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的历史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301
颗粒名称: 县城的历史变迁
分类号: K9
页数: 2
摘要: 最初的县城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城址在县境东南39都的石下(原硝石街河对岸,今洪门水库内)。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县城迁到盱江西岸榻埠街(今光塔村)。因常有洪水为患,唐乾符三年(876年)乃沿河上溯1.5公里修筑罗城为新县城,城址东至天井源,西到门楼岭,盱江穿城而过,东西城区以浮桥相连。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为利于防守,藉盱江天堑,敛东展西,东沿盱江构筑城垣,西城扩至磨盘山(今县城老西门)。
关键词: 地理沿革 地区演变

内容

最初的县城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城址在县境东南39都的石下(原硝石街河对岸,今洪门水库内)。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县城迁到盱江西岸榻埠街(今光塔村)。因常有洪水为患,唐乾符三年(876年)乃沿河上溯1.5公里修筑罗城为新县城,城址东至天井源,西到门楼岭,盱江穿城而过,东西城区以浮桥相连。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为利于防守,藉盱江天堑,敛东展西,东沿盱江构筑城垣,西城扩至磨盘山(今县城老西门)。
   明弘治八年(1495年),益端王朱祐槟(明宪宗第三子)封藩南城,征发建昌府所辖各县工匠伕役,于城内东南部兴建王城王府,并加固县城城墙,使建昌古城形成外有县城、内有王城的格局。
   明、清时期,城内平面布局呈长方形,东西短,南北长,设东西南北4座城门。城墙周长4.6公里,高8.4米,厚6.4米,城基宽9.7米。4座城门外均加筑瓮城。城外西、南、北面有护城河,河宽约5米,深约4米。城门上有高大城楼,险要处还设有箭楼。县城东凭盱江天堑,西枕磨盘山屏障,城高池深,十分坚固。
   清代,益王府改作文庙,王城城墙逐渐毁弃。
   民国时期,城墙疏于修缮,多处塌毁,西、南、北城壕逐渐淤塞。抗日战争时期,县城两次遭日机轰炸,还于1942年一度沦陷,遭日军纵火焚烧。劫后,昔日古城,化为一片瓦砾。
   建国后,旧城失去防御作用,且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除东门沿河一带的古城墙留作防洪外,其余城门、城墙被陆续拆除。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