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工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07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职工生活
分类号: F22
页数: 1
页码: 379
摘要: 建国后,城镇就业人数不断扩大。1957年末全县全民所有制职工为3526人,1965年末为3320人;1978年末为10066人,1985年末全县城镇就业人数达15444人,占城镇总劳力的71.5%。平均每个职工负担家庭人口:1965年为5.2个,1978年为2.8个,1985年为2.6个。1985年,全县职工劳保福利费用总额281.36万元,相当于全县职工工资总额的22.43%。进入80年代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食品消费逐渐讲究营养;衣着消费转向舒适、时兴、款式多样化;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长。私人建房面积超过建国后任何一个时期,居民的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城镇居民储蓄总额为1861.8万元,比1980年增长489%。
关键词: 人民生活 经济统计

内容

建国后,城镇就业人数不断扩大。1957年末全县全民所有制职工为3526人,1965年末为3320人;1978年末为10066人(含集体所有制职工),1985年末全县城镇就业人数达15444人(含个体就业者),占城镇总劳力的71.5%。平均每个职工负担家庭人口:1965年为5.2个,1978年为2.8个,1985年为2.6个。
  职工工资不断提高。1957到1978年,在物价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县属全民和集体所有制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从398.07元增加到522.85元,提高了31.35%。1985年,全民所有制和县属大集体职工的人均年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物价补贴等)分别为915元、713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42.5%、30.2%。从50年代开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劳动保险或公费医疗制度。1985年,全县职工劳保福利费用总额281.36万元,相当于全县职工工资总额的22.43%。
  进入80年代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食品消费逐渐讲究营养;衣着消费转向舒适、时兴、款式多样化;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长。私人建房面积超过建国后任何一个时期,居民的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据抽样调查,1985年城镇职工家庭人均实际收入为587元,人均生活费支出为512.7元(其中食品支出269元,衣着支出56.3元,日用品支出69.8元医药卫生费支出3.52元,燃料费支出9.72元,书刊娱乐支出7.83元);人均居住面积7.37平方米,使用面积14.16平方米。城镇居民储蓄总额为1861.8万元,比1980年增长489%。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