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县的灾害性天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349
颗粒名称: 南城县的灾害性天气
分类号: P4
页数: 5
页码: 85-89
摘要: 一、春寒一低温阴雨 二、夏寒一小满寒 三、秋寒一寒露风 四、洪涝 五 干旱 六 冰冻 七 冰雹 八 大风
关键词: 天气学 灾害性天气

内容

一、春寒一低温阴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我县双季早稻播种育秧季节 。这段时间的天气时晴时雨,冷暖多变,常出现连续五天以上日平均温度低于10℃,最低温度低于5℃,日照时数少于2小时的低温阴雨过程,即所谓“春寒”,对春播产生不利影响,长春寒天气影响尤大。1955年、1970年、1976年均出现过长春寒,造成全县大面积烂秧。
  二、夏寒一小满寒小满至夏至前后出现连续三天以上平均温底低于200C的低温天气称‘‘小满寒”,对早稻危害极大。小满前后,早稻处于幼穗分化阶段,低温使颖花退化或花粉不育,空壳率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产量。
  1953-1980年小满至夏至期间出现低温天气有11年,除1961年-1965年连续5年无夏寒外,基本上两年一遇,出现的时段多集中在5月中旬,5月25日后,再无夏寒天气。
  表3-8 1953-1980年各时段秋季低温出现机率三、秋寒一寒露风秋季第一次强冷空气往往出现在寒露前后’。强冷空气到来后出现的低温阴雨天气,称为“秋季低温”,俗称“寒露风”。“寒露风”有轻度型和重度型两种。轻度型指的是连续三天以上的日平均温度低于22℃,重度型指的是连续三天以上的日平均温度低于20℃,或延续时间虽仅两天,但其中有一天最低气温低于16℃。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碰上“寒露风”,则造成大量空壳,空壳率一般达30-50%,严重时造成无收。本县秋寒出现时间各年差异很大,最早和最晚相差一个多月。重度型寒露风历年平均始现日期为10月5日,最早年份是1971年9月19日,最迟为1953年10月20日。轻度型寒露风历年平均始现日期为9月25日,最早是1953年9月7日,最迟是1975年和1978年的10月13日。
  四、洪涝本县地处盱江下游,降水集中。雨季一般从4月份开始,6月份结束,迟的年份5月开始,7月中旬结束,持续时间平均80余天,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加之水土保持能力差,河床逐年升高,常造成洪涝灾害。
  (一)历史上洪涝概况: 宋景祐三年(1036年)夏大水,死于水灾者甚多。
  宋皇祐二年(1050年)六月,大水。
  宋治平元年(1064年),大水。
  宋淳熙七年(1180年)大水,龟湖桥被冲毁。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八月,水淹城内四街。
  元延祐元年(1314年)八月,大水。
  元泰定元年(1324年)八月,大水。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大水。太平桥被毁。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夏大水,太平桥再度被毁。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雨雪。
  明嘉靖八年(1529年)五月大水,东门口水深丈余。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月,大水。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五月,大水。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二月大雨,雷鸣如夏。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大水,摧塌凤凰山西角。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夏,水灾。
  明万历元年(1573年)夏,降大雨雹,冬又遭雷雹。万历二年、三年夏,连发大水。
  清顺治四年(1647年)夏,大水灾,引起饥荒。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五月,水灾。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水灾。
  清康熙六年(1667年)四月,水灾。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五月,水灾。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七月,水灾。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大水涨至府署前。
  清嘉庆五年(1800年)七月十五日,大水漫至府署前。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水灾。
  清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二十六日,大水冲塌太平桥东五拱,淹没大片农田。
  民国元年(1912年)春,大水灾。
  民国20年(1931年),特大洪水,为此前60年所罕见。
  (二)建国后洪涝灾害 1952年大洪水。5月连降暴雨,盱江最高水位达70.14米(刁水观测点的水位,下同)。
  1953年大洪水。盱江最高水位达70.08米。
  1961年大洪水。6月12日盱江最高水位达70.33米。
  1962年特大洪水。5-6月连涨5次大水,盱江最高水位达70.97米,为建国以后最高水位。
  1967年大洪水。仅6月22日晚,降雨量达289.5毫米(麻姑山一带降雨量达450毫米以上),麻姑山、洪门、龙湖等地,山洪暴发,崩山倒坡,冲毁村庄。
  1969年特大洪水,6月30日盱江最高水位达70.69米。
  1982年特大洪水。6月中旬连降暴雨,该月17日盱江最高水位达70.46米。
  五干旱 (一)历史干旱概况: 宋治平三年(1066年)旱。
  宋绍兴五年(1135年)旱。
  宋淳熙七年(1180年)大旱。
  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四至八月不雨。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大旱。
  明正德九年(1514年)春旱,直至五月方雨。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五月大水,六月大旱。
  明万历三年(1575年)夏大水,秋冬大旱。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大旱。
  明万历十七年五月大旱不雨,引起大饥;秋七月大疫。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大旱。
  清顺治三年(1646年)夏五月至冬十月不雨。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夏五月旱。
  清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旱。
  清康熙五年(1666年)旱。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旱,自五月至九月不雨。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月、八月大旱,粮食收成不到一半。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夏大旱。
  民国23年(1934年)大旱,农作物枯萎。
  (二)建国后历年干旱情况: 连续20天以上未出现日降水量大于10毫米,过程降雨量小于20毫米的久晴少雨天气过程,称为干旱。本县春夏秋冬四季都可能发生干旱,但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是夏(伏)旱和秋(伏)旱。按连续出现20-30天干旱的年份为轻旱年,连续出现30-60天干旱的年份为中(或重)旱年,连续出现60天以上干旱年份为严重旱年标准划分,从1953年至1980年,本县轻旱年有10年,中旱年有3年,严重旱年有9年(1959年、1963年、1964年、1966年、1967年、1968年、1971年、1974年、1978年)。其中1963年发生伏秋旱,从7月20日至10月10日连续干旱83天,为本县最严重的旱灾记录。
  六冰冻南城冬季常出现冰冻。最早见于12月上旬,最晚在2月底,持续时间可长达20天之久。旧县志记载,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曾出现“六月雨雪”。建国后,以1964年、1972年、1977年冰冻最为严重,柑桔、油菜、红花草严重受害。
  七冰雹冰雹一般出现在2至4月,路径多东北走向,成带状移动。1967年降冰雹4次,2月2次,3月1次,4月1次。其中3月27日17时22分至35分下的一场冰雹,现场记录平均每颗重量为2.8克,最大重量达90克,损坏禾秧103100亩,绿肥3200亩,油菜3870亩,房屋多栋。解放后其他年份如1954年4月、1961年11月、1962年4月也下过大小不等的冰雹。
  八大风常见大风有三种:即寒潮大风、雷雨大风和台风。寒潮大风出现在冬季,雷雨大风出现在夏季,台风出现在秋季或夏秋之交。
  寒潮大风是北方冷空气入侵时大范围强风,持续时间长,最大风力在8-9月级之间。
  雷雨大风具有出现范围小、时间短、风力大的特点,最大风力可达10级以上,有很大的破坏力,多出现于夏季。
  台风多在福建沿海登陆,越过武夷山影响南城,范围大、风力较弱,常形成较大降水。
  民国元年(1912年)因大风和连续几十天春雨,使农作物受损歉收,米价每升涨至一百文。1973年4月11日,浔溪乡出现一次雷雨大风,风力达10级左右,吹倒猪牛栏110间,损失稻种1900斤、留种红花草31O亩、油菜70亩,受灾者达600户。大风每年平均有7次左右,较多的年份(1967年)达13次之多,较少的年份(1954、1960、1961年)仅有1-2次。每年4月份的雷雨大风最多,年平均1-2次,占全年大风的1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