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优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45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优抚
分类号: D6
页数: 2
页码: 135
摘要: 第一节革命老根据地的抚恤建国后,人民政府经过调查核实,确定追认南城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同志为革命烈士,其家属为烈属,健在的原苏区干部则称为革命老同志。烈属由县民政局每年定期发给抚恤费;革命老同志中生活确有困难者,定期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依靠的革命老同志或烈属,送进敬老院颐养晚年,一切生活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1952年,发放抚恤粮91050斤,人民币16237元,布35000尺,修房费38000元。解决了4525户、12000余人的困难。 民政事业抚恤费支出情况表表10-3 单位:元 1951年,中央南方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派员到南城慰问,带来中央的慰问信和毛泽东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赠给苏区革命老同志和烈士家属。1956年,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又组织了革命老根据地慰问团来县慰问。 1955年至1964年,民政部门先后四次拨出专款,修筑竺由至小竺、黄狮至珀歼、珀歼至资溪许坊、珀歼至水口四条公路,共26公里。修建小电站一座,小学校舍四所。帮助解决老区交通、照明和儿童上学等问题。1985年,省民政厅下拨老区建设经费10万元,县筹资8万元,支援沙洲乡,架设由县城至该乡水口村的高压输电线,线路全长43公里,整个工程共投资50万元(其中:分村集资32万元),于1985年建成通电,结束了该乡用电难的历史。 第二节拥军优属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开展拥军优属工作。每逢元旦、春节 ,民政部门组织各机关、团体、学校向烈军属和驻军进行慰问,赠送礼品;给烈军属挂光荣牌。每年“八一”建军节 ,邀请烈军属代表、残废军人代表、复员退伍转业军人代表、老革命代表、军队离休干部和当地驻军代表举行座谈会,征询对优抚工作的意见。还定期召开复退军人、军烈属代表会议,表彰先进模范人物。每逢农忙季节 ,各乡村发动群众帮助烈军属搞好生产。
关键词: 优抚安置 民政工作

内容

第一节革命老根据地的抚恤建国后,人民政府经过调查核实,确定追认南城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同志为革命烈士,其家属为烈属,健在的原苏区干部则称为革命老同志。烈属由县民政局每年定期发给抚恤费;革命老同志中生活确有困难者,定期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依靠的革命老同志或烈属,送进敬老院颐养晚年,一切生活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1952年,发放抚恤粮91050斤,人民币16237元,布35000尺,修房费38000元。解决了4525户、12000余人的困难。
  民政事业抚恤费支出情况表表10-3 单位:元 1951年,中央南方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派员到南城慰问,带来中央的慰问信和毛泽东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赠给苏区革命老同志和烈士家属。1956年,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又组织了革命老根据地慰问团来县慰问。
  1955年至1964年,民政部门先后四次拨出专款,修筑竺由至小竺、黄狮至珀歼、珀歼至资溪许坊、珀歼至水口四条公路,共26公里。修建小电站一座,小学校舍四所。帮助解决老区交通、照明和儿童上学等问题。1985年,省民政厅下拨老区建设经费10万元,县筹资8万元,支援沙洲乡,架设由县城至该乡水口村的高压输电线,线路全长43公里,整个工程共投资50万元(其中:分村集资32万元),于1985年建成通电,结束了该乡用电难的历史。
  第二节拥军优属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开展拥军优属工作。每逢元旦、春节 ,民政部门组织各机关、团体、学校向烈军属和驻军进行慰问,赠送礼品;给烈军属挂光荣牌。每年“八一”建军节 ,邀请烈军属代表、残废军人代表、复员退伍转业军人代表、老革命代表、军队离休干部和当地驻军代表举行座谈会,征询对优抚工作的意见。还定期召开复退军人、军烈属代表会议,表彰先进模范人物。每逢农忙季节 ,各乡村发动群众帮助烈军属搞好生产。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