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饲养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610
颗粒名称:
二、饲养状况
分类号:
S81
页数:
2
页码:
193
摘要:
南城农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传统养猪方法:“熟喂”,“一瓢泔水,一把糠,先吊架子后追肥”。一般饲养期1年左右。本地猪种体重一般140-180斤,杂交一代猪200-300斤。这种养猪方法,成本虽低,但生长期长,易感染疫病,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关键词:
畜禽
繁殖
饲养
内容
南城农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传统养猪方法:“熟喂”,“一瓢泔水,一把糠,先吊架子后追肥”。一般饲养期1年左右。本地猪种体重一般140-180斤,杂交一代猪200-300斤。这种养猪方法,成本虽低,但生长期长,易感染疫病,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70年代初期,曾在全县推广“糖化饲料”,因农民普遍不愿接受未能坚持下去。
80年代起推广科学养猪技术,在一部分农民中,对养猪实行“四改“,即改养本地猪为杂交一代猪,改传统饲料为配(混)合饲料,改熟喂为生喂,改放养为圈养。以新法饲养南城“黑猪”本地种,日增重447克,料肉比4:14,90公斤重肉猪屠宰率76%,净肉率61%,瘦肉率46.2%。杂交一代猪生长尤快,出栏率在95%以上。
牛,以饲养役牛为主。在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实行集体放养,以稻草,青草等粗饲料为主。1个生产队1个牛栏,由专人放牧,饲养质量极差,野交乱配现象严重,造成近亲繁殖,品种退化,牛体既小且弱。
建国后家畜生产成倍增长。1985年全县生猪年末存栏138000头,比1949年增长5倍,其中社员养猪占99.2%,当年出栏率为78.4%;耕牛存栏24663头,比1949年增长3倍,其中黄牛14379头,水牛10284头,乳牛9头。役牛为19960头,占总数81%。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