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县深大断裂构造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315
颗粒名称: 南城县深大断裂构造情况
分类号: P5
页数: 2
页码: 69
摘要: 大余一南城深断裂该断裂自县城附近往南西方向出境,县内延长数十公里,由一系列冲断层和斜冲断层组成挤压带,挤压带片理化,硅化发育较明显;重力异常沿断裂呈线型分布。该断裂控制了晚古生代地层的沉积和分布,亦控制了燕期花岗岩的侵入。
关键词: 地质勘探 地层学

内容

大余一南城深断裂该断裂自县城附近往南西方向出境,县内延长数十公里,由一系列冲断层和斜冲断层组成挤压带,挤压带片理化,硅化发育较明显;重力异常沿断裂呈线型分布。该断裂控制了晚古生代地层的沉积和分布,亦控制了燕期花岗岩的侵入。
  安远一鹰潭深断裂该断裂自里塔乡经县城至徐家圳上,呈北东一南西向贯通全县,在县城附近斜接大余一南城深断裂,境内延长数十公里,航空照片反映清晰,迹线平直、规则,重力场明显。沿断裂带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已经发育,压剪性特征表现明显。
  南昌一黎川大断裂该断裂呈北西~南东向,沿抚河展布,切割安远一鹰潭深断裂。在县境内从岳口乡以北至洪门水库东端武家排为止,长度超过40公里。其性质与安远鹰潭深断裂基本一致。
  小规模构造形变县内各种性质的小断裂构造已广泛地发育出来。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其次为北西、南北向断裂、规模较小,数十米至数千米不等。此外,小型褶皱在震旦系地层中比比皆是,多呈紧密型褶皱出现。
  大余一南城深断裂该断裂自县城附近往南西方向出境,县内延长数十公里,由一系列冲断层和斜冲断层组成挤压带,挤压带片理化,硅化发育较明显;重力异常沿断裂呈线型分布。该断裂控制了晚古生代地层的沉积和分布,亦控制了燕期花岗岩的侵入。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