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2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佛教
分类号: B9
页数: 1
摘要: 佛教来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建于唐大中时(847-859)的翠云寺为金溪最早的佛教寺院,为僧人惠林所创。唐中和二年(882),又有曹洞正宗传人,高僧白云长老(名匡仁、号圆照大师)创建竦山寺,尔后,四乡相继建造了众多的寺堂、庙宇、庵院。到解放前夕,全县共有寺、庙、庵511处,佛教人士115人,其中和尚76人,尼姑39人。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佛教

内容

佛教来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建于唐大中时(847-859)的翠云寺为金溪最早的佛教寺院,为僧人惠林所创。唐中和二年(882),又有曹洞正宗传人,高僧白云长老(名匡仁、号圆照大师)创建竦山寺,尔后,四乡相继建造了众多的寺堂、庙宇、庵院。到解放前夕,全县共有寺、庙、庵511处,佛教人士115人,其中和尚76人,尼姑39人。
   解放前,深受压迫、剥削的贫苦农民,把希望寄托在来生来世,因而信佛教者较多。这种人家,一般供奉着一尊佛,初一、十五斋戒上供,不定时地上庙宇烧香还愿,祈祷神灵保护家境人口平安、生计兴旺发达和来世幸福。
   解放初,全县仍有寺、庙、庵49处,其中4处有和尚9人,10处有尼姑16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所有寺庙停止佛教活动,部分寺庙被拆除,僧尼被赶出寺庙还俗。1978年后,佛教活动得到保护,寺庙得到整修,僧尼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尊重。1985年4月,疎山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省重点开放寺庙之一,其住持善道,被安排为县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理事。至1985年止,全县佛教徒居住的寺庙庵有疎山寺、清华庵、平游寺三处,佛教人士1 8人,其中和尚8人,尼姑5人,居士5人。农村老年妇女中仍有不少信佛者。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