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县地质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305
颗粒名称: 南城县地质概况
分类号: P5
页数: 2
页码: 68-69
摘要: 据《江西省地质志》和江西省1比20万地质图标示,县内地层分布广泛,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各地层时代的年龄相差悬殊,最老地层的历史可追溯到6亿年以前。分别出露的有震旦系、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等各个地质时代的沉积,
关键词: 地质勘探 地层学

内容

一、地层 据《江西省地质志》和江西省1比20万地质图标示,县内地层分布广泛,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各地层时代的年龄相差悬殊,最老地层的历史可追溯到6亿年以前。分别出露的有震旦系、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等各个地质时代的沉积,各时代地层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如下: 震旦系距今约6亿年,是目前县内发现的最老地层。它的岩性为一套变余砂岩夹千枚岩,局部夹细碧岩、变流纹岩,近顶部夹结晶灰岩,且已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主要分布在县城的东西两边。西部自岳口乡潭江至里塔乡魏坊,呈“S”形南北展布,往西跨入宜黄、临川,东部则从黄狮附近至县城东北的塔山一线起,向东跨入资溪。此外,南部尚有小块出露。总面积约占地层分布面积的一半。
   石炭系距今约2.7亿年,分布面积约千平方公里。它的岩性为一套巨厚层灰岩及灰黑色燧石灰岩,富产蜒科化石。主要分布上唐镇汤池至上唐镇万坊一带,呈不规则三角形。此外,在包坊、章 家边一带也有零星分布。本套地层是县内主要的石灰岩产地。
   三迭系距今约1.8亿年,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该地层岩性为一套灰白色砂岩、砂砾岩夹页岩及煤线,底部为砾岩,产植物化石甚多。此地层在江西省称安源煤系,县内所见为安源组下段,分布在里塔乡周坊以南至王坊一带。
   侏罗系距今约1.3亿年,分布积面约60平方公里。该地层岩性为一套黄白、黄绿、紫红等颜色的杂色砂岩、泥页岩。下部夹煤线,内产植物化石,底部有砾岩,局部夹玄武岩。过去曾称这套地层为林山群,现称木山组。其分布南起上唐镇黄家附近,往东北方向跨入洪门水库,直达龙湖乡郑家排以北,再折向东南,止于龙湖乡小竺一带,呈不规则条带状展布。
   白垩系距今约0.7亿年,分布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它的岩性主要是一套紫红色、浅红色砂岩、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等,亦称红层。局部含钙并夹泥岩透镜体。它伴随盱江,在里塔乡梅潭附近由南丰县入境,直至岳口乡以北伸入临川,呈长带状沿盱江南北展布。
   第三系距今约有200~300万年,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它的岩性为一套砂岩、砾岩类岩石。分布在里塔乡云岭至陂头一带,呈北北东向展布。
   第四系为一套砂土、亚砂土、亚粘土等现代松散沉积,沿盱江两岸及其支流两岸分布,多构成一二级阶地。出露面积约70平方公里。
   从县境内整个岩石大类看,震旦系分布区均为变质岩,其余为正常沉积。其中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下部分别代表石灰岩和煤系沉积。
   二、岩浆岩 境内岩浆岩出露多达数十处,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斜贯全县,但其总面积不到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岩性主要为加里东期花岗二长岩及花岗闪长岩γ3,偶有混含在岗岩γo3。其次为燕山早期侵入的花岗岩γ5 2(2)a,及花岗二长岩γy5 2(2)b,均属中一酸性岩浆系列产物。
   最大的加里东期侵入岩体分布在洪门水库附近曹源至上唐镇大田一带,出露面积10余平方公里,呈岩株产出。其余皆呈小岩株或岩瘤产出。个别虽呈岩基产出,但县内所占面积极少。
   燕山早期侵入岩体,一处以龙湖乡石湾为中心,向东入资溪县,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另一处分布在塔山至良湖一线,呈狭长条带状展布,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此外,规模较小、时代各异的岩脉在各时代地层中亦屡见不鲜。
   三、构造 县内区域性构造分别划归为:加里东构造旋回,印支构造旋回和喜马拉雅一燕山构造旋回。各构造层的主要构造形变包括褶皱基底、盖层褶皱、断陷盆地以及深大断裂带。
   (一)加里东地槽褶皱 主要为碎屑岩建造、复理石建造,构成本区褶皱基底,加里东造山运动使本县主体上升为山地,在震旦系变质岩区表现为强烈的复式褶皱。
   (二)印支地台盖层褶皱 主要表现为碳酸盐建造,褶皱相对平缓,仅局部残留石炭系灰岩。本县石炭系灰岩就是该构造运动的产物。
   (三)喜马拉雅一燕山期断陷盆地 主要为含煤建造,杂色碎屑岩建造、除三迭系安源组外,本区表现为中生代沉积盆地,以强烈的块断作用为主,断裂的发育较明显,构造形迹呈北东一南西向,沉积地层包括侏罗系和第三系。此外,本构造还包括第四系卵石、泥砂质等现代松散沉积。
   (四)深大断裂 大余一南城深断裂该断裂自县城附近往南西方向出境,县内延长数十公里,由一系列冲断层和斜冲断层组成挤压带,挤压带片理化,硅化发育较明显;重力异常沿断裂呈线型分布。该断裂控制了晚古生代地层的沉积和分布,亦控制了燕期花岗岩的侵入。
   安远一鹰潭深断裂该断裂自里塔乡经县城至徐家圳上,呈北东一南西向贯通全县,在县城附近斜接大余一南城深断裂,境内延长数十公里,航空照片反映清晰,迹线平直、规则,重力场明显。沿断裂带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已经发育,压剪性特征表现明显。
   南昌一黎川大断裂该断裂呈北西~南东向,沿抚河展布,切割安远一鹰潭深断裂。在县境内从岳口乡以北至洪门水库东端武家排为止,长度超过40公里。其性质与安远鹰潭深断裂基本一致。
   小规模构造形变县内各种性质的小断裂构造已广泛地发育出来。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其次为北西、南北向断裂、规模较小,数十米至数千米不等。此外,小型褶皱在震旦系地层中比比皆是,多呈紧密型褶皱出现。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