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51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情况
分类号:
F3
页数:
2
摘要:
一、土地占有 二、租制租额 三、息制息额
关键词: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
内容
一、土地占有土地改革前,南城土地制度是典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全县耕地35万亩,其中的42%(14.7万亩)为仅占全县人口15%左右的地主富农所占有;而占全县人口60%以上的贫雇中农,仅有11.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4%;占全县人口25%的其他阶层有耕地1.4万亩,占耕地4%;公产(祠堂、学产、公差田等)7万亩,占耕地20%。大部分农民向地主富农租种土地,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二、租制租额建国前,南城租制租额主要为三类: 定程又称“铁板租”。即固定租额,不论收成丰歉,租额如数照交。
分租每年将收获谷物以一半缴给地主,叫“对分”;大部分谷物交给地主叫“倒四六”或“倒三七”。
押租佃户向地主领田时,需先交押金,否则起佃另由他人耕作。
以上三类交租方式,为交实物(按地主指定地点送物进仓)和折价交租(按实物折价交租)两种。
表12-1 第五区土改前各阶层土地及生产资料占有统计表
三、息制息额建国前主要形式为高利贷;利息一般一还二,高则一还三。如当年还不清,则息上加息,利上滚利。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