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南城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2850 |
颗粒名称: | 第二节 曲艺 |
分类号: | J89 |
页数: | 3 |
页码: | 312 |
摘要: | 花鼓灯六角形彩灯,形如花篮,内燃蜡烛,一般由两对以上男女青年表演。表演时男青年挥舞钱索,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女青年左手持灯,右手执绸帕或彩扇,以对答形式,自由填词,配以民间小调,翩翩起舞。旧时有些唱词不够健康。建国后,经推陈出新,参加地区灯彩调演,被评为优秀节目。马灯又名跑马灯。表演者将马灯系于腰间,一前一后,作骑马状,模仿马的跳、跃、奔、腾动作,配以打击乐与欢快小曲。跳和合又称和合舞,流行于农村,硝石、崔坊一带尤其盛行。表演者头戴面具,上户演出,进门就唱“和合进门拜个年,香支蜡烛照堂前;开门大吉保平安,荣华富贵万万年”。道情又名唱话文,由1人演唱。以盲艺人上户演出为多,本县城乡十分流行。 |
关键词: | 艺术事业 戏剧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