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19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风俗
分类号: K892.4
页数: 3
摘要: 民国时期,平民百姓多穿手工做的便衣,有对襟和大襟两种,春秋穿长衫、短褂、白头肥腰长裤(俗称便裤),冬穿棉袄(俗称绑身)棉袍,家境富裕的老年人穿皮袄皮袍。夏季,男穿短衫、短裤,女穿旗袍、套裙。官吏多穿西装、中山装,学生多穿学生装、童子军服。衣色以青、白、蓝为主。男子在外劳动,喜围围布,围布长5尺,多为青、兰色,收割季节,围腰当裤,寒冬腊月则用来紧……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生活风俗

内容

一、服装衣服民国时期,平民百姓多穿手工做的便衣,有对襟和大襟两种,春秋穿长衫、短褂、白头肥腰长裤(俗称便裤),冬穿棉袄(俗称绑身)棉袍,家境富裕的老年人穿皮袄皮袍。夏季,男穿短衫、短裤,女穿旗袍、套裙。官吏多穿西装、中山装,学生多穿学生装、童子军服。衣色以青、白、蓝为主。男子在外劳动,喜围围布,围布长5尺,多为青、兰色,收割季节,围腰当裤,寒冬腊月则用来紧身御寒,推车挑担又用于披肩擦汗。妇女操持家务,一般腰束围裙,围裙多为青、兰色。
  解放后,县人穿着式样增多。初期穿列宁装、解放装;尔后发展穿青年装、学生装、中山装、解放军服、工作服;80年代开始后,猎装、运动装、西装、裙服、夹克衫、羽绒衫、滑雪衫流行。青年男女衣着款式较多,仅女裙就有四块式、六块式、八块式、喇叭裙、西装裙、旗袍裙、学生裙、直身连衣裙、连袖连衣裙等。中老年则比较单调。衣色,50年代以青、白、蓝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喜穿黄色和草绿色军服。80年代开始后,各种色彩流行,尤其是女服,色彩华丽、鲜艳。各式衣服,多为缝纫机缝制,手工制做的极少。
  帽子民国时期,平民百姓先是戴布制束帽,后多戴毡帽、猴头帽;富人商贾先盛行西瓜帽,后多戴大礼帽。解放后,老人多戴风雪帽,中年人多戴鸭舌帽、军帽,青年人戴帽的很少。
  鞋袜清末民初,城乡居民,春夏秋三季多穿青色、圆头、低帮的布夹鞋,冬季多穿蚌壳形棉鞋,下雨天则为牛皮钉鞋或木屐,野外劳动多为草鞋。袜子多用白布缝制,男女皆同。民国中期,城镇居民始穿胶鞋、皮鞋、线袜、纱袜;农民穿鞋依旧,线袜、纱袜也开始盛行。解放后,牛皮钉鞋、木屐逐渐被胶鞋所替代。春夏秋三季多穿胶鞋、塑料凉鞋和皮鞋、布鞋,冬天多穿棉胶鞋、布棉鞋、皮棉鞋、旅游鞋,下雨天穿套鞋,农民劳动时多穿塑料鞋、胶鞋,草鞋已不多见。袜子,解放初多为线袜、纱袜,后逐渐被尼龙、锦纶袜所替代,男女皆同,城乡无甚差别。
  一、容装发型民国初,政府令男子剪辫,城乡男子初为光头,继为平顶;年轻姑娘前留刘海,后编辫子;女子出嫁时,发辫挽成发髻,用线绞去面部汗毛,俗称“开面”;男孩多为“瓦片”头,俗称“囟门搭”;女孩多编辫子。民国后期出现火烫发,西发开始在城镇居民中流行。解放后,电烫和化学烫相继传入,男子发型一般为平顶、游泳式、西发,青年男子爱留长鬓发,城镇女子多烫发,式样有“波浪”式、“流云”式、“菊花”式等。乡村女子有的编辫子,有的留短发,辫子式样有双、单长辫,双短辫。男孩多为游泳式、平顶。女孩多为编辫,式样有朝天辫、双短辫等。
  首饰民国时期,男子多不戴首饰,妇女戴首饰的较多,且较讲究,主要有钗、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儿童有项圈、手镯、百家锁等。解放初期,妇女、儿童戴首饰较多,尔后,逐渐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绝迹。80年代后,男子戴戒指,女子戴戒指、耳环、项链者渐多。
  三、饮食主食县人以食大米为主,间或面食、米粉,一日三餐。解放前,贫苦农民多以杂粮、瓜菜掺入作主食,有时还以荞麦糊和红薯充饥。解放后,城乡居民普遍食用大米,早上,农村中大多数是捞饭煮粥,即将大米煮开,捞取饭坯,留下部分饭坯煮粥,然后将捞取的饭坯用甑蒸熟,称之蒸饭。早上食用之后,一般将饭甑放入锅中或用棉絮包好,使中午不吃冷饭,晚上要吃,则再用火蒸热。春插和夏收夏种季节,农事繁忙,上、下午各增加三餐“点心”。城镇居民早餐多吃馒头和稀饭,中午和晚上则吃干饭或面食。
  菜城乡居民均以蔬菜为主,多喜煎炒,菜味以成为主,兼食酸甜,辣椒四季不离,尤以夏秋之时的炒辣椒(有的加豆豉)和冬春之时的盐窖辣椒最为普遍,霉豆腐、腊肉、腌菜为本县传统菜肴。城镇居民多现买现吃,荤素搭配。农家吃的蔬菜多为自产,夏秋季节,童男少女,各显本领,捉鱼、挖黄鳅、拾田螺、捉黄鳝,户户不离鱼鲜。
  迎送新亲、稀客的菜肴,城乡都很讲究,杀鸡宰鸭,制作点心,上桌至少十大碗。
  嫁娶宴请菜肴,旧时每桌以十碗为标准,现今遍行冷盘、热炒,每桌一般在十四盘以上。
  丧事菜肴,一般不得少于十大碗。
  春节菜肴,传统的有红烧肉、红烧鱼、香菇烹鸡、肉丸、蛋菇、萝卜芋头(即年菜)等。
  点心传统的点心有米花、糯米团子、麻糍、油条、包子、年糕等,尤其是米花,遍及四乡。农民在冬季用糯米为原料,蒸、晒、碾后做成米花坯,再将米花坯炒成米花。晒干碾扁后的米花坯不易坏,一直可留到次年夏天。80年代后,鸡蛋糕、饼干等点心,颇为风行。
  酒茶城乡居民喜欢饮烧酒(谷酒),春节和端午节期间,还喜欢饮自酿糯米酒。80年代以后,城乡对啤酒、汽酒和各种瓶装白酒的需求量大增。
  金溪男人多喜喝红茶(农村多为自制)。接待亲友,先泡红茶一杯,以示热情,酒饭之后,多喝浓茶,以利消腻。
  四、居住民国时期,金溪民间房舍多数座北朝南。农村以泥壁居多,城镇则多为砖木结构。以“一字四拼三间”式最为普遍,厅堂部分多以木板壁分隔,前为正厅,俗称“堂前”,中间放置香橱(俗称“角机”)和八仙桌。为一般人家的基本摆设;后为后堂,俗称“拖铺”。正厅之上有一梁,叫“栋梁”,梁中间安一只铁钩,俗称“凤钩”。正厅两侧各为两间住房,但房与厅堂用板壁分隔。房上多铺楼板,用来储存物品。房高多为1丈5尺6寸,1丈6尺6寸,也有1丈7尺6寸。房外观为前后下水、缸瓦、白粉墙,两侧为人字或山字墙。厨房或在正屋后,或在正屋侧。
  金溪还有少数“半边翘”屋,即一堂一室;“印式”屋,前屋设反厅,形成三坡倒水,中设天井,四壁墙合围,形似方印;“直进”屋,即几幢“一脊四拼三间”,前后贯穿有两幢直进,三幢或四幢直进之分,前后栋之间分别有厢房、楼巷、天井衔接。以上式样房屋的窗户狭小,室内多阴暗。
  解放以后,农村新建房一般为砖木结构“一字四拼三间”格式平房。7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一字四拼三间”式的两层楼房,机关企业的宿舍都是成套单元建筑,一般是三室一厅,且有厨房和卫生间。这些成套单元建筑既有平房,也有两层以上的楼房。
  五、用具民国时期,城乡殷商富户的生活用具数量多,质量好,且配套,房中有花板床,梳妆台、大衣橱、樟木箱等;厅堂有自鸣钟、八仙桌、木交椅、古瓷瓶、小屏风等;筵席用的餐具多是高级薄胎的细瓷碗(盘)和精工细制的象牙筷。一般市民和贫苦农民家具少质量也差,多为竹木制品及简单金属手工制品,如竹椅、木盆、铺板床、生铁锅、锡壶、陶碗、竹筷等。
  解放后,城乡居民生活用品不断更新。50年代,闹钟、热水瓶、铝锅、搪瓷盆等进入了城乡一般家庭;60年代,宁波床、宜黄橱、床头柜、大衣橱、五斗橱、写字台开始流行;70年代后期,三机(收音机、缝纫机、电视机)、三转(自行车、电风扇、手表)已在多数职工和部分农民家庭普及;80年代开始,家具进一步更新,式样有捷克式、上海式、宁波式等,用料有钢、木、塑料、人造革等,油漆有清漆、腊克、树脂漆,结构由单一式向组合式发展,双人和单人沙发及与之配套的家具开始进入居民住宅。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