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报刊 广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86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报刊 广播
分类号: G215
页数: 2
页码: 316
摘要: 《南城日报》民国17年创办,为南城县最早的4开石印版报纸。国民党县党部宣传部长任社长,章巍然为总编。发行1年有余,后因县党部改组而停刊。《民报》约与《南城日报》同时创办,包鹭宾等主办,发行近1年。随后各派别纷纷办报,计有《正论日报》、《自治日报》、《干报》等。次年,4家报纸合并为《联合日报》。《持久周刊》民国26年创刊,为宣传抗日救国的进步周刊。铅印4开版,日发行量1000余份,在赣东各县发行。《新民日报》民国33年由第七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出版,历时两年余。选举一结束,这些报纸亦即停刊。复盖人口达21万,复盖率为84%。
关键词: 报刊发行 报纸出版

内容

第一节报刊 《南城日报》民国17年(1928年)创办,为南城县最早的4开石印版报纸。国民党县党部宣传部长任社长,章巍然为总编。发行1年有余,后因县党部改组而停刊。
  《民报》约与《南城日报》同时创办,包鹭宾等主办,发行近1年。
  《竞进日报》竞进社于民国20年创办,4开石印版,每期发行210份。民国23年停刊。
  《南城民国日报》民国22年由国民党县党部创办。为南城第一份铅印报纸,日发行170份。随后各派别纷纷办报,计有《正论日报》、《自治日报》、《干报》等。次年,4家报纸合并为《联合日报》。后因县党部易人,《联合日报》停刊。
  《持久周刊》民国26年创刊,为宣传抗日救国的进步周刊。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常在该刊发表漫画作品。
  《江西建报》民国27年由国民党第3战区第25集团军、第7行政区、7区党务办事处联合创办。铅印4开版,日发行量1000余份,在赣东各县发行。民国33年停刊。
  《江西力报》民国28年由南抚师管区特别党部创办。铅印4开版,日发行量1000余份。历时一年。
  《新民日报》民国33年由第七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出版,历时两年余。
  《盱光日报》县参议会于民国36年创办,发行人张有为,双日刊。民国38年4月停刊。
  民国36年。国大代表竞选期间,先后创办的报纸有《姑山日报》(发行人万寿梅)、《大道报》、《盱江日报》(发行人曾超凡、社长邱振中)、《民声日报》(发行人章志民)、《迈报》。办这些报纸的目的主要是为邓国珩、鄢克昌竞选国大代表造舆论。选举一结束,这些报纸亦即停刊。
  《生产小报》中共南城县委于1951年创办,每周两期,8开版。1953年停刊。
  《南城报》中共南城县委于1956年5月创办,3日刊,铅印8开版。1959年改为4开版。1960年10月停刊。
  《南城理论文汇》县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于1982年3月创刊。为不定期供内部交流的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刊物。
  《南城文艺》县文化馆于1979年创刊。铅印,不定期,主要刊登县内业余作者文艺作品。1984年停刊。
  《麻姑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1984年10月创刊,为不定期内部文艺刊物。
  第二节广播 1952年2月,建立南城县收音站,配有1台5管直流收音机,每天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台新闻,供学习宣传参阅。
  1955年7月,收音站改名为广播站,配备150瓦的扩音机1台,在县城主要街道上架设了约3公里的广播线,安装20只高音喇叭,转播中央台和省台的节目,并不定期编播本县新闻节目。1956年,扩音机功率增加到250瓦,城镇喇叭增到30只。
  1957年,开始建设农村广播。县广播站添置500瓦定压式扩音机,架设广播专线80公里,安装舌簧喇叭240余只。1958年至1961年,先后在上唐、株良、徐家、万坊、龙湖、洪门、新丰7个公社建立了广播站,并架设了公社至大队、生产队的广播专线。全县高音喇叭和舌簧喇叭增加到1200余只。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撤销县和各公社广播站,设备全部就地封存,广播线路由县邮电部门接管,改作电话线路。1963年5月恢复县广播站。次年,设立广播器材供应服务部。
  1964~1965年,恢复了原有公社广播站,并新建珀玕、里塔公社广播站。全县有扩音机8部,功率3650瓦,广播线路1171公里,安装喇叭2068只。1967年下半年到1970年,县广播站扩音机功率增加到1050瓦,全县各公社都建立了广播站,安装喇叭11570只,97%的大队、92%的生产队通广播。还有18个大队建立了广播放大站。
  1968年,推行载波广播技术,拆除了县至公社的广播专线。后载波失败,致使广播中断。为了恢复有线广播,从1973年下半年开始重新架设县至公社广播专线,到1977年,先后架通了洪门、万坊、天井源、株良、徐家、珀玕等9个社的广播专线,116公里。其中县城至万坊、徐家、珀歼线采用水泥杆,42公里。
  1981年,成立县广播事业局与县广播站联合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继续架设和改造广播专线,至1983年,有11个乡镇通广播。
  1984年,建昌镇、麻姑山、天井源、严和等乡基本完成了小喇叭入户工作。
  1985年10月,县广播站增设调频广播,发射功率50瓦,发射频率为1043兆赫,沙洲、浔溪、龙湖、严和、包坊、睦安等6个乡可接收调频广播信号。至此,全县17个乡镇都通广播。同时,建立了一批村级广播放大站。扩大了有线广播复盖面。复盖人口达21万,复盖率为84%。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