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医疗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942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医疗队伍
分类号: R197
页数: 2
页码: 343
摘要: 据1950年统计,全县共有中西医药业人员234人。不仅人员增多,医疗水平也逐步提高。卫技人员715人,占员工总数83%,按技术职称分,医、护、药、技师135人,医、护、药技士304人,无技术职称人员277人;按专业分,有中医65人,中药52人,西医188人,西药59人,护理162人,妇保38人,检验38人,其他卫技人员102人,行政、后勤人员14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卫技人员晋升工作停止。重点培训初级卫技人员和乡村医生。
关键词: 医药卫生组织机构 医疗保健制度

内容

第一节中西医药人员状况据1950年统计,全县共有中西医药业人员234人。1959年,全县医药卫生人员达到488人,比1950年增加1倍多。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年都有医学院、卫生学校毕业生分配来县工作。不仅人员增多,医疗水平也逐步提高。到1985年,全县卫生系统医职人员共861人,其中国家职工577人,集体职工264人,个体人员15人。卫技人员715人,占员工总数83%,按技术职称分,医、护、药、技师135人,医、护、药技士304人,无技术职称人员277人;按专业分,有中医65人,中药52人,西医188人,西药59人,护理162人,妇保38人,检验38人,其他卫技人员102人,行政、后勤人员145人。
  第二节卫技人员的晋升从解放初期至1966年,由卫技人员提升为医师、医士的有1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卫技人员晋升工作停止。1980年,恢复考核晋升制度,建立和健全了卫生技术档案。1980-1981年,经省、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考试、审批,全县晋升的卫生技术人员有102人,其中无技术职称的晋升为医、护、药、技士有30人,医、护、药、技士晋升为”师”的有58人,晋升为主治(管)医、护师的有12人,晋升为副主任医师的有2人。
  第三节卫技人员的培训建国后,卫技人员的培训、进修、主要采取三种方法:(一)举办各种专业训练班。重点培训初级卫技人员和乡村医生。(二)选送进修。1979年至1984年,先后选送了57名业务骨干到京、沪、粤及省、地高级医疗部门进修24个专业,引进新技术,提高医疗水平。(三)坚持在职学习,县人民医院举办医学英语、拉丁文、中医基础等夜校学习班。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