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知识青年的下放与安置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47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知识青年的下放与安置情况
分类号: D4
页数: 1
页码: 144
摘要: 知识青年下放后,全县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做了大量的教育与安置工作,先后有10人加入共产党,346人加入共青团,39人出席省、地、县召开的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有11人被选拔进公社领导班子,17人任大队干部,58人当生产队干部,5Q人进社队企业当职工,185人担任农村民办小学教师,30人当农村医生,607人被推荐或经考试进入大、中专学校学习,383人参军,1234人被招收为工人。1981年4月,县劳动局将尚未回城的282名下放知青全部安排到县以上大集体单位就业。
关键词: 学生运动 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

内容

1964年到1966年,全县分3批安排823名城镇社会青年上山下乡。196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当年有533名本县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此外,接收安置抚州市下放知青158名,南昌市下放知青286人。1970年,先后安置了两批共1482名上海市长宁区下放知识青年。1972年至1977年,本县下放知青1743人,安置抚州市下放知青179人。1968年至1977年,全县共安置下放知青4381人。
  1973年,中共南城县委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国家对每个下放知青都拨给安置经费,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1968年至1979年,共拨给下放知青各种经费2106987元。
  知识青年下放后,全县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做了大量的教育与安置工作,先后有10人加入共产党,346人加入共青团,39人出席省、地、县召开的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有11人被选拔进公社领导班子,17人任大队干部,58人当生产队干部,5Q人进社队企业当职工,185人担任农村民办小学教师,30人当农村医生,607人被推荐或经考试进入大、中专学校学习,383人参军,1234人被招收为工人。1981年4月,县劳动局将尚未回城的282名下放知青全部安排到县以上大集体单位就业。
  表11-5 1958年-1985年招工情况表注:1949年至1985年,复员退伍军人1554人被安置当工人的未计入上表 1976年至1985年数字包括招收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工人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