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民间信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230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民间信仰
分类号: K892.4
页数: 1
摘要: 旧时的庙会都要进行“迎神”活动,祈求诸神保祐。如浒湾七月廿三迎财神,八月初二迎广王、九月初九迎梅葛先师;丁家九月十三迎萝I、王;琉璃陀山殿迎陀山老爷等。每年八月十三、九月十三“十庙相会”于琉璃岗。迎神时,将庙里的菩萨移下殿,放置轿中,由几名壮汉扛抬,前有旗罗开道,后有男女儿童扮演的“故事”相随,一路鸣锣鼓乐。迎神,1~3天不等,一般要请戏班子唱戏,浪费许多人力、钱财。解放后,“迎神”习俗渐废,一些庙会逐渐演变为贸易性质的物资交流会。解放后,无论城乡,青年人多不信奉,但老年人信奉的却较多,“过阴”、“问灵古”、“扛筲箕”等在农村中时有出现。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民间信仰

内容

一、迎神旧时的庙会都要进行“迎神”活动,祈求诸神保祐。如浒湾七月廿三迎财神,八月初二迎广王、九月初九迎梅葛先师;丁家九月十三迎萝I、王;琉璃陀山殿迎陀山老爷等。每年八月十三、九月十三“十庙相会”于琉璃岗。迎神时,将庙里的菩萨移下殿,放置轿中,由几名壮汉扛抬,前有旗罗开道,后有男女儿童扮演的“故事”相随,一路鸣锣鼓乐。迎神,1~3天不等,一般要请戏班子唱戏,浪费许多人力、钱财。
  解放后,“迎神”习俗渐废,一些庙会逐渐演变为贸易性质的物资交流会。
  一、奉鬼神金溪城乡居民历来都有信奉鬼神者。民国时期编印的《各县社会调查》载:“一般人民往往遇疾不医,仅知祈神”。倘遇灾异,久病不愈或瘟猪死牛,人们便向鬼神祈求消灾去难,求助于巫婆、神汉,搞“过阴”、“抢魂”(又叫打锣鼓事)、“问灵古”、“扛筲箕”等愚昧活动,既贻误人命,又浪费钱财。
  解放后,无论城乡,青年人多不信奉,但老年人信奉的却较多,“过阴”、“问灵古”、“扛筲箕”等在农村中时有出现。至1985年,多数村庄仍建有土地庙、社令祠、山公龛等,逢年过节,几乎家家都用香烛敬奉,以求平安。
  三、打时一种小型占卜、习俗,当遗失财物,牲畜走失,财物被盗时常采用之。打时人则按发生的时间来推出五行,断出方位、时间。此习方便易行,农村流行,尤为老年人相信。
  四、算命城乡流行,尤为农村妇女相信。当人们为得知自己一生命运安排时,便给算命先生报上自己的生辰八字。算命先生便揣摩其意,推算出此人的吉凶祸福或寿命长短,或子女多少,或富贵贫贱等,摇唇鼓舌,骗取钱财。
  五、禁忌金溪风俗,涉及言行禁忌主要有: 正月初一不说犯忌话,不用针和剪,不向外泼水,不向外扫地。
  贺人喜庆所送衣着食品和所包钱数,忌成单数;吊唁物品则忌成双数。
  老人亡故,春节忌贴红对联。
  身死异地者,尸体或棺柩不能进住屋。
  青年夭折,不能安葬于祖坟山。
  男人忌在晒有女人衣裤的竹杆下通行。
  喝酒猜拳时,不得同伸食指、中指和一个食指或小姆指。
  已出嫁的女儿第一年不得在娘家过年。
  对一般女子不得称“姑娘”,因金溪语言习惯,“姑娘”即“婊子”。
  忌说“死”,小孩死了要说“走了”;老人死了要说“老了”、“过身了”。
  忌说“棺”,为老人置办棺木,称“寿房”或“百岁房”。
  新建房的屋脊不得高于排在后面房子的屋脊,否则即谓挡了“财气”,将招致后面房主的干涉。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