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治教育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507
颗粒名称: 二、政治教育情况
分类号: E2
页数: 2
摘要: 50年代初,民兵政治教育主要利用每月两次民兵活动日进行。此外,每年民兵冬训中按照1:9的军政训练比例安排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有阶级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国防教育以及民兵的“三大任务、八项守则”教育等。1958年以后,加强了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和“大办民兵师”的教育。
关键词: 军队政治工作 民兵政治教育

内容

50年代初,民兵政治教育主要利用每月两次民兵活动日进行。此外,每年民兵冬训中按照1:9的军政训练比例安排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有阶级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国防教育以及民兵的“三大任务、八项守则”教育等。1958年以后,加强了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和“大办民兵师”的教育。
  1963年,全县民兵广泛开展“学习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活动”,组织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报告团到各基层单位巡回报告。1964年,县人武部与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共同举办民兵连指导员培训班,培训296人。同年9月,省军区政治部肯定了南城县大源公社沙坪大队民兵政治教育落实到生产队以及办好大队民兵俱乐部的典型经验,转发了他们的材料。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的内容和种种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充斥于民兵政治教育中。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以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肃清“左”倾路线的影响,民兵政治教育逐渐纳入正确的轨道。
  从1981年开始,根据中办(1981)78号文件精神,民兵政治教育突出了民兵训练中的政治课教育,基干民兵每月一课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1984年8月,县委和县人武部联合召开民兵政治教育改革研究会,对在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后民兵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会议的建议,成立了南城县民兵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同年9月,县委、县人武部联合工作组在株良乡路东村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民兵政治教育试点工作。
  1985年4月,县人武部在路东村召开全县民兵政治教育改革现场会,推广该村办的“民兵业余学校”的经验。年底,全县“民兵业余学校”发展到17所。路东村出席了全省民兵政治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被授予“民兵政治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