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投入与产出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6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投入与产出情况
分类号: F30
页数: 1
页码: 202
摘要: 建国前,农业生产效益很低,经济效益相应不高,建国后,虽然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但经济效益并未同步增长。特别是集体经营时期,单纯追求高产量,投入和产出的比差越来越小。1957年全县集体农业总收入(按时价,下同)1085.2万元,生产费用154.5万元,占总收入14.2%,亩平21.65元,每百斤稻谷成本0.84元,每1元生产费用可收回纯收入6.00元。时至1980年,全县个体农业总收入3880万元,生产费用1121.万元,占总收入28.9%,亩平均31.25元,每百斤稻谷成本3.45元,每元生产费用可收纯收入2.46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较为平衡,1985年全县农业总收入1153万元,生产费用2392万元,占总收入20.7%,每百斤稻谷成本4.2元,每元生产费用可收回纯收入3.85元。经济效益逐步回升,但从总体上分析,农业生产费用仍然较大,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尤其粮食经济效益差。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生产效益

内容

建国前,农业生产效益很低,经济效益相应不高,建国后,虽然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但经济效益并未同步增长。特别是集体经营时期,单纯追求高产量,投入和产出的比差越来越小。1957年全县集体农业总收入(按时价,下同)1085.2万元,生产费用154.5万元,占总收入14.2%,亩平21.65元,每百斤稻谷成本0.84元,每1元生产费用可收回纯收入6.00元。时至1980年,全县个体农业总收入3880万元,生产费用1121.万元,占总收入28.9%,亩平均31.25元,每百斤稻谷成本3.45元,每元生产费用可收纯收入2.46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较为平衡,1985年全县农业总收入1153万元,生产费用2392万元,占总收入20.7%,每百斤稻谷成本4.2元,每元生产费用可收回纯收入3.85元。经济效益逐步回升,但从总体上分析,农业生产费用仍然较大,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尤其粮食经济效益差。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