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与整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95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与整理
分类号: F721
页数: 1
页码: 347
摘要: 建国后,鹰厦铁路通车,与西南、西北铁路形成网络,改变了产地药材流转环节 。1956年县内个体药店全部转为公私合营的国药店。县制药厂统一生产,公司药店统一经销饮片和中成药。南城作为原药材集散地的功能也自然逐步消失。药业人员改行的不计其数。1958年和1970年省,卫生厅及药科学校分别组织中药专家来县考察,肯定了樟树、南城的中药炮制技术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在《江西中药炮制经验集》、《中草药学》两本内部资料中收录了南城县一些有代表性的饮片炮制方法。由于长期脱节 ,饮片炮制未得到应有重视,加上老药工基本退休,青年药工普遍未经培训,中药饮片质量明显下降,建昌帮中药业传统炮制技术濒临失传的危险。
关键词: 建昌药业 药店

内容

建国后,鹰厦铁路通车,与西南、西北铁路形成网络,改变了产地药材流转环节 。赣东北、闽西药界大都转向别处购销药材。1956年县内个体药店全部转为公私合营的国药店。之后又过渡到县医药公司。县制药厂统一生产,公司药店统一经销饮片和中成药。南城作为原药材集散地的功能也自然逐步消失。药业人员改行的不计其数。1958年和1970年省,卫生厅及药科学校(后并入省中医学院)分别组织中药专家来县考察,肯定了樟树、南城的中药炮制技术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在《江西中药炮制经验集》、《中草药学》两本内部资料中收录了南城县一些有代表性的饮片炮制方法。由于长期脱节 ,饮片炮制未得到应有重视,加上老药工基本退休,青年药工普遍未经培训,中药饮片质量明显下降,建昌帮中药业传统炮制技术濒临失传的危险。
  1982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振兴中药”的指示精神,县医药卫生学会,“发掘整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科研课题,被列为省科委重点项目,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科研领导小组,县医药卫生学会成立了建昌帮中药研究会,组织了专题科研小组。在省、地、县各有关单位和广大中医药人员的支持下,通过采访、考证、试验、编辑等抢救性发掘整理工作,1982年6月至1983年1月,阶段性成果通过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会,1984年8月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四等奖。其后,编撰完成了《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法》(23万字)专著一部(待出版),制作有建昌帮特色饮片标本200个,并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有省内外中药教授专家参加的科研成果鉴定。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