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轻化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67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轻化工业
分类号:
F407
页数:
2
页码:
222
摘要:
(一)南城县染织厂 (二)南城县华赣服装公司 (三)南城县印刷厂 (四)化肥厂 (五)南城县火柴厂 (六)南城县饲料加工厂 (七)南城县化工厂 (八)江西南城制药厂
关键词:
工业经济
轻工业
内容
(一)南城县染织厂由原生生袜厂和联营染厂于1956年初合并而成,合并后为公私合营企业,更名南城县针织印染厂。1960年5月转为地方国营,1976年改名南城县染织厂。50年代后期,生产毛巾、围领巾、被单、手帕等小商品。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国家分配的棉纱减少,仅搞来料加工和走乡串户为群众印染衣、布。60年代后期至1980年,主要生产纯棉女线呢等布匹。1981年开始生产涤棉克罗丁,并每年承担生产纯棉彩条格布10至20万米的出口任务。1985年有职工223人,设准备、织造、漂染、修装、机修5个车间,有固定资产63.1万元,流动资金31.2万元,工业产值100.8万元,完成税利6.8万元。拥有织布、染色机械76台,还有发电机、车、刨、钻床等设备,已全部采用机械生产。
(二)南城县华赣服装公司1985年3月组建。在此之前,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通过厦门大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介绍,经香港友联公司从西德引进1条具有先进水平的服装生产线。同年9月,由西德百福衣车厂制造的价值23万美元的全部设备运至南城并立即安装调试,10月试车成功(注:该项目引进的全部费用为170万元人民币)。华赣服装公司是南城第一家从国外引进设备并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营企业。这条生产线正常运转后,可形成年产13-14万套(件)服装的生产能力,安排近500名女青年就业,每年能为国家创汇近百万美元。
(三)南城县印刷厂原为私人合资企业,只有一个圆盘印刷机和少量铅字。1951年1月由县委接管,改名国营南城书店印刷厂,增加石印机1台,有职工8人。1952年11月印刷厂从书店分出,更名地方国营南城印刷厂。1962年省轻工业厅投资2万元扩建厂房,职工增至21人。70年代后期,兴建了排字、机印两个车间和1个仓库,增加4开停回转平台机5台、自动圆盘机6台,购进全套纸箱生产设备、自动铸字机和方箱机。1979年建成1个厂办大集体纸品厂。1980年至1985年添置了全套照相制版设备和上光机、电化铅印机各1部,彩印机3部,由过去只能印刷文件和简单凭证发展到可进行彩色套印。1985年有职工117人,固定资产26.6万元,流动资金10.9万元,年产值38.3万元,完成税利2.6万元。
(四)化肥厂厂址在株良乡毛家坪村。1970年5月动工兴建,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1972年5月建成,生产碳酸氢铵。由于设计能力规模小,生产能力低,本地无煤,故产量低,成本高,从1972年至1979年8年中,共亏损528万元。自1980年起,国家不再对“小化肥”给予资金补贴,该厂无法解决亏损问题,于该年7月停产,1981年下马。
(五)南城县火柴厂原私营民生火柴厂于1953年由南昌火柴厂接收,全部机件和大部分职工均随厂迁往南昌。1970年城关公社筹建社办火柴厂,仅有职工12人。1974年6月该厂划归县工业局管理,属大集体性质。1982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将该厂并入由化肥厂转办的国营南城县火柴厂,厂内设备和人员都由河东迁至株良乡毛家坪。1982年,由地区财政贷款21万元,拨款10万元,对原化肥厂厂房进行改建,使木梗火柴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件。1983年上半年,耗资9万元建成1条年产1.5万件蜡梗火柴的生产线。次年又用自筹资金3万元增建了年产7千件中档火柴的生产线。1985年,国家又投资21万元,上连续机生产线,形成年产木杆火柴6万件的能力。这年,该厂有职工208人,固定资产73.9万元,流动资金37.5万元,完成产值99.1万元,利、税9.3万元。
(六)南城县饲料加工厂 1981年5月开始筹建,1983年6月投产。有饲料粉碎机、容积配料器、饲料混合机、自控电柜、电动机等饲料制造机械16台,产品主要是猪、鸡的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1985年有职工29人,固定资产30.5万元,流动资金4.2万元,生产配合饲料2031吨,混和饲料5638吨,完成产值101.3万元,利润9万元。
(七)南城县化工厂原名南城县松香厂,始建于1965年4月。当时厂部设在岳口,干部职工共10人,产品为松香、松节油,固定资产仅2万元。该厂于1971年搬迁至建昌镇,职工人数增加到30人,松香最高年产量为1973年的825吨。其后由于资源减少,松香年产量逐年下降,因此确定转产,于1978年10月更名为县化工厂。1985年产品产量为:松香136.5吨,松节油27.5吨,松焦油47吨,总产值为43.6万元。
(八)江西南城制药厂1969年开办,当时属县医药卫生管理处主管,1972年转归商业局主管,1981年后归属省管。主要产品有蛇胆川贝散,复方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散、三七粉,婴儿素、蛇胆川贝液等。其中蛇胆川贝散曾获省一等奖。1985年共有职工45人,产值为97.1万元。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