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南城县的灾害性天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349
颗粒名称:
南城县的灾害性天气
分类号:
P4
页数:
5
页码:
85-89
摘要:
一、春寒一低温阴雨 二、夏寒一小满寒 三、秋寒一寒露风 四、洪涝 五 干旱 六 冰冻 七 冰雹 八 大风
关键词:
天气学
灾害性天气
内容
一、春寒一低温阴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我县双季早稻播种育秧季节 。这段时间的天气时晴时雨,冷暖多变,常出现连续五天以上日平均温度低于10℃,最低温度低于5℃,日照时数少于2小时的低温阴雨过程,即所谓“春寒”,对春播产生不利影响,长春寒天气影响尤大。1955年、1970年、1976年均出现过长春寒,造成全县大面积烂秧。
二、夏寒一小满寒小满至夏至前后出现连续三天以上平均温底低于200C的低温天气称‘‘小满寒”,对早稻危害极大。小满前后,早稻处于幼穗分化阶段,低温使颖花退化或花粉不育,空壳率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产量。
1953-1980年小满至夏至期间出现低温天气有11年,除1961年-1965年连续5年无夏寒外,基本上两年一遇,出现的时段多集中在5月中旬,5月25日后,再无夏寒天气。
表3-8 1953-1980年各时段秋季低温出现机率三、秋寒一寒露风秋季第一次强冷空气往往出现在寒露前后’。强冷空气到来后出现的低温阴雨天气,称为“秋季低温”,俗称“寒露风”。“寒露风”有轻度型和重度型两种。轻度型指的是连续三天以上的日平均温度低于22℃,重度型指的是连续三天以上的日平均温度低于20℃,或延续时间虽仅两天,但其中有一天最低气温低于16℃。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碰上“寒露风”,则造成大量空壳,空壳率一般达30-50%,严重时造成无收。本县秋寒出现时间各年差异很大,最早和最晚相差一个多月。重度型寒露风历年平均始现日期为10月5日,最早年份是1971年9月19日,最迟为1953年10月20日。轻度型寒露风历年平均始现日期为9月25日,最早是1953年9月7日,最迟是1975年和1978年的10月13日。
四、洪涝本县地处盱江下游,降水集中。雨季一般从4月份开始,6月份结束,迟的年份5月开始,7月中旬结束,持续时间平均80余天,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加之水土保持能力差,河床逐年升高,常造成洪涝灾害。
(一)历史上洪涝概况: 宋景祐三年(1036年)夏大水,死于水灾者甚多。
宋皇祐二年(1050年)六月,大水。
宋治平元年(1064年),大水。
宋淳熙七年(1180年)大水,龟湖桥被冲毁。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八月,水淹城内四街。
元延祐元年(1314年)八月,大水。
元泰定元年(1324年)八月,大水。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大水。太平桥被毁。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夏大水,太平桥再度被毁。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雨雪。
明嘉靖八年(1529年)五月大水,东门口水深丈余。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月,大水。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五月,大水。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二月大雨,雷鸣如夏。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大水,摧塌凤凰山西角。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夏,水灾。
明万历元年(1573年)夏,降大雨雹,冬又遭雷雹。万历二年、三年夏,连发大水。
清顺治四年(1647年)夏,大水灾,引起饥荒。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五月,水灾。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水灾。
清康熙六年(1667年)四月,水灾。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五月,水灾。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七月,水灾。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大水涨至府署前。
清嘉庆五年(1800年)七月十五日,大水漫至府署前。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水灾。
清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二十六日,大水冲塌太平桥东五拱,淹没大片农田。
民国元年(1912年)春,大水灾。
民国20年(1931年),特大洪水,为此前60年所罕见。
(二)建国后洪涝灾害 1952年大洪水。5月连降暴雨,盱江最高水位达70.14米(刁水观测点的水位,下同)。
1953年大洪水。盱江最高水位达70.08米。
1961年大洪水。6月12日盱江最高水位达70.33米。
1962年特大洪水。5-6月连涨5次大水,盱江最高水位达70.97米,为建国以后最高水位。
1967年大洪水。仅6月22日晚,降雨量达289.5毫米(麻姑山一带降雨量达450毫米以上),麻姑山、洪门、龙湖等地,山洪暴发,崩山倒坡,冲毁村庄。
1969年特大洪水,6月30日盱江最高水位达70.69米。
1982年特大洪水。6月中旬连降暴雨,该月17日盱江最高水位达70.46米。
五干旱 (一)历史干旱概况: 宋治平三年(1066年)旱。
宋绍兴五年(1135年)旱。
宋淳熙七年(1180年)大旱。
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四至八月不雨。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大旱。
明正德九年(1514年)春旱,直至五月方雨。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五月大水,六月大旱。
明万历三年(1575年)夏大水,秋冬大旱。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大旱。
明万历十七年五月大旱不雨,引起大饥;秋七月大疫。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大旱。
清顺治三年(1646年)夏五月至冬十月不雨。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夏五月旱。
清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旱。
清康熙五年(1666年)旱。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旱,自五月至九月不雨。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月、八月大旱,粮食收成不到一半。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夏大旱。
民国23年(1934年)大旱,农作物枯萎。
(二)建国后历年干旱情况: 连续20天以上未出现日降水量大于10毫米,过程降雨量小于20毫米的久晴少雨天气过程,称为干旱。本县春夏秋冬四季都可能发生干旱,但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是夏(伏)旱和秋(伏)旱。按连续出现20-30天干旱的年份为轻旱年,连续出现30-60天干旱的年份为中(或重)旱年,连续出现60天以上干旱年份为严重旱年标准划分,从1953年至1980年,本县轻旱年有10年,中旱年有3年,严重旱年有9年(1959年、1963年、1964年、1966年、1967年、1968年、1971年、1974年、1978年)。其中1963年发生伏秋旱,从7月20日至10月10日连续干旱83天,为本县最严重的旱灾记录。
六冰冻南城冬季常出现冰冻。最早见于12月上旬,最晚在2月底,持续时间可长达20天之久。旧县志记载,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曾出现“六月雨雪”。建国后,以1964年、1972年、1977年冰冻最为严重,柑桔、油菜、红花草严重受害。
七冰雹冰雹一般出现在2至4月,路径多东北走向,成带状移动。1967年降冰雹4次,2月2次,3月1次,4月1次。其中3月27日17时22分至35分下的一场冰雹,现场记录平均每颗重量为2.8克,最大重量达90克,损坏禾秧103100亩,绿肥3200亩,油菜3870亩,房屋多栋。解放后其他年份如1954年4月、1961年11月、1962年4月也下过大小不等的冰雹。
八大风常见大风有三种:即寒潮大风、雷雨大风和台风。寒潮大风出现在冬季,雷雨大风出现在夏季,台风出现在秋季或夏秋之交。
寒潮大风是北方冷空气入侵时大范围强风,持续时间长,最大风力在8-9月级之间。
雷雨大风具有出现范围小、时间短、风力大的特点,最大风力可达10级以上,有很大的破坏力,多出现于夏季。
台风多在福建沿海登陆,越过武夷山影响南城,范围大、风力较弱,常形成较大降水。
民国元年(1912年)因大风和连续几十天春雨,使农作物受损歉收,米价每升涨至一百文。1973年4月11日,浔溪乡出现一次雷雨大风,风力达10级左右,吹倒猪牛栏110间,损失稻种1900斤、留种红花草31O亩、油菜70亩,受灾者达600户。大风每年平均有7次左右,较多的年份(1967年)达13次之多,较少的年份(1954、1960、1961年)仅有1-2次。每年4月份的雷雨大风最多,年平均1-2次,占全年大风的1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