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南城县自然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304
颗粒名称: 卷三 南城县自然地理
分类号: P5
页数: 24
页码: 68-91
摘要: 一、地层据《江西省地质志》和江西省1比20万地质图标示,县内地层分布广泛,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各地层时代的年龄相差悬殊,最老地层的历史可追溯到6亿年以前。分别出露的有震旦系、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等各个地质时代的沉积,各时代地层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如下: 震旦系距今约6亿年,是目前县内发现的最老地层。西部自岳口乡潭江至里塔乡魏坊,呈“S”形南北展布,往西跨入宜黄、临川,东部则从黄狮附近至县城东北的塔山一线起,向东跨入资溪。此外,南部尚有小块出露。总面积约占地层分布面积的一半。石炭系距今约2.7亿年,分布面积约千平方公里。
关键词: 地层 时代 地史学

内容

第一章地质地貌第一节地质一、地层据《江西省地质志》和江西省1比20万地质图标示,县内地层分布广泛,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各地层时代的年龄相差悬殊,最老地层的历史可追溯到6亿年以前。分别出露的有震旦系、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等各个地质时代的沉积,各时代地层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如下: 震旦系距今约6亿年,是目前县内发现的最老地层。它的岩性为一套变余砂岩夹千枚岩,局部夹细碧岩、变流纹岩,近顶部夹结晶灰岩,且已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主要分布在县城的东西两边。西部自岳口乡潭江至里塔乡魏坊,呈“S”形南北展布,往西跨入宜黄、临川,东部则从黄狮附近至县城东北的塔山一线起,向东跨入资溪。此外,南部尚有小块出露。总面积约占地层分布面积的一半。
  石炭系距今约2.7亿年,分布面积约千平方公里。它的岩性为一套巨厚层灰岩及灰黑色燧石灰岩,富产蜒科化石。主要分布上唐镇汤池至上唐镇万坊一带,呈不规则三角形。此外,在包坊、章家边一带也有零星分布。本套地层是县内主要的石灰岩产地。
  三迭系距今约1.8亿年,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该地层岩性为一套灰白色砂岩、砂砾岩夹页岩及煤线,底部为砾岩,产植物化石甚多。此地层在江西省称安源煤系,县内所见为安源组下段,分布在里塔乡周坊以南至王坊一带。
  侏罗系距今约1.3亿年,分布积面约60平方公里。该地层岩性为一套黄白、黄绿、紫红等颜色的杂色砂岩、泥页岩。下部夹煤线,内产植物化石,底部有砾岩,局部夹玄武岩。过去曾称这套地层为林山群,现称木山组。其分布南起上唐镇黄家附近,往东北方向跨入洪门水库,直达龙湖乡郑家排以北,再折向东南,止于龙湖乡小竺一带,呈不规则条带状展布。
  白垩系距今约0.7亿年,分布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它的岩性主要是一套紫红色、浅红色砂岩、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等,亦称红层。局部含钙并夹泥岩透镜体。它伴随盱江,在里塔乡梅潭附近由南丰县入境,直至岳口乡以北伸入临川,呈长带状沿盱江南北展布。
  第三系距今约有200~300万年,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它的岩性为一套砂岩、砾岩类岩石。分布在里塔乡云岭至陂头一带,呈北北东向展布。
  第四系为一套砂土、亚砂土、亚粘土等现代松散沉积,沿盱江两岸及其支流两岸分布,多构成一二级阶地。出露面积约70平方公里。
  从县境内整个岩石大类看,震旦系分布区均为变质岩,其余为正常沉积。其中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下部分别代表石灰岩和煤系沉积。
  二、岩浆岩境内岩浆岩出露多达数十处,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斜贯全县,但其总面积不到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岩性主要为加里东期花岗二长岩及花岗闪长岩γ3,偶有混含在岗岩γo3。其次为燕山早期侵入的花岗岩γ5 2(2)a,及花岗二长岩γy5 2(2)b,均属中一酸性岩浆系列产物。
  最大的加里东期侵入岩体分布在洪门水库附近曹源至上唐镇大田一带,出露面积10余平方公里,呈岩株产出。其余皆呈小岩株或岩瘤产出。个别虽呈岩基产出,但县内所占面积极少。
  燕山早期侵入岩体,一处以龙湖乡石湾为中心,向东入资溪县,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另一处分布在塔山至良湖一线,呈狭长条带状展布,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此外,规模较小、时代各异的岩脉在各时代地层中亦屡见不鲜。
  三、构造县内区域性构造分别划归为:加里东构造旋回,印支构造旋回和喜马拉雅一燕山构造旋回。各构造层的主要构造形变包括褶皱基底、盖层褶皱、断陷盆地以及深大断裂带。
  (一)加里东地槽褶皱主要为碎屑岩建造、复理石建造,构成本区褶皱基底,加里东造山运动使本县主体上升为山地,在震旦系变质岩区表现为强烈的复式褶皱。
  (二)印支地台盖层褶皱主要表现为碳酸盐建造,褶皱相对平缓,仅局部残留石炭系灰岩。本县石炭系灰岩就是该构造运动的产物。
  (三)喜马拉雅一燕山期断陷盆地主要为含煤建造,杂色碎屑岩建造、除三迭系安源组外,本区表现为中生代沉积盆地,以强烈的块断作用为主,断裂的发育较明显,构造形迹呈北东一南西向,沉积地层包括侏罗系和第三系。此外,本构造还包括第四系卵石、泥砂质等现代松散沉积。
  (四)深大断裂大余一南城深断裂该断裂自县城附近往南西方向出境,县内延长数十公里,由一系列冲断层和斜冲断层组成挤压带,挤压带片理化,硅化发育较明显;重力异常沿断裂呈线型分布。该断裂控制了晚古生代地层的沉积和分布,亦控制了燕期花岗岩的侵入。
  安远一鹰潭深断裂该断裂自里塔乡经县城至徐家圳上,呈北东一南西向贯通全县,在县城附近斜接大余一南城深断裂,境内延长数十公里,航空照片反映清晰,迹线平直、规则,重力场明显。沿断裂带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已经发育,压剪性特征表现明显。
  南昌一黎川大断裂该断裂呈北西~南东向,沿抚河展布,切割安远一鹰潭深断裂。在县境内从岳口乡以北至洪门水库东端武家排为止,长度超过40公里。其性质与安远鹰潭深断裂基本一致。
  小规模构造形变县内各种性质的小断裂构造已广泛地发育出来。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其次为北西、南北向断裂、规模较小,数十米至数千米不等。此外,小型褶皱在震旦系地层中比比皆是,多呈紧密型褶皱出现。
  第二节地貌县内以盱江为分界线,中部平川沿江伸展,盱江两侧山峦起伏,山川高低相错,构成了本县别具风格的地貌形态。
  表3-1 地质年代与构造表加里东造山运动奠定了县内地形的基本轮廓,山脉总体走向为北东一南西向。西部边缘的芙蓉山高度为县内群峰之首。一般山峰海拔均在300-700米,切割深度100-500米,局部大于500米。东部山岭多为海拔200-400米,切割深度小于300米。山势总体为西高东低,属中一低山区。此外,极地貌发育得很充分,尤其是陡崖塌积坡、冲沟、陷穴等微地貌与滑坡、崩坍崖、崩坍坡等重力地貌,交错更迭,貌状险峻,和垅埂、梯田、池塘、水库等人为地貌,形成了鲜明对照。
  中生代断陷盆地将丘陵和山川混为一体,自成体系。丘陵多傍山发育在盆地边缘,高度约数米至数十米不等。居高俯瞰,瘤状、香肠状、冲沟、陷穴、塌坡等微地貌,尽收眼底。红层发育处不乏丹霞地貌。
  盆地中间,盱江两岸是一片冲积平原,沧海桑田,成为本县主要的产粮区;然而,其古河床、古沼泽的痕迹仍依稀可辨。沿盱江主航道河床两侧,现代河漫滩阶地发育得很充分,是境内流水地貌的主体;沿其支流而上,次级微流水地貌虽不少见,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观测和考察,盱江始终是本县地貌格局中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
  第二章山川第一节山丘南城县诸山均系武夷山余脉。山地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和西部边缘地带,西部较高、东北部较低。东北部主要有黄泥尖、乌牛嵊、义仙峰、紫云岩、连头峰等,大体为南一北走向,海拔500~600米。西部主要有白果寨、云盖山、白沙坳、王仙峰、麻姑山、猪牯岭、石榴花尖等,大体为南一北走向,海拔500~1100米。芙蓉山绵延于西部边境,主峰海拔1176米,为境内最高点。
  一、海拔500米以上的山白果寨位于南城与临川两县交界处。西南走向,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75.6米。
  云盖山位于岳口乡境内,系芙蓉山余脉,西偏南走向,面积7.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53.9米。
  白沙坳位于麻姑山乡境内,系芙蓉山余脉,南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27.7米。
  高嵊位于麻姑山乡境内,系芙蓉山余脉,南北走向,面积约10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55米。
  杨华山位于麻姑山乡境内,南北偏东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26.5米。
  猪牯岭位于麻姑山乡境内,南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42米。
  甑盖山位于麻姑山乡境内,南北偏东走向,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42米。
  王仙峰位于麻姑山乡境内,系芙蓉山余脉。南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28米。
  芙蓉山位于南城、宜黄、临川三县交界处,东西偏南走向,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76米。
  石榴花尖位于睦安乡境内,南城与宜黄两县交界处,南北走向,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27米。
  扁担嵊在睦安乡境内。东西走向,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51米。
  北湖山在里塔乡境内。东西走向,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05米。
  鹅公堡在里塔乡境内。南北走向,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37米。
  中古岭位于龙湖乡境内。东西走向,面积约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07米。
  紫云岩在龙湖乡境内,南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53米。
  山脚嵊位于浔溪乡境内。南北偏西走向,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06.8米。
  乌牛嵊在浔溪乡境内。南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01.8米。
  义仙峰位于浔溪乡境内。南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07米。
  黄泥尖在沙洲乡境内。南北走向,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04.6米。
  二、近郭低山从姑山位于县城东南6里处的盱江东岸,海拔203米。
  登高山又名凤凰山。在县城北1里处,海拔152米。
  赤面石又名石门石。在县城西北8里处,海拔240米。
  塔山又名武岗山。位于县城东北5里处,海拔106米。
  第二节河流南城县河流属抚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盱江、黎滩河、芦河,此外有大支流18条、小溪河58条。绝大多数支流从东西两面汇入贯穿县境中部的盱江,形成叶脉状水系。河流总长550.79公里。盱江(包括黎滩河)和芦河的汇水面积,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4.2%、5.8%。
  一、盱江盱江,又名南河。发源于广昌县血木岭,经里塔蔸港入境,由南至北流经县境52.3公里。过县城后,在东岸汇合黎滩河,向北流经潭江、廖坊潭,进梁家峡入临川县境后,称抚河(古称汝河)。平均河宽200~500米。最大洪水流量4160立方米/秒(1962年),最小枯水流量4.2立方米/秒(1963年)。最高水位70.97米(1962年),河床为细砂。
  盱江季节性通航。其主要支流由南至北有14条: 谢坊河位于南城、南丰县界,源自南丰县熊坊,经杨洲寨入境,由西向东流至欧坊注入盱江。
  程家河又名厚源水。位于里塔乡南境。源自巫家山,由西而东,经厚源、程家、黄土浆注入盱江。
  上舍港位于南城、南丰县界。源于新丰街乡荣子岭,经上舍、石塘中,再东而西,至南丰县仙人桥注入盱江。
  水南河位于里塔乡境内。水南水、厚坪水、下源水三道溪流由西而东,至南源北汇合,经芦坊注入盱江。
  中云河位于睦安、株良乡境内。由睦安乡红米丘自西而东,过株良中云,汇入徐源水,再西南流至里塔乡云口桥注入盱江。
  泷油河位于睦安、里塔乡境内。源自芙蓉山,从西而东经吴家山、高桥水库、泷油、田南注入盱江。
  上白水港源自姑山石坪,由西而东,至株良乡下白水注入盱江。
  上唐河发源于南丰县南洲。由上唐镇大陂头入境,由南而北,经上唐、池门口,至天井源乡田螺石注入盱江。长约19公里,平均宽约50米。
  乌珠桥港源自麻姑山丹霞洞,由西而东流至万坊乡乌珠桥注入盱江。
  麻港从麻源水库自西向东,经万坊乡南部注入盱江。
  邹家港位于徐家乡境内。源自五帝殿,由东而西至邹家村.,汇数水,再西北流数里注入盱江。
  万坊河源自云盖山,自西而东而北,流经万坊乡北部,至岳口乡里园注下盱江。
  岳口河从临川县茅排乡泽泉发源,由岳口乡许家湾入境,循东北方向流经港口注入盱江,南城境内长11公里,平均宽15米。
  黎家边港位于岳口乡境内,从直坑发源,由西而东,流至潭江注入盱江。
  上述诸支流均不通航,汛期可放运竹木。
  二、黎滩河黎滩河,又称东河、黎水。发源于黎川县北岭隘,流经县境20.2公里。自东南入境,注入洪门水库,从水库大坝流出,循西北方向经洪门镇、沙坪,至渡口村以北,注入盱江。河宽120~300米,洪水流量304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8.5立方米/秒,最高水位70.76米。河中段有沙坪电站滚水坝、船筏闸等建筑物。主要支流有4条: 竺油河源自浔溪乡里洋,自北而南入龙湖乡,至上排附近与小竺水汇合,再向南注入洪门水库。
  龙湖河从资溪县乌石发源,由北而南流经龙湖乡,至王坪注入洪门水库。
  凤洲港源自资溪乡寒山,自北而南,经浔溪、松木岭,至洪门镇庄上与墩头水汇合,再向南流至黄石滩注入洪门水库。
  三、芦河源自资溪县石峡芦家,由东北入县境。境内芦河分东西两段二进二出,东起横山,北至沙洲,又北起新村,西至李家,流经沙洲乡东北部,再入金溪县南部汇入抚河。流经南城境内约14公里,平均宽40米。不能通航,汛期可运木、竹。
  第三节水文 1952年开始设立水文站。站址1952-1955年在邱家寮,1956-1979年在刁水,1980年以后设于县城南门。盱江水文观测点随站搬迁,设于水文站附近。1952-1982年盱江水位(指刁水观测点水位):最高年平均水位为1954年的66.85米,最低年平均水位为1963年的66.38米。年最高水位为70.79米,出现在1962年5月28日;年最低水位为66.03米,出现在1956年9月4日。
  表3-2 盱江水文情况表说明:1、水位高程:用吴淞高程系。2、防洪水位警戒线:68.5米。
  表3-3 1936~1985年降水量注:表内数字由南城水文站据历史资料提供,缺1942-1945年和1949年。
  第三章气候南城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其主要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冬季多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为南北气流交替过渡期。春夏之交多发梅雨,夏秋之际久晴炎热。
  四季划分:通常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作为冬季,稳定在22℃以上作为夏季,稳定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照此标准划分,南城县四季起止时间如下表: 表3-4 四季起止时间从上表可见,春秋两季各有两个月,冬夏两季各有四个月。各季气候特点是: 春季气温回升。月平均气温稳定地通过10℃的最早日期在3月5日(1958年),最晚到4月4日才开始春暖(1972),平均日期在3月21日。4月中旬气温基本稳定在15℃以上。
  、入春后,雨量明显增多,各地雨量在300-400毫米之间。也有少数年份出现春旱,如1974年3月、4月的雨量仅有198.9毫米。
  春季由于冷暖空气在本县上空交会频繁,故晴雨多变,常常是连日阴雨,日照少,温度低,有“春无三日晴”之说。历史上个别年份,甚至出现晚春霜雪。
  夏季是本县时间最长的季节 。前期多雨,造成梅雨汛期。后期降水减少,常出现晴热少雨的夏旱。由于前后季节气候差异较大,故分初夏和盛夏两阶段。
  初夏(5-6月):是全年雨量最多的季节 ,大多数年份雨量在600毫米以上,占全年总雨量的三分之一。特别是6月中下旬,在冷空气节节北退的情况下,常出现连续性阴雨,1962年6月曾连续降雨达20天之久。由于阴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故称之为梅雨季节 。
  初夏暴雨多,是它的又一特点。历年平均暴雨过程有2-3次,占全年总暴雨过程的70%左右。一次连续性暴雨的降水总量常达250~350毫米,有时一次暴雨量达100毫米,容易造成局部地区山洪暴发。
  盛夏(7-9月):温度高,日照强,久晴少雨,多干旱。雨季结束后,降水量显著减少,温度骤升,进入赤日炎炎的盛夏。各地7-8月平均气温在29℃左右。7月为全年最热月份,有的年份该月平均气温高达30.6℃,且常出现持续高温,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1.5℃(1953年)。在盛夏季节 ,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天气持续晴热。在副热带高压带进退过程中,东西两侧傍山地带多雷阵雨,季雨量常在300毫米左右。在干旱年头,三个月的雨量总和达不到80毫米。加上季内日照强,温度高,蒸发量大,旱象更显严重。此季后期是台风活跃季节 ,每年常有一到二次台风影响本县,产生较大的台风降水,使旱情缓和或解除旱象。少数年份还出现过因台风影响带来暴雨,形成危害的情形。1972年8月18日,受台风影响全县曾普降暴雨,县城、珀玕、岳口等地降了大暴雨。
  秋季从9月、下旬开始,北方强冷空气开始侵入,气温明显下降,月平均气温可下降6℃左右。在寒露前后,常出现连续三天以上气温低于20℃的低温天气,俗称“寒露风”。
  “秋高气爽”是这个季节的特征。往往有连续10-20天晴空无云,温度日差较大的天气。本季雨量很少,一般在100-150毫米之间,容易出现秋旱。
  冬季,受干冷气团控制,干燥少雨,多刮3-4级偏北风。多数年份有1-7天的降水量和积雪,雨雪量年平均2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为5.6℃,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7.8℃(1955年)。从11月下旬开始出现初霜。冰期约两个月,初日平均在12月10日,最早是11月4日(1955年),终日平均在2月15日,最迟是3月7日(1967年)。
  表3-5 1953-1985年气温、降水情况表注:表内数字由县气象局提供。其中降水量为县城的降水记录,与水文站提供的略异。
  表3-6 1953-1985年雨季降水情况表 (降水量:毫米) 注:“距平值”指与1953-1985年雨季平均降水量851.8毫米的比较第四章自然资源第一节土地资源本县属赣东丘陵冲积草甸土红壤一潮沙泥田、黄泥田区。由于地形、母质及人为活动等成土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计有水稻土、草甸土(或称潮土)、红壤土、紫色土4个土类,9个亚类,29个土属,73个土种。
  一耕作土壤 (一)水稻土:是本县主要耕作土壤,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0%。根据全国土壤统一分类方案,按土壤的水型划分为4个亚类: 淹育型水稻土面积4931亩,占水稻土的1.87%。主要分布在排田、丘陵、岗地顶部及河流两岸的低阶地、河滩地。一般灌溉条件差,耕作层浅,保水保肥性能差,易旱易涝。
  潴育型水稻土面积237414亩,占水稻土的90.1%。分布范围最广,耕作历史悠久,熟化程度高,各种成土母质均有,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共分7个土属,28个土种。主要有潴育型紫砂泥田、潴育型紫泥田、潴育型麻砂泥田等4种类型。
  表潜侧渗型水稻土面积1684亩,占水稻土的0.63%。其中表潜型水稻土640亩,零星分布于垅田的中下部或与排田交界处,多由表层渍水所致,田脚深,表层质地粘垂,排水不良,土壤中水肥气温不协调。侧渗型水稻土1044亩,零星分布于丘陵缓坡中部或排田中下部,土层中水分长时间侧向运动,土壤胶质和有机质漂洗淋失,保水保肥性能差。
  潜育型水稻土面积19466亩,占全县水稻土的7.4%。分布于丘陵山区的垅田、坑田和平原畈田地势较低、排水困难的部位。土壤局部或全层终年渍水,通气性差,还原作用强,土层较深,土体柔软,有机质较多,潜在肥力较高,但速效养分低,酸性强,土壤温度低,常伴有冷泉锈水为害。
  (二)旱地园林土:全县共27887亩,占耕地的9.6%。分布范围广,从盱江两岸丘陵到麻姑山、睦安山区均有分布。一发育于紫砂页岩、河积物、花岗岩、第四纪红粘土和红砂岩等母质,共有9个土种。花岗岩红壤土、紫色土、潮沙泥田园林土是本县旱地园林土的主要七种。其中,花岗岩红壤土面积12229亩,占旱地园林土面积的43.990/;紫色土5705亩,占20.3%;潮沙泥园林土4858亩,占17.4%。土壤含磷量较低,含钾量较高,有机质为1.5~2%,是旱地土中的上等地。此外,还有麻砂泥土、紫泥土、灰紫砂泥土等。
  二、自然土(山地土壤) 本县山地土壤面积1822694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1.7%。分为2个土类,4个亚类,6个土属,13个土种。
  (一)红壤:多分布在800米以下的山地和丘陵。丘陵地区红壤主要由红砂岩、第四纪红粘土、千枚岩等母质发育而成。红砂岩红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和速效性养分含量低,酸性重,水土流失较严重。山地红壤多由花岗岩母质发育而成,土层浅薄,多石砾,但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多在2%以上,速效养分含量也较高,水土流失现象较轻微。
  (二)紫砂土:分布于中、低丘陵,成土母质为紫砂页岩。分布于山脚或缓坡的紫砂土,土层较厚,质地松软,为酸性或弱酸性,自然肥力较高,但普遍缺磷,水土流失较严重。
  第二节气候条件一、温度——量条件平原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7.5~18.3℃,南北差异不到1℃。山区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一般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10-20℃的活动积温减少200度左右。马鞍山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5℃,是全县的冷区。
  7月是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4~29.4℃(其中睦安、姑山、浔溪等部分山区约低2℃)。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5.0~5.7℃(上述山区约低1℃)。
  1953年到1985年,无霜期年平均277天。无霜期最长的是1973年,达.311天;最短的是1962年,仅246天。历年初霜日平均是11月21日,最早是11月4日(1955年);终霜日是2月21日,最迟是3月15日(1963年)。少数年份出现过晚春霜冻。
  二、降水量一水份条件 1953年到1985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05.6毫米。最多年雨量2189.9毫米(1953年),最少年雨量903.4毫米(19,63年),相差1286.4毫米。年降水历年相对变率15%。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552.7毫米。最大年蒸发量1893.2毫米(1963年),最小年蒸发量1238.9毫米(1953年)。多雨年降水量与蒸发量顺差可盈余950.9毫米;少雨年降水量与蒸发量出现逆差,亏损量可达989.8毫米。一年中以7、8、9三个月的蒸发量最大,达657毫米,占全年蒸发量的42.3%,年干燥度为0.85。
  四季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多雨季节一般从4月份中旬开始至6月下旬结束,这个时期的降雨量历年平均为85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3.2%。
  三、日照——照条件本县光照资源比较丰富。1953年-198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6.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1%左右。最多年份为2284.8小时(1963年),最少年份为1345.8小时(1960年)。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23.0千卡/cm2(1959年)。最多年份为167.6千卡/cm2(1963年),最少年份为92.9千卡/cm2(1959年)。全年大于10℃(生长季)时数平均为1027.5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82.9千卡cm2,占全年的77%左右。早稻生长期(4-7月中旬)的日照为561.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7.6%。二季晚稻生长期(7-10月)的日照时数为615.1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6.1%。
  第三节水力资源本县地表水资源丰富,县内有大小河港79条,总长为550.79公里,河网密度为0.32公里/平方公里。全县年平均天然来水量约66.22亿立方米,其中本县境内地表径流量平均为15.2亿立方米,外县过境径流量平均为51.02亿立方米。保证率so%的平水年,全县年产水量16.4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5718亿立方米,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需1.168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0189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量的74.3%,可供水量有盈余。保证率75%的枯水年,可供水量比需水量少0.1亿立方米。
  盱江的枯水流量为4.2立方米/秒;黎水的枯水流量为8.5立方米/秒;盱江、黎水、芦河的小支流有58条,枯水流量共6.97立方米/秒。其中,里塔乡0.77立方米/秒,睦安乡和株良乡0.5立方米/秒,麻姑山乡和万坊乡0.65立方米/秒,岳口乡0.79立方米/秒,上唐镇和新丰街乡、天井源乡0.75立方米/秒,洪门镇0.32立方米/秒,龙湖乡0.65立方米/秒,严和乡0.6立方米/秒,浔溪乡0.7立方米/秒,徐家乡0.51立方米/秒,沙洲乡0.73立方米/秒。
  本县水能蕴藏量也很丰富。盱江、黎水、芦河及其所有支流水能的理论蕴藏量达39740千瓦(不含洪门水电厂拥有的水能),实际可供开发利用的有15095千瓦,占37.89%。目前已开发利用4514.9千瓦,占可利用量的29%。盱江水能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县内丘陵山区河溪多,有一定落差,发展小水电的潜力较大。
  不利的因素是: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量年际变化也较大,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多年来平均4-7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5.14%,但利用率低,而8-9月晚稻灌浆和柑桔果实长大时间,降雨量仅占年平均降雨量的11.28%,降水与作物需水矛盾较突出,须靠水利设施供水。同时,由于盱江、黎河在上游的南丰、广昌和黎川三县境内流域面积广,本县汛期受上游三县暴雨形成的洪水危害很大,洪枯变化也突出。据水文站在刁水实测,盱江最大洪峰流量为4160立方米/秒(1962年),最小枯水流量为4.2立方米/秒(1963年),洪枯流量相差990倍。因此,不仅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困难,且往往造成水旱灾害。
  本县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据江西省水文地质大队1977年勘测,县内四周低山区域属补给区,丘陵地区属径流区,中部洼平地带和溪流地域属排渍区。大多数为浅水层,径流途径甚短,循环交替强烈,其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故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的制约明显。盱江两岸岩性结构松散,为堆积层孔隙水,水位埋深3-6米,水质好,可供作生活和一般中小型工业用水。
  第四节动物资源一、家畜类有黄牛、水牛、猪、羊、犬、马、驴、骡、猫、兔等。其中“南城纯种黑猪”较著名。建国后还引进了梅花鹿、荷兰奶牛和安哥拉兔。
  二、家禽类有鸡、鸭、鹅、鸽等。以“五黑鸡”为贵。新引进的良种鸡有白腊克、来亨、新杂288、罗丝鸡、狼山鸡、三黄鸡、新波罗等。良种鸭有湖鸭、北京鸭。
  三、野生禽类有珍贵的猫头鹰、啄木鸟、画眉和白尾梢虹雉等,还有白鹤、锦鸡、竹鸡、秧鸡、雁、鸬鹚、鹭鸶(即白鹭)、水鸭、鸥、叼鱼郎、鸳鸯、翡翠、鹰、鹞、鹳、斑鸠、、鹏、黄莺、燕、鹧鸪、百灵、八哥、白头翁、杜鹃、乌鸦、喜鹊、黄雀、练雀、麻雀等。
  四、野生兽类有珍兽水獭、穿山甲、野牛、黄斑虎、金钱豹和苏门羚等,还有豺、狼、狈、豪猪、野猪、山羊、、麂、獐、狐、狸、野兔、刺猬、黄鼠狼、松鼠、老鼠、田鼠、蝙蝠等。
  五、鱼类有鲩(草鱼)、鳙、鲢、鲤(以上为四大家鱼)、鲭、鲥、鳇、鳜、鳊、鲫、枪鱼、鳗、黄桑、鳝、鳎、鳅、三节篱鱼、蛇鱼、餐鱼等。1971年还引进了非洲鲤鱼、非洲鲁鱼、丰鲤、荷包鲤、河源鲤、兴国鲤等。
  六、软体动物有蚌、蚬、螺、蛤、蜗牛等。1975年,养育珍珠蚌获得成功。
  七、两栖动物有雨蛙、青蛙、棘蛙(石鸡)、乌蛤蟆、蟾蜍等。
  八、爬行动物有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蕲蛇、蝮蛇、青竹蛇、水蛇、晰蜴、壁虎、龟、鳖等。
  九、节肢动物有虾、蟹等。
  第五节植物资源一、谷物类有水稻、高粱、玉米、小麦、大麦、荞麦、粟等。
  二、豆类有黄豆、赤足豆、黑豆、青皮豆、绿豆、花络豆、香色豆、金豆、红豆、表黑豆、豇豆、云豆、蚕豆、豌豆等。
  三、蔬菜类有白菜、芥菜、苋菜、蕹菜、花菜、齿根、莙荙菜、蕲菜、莴苣、黄麦菜、斑菜、芹菜、蕌子、葱、蒜、韭菜、辣椒、茄子、葫芦、葫子、黄瓜、甘兰、菠菜、榨菜、雪里蕻、萝卜、胡萝卜、黄花菜、洋葱、生姜、芋、葛薯、脚板薯、四季豆、眉毛豆、扁豆、刀豆、豆角、南瓜、冬瓜、苦瓜、.丝瓜、马铃薯、西红柿、莲藕;茭白、山药、野蕈、香菇、银耳、黑木耳、草菇、茶菇、平菇、凤尾菇等。
  四、瓜果类有西瓜、梨瓜、香瓜、梢瓜、梨、桃、李、杏、枣、柑、桔、橙、柚、石榴、无花果、柿、葡萄、樱桃、山楂、枇杷、杨梅、毛栗、板栗、金桔、菱角、银杏、橄榄、罗汉果等。
  五、经济作物类有苎麻、黄麻、火麻、蓖麻、芝麻、花生、红薯、荸荠、油菜籽、油菜、油桐、茶叶、棉花、甘蔗、烟叶、土漆、莲实等。
  六、竹类有毛竹、斑竹、紫竹、苦竹、篁竹、佛手竹、实竹、箭竹、观音竹、刺竹、箬竹、慈竹、千年竹、筘竹、方竹、风尾竹、白竹、黄竹、人画竹、水竹、金竹、桃竹等。
  七、木类有珍贵树种龙须柏、香柏、银杏、水杉、金钱松、罗汉松、鹅掌楸和花榈木等,还有杉、松、槐、柏、柳、梓楠、榆、椿、枫、栗、棕榈、铁栗、桐、乌桕、柘、苦楝、炼绿柴、黄杨木、栎、枳、榉、桧、槠、榛、桂、茶、皂角、漆、铜钱树、金樱、檀、梓、沧桐、油桐、悬铃木、榕、冬青等。
  八、花卉类有牡丹、芍药、梅、夹竹桃、腊梅、桂花、紫荆、杜鹃(映山红)、女贞、七里香、瑞香、茉莉、海棠、木槿、芙蓉、山茶、辛夷、望春、栀子、月季、菊花、凤仙、水仙、丁香、玫瑰、夜来香、百合、兰、天,蓼、蔷薇、美人蕉、凤尾蕉、仙人掌、仙人球、仙人山、西湖景、绣球花、长生草、含羞草、蝴蝶花、素馨、山丹、剪春罗、玉簪花、夜合、荷花、子午花(夜落金钱)、鸡冠花、雁来红(老少年)、雁来黄、千日红、千日白、万年青、金盏、茑萝、牵牛、四季花、大丽花、葵、狮子草(五星花)、薜苈等。
  九、杂草类有藤、萍、紫云英、水浮莲、苔、藻、茅、芷、莎、稗、蓼、蕨、蒲等。
  十、药物类有黄精、香薷、姜黄、前胡、白芍、麦冬、牛夕、金交剪、老鸦蕌、紫苏、菖蒲、益母、木贼、车前、旱莲、杜蘅、艾、小茴香、兰草、泽兰、天南星、首乌、蓖麻籽、关公须、夏枯草、老鹳嘴、半夏、千里光、谷精、五加皮、苍耳子、蒺藜、白鸡冠、冬葵子、淡竹叶、构杞、灵芝、骨碎补、蒲公英,黄莲、土人参、南沙参、山慈姑、桔皮、枳壳、枳实、乌药、木瓜、杏仁、桔梗、使君子、淮山、勾藤、香附子、金银花、山栀子、茵陈、白花蛇舌草、伏苓、十葛、青木香、八角莲、穿心莲、七叶一枝花、金钱草、瓜蒌、红花、芦根、土三七、半边莲、生地、冬瓜子、党参等。
  第六节矿产资源据建国后地质部门的普查勘探,本县虽发现一些矿脉、矿点、但具有供国家开采的矿藏资源很少。曾开采和尚在开采的小矿有: 一、煤矿洪门陈家煤矿位于洪门水库旁。无烟煤,储蓄276.5万吨。1958年曾一度开采,日产20吨。
  洪门包坊煤矿储量20万吨。1958年、1979年曾两度开采。据各点取样分析,结果如下: 二、硫铁矿丹下硫铁矿位于麻姑山乡丹霞、排上、上渚。矿点中心地段(丹霞),储量104.8万吨。品位:含铁30.5%,含硫24%,含铜1%。1979年开始采掘。横排山上估算储量16.8万吨,含硫量l4%。
  三、铁矿黄狮铁矿位于沙洲乡黄狮村,据1971年省重工业局对该矿进行深部查评,铁矿石远景储量为104.8万吨,可供地方小型开采。全区硫化铁平均品位为30.5%,二氧化硅平均达44.23%。
  四、萤石矿位于龙湖乡王坪,含氟化钙85%以上,1979年开始采掘。
  五、石良后矿主要分布在上唐镇、包坊两乡。主要矿点有万坊、蒋源、汤池、貌陂、包坊。矿石品位高,氧化钙含量为50-54%,二氧化硅含量低于4%;氧化镁含量低于2%。现尚未进行地质钻探,储量不明。目前仅进行地表以上矿石开采。
  六、金矿位于岳口乡双港,储量不明。尚在勘探,并着手开采。
  表3-7 其余各类矿藏分布情况表第五章自然灾害本县自然灾害主要有气候灾害、虫害及地形变化灾害。
  第一节灾害性天气一、春寒一低温阴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我县双季早稻播种育秧季节 。这段时间的天气时晴时雨,冷暖多变,常出现连续五天以上日平均温度低于10℃,最低温度低于5℃,日照时数少于2小时的低温阴雨过程,即所谓“春寒”,对春播产生不利影响,长春寒天气影响尤大。1955年、1970年、1976年均出现过长春寒,造成全县大面积烂秧。
  二、夏寒一小满寒小满至夏至前后出现连续三天以上平均温底低于200C的低温天气称‘‘小满寒”,对早稻危害极大。小满前后,早稻处于幼穗分化阶段,低温使颖花退化或花粉不育,空壳率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产量。
  1953-1980年小满至夏至期间出现低温天气有11年,除1961年-1965年连续5年无夏寒外,基本上两年一遇,出现的时段多集中在5月中旬,5月25日后,再无夏寒天气。
  表3-8 1953-1980年各时段秋季低温出现机率三、秋寒一寒露风秋季第一次强冷空气往往出现在寒露前后’。强冷空气到来后出现的低温阴雨天气,称为“秋季低温”,俗称“寒露风”。“寒露风”有轻度型和重度型两种。轻度型指的是连续三天以上的日平均温度低于22℃,重度型指的是连续三天以上的日平均温度低于20℃,或延续时间虽仅两天,但其中有一天最低气温低于16℃。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碰上“寒露风”,则造成大量空壳,空壳率一般达30-50%,严重时造成无收。本县秋寒出现时间各年差异很大,最早和最晚相差一个多月。重度型寒露风历年平均始现日期为10月5日,最早年份是1971年9月19日,最迟为1953年10月20日。轻度型寒露风历年平均始现日期为9月25日,最早是1953年9月7日,最迟是1975年和1978年的10月13日。
  四、洪涝本县地处盱江下游,降水集中。雨季一般从4月份开始,6月份结束,迟的年份5月开始,7月中旬结束,持续时间平均80余天,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加之水土保持能力差,河床逐年升高,常造成洪涝灾害。
  (一)历史上洪涝概况: 宋景祐三年(1036年)夏大水,死于水灾者甚多。
  宋皇祐二年(1050年)六月,大水。
  宋治平元年(1064年),大水。
  宋淳熙七年(1180年)大水,龟湖桥被冲毁。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八月,水淹城内四街。
  元延祐元年(1314年)八月,大水。
  元泰定元年(1324年)八月,大水。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大水。太平桥被毁。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夏大水,太平桥再度被毁。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雨雪。
  明嘉靖八年(1529年)五月大水,东门口水深丈余。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月,大水。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五月,大水。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二月大雨,雷鸣如夏。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大水,摧塌凤凰山西角。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夏,水灾。
  明万历元年(1573年)夏,降大雨雹,冬又遭雷雹。万历二年、三年夏,连发大水。
  清顺治四年(1647年)夏,大水灾,引起饥荒。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五月,水灾。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水灾。
  清康熙六年(1667年)四月,水灾。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五月,水灾。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七月,水灾。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大水涨至府署前。
  清嘉庆五年(1800年)七月十五日,大水漫至府署前。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水灾。
  清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二十六日,大水冲塌太平桥东五拱,淹没大片农田。
  民国元年(1912年)春,大水灾。
  民国20年(1931年),特大洪水,为此前60年所罕见。
  (二)建国后洪涝灾害 1952年大洪水。5月连降暴雨,盱江最高水位达70.14米(刁水观测点的水位,下同)。
  1953年大洪水。盱江最高水位达70.08米。
  1961年大洪水。6月12日盱江最高水位达70.33米。
  1962年特大洪水。5-6月连涨5次大水,盱江最高水位达70.97米,为建国以后最高水位。
  1967年大洪水。仅6月22日晚,降雨量达289.5毫米(麻姑山一带降雨量达450毫米以上),麻姑山、洪门、龙湖等地,山洪暴发,崩山倒坡,冲毁村庄。
  1969年特大洪水,6月30日盱江最高水位达70.69米。
  1982年特大洪水。6月中旬连降暴雨,该月17日盱江最高水位达70.46米。
  五干旱 (一)历史干旱概况: 宋治平三年(1066年)旱。
  宋绍兴五年(1135年)旱。
  宋淳熙七年(1180年)大旱。
  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四至八月不雨。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大旱。
  明正德九年(1514年)春旱,直至五月方雨。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五月大水,六月大旱。
  明万历三年(1575年)夏大水,秋冬大旱。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大旱。
  明万历十七年五月大旱不雨,引起大饥;秋七月大疫。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大旱。
  清顺治三年(1646年)夏五月至冬十月不雨。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夏五月旱。
  清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旱。
  清康熙五年(1666年)旱。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旱,自五月至九月不雨。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月、八月大旱,粮食收成不到一半。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夏大旱。
  民国23年(1934年)大旱,农作物枯萎。
  (二)建国后历年干旱情况: 连续20天以上未出现日降水量大于10毫米,过程降雨量小于20毫米的久晴少雨天气过程,称为干旱。本县春夏秋冬四季都可能发生干旱,但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是夏(伏)旱和秋(伏)旱。按连续出现20-30天干旱的年份为轻旱年,连续出现30-60天干旱的年份为中(或重)旱年,连续出现60天以上干旱年份为严重旱年标准划分,从1953年至1980年,本县轻旱年有10年,中旱年有3年,严重旱年有9年(1959年、1963年、1964年、1966年、1967年、1968年、1971年、1974年、1978年)。其中1963年发生伏秋旱,从7月20日至10月10日连续干旱83天,为本县最严重的旱灾记录。
  六冰冻南城冬季常出现冰冻。最早见于12月上旬,最晚在2月底,持续时间可长达20天之久。旧县志记载,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曾出现“六月雨雪”。建国后,以1964年、1972年、1977年冰冻最为严重,柑桔、油菜、红花草严重受害。
  七冰雹冰雹一般出现在2至4月,路径多东北走向,成带状移动。1967年降冰雹4次,2月2次,3月1次,4月1次。其中3月27日17时22分至35分下的一场冰雹,现场记录平均每颗重量为2.8克,最大重量达90克,损坏禾秧103100亩,绿肥3200亩,油菜3870亩,房屋多栋。解放后其他年份如1954年4月、1961年11月、1962年4月也下过大小不等的冰雹。
  八大风常见大风有三种:即寒潮大风、雷雨大风和台风。寒潮大风出现在冬季,雷雨大风出现在夏季,台风出现在秋季或夏秋之交。
  寒潮大风是北方冷空气入侵时大范围强风,持续时间长,最大风力在8-9月级之间。
  雷雨大风具有出现范围小、时间短、风力大的特点,最大风力可达10级以上,有很大的破坏力,多出现于夏季。
  台风多在福建沿海登陆,越过武夷山影响南城,范围大、风力较弱,常形成较大降水。
  民国元年(1912年)因大风和连续几十天春雨,使农作物受损歉收,米价每升涨至一百文。1973年4月11日,浔溪乡出现一次雷雨大风,风力达10级左右,吹倒猪牛栏110间,损失稻种1900斤、留种红花草31O亩、油菜70亩,受灾者达600户。大风每年平均有7次左右,较多的年份(1967年)达13次之多,较少的年份(1954、1960、1961年)仅有1-2次。每年4月份的雷雨大风最多,年平均1-2次,占全年大风的18%。
  第二节山崩、地震南城因地形变化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山崩和地震。
  一山崩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因发大水,凤凰山西角崩塌,毁田甚多。
  1967年6月22日晚大雨,造成山洪暴发,麻姑山、洪门、龙湖、浔溪等山区发生山崩,毁坏房屋多栋,死亡40多人,9万多亩良田受灾。
  二地震南城位于河沿一邵武断裂带一侧。该断裂带曾发生过几次大地震,震波轻微影响南城,但未曾造成损失。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二月十五日,轻微地震一次。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轻微地震一次。
  明嘉靖元年(1522年),地震一次,可闻震声。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十一月,轻微地震一次。
  明崇祯七年(1634年)三月,轻微地震一次。
  民国7年(1918年)正月初四十时,地震一次,门壁被震动。
  第三节虫害对农林业生产危害最大的害虫有螟虫、稻飞虱、浮尘子、蝗虫和松毛虫。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蝗灾。
  清雍正十年(1732年),螟灾。
  清乾隆七年(1742年)秋螟灾,晚稻无收,导致次年大饥,斗米二百文。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七月,蝗灾。
  民国17-18两年(1928-1929年),发生三化螟害,损失严重。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采取有力措施防虫治虫,未酿成过大的灾害。
  第六章环一境保护第一节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建国前,县城环境卫生事业落后,清运垃圾、粪便均用肩挑、手拉,清运能力低。其时城区范围较小,居民生活结构较简单,工业不发达,污染源少,县城环境污染尚轻。
  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新办工业企业星罗棋布,交通、能源、食品、制革、化工业规模越来越大,城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污染也较严重。
  县内污染源有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和城镇生活五个方面,全年排放废水74万吨,废气2亿标立方米,废渣8000吨。主要污染源是工业的“三废”和噪音。
  工业污染源1985年全县有污染源的工业企业27家,年排废水44万吨,废气2亿标立方米,废渣6000吨。有6家工厂的噪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废气除部分由生产过程产生外,主要因燃煤产生。废气中主要有害物日均排放量为:烟尘3890公斤(林格曼浓度均在3-6级),二氧化硫19288公斤,氮氧化物547.3公斤,一氧化碳82公斤,粉尘6575公斤。
  废水大部分由冷却、洗涤、印染等生产过程产生。它的主要污染物日均排放量为:硫化物6公斤,铅0.04公斤,氟化物4.8公斤,氰化物4.8公斤,六价铬0.4公斤,锌0.36公斤,废油0.14公斤。
  废渣主要有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垃圾和少量化工废渣与放射性废渣。
  农业污染源主要是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
  交通运输污染源主要是噪音和废气,废气中的有毒有害污物主要有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烃类化合物。
  医疗卫生污染源主要是排放大量含病源微生物的污水。
  城镇生活污染源城镇居民生活中排放的废弃物也有废气、废水、废渣三种。废气是燃煤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烟尘。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30万吨。生活垃圾年排放量约2500吨。
  由于环境受到污染,森林植被和地貌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因而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农业生态遭到的破坏更为突出。
  农业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森林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两方面。由于乱砍滥伐林木,使全县森林蓄积量锐减,1985年森林复盖率仅有29.7%。由于抗日战争时期多数贫瘠山地被外地难民任意开荒垦殖,“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搞开山造田、毁林种粮,加上部分山区挖矿、修路,而形成比较严重水土流失现象。根据80年代初南城县农业区划的调查资料,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共有88.5万亩,占总面积的34.76%,其中严重流失为17.42万亩,中度流失为18.49万亩,轻度流失为52.59万亩,属于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县。
  第二节环境保护工作建国后,先后成立了县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管理所,努力搞好县城环境卫生。50年代改造了县城全部公用水井,70年代在县推广了钢管压水井250口,80年代建起了自来水公司,汲取盱江河床的潜流水供居民饮用,基本解决了县城和郊区(除河东地区外)的供水问题,不仅方便了广大群众,且提高了水质。还结合整治街道,清理和完善了全城的排水系统。
  1984年,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制订了城镇建设规划,开展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工作,对排污超标的单位开征排污费。通过全面调查,建立了“南城县工业污染源调查档案”,积极治理老污染源。工业废渣大部分被用作农肥、建材生产材料和填坑修路,放射性废渣进行埋藏处理,垃圾大都运往郊外筛取肥料和烧成灰肥。此外,近年来利用城镇空地大量植树,机关和工厂也尽量利用空地栽花种草、美化环境。
  县内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从50年代开始。30多年间,通过兴修水库、山塘等水利工程,已使330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
  70年代末,省、地确定南城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1980年秋,经省、地派人协助调查核实,在天井源乡选定5.31平方公里流失区为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站。当年冬,组织该流域内河垅村农民300余人,大干100天,整修梯形块状山地,开挖排灌水沟,建立鱼鳞坑、谷坊等,用工3.5万个,完成土方6.4万余立方米。为大面积地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作出示范,还在该试验点搞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科研工作。1981年春,在上述流失区种了黑松、油茶、泡桐、柑桔、白水樟,播种山地绿肥田菁、胡枝子、白塘子、猪屎豆等。为解决上述生物的灌溉问题,1981年夏还建成一座17千瓦的电力扬水站,开设东西分水闸,在流失严重区挖建不同规格的鱼鳞坑,筑设有溢洪道与不设溢洪道两种类型的拦砂坝。实验证明,这些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都较好。
  近几年,继续在盱江河岸加固圩堤,增设排洪机械,防止洪涝灾害;在丘陵和山区兴建水库等蓄水防旱工程,并恢复植被,以增加地表截留能力,减少径流,从而更好地控制了平原的涝渍灾害和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森林法》,利用飞机播种马尾松,不仅造林面积大,成活率也比以往高;加强了森林管理,基本上刹住了乱砍滥伐的歪风,封山育林颇有成效,因而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的生态环境。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