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南城县邮件投递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73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南城县邮件投递情况
分类号: F618
页数: 1
页码: 247
摘要: 1958年,实行公社邮递员制度,负责大队、生产队邮件的收投。1962年,取消公社邮递员,仍由邮电所乡邮员递送农村邮件。 1981年地区邮电局开设抚州至黎川邮路,与沿途黄狮、珀玕、徐家等邮电所直接交接邮件。 1985年,全县有邮路62条,计1648.7公里。其中自行车班邮路57条,1491.7公里;步班邮路5条,157公里。村委会通邮面达到100%,直投的村民小组1083个,占全县村民小组总数的84.4%。邮件收寄量逐步增多,函件1957年为26万件,1985年达460408件,包裹1957年为4300件,1985年达7681件。
关键词: 邮件投递 邮政运输

内容

清光绪年间,民信局开办后,办理民间信件的收投。当时每封信由南城至南昌邮资为制钱4-5枚,远路另加,后增至铜元8枚。投送皆以步行,每60里为一站,日夜兼程,南城至南昌的邮件最快需4-5天。
  民国21年(1932年),南抚公路通车,邮件始由客车带运,南昌至南城的邮件两天可达;县城至各乡的邮件,仍由邮差挑至各代办所,再投交墟镇上商店和居民,不在墟镇上的居民信件,则托墟镇上商人或熟人代转。
  建国初期,发至公路沿线邮电所的邮件,由公路运输局的汽车带运,其它地方仍由邮递员递送。1953年,省邮电局开设南昌至会昌邮路,自备邮政汽车,途经县城并为沿途岳口,万坊、株良、路东,里塔等邮电所直接交接邮件。
  1958年,实行公社邮递员制度,负责大队、生产队邮件的收投。1962年,取消公社邮递员,仍由邮电所乡邮员递送农村邮件。
  1981年地区邮电局开设抚州至黎川邮路,与沿途黄狮、珀玕、徐家等邮电所直接交接邮件。
  1985年,全县有邮路62条,计1648.7公里。其中自行车班邮路57条,1491.7公里;步班邮路5条,157公里。村委会通邮面达到100%,直投的村民小组1083个,占全县村民小组总数的84.4%。邮件收寄量逐步增多,函件1957年为26万件,1985年达460408件,包裹1957年为4300件,1985年达7681件。
  机要传递,建国初期由国家专门机构——机要交通局办理。1957年4月,改由邮电局办理。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