有《喉科三十六种》、《眼科十二卷》、《杂科四卷》,其技传于世子如鳌,医技亦为世所称颂。
  潘秉道清代医家。字耕臣。精歧黄医术,诊治病人,痊愈者不计其数。著有《医方保和》若干卷。
  邹岳清代医家,号东山,曾为县诸生。精内外两科。医术宗张仲景,辨虚实极确,以医游至苏门(河南辉县名山),为当时医界所推崇,著有《臣医说》。
  谢甘澍清代名医,字杏园,为谢星焕幼子。继父业,精医术,尽得其传。为父所遗书稿进行整理,名《德心集医案》,内附甘澍之所见。光绪三年(1877年)撰《寓意草注释》,为谢映庐公祠藏版,民国23年(1934年)上海三民图书公司铅印发行。其子谢佩玉(清舫),继其业,名震江西。
  饶芝祥 (l864-1912年)字符九。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二十年进士。曾奉命赴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不久又奉命典试湖北,未至,闻祖母丧,乃回故里,时全国废科举,兴学堂。建昌郡设立中学,地方绅士共推其主校事近三年。又邀志同道合者兴实业,创厚生冀麻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入京,宣统三年(1911年)任外官,授贵州某府知府。十月,武昌起义,因道途梗阻不克前往赴任。旋以患痰喘病症,遂留上海就医。民国元年(1912年)5月,由上海返南昌,以旧病复发逝世,终年49岁。
  第三节进士名录宋朝雍熙二年陈彭年淳化三年危拱宸易明正咸平三年元守文景德二年元奉宗江白陈正周璀大中祥符元年徐仲儒黄晓大中祥符八年饶光辅熊搏天禧三年危祐天圣二年蔡充梁达天圣五年陈肃黄知良天圣八年元绛陈谏宝元元年过勖李冠卿庆历二年何潜胡舜元何渊何滨马仲甫廖展清胡穆之许维则庆历六年蔡冠卿傅天翼刘扶傅容邓立皇祐元年邓润甫曾谊李山甫许抗皇祐五年陈陟于伯达陈次山邓陟单咨陆坦黄尚贤嘉祐二年王无咎邓考甫吴平许公岳嘉祐四年陈道光嘉祐六年翟绍治平二年邓祐甫廖平治平四年江涣熙宁三年铙锐周谔饶之翰傅权熙宁六年周播叶圭丁梦弼傅汝舟周申熙宁九年陈汝器胡舜卿熊冀周朱适正傅辅德元丰二年陈端王侃丁致祥危之邵元丰五年夏千聂序龚汉卿陈愈叶光聂景纯许公岳元丰八年范柔中陈孔明蔡微卿谢伯瑜陈光远石松元祐三年饶造蔡沔李华黄邦彦张适中吴君明邓君仪元祐六年唐哲黄覃黄毅绍圣元年李并陈泽黄诛王细张浩黄彦中如昌绍圣四年李深聂思孝傅默王组曾景倩元符三年张遘王吉黄曦傅炳崇宁五年童邦直黄锐徐上文黄诩廖华蔡绛黄愈大观三年黄锷叶升于颐于孜李林危泾周义黄履中黄彦威朱冕政和二年蔡履曾公著朱鲅江中立过延中邓义毛悦政和五年陈起黄铎童蒙黄况邓景邓升周默陈朱希黄义姚叙李去非陈大节刘时敏重和元年陈公衮李彦昌陈植童邦光熊琯谌思宣和三年陈克诚廖容陈确宣和六年陈克勤李建炎二年李准张理张篚姚思文彭宗彦蔡皓徐彻赵孟侪绍兴二年饶廷直李朝隐陈宾欧元一邓皓傅霖宁宏余邦光绍兴五年丁希旦陈于能黄矗饶傅饶郊赵由益绍兴八年章炜陈早蔡缊陈炳张屏谢特周尚傅深余汝弼刘尚达陈光祖万孝骞黄幡然毛允文夏献民邓廷言童邦杰刘懋绍兴十二年李浩叶优章炳胡邈刘觉阮僎黄琮邓俊彦曾廷直汤景仁黄彦才邓廷美张密曾度饶思曾献绍兴十五年张大经刘号瑞李鼎周楠陈靖过美中黄德显姚甄傅哀绍兴十八年李审余援朱言何沆朱德固陈德修朱瑗刘希旦绍兴二十一年雷丰王垂万叙王庸符愈黄梁童宗说黄衮朱玑陈经武余经邦曾孝颖揭秀实杨邦彭彦邦毛公圭赵公说绍兴二十四年黄敷忠邓布陈或许可久王邦彰陈用中黄良铺绍兴二十七年利大亮邓行中黄笏黄俊民黄元危琯吴杞赵善宰绍兴三十年熊胜之徐宗振梁天祥隆兴元年周熺陈力学乾道二年黄人杰李如愚聂洧乾道五年赵师彤乾道八年陈绍实张有为淳熙二年傅梦泉张有闻胡有开石致平李光辅淳熙五年邓约礼邱良翰张元晋淳熙八年李肃张镇黄弥邵淳熙十一年周韭陈元张元观熊允哲淳熙十四年邓仁勇胡有光张椿年绍熙元年曾渐毛文炳聂子述周伯熊刘恭绍熙四年胡允文陈高利元吉黄开赵彦兆庆元二年利造曾逢辰陈贽上官简江武陈逵庆元五年姚虞宾陈观利正吉朱平陶述嘉泰二年陶述尧严世明戴自诚黄 开禧元年黄材黄元陈锚连惠连嘉定元年李复张自明姚刚礼黄弥明黄春赵崇正赵希皓嘉定四年孔圣义赵与 危伯明黄高嘉定七年邓均李宗起陈纪杨庸姚德骥陈策张思坦嘉定十年熊简童颐罗亮功周良嘉定十三年黄镇包恢邓泳胡抗曾子顺朱均曾殊陈巩陈觉嘉定十六年严灿黄祁黄新邓敏石行之龚梦鲤宝庆二年赵汝粲钟 梅均徐璇徐骅赵希祐赵与连周得之赵英夫赵与昱祝沂绍定二年孔延桂黄伯枢徐琳郑观端平二年盛喆吴瑜杨茂子廖斗南童梦雷吴梦坚嘉熙二年陈鼎新陈秀发淳祐元年吴攀龙黄应龙周子荣黄正一李觉崔准利登淳祐四年黄梦麟黄兰陈梦曾李总淳祐七年龚梦龙吴文容黄万石车东李文叔淳祐十年黄文雷李应材李应星赵崇颁许该李自明万斗祥张贯之宝祐元年饶团吴麟刘友龙陈粢邓祥龙李士埙郑必凯宝祐四年周方李觉民黄澄郑悌凯开庆元年黄斗祥黄吴志吴中吴浚景定三年邓林欧良高登宁文彦徐簪张栋周应雷王子直许僖仲万某邓有俊范紫芝饶贵理越孟穆咸淳元年利子远罗均实吴嗣亮吴应发邓祥龙吴焘宁求已吴良弼江士龙陈革万某咸淳四年吴无党成淳十年李涮元朝泰定四年江存礼至顺元年万清梁文杰元统元年郑绱至正二年吴毅明朝洪武四年严桓许以善洪武十八年施勖陈权洪武廿一年聂任洪武三十年朱复亨永乐二年钟旭李永年永乐四年黄绶永乐十三年章文昭聂循黄敬乐乐十六年左瑞永乐十九年邓柴宣德八年郑悠正统七年邱嵩景泰二年陶复天顺元年左贤方嵩左赞成化五年张升成化十一年左悠王华成化十七年江澂成化廿三年罗圮弘治六年黄清弘治十二年张思张明弘治十五年李云正德三年夏良胜叶宽正德九年王锦嘉靖二十年吴衍嘉靖二十三年朱大器罗汝芳嘉靖三十二年曾杰嘉靖四十一年黄文炜嘉靖四十四年邱浙隆庆二年吴鉴许洛张岭万历二年王一言王懋中张时亨万历五年邓炼万历十一年张振叶万历十四年张时显万历十七年左宗郢万历二十六年张风翔黎民范万历三十二年黄承试万历三十五年周朝瑞万历三十八年郑之文万历四十一年马焕宾张以化崇祯十三年徐芳朱慈烂徐美罗桂秋朱由扶清朝顺治十二年宁国珍康熙六年潘翘生康熙九年曾逢年刘日晞罗冠康熙二十四年梅之珩康熙三十六年邹图云康熙四十五年王作施余能容康熙四十八年陶成康熙五十二年梅廷对康熙五十四年周之相罗炉康熙五十七年姚永先王炜康熙六十年邓钟岳梅枚严洁雍正元年张江雍正二年丁煌雍正五年潘安礼罗铨钟梦麟雍正八年章秉铨陶思贤饶士霭程煜雍正十一年王笙乾隆二年周方燧乾隆四年罗华王元音乾隆七年聂士珩朱元锡乾隆十年周方炽罗鳌崔起茂乾隆十三年陶金谐梅云程乾隆十六年潘从龙乾隆十七年陶其愫邓梦琴乾隆十九年王良乾隆二十二年陶淑乾隆二十五年刘璋章开宗乾隆三十一年朱光斗乾隆四十年曾廷梗乾隆四十三年邓暄乾隆四十五年周召乾隆四十六年曾燠乾隆五十二年谢其情丁大猷乾隆五十四年胡森章为棣乾隆五十八年周葆善乾隆六十年廖连肖鸿图嘉庆四年蔡梦麟嘉庆六年喻鸿姚观嘉庆七年崔秉炼嘉庆十年包菜王钟嘉庆十三年程钟灵嘉庆十四年邱云腾曾烧邓存咏嘉庆十九年邓士瑛嘉庆二十四年李鸿卓道光九年李熙龄李从图道光十五年黄守训道光十六年梅棠道兴二十年黄麟祥道光二十四年王锡龄道光二十五年章光斗王锡龄同治元年陈倬同治二年周友檀同治四年欧阳祖经同治十年李长龄李云来同治十三年李之藩光绪二年曾长治光绪三年程钟光绪六年连培基黄禧祖光绪十五年饶士腾连培型光绪十六年谢佩贤光绪十八年饶士端光绪二十年饶芝祥鄢坤光绪二十四年饶士翘光绪二是十年刘凤起第二章现代人物第一节人物传 (以卒年为序) 宁元勋宁元勋(1908-1928.7)中共南城县党组织创建人。1928年7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0岁。
  1908年,宁元勋出生于浔溪乡砖库村农民家庭。1924年,毕业于南城高等小学。1925年,考入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临川师范)读书,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唯物史观》、《向导》、《新青年》、《红灯》等进步书刊,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除了自己孜孜不倦地学习外。还热情地在同学中进行宣传。他善于言谈,长于演讲,很受同学们欢迎。
  1927年1月,宁元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受中共临川县支部的委派,回南城发展党组织。回乡后,活跃于进步青年中间,介绍他们阅读进步书刊,同他们谈抱负,谈理想,分析形势,灌输革命意识。很快便在自己周围团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建立了“列宁主义研究会”,并从中培养发展了7名党员。1927年2月,南城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成立,宁元勋担任支部书记。
  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宁元勋参加了国民党南城县党部的组织工作,并担任青年部长。他充分利用合法身份,同以章巍然为头目的国民党右派、AB团分子进行坚决的斗争。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动员南城人民支援北伐战争。在他的领导下,一批党员和革命骨干深入到工人和农民群众中去,帮助发展工会、农会,妇女协会等各种群众性组织。3月,这些组织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农会,在全县各地普遍建立起来。
  4月底,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南城,章巍然等国民党右派分子有恃无恐,他们纠集流氓捣毁工会、妇女协会等机关。为了打击反动分子的嚣张气焰,宁元勋组织群众冲进县党部,活捉了章巍然,刘达二等人,并将他们在城内游斗。5月7日,宁元勋组织了2000多名“梭标队”队员进城,和城内市民、学生一起在“天一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讨蒋大会”。宁元勋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会后又组织群众进行游行示威。鼓舞南城人民的革命斗志。
  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此时,共产党南城支部遭到国民党破坏,宁元勋被迫离开南城,再次回到临川第三师范(这时更名为第八中学)读书。不久,调入临川县委工作。1928年,担任临川县委书记。当时,临川县委为赣东党组织的最高指导机关。在宁元勋的领导下,临川县委的工作开展得十分出色。其一,县委在临川城内积极组织学生运动,发动学生同AB团、国家主义派进行斗争,使县政府十分恐慌。其二,在驻赣东的国民党29师策动兵变。曾有两营士兵准备哗变;不幸事泄,长官被捕,士兵逃散。其三,派党员深入乡村,发动农民,组织暴动。当时,临川、东乡的农民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引起29师师长周志群和土豪劣绅的莫大惶恐。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在赣东各地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7月中旬,临川县委拟定以东乡为中心,发动东乡、宜黄、金溪等县总暴动。不料,负责县委交通工作的李树森叛变,致使临川县委机关被破坏,宁元勋同其他县委干部不幸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企图逼他自首。但宁元勋宁死不屈,决不改变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敌人恼羞成怒,决定处死宁元勋。在押往曾家园刑场的途中,宁元勋慷慨从容,不断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
  赵博生赵博生(1897.9-1933.1),红军杰出将领,著名的宁都起义领导者和红五军团创始人之一。河北省盐山县(今黄骅)慈庄人。1917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l923年冬加入冯玉祥部,历任团副、旅长、军参谋长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1931年在任国民党第26路军参谋长时,被蒋介石调至江西反共前线。同年9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4日,同董振堂、季振同等率部17000余人于宁都举行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所部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任参谋长,兼第14军军长。后任副军团长。在赣州、龙岩和南雄水口等战斗中,屡立战功。
  1932年8月,14军建制撤销,赵博生改任红五军团副军团长兼l3军军长。12月,13军建制撤销,赵博生兼任15军军长。
  1933年1月,蒋介石的主力第90师、27师、14师从金溪,南城一带进犯苏区。为了保障红军主力在黄狮渡、浒湾歼灭敌人,赵博生奉命率15军在左翼扼守长源庙,牵制4倍于己的敌周至柔师。敌军首先用火炮轰击红军阵地,然后轮番发起集团冲锋,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赵博生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灵活指挥,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并给敌人以重大杀伤。部队坚持了整整一天。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扔完了,连石块也拼光了,赵博生挺立在前沿阵地,指挥红军战士挥舞大刀向敌人扑去。当胜利在即的时候,突然一块弹片飞来,击中了赵博生的右额,这位杰出的红军将领就这样壮烈牺牲,把热血洒在南城的土地上。
  赵博生牺牲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致电红五军团,表示沉痛悼念。并将宁都县改名为博生县,以为纪念。后来,又在瑞金叶坪广场上,建造了博生堡,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了“博生堡”三个大字。毛泽东同志也称赵博生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刘风起刘凤起(1877-1933),字未林,少聪慧好学,7岁登矮几为人书写春联,笔力遒劲,名噪遐迩。12岁赋《登镇海楼》诗,被誉为神童。光绪二十九年(1930年)进士,入进士馆,后授翰林院编修,旋往日本考察法政。
  归国后,见朝政腐败,政治黑暗,自请退隐。江西巡抚冯汝骏,一再奏请,留其在省办学,充咨议局议绅,宪政筹备处咨议,教育总会会长,师范学堂监督。当时校风甚坏,常有纨绔子弟逐师长,哄闹课堂。凤起厉行整治,订立规章 ,驱逐为害恶少,使学风为之一新。任事三年,师生融洽。凤起为人不慕荣利,不好交接,公暇之时,惟与吴宗慈、易之门等学者切磋学问,议论时政,常至深夜不倦。
  宣统三年(1911年)秋,武昌起义爆发。10月23日九江响应,南昌地方官绅纷纷远走,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凤起谓南昌省会,全省观瞻所系,倘有残破,对全省影响极大。乃邀请吴宗慈等人联络军、学、商各界共同商议,一面组织巡逻队维持社会治安,一面约见冯汝骙,力促顺应革命潮流,响应武昌首义。冯汝骥不从。不久,南昌响应武昌革命,省城兵不血刃,遂告光复。冯汝骏告退。另组都督府,分置军政、民政两部。各界公推吴介璋为都督兼主军政,吴介璋则力推风起出主民政。风起就职,际革新之时,大力整顿吏治,将昏庸无能之辈、贪污腐化之徒尽行汰去,而不以资历为限,选老成练达者代之。地方有投机政治、欲飞黄腾达者,凤起辄压抑之。当时有洪江会为地方治安隐忧,风起极力设法予以羁糜。江西洪江会首领冯宝林颇有民族意识,风起因而晓以大义,编组民团,自任团长,以冯宝林为总队长。将其部9千余人。分为10个队加以训练整顿,分别使其驻守省会附近各县,给以粮饷,即安其生,又孤其势,使全省治安得以稳定。不久,吴介璋去职,凤起亦告退。马毓宝继任都督,对洪江会驾驭不当,致越轨行为迭见。马不安于位,省临时参议会公推李烈钧继任都督。李严加治之,劳师费资方得安稳,时人皆谓:若得风起始终抚循之,必不至此。
  民国7年(1918年),凤起应李烈钧之约赴粤东,在军机、政治上为李作参谋。后因粤桂党派之争激烈,人心涣散,知事不易为,便回归故乡,与子侄友人憩游于泉林山水之间。民国11年,携家赴沪,以卖书画自给,不复涉足政界。
  凤起生平好淡泊清静,喜游名山大泽,于诗、书、画颇有造诣,绘画尤擅山水,“合南北宗,苍老似迂翁,秀逸如南田”,书法“意本钟王,参与李苏,凡秦汉碑铭无不致力。晚年意境直通石庵”。为诗“率意遣兴,不事雕琢”。论者以为有东坡之风,晚年尤潜心于医学方书,为人治病,颇有奇效,当时上海行医者取值甚昂,或劝其以此为业,凤起虽生活困窘,亦不肯为,曰:“是术也,可活人,亦可杀人,吾未能信,敢因以利乎?”。
  民国22年1月20日凤起病逝于上海,终年57岁。
  吴辉南吴辉南(1908-?)沙洲乡香塘人。
  他出身于富裕家庭,自小在外学习,接受了革命思想。1929年初,廖东海来资(溪)南(城)边界开辟新区,他毅然参加了秘密活动,从此投身革命。吴家有一栋宽敞的住房,花园与后山相连,便于进出,他便以自己的家作为秘密工作者碰头的场所,廖东海等领导同志就常住他家,这年冬天,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吴辉南以助人为乐,结交广泛。他频繁活动于香塘、松木岭、水口等地,介绍了许多进步群众参加秘密活动。香塘村当时只有20-30户人家,就有20多名秘密工作者,1932年1月,吴辉南引导信南游击队前往黄狮,镇压了大土豪王集昌。其后又往沙洲镇压了大恶霸孙采伍。
  游击队的频繁活动,资南边界革命斗争的蓬勃开展,使敌人极为恐慌。资溪、金溪、南诚等地的反动武装纷纷纠合起来,围剿游击队,搜捕进步群众。1932年2月22日,吴辉南、孙金荣等人正在水口吴家屋内开会,国民党金溪县县长朱一民带人来搜捕。幸为吴发觉,立即从隔壁逃出。后来参加了信南游击队,在资溪嵩市作战时,光荣牺牲。
  黄科毛黄科毛(?-1933.9),小竺村人。1929年,方志纯、廖东海等人在资南边界开展革命工作。
  黄科毛开始参加秘密革命活动,很快成为斗争最坚决、活动最积极的骨干,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和聂显书一道创立了小竺村第一个共产党支部。
  1933年5月,金南特区分区成立,黄科毛担任分区苏维埃政府文书,不久升任小竺分区区委书记。
  1933年8月6日夜晚,小竺游击队排长周六毛叛变,煽动部分队员冲进区委,企图威逼黄科毛等区委干部一起投敌。黄科毛严词拒绝,怒斥叛徒,被周六毛捆绑,押往县城。1933年9月,黄科毛被敌人杀害于北门城外。
  夏细惠夏细惠(1914-1934年),女,龙湖乡北源村人。
  1933年初,黎川县委派人到硝石一带开辟新区,夏细惠带头参加革命活动,配合红军进行宣传。3月,贺来龙在石下主持游击队员训练班,夏细惠报名参加,成为建东地区第一个女游击队员,4月下旬,硝石区红色政权成立,夏细惠担任区妇女协会主任。由于她工作出色,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3年10月建东县红色政权成立,夏细惠担任妇女部长,这时敌人已开始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建东县很快失陷。夏细惠随建东游击队上山打游击。1934年3月,游击队在蔡家山被敌人冲散。她率领部分突围的战士坚持斗争,频繁地活动于王坪、凤州、大竺、小竺一带,不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特别是镇压了恶霸地主邱龙俚、邱八俚,使一些土豪不敢肆意为非作歹。
  1934年冬天,在小竺的的一次遭遇战斗中,夏细惠为掩护战友突围,不幸被捕。敌人对她严刑拷打,企图逼问出其他游击队员的下落,但她宁死不屈。后被敌人押到竺由夏家戏台枪杀。
  胡开林胡开林(?-1934.4)铅山县河口镇人。1933年,胡开林随邵式平到建东地区(南城东部),开辟苏区。该年3-4月间,胡任资溪县鸟石区区委书记。9月底,建东县红色政权在王坪成立,胡调任建东县委书记。当时,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已经开始,建东县的各级机构均来不及建立,干部群众就立即投入了反“围剿”的艰苦斗争。在东方军攻打硝石时,胡开林率领游击队在大竺、小竺和竺由一带频繁活动,配合主力红军的进攻。
  1933年11月,建东县、金南县和资溪中心县委联合打游击。当时干部、游击队员共有二百多人,由资溪中心县委书记陈祥堂和胡开林等人统一指挥。游击队转战于资(溪)黎(川)南(城)边界,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1934年初,游击队分散行动,胡开林率领建东游击队60余人转回大竺等地,不断打击、骚扰敌人。除夕之夜,捣毁了桃木坞山上的两个敌人碉堡。
  此时中央苏区逐渐缩小,主力红军逐渐远离,斗争环境越来越险恶,3月间,游击队在蔡家山被敌人包围,队伍被打散。胡开林突围后,收集失散的战士,继续坚持斗争。他经常鼓励战士们:“革命一定会成功,我们要坚持斗争到底。”不久胡开林同尧小花领导的游击队又有了60多名队员。他们时分时合,转战于黎、南边界。1934年8月,队伍在石壁嵊被敌人包围,战斗中队伍受到很大的损失,胡开林、尧小花也负了伤。但他们趁着夜幕,突出重围。以后隐蔽在珀玕松木岭养伤。不幸被保长发现,引来白军将他们抓获,押往县城。
  在监狱中,胡开林受尽了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后和尧小花等同志一起英勇就义。
  梁启贤梁启贤(1914-1935.1),又名涂汝。龙湖乡人。他出生后几个月父母双亡,由邻居席大娘抚养长大。
  艰苦的生活和残酷的阶级压迫,培养了他的坚强性格,锻炼出他顽强的反抗精神。一次,他路遇地主少爷调戏本村姑娘,便怒不可遏,冲上前去将那个恶少爷狠揍了一顿。他也因此被迫逃往黎川,在舅父的介绍下,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
  1931年6月,红三军团攻克黎川。他认识了一位姓刘的连长。在刘连长的启发帮助下,报名参加了红军,并担任了宣传员。他经常活跃于街头巷尾,把刚刚接受的革命道理结合自己的经历,向群众宣讲。
  1932年春天,梁启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冬天,组织上派遣他回龙湖开展地下斗争。他挑着一担货郎担,走村串户,很快组织起一批劳苦群众,并先后介绍了一批积极分子入党,建立了中共龙湖村党支部。他还以做生意为名,购买了大批食盐、药品送往苏区。
  1933年春天,红军来到龙湖。梁启贤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废租债,分田地,斗争土豪劣绅。并组织游击队,打击地主武装。不久,他担任了乌石区少共书记。
  黎川失守后,梁启贤奉命留在地方坚持斗争,他率领龙湖游击队活跃于龙湖、小竺、乌石一带,不断打击敌人。游击队员先后袭击了小竺乡公所,捣毁了硝石盐库,拦截了乌石的敌人盐船。
  一个隆冬之夜,龙湖、小竺一带的党员聚在小竺村一座低矮的茅屋里,听县委领导传达上级指示。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包围了这所房屋,梁启贤当机立断,吹灭油灯,命令其他同志保护县委领导突围,自己断后掩护。其他同志冲出包围,他却不幸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梁启贤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革命气节 。
  1935年1月,梁启贤被敌人杀害于县城北门外,年仅22岁。
  危老仔危老仔(1905.8-1935.2)珀玕乡松木岭人。1929年6月方志纯、廖东海到资(溪)南(城)边界开辟新苏区,危老仔成为最早参加秘密活动的积极分子。他走村串户,启发贫苦农民的阶级觉悟,发展了大批秘密工作者,由于工作出色,他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送往赣东北苏区参加干部训练班。
  1933年3月,金南特区成立,危老仔担任第一分区(竹源)区委书记。6月担任金南特区区委书记。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改革。由于金南苏区紧靠白区,所以他特别重视建立各种武装组织,全区各乡普遍都建立了游击队,特区军事部直接掌握一支200多人的游击队,不久发展到400多人,称为63团。
  当时,斗争十分复杂。敌人除军事围剿外,还派特务打入苏区内部,进行破坏。特务肖大罗甚至当上了特区的革命委员会主席。1933年6月16日,63团外出执行任务,南城保安队得到肖大罗的密告。趁机进攻特区机关所在地水口。200多敌人气势汹汹扑来,危老仔当机立断,一面组织群众上山,一面派人四出放风说:“63团来了”,“63团已经到南山了”。敌人信以为真,慌忙退兵。危老仔又设计抓住肖大罗,处决了这个特务分子。1933年10月,金南县建立,危老仔任县委书记。这时,中央苏区已全力投入了第五次反“围剿p斗争,63团也编入了红七军团。危老仔带领县委干部和游击队开展游击队活动,骚扰敌人。他们曾一度与建东县资溪中心县委合并活动,以后又分开。1934年6月,在资溪张窝村的一次遭遇战中,因敌众我寡,弹药不济,游击队被包围。在此危急关头,危老仔决定将队伍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他自己带领几个战士留下掩护,终于使大部分战士得以突围。1935年2月6日(正月初三),危老仔在松木岭突遭包围,他依托房屋,进行反击,后来子弹打光了突围无望,他不甘被俘,毁坏枪枝后,引颈自缢,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程希文程希文(1879-1942.6)字伯衡,出身于书香世家。兄弟5人,他居长。希文性格方正严谨,善于文辞。青年时代,他目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江河日下局面,痛心疾首,逐渐树立起革命的志向。1911年,当他从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时,正值辛亥革命,他不避艰危,奔走策动,力促江西巡抚冯汝骥告退。江西光复后,希文任江西都督府秘书,夙夜辛苦,多有贡献。1912年,李烈钧讨袁失败,希文感到失望,便离职漫游大江南北。1915年,江西省当局拟将全省田赋税额增加,并提高附加税,用以补充军费。消息传出后,民议沸腾。希文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率先在《江西民报》上发表文章 ,对当局此举从政治、经济、法律各个方面予以严词抨击,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迫使当局不得不取消这一计划。
  不久,希文出任浙瓯海关监督兼外交部温州特派员。他守正不阿,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多次查禁了日商的犯法越轨行为,不向对方屈服。有一次,一名奸商想用万金巨资贿赂希文,请他宽松法禁,他严词拒绝,并依法严惩了这个奸商。后来,希文体弱多病,难于为国家尽心出力,便自动辞职,寓居北平,以读书自娱,同时用全部财产培养他的弟弟和子侄辈读书,期望他们努力深造,好为国家效力,后来,他的四弟希孟、儿子乃颐先后于美国学成归国,女儿乃萱也于北平大学文理学院毕业。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北平吃紧,希文带着女儿返回南昌。两年后,九江危急,便迂回南城。他曾对家人说,我离开故乡30年,今天因为战乱回到家乡,义当与家乡共存亡,再不想迁徙外地了。这时,希孟在重庆任国民参政员,乃颐在嘉定任武汉大学教授,考虑到南城地处东南前线,很不安全,便力请老人入川。希文回信表示无意离开家乡。1942年初,日冠窜扰赣东,南城随时可能陷落,亲朋纷纷徙避,劝老人同往,都被老人婉言谢绝。希文曾与好友心远中学校长熊育锡慷慨话别,说:“吾老矣!当留故乡倡导抗敌,倘有不测,愿以身殉。吾赣为文章节义之邦,文山叠山前征不远,值此民族争生死之时,宁可无人继二先生而起乎?”不久南城形势越来越险恶,亲人们对老人的安全十分担忧。希孟多次打来电报,请老人暂避敌氛。仲弟希泰特地从新丰赶来请他离开。三弟希亮当时在黎川主办临川简易师范,也专程赶来接老人去黎川。但都被老人回绝。大家见老人与家乡共存亡的夙志不移,正商量强力拽老人离开险境,县城竟于6月12日陷落,希文和五弟希颜为日寇所获。敌指挥官田孝行企图诱降,希文兄弟拍案怒斥仇敌,慷慨饮弹。遇难时希文63岁,希颜39岁。
  李昌明李昌明(1886-1944),字三辰,新丰街人。
  少年时代,李昌明目睹清廷内政腐败,外患频仍,遂投笔从戒,矢志拯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他先后就读于江西省陆军小学、陆军中学、最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于第一期炮兵科毕业。
  民国初年,李昌明任南昌北洋陆军第一师炮兵排、连、营长,旋调任江西陆军独立第一师炮兵营长。李烈钧任江西都督期间,他担任都督府参谋。
  民国15年(1926年)9月初,广东国民政府以江西陆军独立第一师攻克赣南有功,升该师为国民革命第14军,李昌明任该军军官团教育长。当时,军阀刘宝题仍盘踞赣东,阻挠统一,骚扰地方。第14军任命李昌明为赣东特遣支队司令,率部进剿。李部于该年9月14日从南丰进入南城境内,刘军在曾潭一带负隅顽抗,李部与之激战一下午,刘军向抚州溃逃。翌日,李昌明率部进驻县城,数千市民涌向街头,热烈欢迎北伐军。
  抗日战争时期,李昌明任国民党军第188师参谋长,随军奔赴抗日前线作战。白崇禧任军训部部长期间,李曾任该部高级参事,不时赴湘、桂等地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督察。尔后任广西军校校务主任,再任军训部驻桂办事处主任,军阶提升到中将。民国33年(1944年)3月,日本侵略军大举南犯,湘桂吃紧。李昌明随同国民党驻桂军政部门人员乘火车向贵州撤退,途中遭日机轰炸,列车被毁,交通中断,李昌明遂滞留于独山上司乡文武宫,不久冻馁病故。
  著有《最新化学战》、《孙子诂》、《三略诂》《兵器学》等书,由广西武学书局出版。还撰写过《抗倭回忆录》。
  李昌明除注重研究军事外,还钻研医术。平时又爱好收藏字画,图书,工于书法,尤擅大楷。驻广西南宁时,曾为不少商店书写招牌,字体端庄古朴。
  李昌明还热心于教育事业,乐于奖掖后进。曾任南宁豫章小学(江西旅邕同乡会创办)校董,对该校时予资助。节假日,常有学生、同事登门求教,他都热情接待,与他们细谈,乐此而不疲。
  邓元邓元(1872-1951),字勤补。光绪末,补建昌府学廪生,清季,与南昌熊育锡创办心远学堂。开南方教育之先声。近代教育史上,素称“北有南开,南有心远”,而邓元为心远元老,与心远学堂、心远中学、心远大学关系密切,数十年呕心沥血,孜孜不倦,海内外校友,无不崇敬他。
  邓元青年时代即致力于旧民主革命,早岁参加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年)被公选为众议院首届议员。民国6年初秋,追随孙中山至广州,参加护法军政府。翌年仲夏,护法失败,返回南昌,回心远中学执教,一直至解放之初。
  1950年春,邓元年近80岁,行动渐感不便,乃面见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席邵式平,请求退休。由省政府批准退职。发给一笔退职金,返回家乡养老。1951年,在硝石病故。
  谢佩玉谢佩玉(1873-1953年),字清舫,号石禅居士,谢映庐之孙,民国时期的著名医生。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九月五日,6岁入私塾,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秀才,光绪二十九年参加会试,名列优贡。以榜下即用知县,任江苏府院刺史。清宣统元年(1909年)以清廷腐败,毅然弃官归里,继承四代家传医学,致力钻研中医。民国2年(1913年)在南昌开业行医。民国6年编著《方论集腋》,刊印发行。民国21年与本省名医姚国美,江公铁等人创办江西国医专修院。任内经素问教授,编有《素问节要集注》。省内名中医、教授多为其门人弟子。被誉为江西中医界“四大金刚一尊佛”中的一尊佛(四大金刚即:江公铁、张佩宜、孙福堂、姚国美)。民国26年抗日战争开始后,迁居金溪、南城等地,继续行医,并课育子辈,继承中医家传。佩玉医德高尚,对贫困患者抱济世救危之心,施诊赠银。擅长书法,1953年11月14日无疾寿终,享年80岁,葬金溪县浒湾镇蕌岭羊子山。其子庄泉,侄厚祖继其业,以医名南城。
  张力之张力之(1914--1958.1)原名张寿椿,里塔人。1914年12月生于南昌。其父曾任法官。后回乡行医济人。力之自幼聪明,酷爱学习,颇受父母亲友爱重,为张家三房独子,家庭对他期望至殷,使力之从小得到良好的教养。
  1925年,力之进南昌心远中学读书。第二年,北伐革命军到达南昌,革命气氛十分浓烈,力之整天跟着表哥、表姐参加各种革命活动。这时,他接触到一些进步刊物,如《新青年》、《语丝》、《创造》等,其中鲁迅的文章对他影响甚大。不久,国民党进行清党,他的表哥、表姐都被残酷杀害。国民党的暴行激起他的满腔愤恨,使他在思想上更加倾向革命。
  在高中学习阶段,力之读了《反杜林论》等马恩著作及介绍唯物辨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小册子,阅读了大量左翼作家的文学作品,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 ,在同学中发表演说,宣传进步思想。他以突出的组织才能和演讲才能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
  1932年,力之进上海复旦大学读书。1935年春,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日本大学、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求学。在留学期间,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左翼分子和秘密抗日活动,于1936年被日本警视厅驱逐回国。
  回国后,力之在上海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夏,又毅然前往山西,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牺盟总会组训委员会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山西决死队的教导员和团政治处主任,牺盟总会宣传部长,太岳军区敌工部长、民运部长,太岳陆军中学副校长(陈赓任校长),等职,1943年陆军中学迁至陕北延安,合并于抗大,力之被任命为抗大七分校三大队副大队长。高树勋起义后,其部改编为民主建国军,1946年1月,力之调任民主建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纵队政治部主任,河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中共河南省委委员,省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冬,调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工作,先后担任党派处处长,文教处处长,副秘书长等职。1956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力之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总是竭尽全力去做好党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解放战争时期,他几乎每天都被胃病所折磨。解放后,医生多次建议他动手术,但他毫不在意,长期带病工作,不让同志们察觉。1955年,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被诊断为胃癌。动手术后,健康状况一直不好,但他还是以手撑着胃部顽强地坚持工作。他穿的衬衣,每一件都被手撑出了一个窟窿。直到完全咽不下食物时,他才被同志们强迫送进医院,大家无不为他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所感动。1958年1月12日因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被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廖奇廖奇,字大可(1904.6-1958.6),世居南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十九日出生于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儿时爱吹唢呐,少年时代又爱上笛子,后来迷上京胡,也喜欢拉二胡、板胡。在心远中学读书时,沉醉于京戏与京胡之中,忽视正课。他父亲谆谆教诲:“你有志学胡琴,我并不反对。但要精通此艺,必先学到基本学问,否则,最多只能成为一个拉胡琴混饭吃的琴油子,有什么意思呢?”大可铭记在心里,从此重视功课,取得良好成绩。又爱上篮球,善打中锋,由校队进入省队。但他并未放松拉京胡,三伏天打赤膊拉,汗流到眼睛里也不停。寒冬手指冻僵,烤烤火又拉。清早起来,从墙上取琴就拉,晚上则拉到子夜。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从小一直坚持到老。
  民国16年(1927年),大可在东南大学体育系毕业,回到江西,先后担任省立一中、私立心远中学等校音乐教员。不久,挟琴漫游天津、北平、上海、武汉等地,为京剧名角操琴,蜚声海内。大可每到一处,总是找机会观摩当地著名琴师的技艺,取长补短。上海京剧界名琴师陈彦衡,性格保守。他给演员吊嗓子伴奏时,都要关上门不让外人看。大可与其班子里的戏友密谋后,在排练《霸王别姬》时,潜藏在陈老师傅的沙发后面,偷看他的运弓和指法,为了看得真切,大可把脑袋伸得几乎靠近老师傅的后脑勺。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大可聪明绝顶,看了一回,尽得其妙。
  30年代初,大可与友人合资开办南昌德胜大舞台。著名女演员汪鸣鸾在该台挂牌唱文武老生,大可伴奏。有一回演《空城计》,汪饰诸葛亮,唱至中段,大可拉断了一根弦,鸣鸾震惊,大可镇定自若,一根弦子拉到底,观众一点也未察觉。又一回鸣鸾唱《独木关》,因患感冒嗓子有点哑,有一段戏,调门高,唱不上去,大可快得出奇地降低了一个调门,耍了个滑腔,托着鸣鸾的唱腔,让她顺溜溜地唱下去,观众还以为演员在变新腔。从此,大可与鸣鸾互为对方的超群技艺而倾倒,由敬慕发展到爱情,终于结为伉俪。
  30年代,大可在南昌声誉极高。京戏院贴出的海报,只要写明是廖大可操琴,便场场爆满。他的一把京胡,拉得出神入化,一大伙琴迷,追随左右。当时,京剧界推崇他为“江西第一把京胡”、“江西第一弦”。抗战期间,他参加了一个军人办的平剧团,担任导演兼音乐指导。民国35年(1946年)至38年,在国立中正大学杏社(平剧俱乐部)任戏剧导师。
  解放初,他为京剧名角刘筱衡、徐碧云操琴。1950年,当选为江西省文联筹委会委员兼省剧协筹委。省文联筹委会主任石凌鹤请他担任江西省赣剧团戏曲音乐指导,他因酷爱京剧,婉辞末就。50年代,他历任江西省文艺学校京剧音乐教师,南昌市工人京剧院、海南岛文工团、南昌市京剧团的音乐指导。
  1957年反右时,大可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未划上右派。不久,下放到武宁县京剧团。因患高血压等症,延误诊治,于1958年6月11日在南昌逝世。临终时,双手还紧抱着那把相依为命的的京胡。
  罗英罗英(1890.11-1964.7)字怀伯。株良祥岗村人。著名的桥梁建筑专家。
  罗英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7岁进私塾,1908年进上海澄中学堂读书。他勤奋学习,品学兼优,1910年经学校保送为“庚子赔款”第一批公费留美学生。1911年,罗英进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系学桥梁专业。该班中国学生仅3人,即罗英、茅以升、郑华。
  1916年罗英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1917年获硕士学位。先后聘在美国鲁洛斯特纽约省铁路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工作。1919年回国。
  回国后,先在南京河海专门学校任教,后去天津任津浦铁路养路主任,兼任南开大学、北洋大学教授。1927年,设计监造京奉铁路沈阳皇姑屯机车厂。1929年,奉调入关,任北宁铁路山海关桥梁厂厂长。1932年,提升为北宁铁路天津总局技术主任工程师。
  1933年,罗英应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茅以升的邀请,任该处总工程师,与茅以升共同设计和建造了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自古以海潮著称,且可作桥墩受力的石层在水面以下40余米,江底为流砂复盖,游移无定,极易冲刷,素称“无底”。在如此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下建造桥梁,称国内首创。加上战时军事上的需要,使建筑工期十分紧迫。建桥资金,虽以桥梁资产为抵押,多方贷款,仍然捉襟见肘。面对这些不利因素,罗英与茅以升密切配合,提出了新的建桥方案。比铁道部美国顾问、世界知名桥梁工程师华德尔方案造价低33%,且更切合实际。该方案设计钱塘江桥全长1453米,分两层,上层为6.1米宽的公路,下层为铁路,江面正桥长1072米,分为16孔,每孔跨度67米,上部结构为铬铜合金钢筒支桁梁,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桥墩。引桥用钢系杆桁拱和钢筋混凝土排架。钱塘江桥于1935年4月6日正式开工,罗英白天亲临工地,夜晚回家仍伏案工作。大桥工程后期,日本策动全面侵华。为加快工程进度,以利支援前线,茅以升和罗英率领全体工程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工地。1937年9月26日铁路通车,11月17日公路通车。可惜同年12月23日,该桥即被炸毁。
  1937年11月底,罗英调任湘桂铁路桂柳段测量队总队长,次年4月,提升为湘桂铁路桂南段工程局副局长兼副总工程师,负责桂林到柳州段铁路的勘测设计和施工任务。1939年12月,桂柳段通车到柳州,从勘测到竣工为时仅两年。
  桂柳线西南端的关键性工程柳江桥,原计划采用钢筋混凝土墩台,上部结构向国外定购60米钢桁梁10孔。由于武汉、广州沦陷,原计划由国外运来的钢材和水泥无法运到工地。虽有一部分水泥从香港经越南转运到柳州,但钢材仍无着落。’此时,正好有一批从南浔铁路拆下的旧钢轨和基地拆下的10至13米长的单线铁路旧钢板梁,罗英急中生智,毅然提出以这批旧钢材拼建大桥。柳江河水涨落差大,每逢山洪暴发,1日之间可陡涨十余米,流速达5-6米/秒。在这样的河上利用废旧材料建铁桥,堪称匠心独远,世无先例。柳江桥于1939年10月动工,1940年12月建成,次年元月正式通车,桥全长581米,6联18孔。大桥通车典礼时,火车司机听信危言,不敢驾驶,典礼几成僵局,苏桥机车厂厂长郎钟骤对罗英的科学创举十分钦佩,亲自驾驶机车,罗英也随机车上桥,进行试压,取得成功。事后,国民党交通部长张嘉礅称此桥为“外国人所从未敢造的桥梁”。1944年10月,桂林沦陷,11月9日,国民党军将柳江桥炸毁。
  罗英还应桂林市建设局研究会邀请,设计建造了漓江桥。该桥因陋就简,上面采用木料结构,下部石砌墩台,基础牢实。建国后,仍利用其基础改建为双曲拱桥。
  1945年,罗英北上,任北平第八区公路管理局局长。1947年又南下云南昆明第四区公路工程管理局局长。尔后,历任广州、重庆、成都等公路总局专门委员和副总局长。
  罗英为人正直、廉洁,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任人唯贤,不徇私情。在昆明期间,国民党基层党部人员对罗英百般刁难和排挤,甚至贴出“清算罗英”的标语。局内群众对此极为气愤,在标语前添加上“做官”二字,成为“做官清,算罗英”。
  解放后,罗英任华东交通部支前公路修建委员会总工程师。后调北京,任重工业部顾问工程师兼北方交通大学结构系教授。1953年,兴建武汉长江大桥,罗英应聘为武汉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当时参加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技术负责人员多系茅以升、罗英的学生。罗英大力支持新秀,为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意见。
  1954年。罗英患膀胱癌,党和政府予以极大关怀,让罗英定居上海,在上海同仁医院进行过两次手术治疗。
  1956年,罗英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在这届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号召老一辈科学家,抓紧时间著书立说,把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留给后人。罗英遵奉总理指示,虽然病魔缠身,仍挥笔撰书。1956年至1958年,受中国科学社委托,写成《中国桥梁史料》一书初稿,为正式编写《中国桥梁技术史》留下了极其可贵的资料。1959年写成《中国石桥》一书,约十五万字,图片270幅(交通出版社出版)。以后又着手编写《中国石拱桥研究》一书,全书预计分9章 。在完成前4章手稿后,不幸于1964年7月1日在上海逝世,终年75岁。
  罗英逝世后,各界人士沉痛哀悼。上海市政协举行隆重公祭,周恩来总理送来了花圈,赵祖康主祭,茅以升致悼词。
  张秉庭张秉庭(1925-1966),里塔乡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5月,被群众推选担任村贫雇农团主席,积极参加了减租、减息、剿匪及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195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里塔镇镇长,一区区委书记。1954年3月,在全县首次普选中当选为副县长,直到病逝。
  张秉庭担任副县长后,分管农业工作。他把全副身心都扑在全县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上,对南城的水利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50年代,兴建石溪、麻源、下坊、徐坊、山坳等水库,从工程的勘测设计、组织施工到竣工验收,他都亲自指导,这些水库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在水库工地,他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霜晨寒夜,酣战不息。他走到哪里,就与哪里的群众打成一片。有一次,他没打招呼就来到一个水库施工点检查工作。夜深了,民工们争着把铺位让给他睡,他摆摆手,倒地就睡。不知内情的人,还把他当作新来的民工。为了取得领导工作的发言权,他长年累月地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夏防洪,秋抗旱,走遍了南城的山山水水。
  张秉庭最厌恶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搞特殊化。他严于律已,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他主管的水利工程,投资少的有十几万元,多的近百万元,钢材、水泥等物资难以计数,但他从不沾国家一点便宜。工地上伐倒的树木、废弃的边角木料遍地都是。有一次,一位干部见他家庭生活困难,便主动提出用工地进城的汽车顺便捎上一些给他家做柴火,他得知后严肃批评了这个干部。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一家7口和许多群众一样时常吃不饱饭。有一回妻子对他说:“你就批个条子,从粮食局弄点碎米来给伢崽充充饥吧!”他严肃地回答:“权力是人民给的,怎么可以乱用呢?”张秉庭家里子女多,负担重,生活困难,但他从不向组织伸手,连机关给的福利补助,他有时也要让给生活更困难的同志。
  张秉庭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革命工作呕心沥血。艰苦的生活,过度的劳累,使他积劳成疾。1965年10月,他患病送往上海治疗,确诊为晚期肝癌。在死神面前,他泰然自若。手术前,对医生说:“放心做吧,成功了,再为党工作几年;万一失败了,就将我的尸体解剖,也好为发展医疗科学作点贡献。”手术后,他的身体极为虚弱。组织上I安排他去临川县温泉疗养半年,他闲不住,提前回县,以病弱之躯,同机关同志一道参加“一种三养”劳动,终于在一次劳动中再次病倒,被送入医院抢救。弥留之际,他难过地对县委领导同志说:“我死早了,倘能再活十几年,还能为家乡人民多修几座水库。”不久便离开人世,时为1966年8月,终年仅41岁。
  谢天华谢天华(1923.9-1968.4),建昌镇人。祖父是清末翰林。由于战乱频仍。家道逐渐衰落。他6岁那年,母亲因难产去世,父亲另娶,从小便由伯母照应。1930年9月进入南城县考棚小学学习。1936年9月,考进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初中部。1942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从省立第一中学高中毕业。他目睹社会腐败,民不聊生的现实,立志救国救民,选择了学医,考入国立中正医学院。1948年9月大学毕业,因学习成绩优异而被分配留校工作,任五官科及外科住院医师、助教。解放后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医学院(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任眼科住院医师、眼科总住院医师、眼科主治军医,助教、讲师。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集体转业(第六军医大学改为江西医学院),任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眼科副主任、讲师。1965年晋升副教授。
  谢天华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刻苦钻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具有忘我献身的精神。他对病员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对同志亲切热情,光明磊落。从1953年至1965年曾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积极分子、标兵、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被选为区人民代表。
  他对技术精益求精,既具有全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英语并能熟练掌握日、德等国语言。1965年被评选为中华全国眼科学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同年在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上,他的医学论文《原发性青光眼耳廓痛区导电量测定的初步总结报告》在大会上宣读,受到了高度评价和引起了极大注意;《人类弓浆虫病一例报告》,也参加了这次会议的论文交流,此病在全国还是第一例发现;《Behcet氏病与无脉病》的论文也在这次会议上受到重视。他在《江西医药》及江西省第一届眼科年会上发表和宣读的论文有《沪述性虹膜切除术Scheie氏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之初步观察报告》、《Tensen氏病二例报告》、《弓浆体病的眼部表现》、《Behee氏病与无脉病》。《江西日报》在1963年曾专题报道他治疗疑难病的情况及先进事迹,1966年介绍过他治疗劳模熊先返的事迹和照片。1968年4月16日,由于受诬陷,谢天华被迫害致死,年仅45岁。
  程乃颐程乃颐(1900.11-1970.8),又名乃怡。幼年性格孤僻,酷爱读书。1911年进临川罗湖小学学习。1917年毕业于省立第一中学。1919年考取武昌高等师范学院生物系。1920年被北京高等师范学院教育研究科录取。1925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专科生。1926年6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心理系获硕士学位,1929年6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回国,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系、武汉大学教育哲学系、四川江津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武汉大学哲学系任心理专业教授。1952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哲学系任心理专业教授。
  程乃颐兢兢业业致力于教育工作,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34年,他与同事一道,发起创立中国心理学学会,同时,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新中国成立后,程乃颐被吸收为中国心理学会、中苏人民友好协会、中国新哲学学会会员。
  程乃颐博学多识,精通英、法、俄三国文字。在教学之余,悉心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倒摄抑制与相似程度的关系》(英文稿。载1929年《美国实验心理学报》),《教育心理学的领域》(载1930年北京师大《教育业刊》),《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心理方法介绍》(载1931年北京师大《教育业刊》),《苏联心理学家的成就》(翻译,载《中华教育界》29卷11期)等。
  欧阳祖经欧阳祖经(1882-1972.7),字仙贻,别号阳秋。祖籍南城,世居南昌。他生性聪敏,博学经史,亦工数理,善诗词,好梁启超《新民丛报》之学,自少名闻遐迩,新建进士、工部主事程志和重其才,妻以爱女。
  光绪末年(1908年)他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专攻数理科学,入中国同盟会,奔走革命。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正处心积虑谋我中国,秘密测绘我国军用地图,无论名山大川,铁路航道,村庄寺庙,驿站桥梁,莫不详为记载。测绘工程完成后,举行日本全国性庆功大会,以表示侵略中国第一步获得成功。祖经目睹此种情景,深感亡国之祸无日,竟放声痛哭一昼夜。辛革命时他返回江西,与内弟程柏如诸人相见于南昌圆觉寺,授以算术,几何原理,并与他们纵谈天下事,并组织南昌大声日报馆,大声疾呼,鼓吹革命。报馆建立后他又东渡日本完成所学,卒业后即归国。先后任江西中学、江西师范学校、心远大学教员。江西省第一中学校长,江西省教育厅科长,秘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主任。
  民国16年(1927年)9月,受任江西省图书馆馆长。力谋建设。呈准省政府批拨南昌市中心风景地区百花洲为馆址,并由省库拨款5万余元新建馆舍。19年8月新馆落成,规模宏伟。同时,他更肆力菟集江西地方志及江西人物著作,并将嘉庆年间南昌学府所刻《十三经注疏》、江西官书局所刻《江西通志》、《五种记事本末》、《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黄山谷全集》等82种,退庐图书馆问影楼所刻《豫章丛书》104种版片,全部集中由图书馆派专人保管。陈剑修任江西省教育厅长时,竟令图书馆缩小范围,祖经辞职。民国22年程时蝰任江西省教育厅长时,祖经受任为教育厅秘书。民国24年再任江西省图书馆馆长。他取出馆中所藏《江西通志》、《豫章丛书》版片次第印行,以广流传。公暇并肆力访求史料,撰写《谭襄敏公年谱》。《南明赣事系年录》、《王船山黄书注》、《退思余稿》诸书,分别由馆铅印行世。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他忧心如焚,因和《庚子秋词》,谱写《晓月词》136首以见志。翌年,日军侵入江西,他携家人去桂林,将家中藏书数万册悉数捐献给浙江大学。
  民国29.年8月,江西创办国立中正大学于泰和。他应校长胡先骑之聘,任文法学院副教授,遂携家人目桂林迁居杏岭。次年3月,文法学院创刊<文史季刊》,祖经出《晓月词》刊行,至4期而毕。编者王易跋云:“仙贻先生,学富海山,心殷理乱,于民族抗战之年,为《庚子秋词》之和。运苏、辛之气骨,擅欧、晏之才华,使锦簇花团,中含剑气,阳春白雪,尽入正声。”推崇备至。9月,文法学院创设文史系,祖经遂专任该系教授,讲日本、朝鲜《东亚史》。
  1949年5月,南昌解放,学校改名南昌大学。1951年,全国大学院系进行调整,祖经被调至兰州大学历史系继续任教。1959年以年老退休迁居北京,与胡先骕、章士钊、王易诸人诗词相唱和。1972年7月,病逝于北京,终年91岁。除上述著作外,尚有《欧美女子教育史》、《省名考》诸书行世。
  黄强黄强(1913-1975),土木建筑专家。共产党员。解放前参加土木工程学会,解放后曾担任《土木工程学报》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1935年于清华大学毕业。1937-1941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41年-1942年在燕京大学任教。1943年-1950年先后在上海信和纱厂任工程师、厂长等职,自1950年起,历任交通部中国建筑公司设计部主任,建筑工程部设计公司第二设计室副主任、设计院勘察室副主任兼主任工程师,建筑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室主任、地基基础研究所所长等职。黄强长期致力于我国地基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曾两次主持制订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的地基基础科学发展规划,组织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基基础专业研究机构—一原建工部建筑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室(1965年改为地基基础研究所)。在黄强的领导下,该所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地基基础研究领域中心的不少空白。到1966年,地基基础研究所已发展为研究力学理论、黄土地基、软土地基、冻土地基、振动基础、地基加固技术、基础工程、地下建筑和测试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机构。他在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955年,“黄土地地基研究”工作刚起步,黄强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就陆续到广大黄土地区去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完成了洛阳、太原、西安等地建筑物破坏事故的调查等研究报告。进而又重点地选择在西安、太原、兰州3个工业城市进行大型野外浸水载荷试验,这为后来主编《湿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他还很注意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他本是一个土木工程师,但他对地基基础必须与工程地质相结合的事实有着深刻的认识,1965年发表了《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的商榷》的论文,使工程地质与力学指标很好地挂上了钩。他善于采用综合的分析方法,在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和力学指标的基础上,又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分析方法和相应的建筑措施。这些就是他的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理论和方法,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困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哲学原则的。
  此外,他的主要论著还有:<有关地基规范问题讨论总结》(《土工汇刊》1955年第1号)、《建筑地基基础十年来的发展与成就》(《工程建设》1959年10月)等。黄强还从事过很多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有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的项目:《膨胀土地基勘察设计方法》、《湿陷性黄土的特性与处理技术》、《软土地基设计计算理论和施工处理技术》等。50年代初,他在总结我国传统地基处理经验的基础上,对灰土地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著有关于灰土地基的论文,受到普遍重视。
  黄强十分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和提高,充分信任他们,在工作中大胆放手,积极支持,从而锻炼和培养出一支地基基础专业科研队伍。他一生严于克已,勤奋钻研。他常常是手不释卷,甚至在出差的旅途中也放弃休息。在科学研究方面态度严谨,对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决不轻易表态。在学术问题上平等待人,从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并注意虚心向别人学习。
  晚年,他曾多次出国进行援外工作和国际学术活动。1973年,他到索马里、几内亚、坦桑尼亚、刚果、马里五国检查我援外工程项目。1974年他还率领国家建委地震工程及基础工程考查组去罗马尼亚出席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召开的“地震区及不利土层地区建筑科学讨论会”,并对罗马尼亚进行了专业考察。
  程希孟程希孟(1901.1-1976.1)字次敏。幼年从父家读,父母双亡后由长兄希文抚养,先后就读于临川第八中学和南昌第一中学。1918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期间受到“五四”新文化的熏陶。1922年毕业,受聘于师大附中及女高师附中任教。
  1923年,程希孟考取公费留美,次年出国,先后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926年9月,转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是年底,经冯寿、莫耀2人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伦敦通讯部宣传委员。1927年,在巴黎出席国民党驻欧各支部代表大会,认识了当时在巴黎勤工俭学的江西同乡许德珩,并结为挚友。1928年7月,公费留学停办,程希孟辍学返国。先后在上海大陆大学及复旦大学任教,并为北新书局译书。
  1930年,江西省教育厅恢复了程希孟的留学公费,他再度赴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就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共党员何松亭等人的影响下,程希孟夫妇积极参加了中共留英学生的抗日救国活动,声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10月,应《申报》记者戈公振之邀,赴日内瓦参加了国际联盟就日本侵华问题举行的辩论会。年底,结识了“一.二八”事变后赴欧洲考察的19路军将领陈铬枢,商定归国后协同开展抗日反蒋斗争。
  1933年春,他的毕业论文《巴贝夫的平等主义》经答辩通过,被伦敦大学授于博士学位。不久,赴香港与李济深、陈铭枢等聚首,然后同往福州与蒋光鼐、蔡廷锴等会合,酝酿发动福建事变。1933年1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程希孟在新政府中任文化委员。
  1934年1月,福建事变因蒋介石的武装进攻和王明的“左”倾关门主义而招致失败,程希孟悲愤离闽,退隐香港。8月应爱国将领方振武之邀同赴欧洲,先后至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参观访问。程希孟还只身赴苏联进行考察,重新寻求救国之道。
  1935年6月,程希孟离欧回国,经许德珩推荐,至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任教,积极支持和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6年,程希孟、彭道真夫妇作为北平文化界救国会的成员,与徐冰、马叙伦、涂长望、许德珩、许寿裳、黄松龄、张晓梅、曾昭伦、刘尊棋、齐燕铭等联名发表宣言,坚决反对卖国投降,呼吁“全国文化界火速起来,促进全国民众的抗敌救亡运动”。七七事变后,程希孟进一步投身于抗日救亡工作,先后陪同许德珩奔走于晋、冀、鲁、赣等地,代表北平进步文化界或以爱国学者身份,动员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宋哲元、韩复榘、熊式辉等参加抗日,并协助熊式辉创办战时政治讲习所,宣传抗日,培养干部。
  1938年7月,国共合作的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成立。程希孟经陈铭枢等推荐,被遴选为参政员。此后历任该会第二、三、四届参政员。在此期间,程希孟还参加了一些外交学术团体的活动,发表过数篇论述中国抗战之国际意义的论文,翻译出版了《欧洲外交透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等书。1942年春,出任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部总编辑,负责主编《青年文库》等。
  抗战胜利前后,程希孟除参加国民参政会活动外,还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外交部兼职。1947年,他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顾问,携眷赴美,参加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工作。1949年4月国共和平谈判破裂,周恩来向国民党政府驻外人员发出了投身人民解放事业的号召。程希孟得知这一消息,积极响应,先后委托回国友人舒舍予(老舍)、王作民,并致函国内朋友许德珩等,请他们向党和政府转达自己归国的意愿。新中国成立时,程希孟不顾自己的身份,携眷参加了纽约中国进步学生举行的庆祝晚会。国民党外交部随即解除了他的顾问职务,并电令回部。程希孟拒绝去台湾,毅然与蒋介石集团决裂。
  不久,程希孟接到许德珩的回函,得悉周恩来总理对自己的回国要求表示欢迎,即着手安排回国事宜。他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终于在1950年5月中旬,以去加拿大旅游为掩护,转道回国。
  回国后,程希孟目睹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由衷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于1951年12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我如何回到了祖国》一文,决心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努力工作。1952年6月,他被安排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室工作。后任该室主任。负责研究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活动和西方国家的经济情报等,数次出国参加经济贸易会议。他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临终前,是中国国际委员会顾问。
  程希孟逝世后,有关方面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姚依林、许德珩、严济慈、周培源等参加了葬礼,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纪念堂。
  陈文松陈文松(1901.5-1976.11),字木公。幼年熟读“四书”、“五经”,8岁能诗,9岁通文。12岁考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学电机工程,后转学铁路管理专业。1925年毕业,获经济学士学位。
  陈文松虽学经济专业,但他对文史更为喜爱,且颇精通。1934年在武昌华中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1939年任江西省《民国日报》社总编辑。不久,因受到嫉妒排挤,愤而离开报社,返回家乡,担任江西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942年在福建协和大学任副教授。J947年至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福建省建阳师范学校校长、建阳县政协副主席,并当选为福建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任福建省博物馆历史研究部主任,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文松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潜心于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论商初之乱——古史待问之一》,《惠铭楼诗钞》、《经学通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商周史稿》。主要论文有:《郭沫若谥法之起源驳议》、《山海经时地考》等。
  潘震亚潘震亚(1889.6-1978.5),原名潘瑞荣,字树庸。新丰街乡汾水村人。小时就学于磁龟小学。因家贫,中途辍学。15岁到九江“元记”南货店当学徒。1908年,潘震亚在汉口万利彩票处司帐,兼代办(代南昌、九江商店办货)。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潘震亚毅然剪去辫子,参加新军,随同乡回到江西,宣传反清思想,鼓动革命。
  1912年,潘震亚考入南昌法政学校,同时担任《江西民报》采访、编辑,兼上海《新闻报》、《申报》、《时报》的通讯员。他以“髯公”为笔名,发表了大量文章 ,抨击时政,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谴责其丧权辱国的罪行。1916年,从法政学校毕业后,他辞去《江西民报》职务,承办律师业务,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活动。并创办《新共和报》,担任总编辑、总经理,致力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宣传孙中山的护法主张,反对军阀的黑暗统治。1918年,报纸被查封,他机智地摆脱了军警追捕,逃至广州。
  在广州,他经罗家衡介绍,担任众议院秘书。192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先后担任国会非常.会议秘书、大理院推事等职。曾接受林伯渠的建议,在报上灌输和宣传反封建、反压迫意识,提倡妇女解放。1922年,与沈信彬在上海创办女子法政讲习所,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这个讲习所培养了不少出色的律师,史良即为该所首届毕业生。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潘震亚担任大会秘书处议事科长。1926年,被国民革命政府任命为司法行政委员会秘书,司法部第一处、第二处处长,同时兼任法官训练班主任、革命军事裁判所庭长等职,经共产党员李合林介绍,他到黄埔军校授课,认识了恽代英、熊雄等人。在共产党人的教育和影响下,潘震亚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追求自由民主转为向往共产主义。他曾向李合林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可是不久,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被蒋介石扼杀了,李合林不幸牺牲,他的愿望暂末实现。
  J928年初,潘震亚离开广州到上海当律师,并在上海法学院、复旦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公学等校兼课,先后结识了不少进步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与张庆孚、潘梓年、胡愈之、周新民等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并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参与党所领导的各项革命活动。曾多次以律师身分为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出庭辩护,配合党组织进行营救工作。该年上海人民为纪念“沙基惨案”举行游行示威,被国民党逮捕了23人,潘震亚不顾特务的威胁,据理力辩,终于使他们获释。在经济上,也经常资助中共地下党的同志。还不时通过胡愈之向党反映一些政治、军事方面的情报。
  1934年,上海成立各界救国会,潘震亚为发起人之一。该会发展成为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时。潘震亚出任常务委员。是年,潘震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潘震亚随复旦大学迁重庆北碚,几经周折,与党失去联系。但他仍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支持民主学生运动,营救爱国进步人士。抗战胜利后,潘震亚坚决拥护毛泽东关于废止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斗争,1946年2月10日,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潘震亚与史良出任义务律师,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46年秋,潘震亚随复旦大学回到上海,继续在复旦大学教书和兼办律师业务。他积极投身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参加迎接解放的斗争。曾和张志让,李正文等人发起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合会”,支援当时的“反内战、反迫害”的示威运动。斗争中,有些教授被解聘,许多学生和教授被捕,“大教联”除了用舆论声援外,还进行募捐活动,按月津贴被解聘的教授和救济受迫害的学生。为了救援被捕的学生,复旦大学举行了大规模罢教活动,潘震亚起草了罢教宣言,并和其他几位教授深夜找市长吴国桢交涉,终于使被捕的教授和学生全部获释。
  上海解放后,潘震亚参加了接管复旦大学的领导工作,担任复旦大学校委会常务委员,同时兼任法学院院长,并应邀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50年10月调任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监察部副部长。1959年调任江西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被选为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政治法律学会理事。
  潘震亚虽然在1937年与党失去了联系,但一直以左派爱国民主人士的身分为党工作,对党怀着坚贞不渝的赤子之心。解放后,多次向组织提出入党申请。1962年12月,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潘震亚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潘震亚在从事司法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不少法学论著,如:《刑法名论》、《刑事诉讼法论纲》、《中国继承法论》、《中国破产法论》、《中国法制史》、《中国债权法总论》。
  1978年5月22日,潘震亚病逝于上海。邓小平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
  朱应生曾光明朱应生(1955.8-1985.7),曾光明(1966.8-1985.7),同为岳口乡长兴村人。1985年7月5日,为抢救打井塌方遇难的安徽民工而光荣献身。同年10月12日,他们同时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不久朱应生被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军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民兵营长”的称号。
  朱应生,1955年8月出生。1973年毕业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城分校。1974年1月应征入伍,先后担任过战士、班长、空压机手、拌合机手,受到部队3次嘉奖,荣立三等功1次。197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退伍回乡,担任村拖拉机驾驶员和义务电影放映员。1984年6月担任民兵营长,直至牺牲。从部队到地方,他处处做好事。在部队服役时,曾跳进湍急的河水中救起一老一少爷孙俩;长期照看部队驻地孤寡老人,主动争做分外事。退伍回家后,他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处处助人为乐,帮人解除危难。全村1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得过他的帮助,1984年,朱应生被评为乡模范民兵营长和县优秀共产党员。
  曾光明,生于1966年8月。从小具有助人为乐的的高尚品德,经常关心、帮助体力弱的同学和年迈体衰的老人。16岁时,曾跳进水塘救起1个溺水儿童。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后随其未婚妻之兄学做石匠。牺牲时年仅18周岁。
  1985年7月5日上午10时左右,由于安徽民工违章作业,长兴村发生严重打井塌方事故。两名正在井底作业的安徽民工被泥土掩埋,生命危在旦夕。正在附近凿石的曾光明听到呼救声,立即丢下手中工具,跳下井底进行抢救。正在村委会的朱应生闻讯后也迅速赶到井口,不顾别人的劝阻,顺绳滑下井底。他们为了不碰伤泥土里的民工,用双手拼命挖土,很快将一名民工抢救出来。此时,井壁的泥土仍在大块大块塌落,随时有第二次塌方的危险。但他们临危不惧,继续挖土,双手十指鲜血淋漓。当他们把另一位民工挖出了大半个身子时,“轰”的一声闷响,第二次更大面积的塌方发生了。此时靠近井口边挖土的朱应生本来可以纵身跳出井口,保全性命。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双手将刚从泥土中救出的那位民工用力往上一托,使他借势抓住井上模子架,跳出井口得救了。然而,铺天盖地的泥土却将朱应生、曾光明埋入36米多深的井底。
  朱应生、曾光明舍已救人的英雄壮举,受到党和政府的称赞,中共抚州地委、抚州军分区党委、共青团抚州地委、中共南城县委、共青团南城县委分别作出决定,号召广大人民群众、民兵和青年,广泛开展向朱应生、曾光明同志学习的活动。
  吴士栋吴士栋(1903-1986.5)。上唐镇源头村人,哲学家、教育家。
  士栋自幼聪明好学,14岁考入清华学堂,与闻一多、周培源、吴文藻等人为同班同学。20岁毕业于该校高等科。本可立即赴美留学,因病未能成行,遂入东南大学预科班学习1年,1942j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获学士学位。旋入哈佛大学,师事杜威,以一年时间攻读,获该校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工作,1929年由美转欧,先后去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国家图书馆考察。同年秋回国。1929年至1930年在河南中山大学任哲学系主任、教授。1930年至1931年在上海复旦、中公、大同诸大学任教授。1931年至1933年在浙江大学任教授。1932年与张镜宇女士(辛亥革命元老张逸之之女)结婚。1934年到厦门大学执教,为部定教授,主要讲授世界史,并兼任该校校务委员、历史系主任。1945年返赣,任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1946年11月至1947年3月任中正大学训导处训导长。解放后,任南昌大学文史系教授,研究部研究员、图书馆委员会主任及江西师院历史系教授等。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并判刑10年。刑满后在劳改单位就业。1975年在释放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官员时得以释放。后分别在上铙师专、吉安师专代课。1979年平反,复任江西师院教授,直至1986年5月1日病逝于南昌。
  士栋为人刚介正直,是非分明,见义勇为,勤奋好学。1948年,蒋介石视察中正大学,召见名流,士栋避而不见。事后对人言:“蒋介石杀了闻一多,我岂能同他握手”。1949年5月,南昌解放前夕,中正大学校长及其他要员纷纷出逃。中正大学瘫痪。蒋介石派人劝他逃往台湾,他严辞拒绝。并以其声望,受众推举,担任该校“应变委员会”负责人,竭力保护学校设施,安定校内秩序,亲自进城向各商会、银行募得350块银元和150担白米,从教授到工友平均分配,从而稳定了人心。1975年,士栋被释,不久又遭夫人病故之变,悲伤不已。但他含悲忍痛,仍以古稀之年,夙夜伏案,致力中国哲学史、数理逻辑方面的著述和罗辑学、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深受师生敬仰。
  士栋才思敏捷,治学严谨,锲而不舍,著述颇丰,尤以逻辑学造诣甚深。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论理学》是其成名之作。该书两年九版,与其《伦理学》一书同列当时高等学校教材。为此,受到哲学界推重,时人将其与北大金岳霖并称为“北金南吴”。解放后,撰有论文《实践与逻辑》等,另有译著《时间与自由意志》。此外还翻译了《古罗马史》、《认识的六种途径》等,惜未出版。1985年5月写成《逻辑新论》一书(待出),总结自己毕生研究逻辑学的精粹成果。江西大学名誉校长谷霁光教授就此评说:“许多问题均有独到之处,思想境界更高,于认识日新月异,学问高深自坎坷,唯先生之艰苦攀登方能副之。”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连续发表论文15篇。病中犹写就《对公孙龙诡辩的逻辑分析》一文,论述精密,入扣见微,极见功力。临终时,案头尚存论鬼谷子思想的写作提纲,及其待发表遗稿10余篇。他于研究哲学、历史学之暇,还编有《桥牌讲义》、《象棋谱》等书,将其辩证思想运用于娱乐之中。
  士栋尝言:“学生是教师的成果”。他执教认真,指导精微,不吝时,不厌倦,数十年如一日,培育了许多优秀人才。如中山大学人类学家梁钊韬,厦门大学副校长潘懋之,厦大历史系主任陈启待,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江西师大历史系黄长椿、左行培教授,美籍华裔学者叶鸣凤、邱炳,新加坡高教司司长孙一尘,以及台湾许多知名教授,当年都曾得到他的教诲或指点。士栋一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第二节革命烈士英名录表31-1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