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建国后南城县各人民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44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建国后南城县各人民团体
分类号:
C91
页数:
6
页码:
125
摘要:
县总工会1949年10月,南城县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1950年,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南城县总工会。“文化大革命”初期,县总工会因受到冲击而停止活动,稍后为“工人代表大会”所替代。1973年8月,恢复县总工会。建国后,县总工会共召开过11次会员代表大会。历任主席有张玉峰、王凤春、熊科生、李殿忠、周长春、邓欣等人。
关键词:
社会团体
社会组织
内容
县总工会1949年10月,南城县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1950年,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南城县总工会。“文化大革命”初期,县总工会因受到冲击而停止活动,稍后为“工人代表大会”所替代。1973年8月,恢复县总工会。建国后,县总工会共召开过11次会员代表大会。历任主席有张玉峰、王凤春、熊科生、李殿忠、周长春、邓欣等人。
建国初期,工会作为工人的代表,主要工作是督促资方执行政府各种法律、法令,保护工人利益。
1951年,全县工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有34名青年报名参军。全县职工捐献购买飞机大炮的金额达6300万元(旧人民币)。同年,创办职工业余学校,积极开展职工政治文化教育。
1954年,全县职工认购国家经济建设公债6428万元(旧人民币)。
1956年,全县46个基层工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广大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
1956年至1959年组织全县职工参加以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1957年,县总工会拨款11000元和大量衣物,帮助贫困职工解决生活困难。
1963年至1965年,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学雷锋、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学大庆、学解放军等’活动。
1964年至1965年,开展以改善经营管理为中心的评“五好企业”、“六好职工”的活动。
1977年,响应全国总工会的号召,在全县职工中开展“为四化立功”活动。
1979年,恢复职工业余教育学校。
1980年,全县工矿企业恢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在麻姑酒厂进行民主选举厂长工作试点。
1984年,在全县职工中开展以“创记录、创水平、创先进,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素质,增收节支作贡献”为内容的竞赛活动。
1985年,全县基层工会发展到171个(全民122,集体49),工会小组333个,会员总数为9610人(含女3138名),占全县职工总数的96%。
表9-1 获全国、省荣誉称号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表9-2 历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表说明:“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召开的,会议称为“南城县首届工人代表大会”。
1973年工会组织恢复后,这次会议被作为“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排入序列。
县贫农下中农协会1950年8月,在土地改革试点的二区、七区,以贫雇农为骨干,带头成立基层农会组织,随着土改运动的全面铺开,全县区、乡、村均先后建立了农会组织,入会农民达3万余人。农会组织的成立,从政治上树立了农民在农村中的优势。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农会会员积极投入土地改革运动,为基层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顺利完成土地改革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4年,根据“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需要,各公社、大队先后建立贫农下中农协会,生产队也设有贫协委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县贫农下中农协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各级贫农下中农协会取消。
县妇女联合会1950年3月,南城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1957年改称南城县妇女联合会),下设区妇女联合会、乡设妇女代表会。撤区并乡后,乡设妇女联合会,农业社设妇女工作委员会。1958年后,公社设妇女联合会、大队设妇女代表会、生产队设妇女代表小组。1966至1972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各级妇联停止活动。1973年后,各级妇联组织的活动逐渐恢复正常。
县妇联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8次代表大会,审议工作报告和选举领导人。历任主任为隰志华、史桂荣、陶元之、罗日花。
建国初期,各级妇女组织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广大劳动妇女挣脱封建束缚,制止各种虐待迫害妇女的行为,维护妇女权益,使广大妇女真正翻身解放。
1953年,在贯彻婚姻法运动中,全县有1589对男女青年自主婚姻,197名寡妇改嫁,219名童养媳解除了婚约,1014对包办婚姻的青年办了离婚手续。
1957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妇女响应党的号召,冲破传统习惯和旧思想的阻力,积极参加集体劳动。
1978年以后,各级妇女组织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和“五好家庭”活动(五好家庭内容是:关心集体、劳动工作好;认真学习、遵纪守法好;家庭和睦、邻居团结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勤俭持家、储蓄卫生好)。1981年全县评出“五好家庭”1093户。1983年,刘腊英、余冬娥两个“五好家庭”受到全国妇联的表彰。
1983年11月,县妇联举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宣传月活动。次年,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了“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宣传教育,并开办法律知识学习班,重点普及《婚姻法》和《继承法》的法律常识。
1985年1月,为了使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县妇联法律顾问小组成立。
表9-3 历届妇女代表大会表共青团南城县委1949年11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南城县工作委员会成立。1957年9月,改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城县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级团组织瘫痪。1973年以后,全县共青团工作恢复正常。建国后,共召开过12次全县团员代表大会,审议工作报告,选举领导人员。历届团县委书记为:刘旭、杨森林、黄理源、孙玉芳、何平国、罗尚宾、谢二俚、饶先俚。至1985年底,全县有团支部387个,团员10209人(其中:女性2787人),占全县青年总数的31.4%。
历年来,团县委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青年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活动,发挥了党的助手作用。
表9-4 团组织基本情况表表9-5 历届共青团代表大会表注:1、一、二、四届会议名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南城县第×次代表大会”。五届以后名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城县第×次代表大会”。
2、未召开第三届团代会。
建国初期,在团县委的领导下,广大青年投入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2808名青年报名参军。1955年8月,召开了首次全县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7年,全县青少年开展了收集废铜废钢铁运动。1960年后,全县青年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2万名青年参加了学习小组。1963年,全县青少年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还开展了评比“五好团支部”、“五好青年”活动。1964年,组织青年开展访贫问苦,忆“四史”(村史、家史、厂史、合作化史)活动。1975年,组织2000多名团员、青年组成突击兵团修建新丰沙窠水库。1979年,在全县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2名青年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7人被评为省新长征突击手;24人被评为地区新长征突击手,还评出县新长征突击手130名。1984年,团县委被评为全省组织青少年植树造林先进集体;上唐青少年植树造林成绩显著,受到共青团中央、省政府的通报表扬。团县委在做好青年工作的同时,还抓了少年先锋队的组建工作。于1960年6月、1963年12月,两次召开全县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1985年,县内352所小学都建立了少先队组织,拥有队员37877人。
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65年4月,召开首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议,成立南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许天浩兼任主席,下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小组。次年即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停止活动10余年。1981年12月,全县第二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议召开,县文联恢复活动。欧文龙兼任主席。共有会员343人。该会主编了不定期文艺刊物《麻姑泉》。
县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1982年1月,召开首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成立南城县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会内设立理事会,理事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欧文龙(兼)、冯才先后任主席。该会不定期编印《南城理论文汇》会刊,作为内部交流。至1985年,该会下设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农业、工业、商业、教育、历史、法学、新闻、会计、价格等11个学会,共有会员628人。1985年3月,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县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8月成立南城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有会员221人,宣传员135人。1960年改称县科学技术协会,下设农业、工业、医学等9个学会,共计会员953人,主席为宋学思。“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协及所属学会停止活动。1979年始恢复科协,查吉兆兼任主席。到1985年,下设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建筑、交通、电子、工学、理工、林学、水电、农机、科普创作、青少年科技辅导工作等13个学会和园艺、水产技术、科技情报3个协会,会员发展到1300人。
县工商业联合会1950年4月,城区工商业者召开会议,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次年,硝石、珀玕、里塔、新丰、上唐等5个集镇成立了工商业联合会的分会组织,株良、黄狮、洑牛等圩成立工商业小组。1954年2月,召开首届全县工商业者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南城县工商业联合会。并重建了南货食品、医药、日用百货、豆腐、缝纫、纺织、肉类、摊贩、建筑、行商、金属加工、林业、木器、竹器等19个行业的同业公会。县工商联成立后,为推动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组织他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政治活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工商联被迫停止活动。1985年4月始行恢复,12月召开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共有会员207名。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1983年12月,在原县摊贩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召开了全县个体劳动者首届代表大会,成立南城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当时有会员962人。1984年,该会先后在建昌镇、株良乡、里塔乡、上唐镇、洪门镇、龙湖乡、徐家乡、黄狮村、岳口乡、天井源乡、万坊乡建立分会。1985年,会员已发展到3499人。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