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防汛排涝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66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防汛排涝工程
分类号: TV87
页数: 2
页码: 213
摘要: 1951年秋,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对解放前残存下来的八堡堤进行修复,全面加宽加固。1951年冬又在堤首排头渡用块石建起1座挑水坝,将洪流沙挑向河道中央,护坡5200米,保护了排头、中流、刘司、白洲、下弓等处的险段堤基。1968年冬,再次进行了加高、加宽、加固的全面维修。该堤经受了1952、1956、1962、1976、1982年多次大洪水的考验,保护了堤内7个村的农民(1668户、8835人)生命财产和10289亩耕地及751亩柑桔园。
关键词: 堤防抢险 防洪

内容

第一节防洪工程 1951年秋,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对解放前残存下来的八堡堤进行修复,全面加宽加固。1951年冬又在堤首排头渡用块石建起1座挑水坝,将洪流沙挑向河道中央,护坡5200米,保护了排头、中流、刘司、白洲、下弓等处的险段堤基。1968年冬,再次进行了加高、加宽、加固的全面维修。该堤经受了1952、1956、1962、1976、1982年多次大洪水的考验,保护了堤内7个村的农民(1668户、8835人)生命财产和10289亩耕地及751亩柑桔园。
  八堡堤主要盱堤全长9.1公里,其中用石块护坡的5.2公里,其它水工建筑物(如压泵台、节汇闸、闸门等)有4处。该工程国家总投资70万元,群众投工折资36.8万元。
  70年代后,在盱江、黎滩河两岸又分别兴修了万年堤、渔良堤、新桥堤、光塔堤、沙坪堤和岳口河的岳口堤等,堤长共27100米,完成土方210万立方米,石方16.5万立方米,保护农田22597亩,保护了堤内1.7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表14-6 防洪工程一览表第二节排涝工程徐家乡红光河电排站1968年冬动工兴建,1970年5月竣工。有3000余名民工和县直各单位职工分别参加过该工程挖河、筑堤劳动。工程状况:红光河尾段渍水区,安装了14台JO2-L3-91-655KW型电动机,装机容量770千瓦。安装了14台ZLB-70型水泵,能排渍水10m3/秒,日排量86.4万立方米,受益面积9500亩。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