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南城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2675 |
颗粒名称: | 第六节 采矿业 |
分类号: | F40 |
页数: | 2 |
页码: | 223 |
摘要: | (一)煤矿 1958年8月,为满足“大闹钢铁”的需要,在洪门乡陈家边开矿采煤。最高时日产煤20吨。1958年冬开始兴建洪门水库,该矿属水淹区,于同年11月停止开采。 1978年,省煤田勘探公司和912地质队在里塔乡的周坊与洪门乡的西瓜塘等处进行巷探找煤。周坊煤矿点位于县城西南角30余公里处,属晚三叠系的安源煤系,无开采价值。包坊煤矿点位于县城东南27公里处,其范围北至毕姑山,南至下湾,东起西瓜塘,西至店前,面积约9平方公里。据旧县志记载,在清朝包坊煤矿就曾大量开采,1958年大炼钢铁时也曾开采,地表老窑星罗棋布。经省煤炭局批准,投资20万元,于1978年建立南城县包坊煤矿,在该处选点边勘探边洞探采煤。1979年洞挖60多米,出煤700吨。由于该矿属早侏罗系,煤层象鸡窝状,煤质差,无工业开采价值,故1980年下半年关闭。 (二)硫铁矿坐落在县城以西,距城15公里的麻姑山乡丹霞村境内,矿区位于海拔72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1958年,群众发现该地有裸露的矿苗,经地质部门鉴定是含铜磁石磺铁矿。1960年,县硫酸厂曾在此采矿,土法炼硫酸、硫磺,因交通不便,设备落后,成本高而下马。1969年地区拨款5万元筹办南城硫磺厂,土法炼硫磺,也因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亏损严重,于1970年下马。 据抚州地区地质勘探后预算,该矿的储量为104.8万吨,商品矿含S24%。1978年11月,省轻化局、省财政局拨款25万元筹建南城县硫铁矿,并修通麻姑山乡政府至矿区的公路。1979年10月开始出矿,当年采矿石1100吨。1984年10月,国家化学工业部拨款126万元扩建该矿,使其年产能力达3万吨。1985年该矿有职工95人,固定资产14.9万元,流动资金0.7万元,采矿石10085吨,完成产值17.6万元,综合经济效益利、税14.2万元。 (三)萤石矿位于龙湖乡五坪村。原由县搬运站开采,属集体所有制。1978年11月转为国营。该矿出产的萤石,品位较高,含CaF2 85-95%,1979年掘进山洞160米,采矿2449.5吨。因矿源不足,1980年以后采矿量逐年减少。1985年有职工15人,固定资产6.5万元,完成产值4.4万元,税、利0.7万元。 |
关键词: | 工业经济 采矿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