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1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轶事
分类号: K295.64
页数: 4
摘要: 王安石五至柘岗旧志载:“柘岗在十七都,县西六十里,高二里,周迥五里,形势回伏,幽偏可怡,每春月,辛夷盛开。上有王安石读书堂,外家吴氏居其下……”。第一次是在宋仁宗明道二年,13岁的王安石因祖父王用之病故,随父母从韶州回来奔丧,并在家守孝3年.因他祖父丧于金溪的灵谷山,故到柘岗住的时间也较长,得与诸表弟妹同窗读书,并于此时见到了当时传闻的金溪神童方仲永。汤显祖21岁时中举,谢廷谅中举则比汤显祖晚7年。一日,蔡老突然接到“请柬”,邀请赴宴,参加“送瘟神”仪礼,其真意,蔡老早已明白。此联一出,四座惊绝,腐儒乡绅噤若寒蝉。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轶事

内容

王安石五至柘岗旧志载:“柘岗在十七都,县西六十里,高二里,周迥五里,形势回伏,幽偏可怡,每春月,辛夷盛开。上有王安石读书堂,外家吴氏居其下……”。
  王安石是柘岗吴家(今废)的外甥和女婿.他的外公叫吴畋,他的岳父是他的从外公吴敏的长子吴芮,他的祖母谢氏和吴敏的夫人谢氏是堂姐妹,正是三代亲缘,恰恰异常.王安石一生五次回乡,每次都曾来过柘岗。
  第一次是在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13岁的王安石因祖父王用之病故,随父母从韶州回来奔丧,并在家守孝3年.因他祖父丧于金溪的灵谷山,故到柘岗住的时间也较长,得与诸表弟妹同窗读书,并于此时见到了当时传闻的金溪神童方仲永。
  第二次是在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王安石23岁,正官淮南,因探望祖母请假回乡,又到柘岗舅家,当他得知仲永已由所谓神童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时,感叹之余,作《伤仲永)一文。
  第三次是在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30岁的王安石在鄞县任满,回京等待分配新职,就借这个机会抽空回乡,又往柘岗。主张“学以致用”的王安石,一贯重视对社会实况的调查,柘岗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他深入社会底层进行观察了解社会实况的一个接触点.这次来柘岗,更清楚地看到当时农村的萧条景象。他在《乌圹》诗中写道:“地僻居人少,山稠伏兽多,怒狸朝博雁,馋虎夜窥骡,篱落生孙竹,门庭上女箩………” 第四次是在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38岁的王安石于这年十月任三司度支判官,奉召回京时,由鄱阳顺归临川,又到柘岗.这次恰值城陂院修建峻工,他应城陂院僧人法仲所请,写了《城陂院记》。这次还到金溪县城,游览了县城附近的名胜,如跃马泉、试茗泉、翠云寺、元妙观等地,并作诗词留念。
  王安石最后一次到柘岗是在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57岁的王安石第二次辞去宰相,决心不再做官,终身隐退,趁有生之年看望亲友,遂其“优游里间”之愿.他推行新法受阻,旧地重游,倍增伤感.在将至柘岗的路上,他吟了一首七绝《柘岗》:“万事纷纷只偶然,老来容易得新年,柘岗西路花如雪,回首春风最可怜。” 汤显祖与金溪诸友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与谢廷谅自幼结识,少年时期就十分友好,以后一同进学读书.两人对八股文、时文都不感兴趣,时常暗地偷学古文词赋,廷谅和显祖在青年时期便以文选知名海内。14岁时,两人又一同考中了秀才。
  汤显祖21岁时中举,谢廷谅中举则比汤显祖晚7年。谢中举时,正巧碰上汤赴京应试落第。廷谅见他心中苦闷,便写诗安慰,汤显祖也写了《谢廷谅见慰三首,各用来韵答之》,诗的第二首写道: 本自同时赶上林,归来徒剩紫芳心。
  江城露淡蒹葭浅,酮户云屯松桧深。
  独坐偶然临素卷,相思时与惜青衿。
  知君更欲询贤贵,十二云衙冠盖阴。
  万历七年(1579),汤显祖把他近年间写的诗文编成《问棘邮草》交人刻印,特请廷谅为这部诗文集写了序言。
  谢廷谅给汤显祖的处女作《紫萧记》以很大的支持,汤每写完一出,谢廷谅等便拿去谱曲演唱。
  万历十一年,汤、谢二人一同到北京参加春试,汤得中进士,谢落第而归.自此之后,由于两人不在一起,因而关系较前略有疏远. 廷谅弟廷{贽与汤显祖的交情虽不如兄,但也不同一般关系.廷讃是个戏剧爱好者,移居扬州后,家中曾蓄乔过一个演唱昆曲的戏班.万历三十二年前后,他曾带着戏班到临川,在周献臣家中的青莱阁演出,汤显祖写了《口号傅小葛道山子广陵三首》等诗,较详尽地记叙了这件事.在《口号送谢山子归广陵二首》中,表达了汤当时的惜别心情: 风雨萧萧江水西,孤舟才上蜀禽啼. 春心一片随堤柳,君去迷楼判却迷. 非关玉茗不相留,自是琼花结胜游, 四海苍生凭望尽,东山今日在扬州。
  除了两谢之外,还有高应芳、吴仁度、胡桂芳等与汤显祖相友善。
  万历三年,26岁的汤显祖,把他12至25岁期间写的85首诗编成‘红泉逸草),临川县令李大晋拿去叫人刊印,高应芳则主动承担了该书的校稿任务。
  万历二十年,汤显祖回到临川。因家中人口增多,文昌里的故居房子太小,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盖一新房。高应芳得知这一情况,便把自己闲置不用的废1日房舍卖给他,供建新居玉茗堂。万历二十六年汤弃官归家,同年七月二十日全家搬进了玉茗堂,从此与高应芳成了隔壁邻居,两下关系更加密切。
  万历三十年,汤显祖的好友,吏部稽勋司郎中赵邦清,因被同僚陷害,革职为民。当时不少人明知赵蒙冤受屈,谁都不敢出来说话,吴仁度当时正在吏部任考功郎中,独自为赵仗义鸣冤,后遭弹劾受贬。汤显祖对于吴仁度这种刚直不阿,敢于仗义执言的品格非常赞佩,《送金溪吴继疏南祠二首》对吴的品质作了热情的颂扬,友谊之深于此可见。
  胡桂芳原在湖广任职。后加左布政使,曾连升贵州巡抚,兼督理湖北、湖南、川东等地方军务,以上每次升迁,汤显祖都写有诗为之祝贺。万历四十年,胡升迁工部右侍郎,不久,来信给汤显祖代他的儿子向汤的第二个女儿求婚,得到汤的赞同。从此,便结成了儿女亲家。
  徐霞窖游金溪明崇祯九年(1636)十月二十七日,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从贵溪的上清渡溪越岭,来到金溪境内的孔坊村,当即住宿孔坊,第二天再从孔坊出发,经葛坊、青田,过五里桥,抵达金溪县城。
  徐霞客对金溪县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作了:“城径二里,由东出西。其北为抚州道,城外东北为黄尖岭,即出金处,志所称金窟山”的记述。特别是对“锦绣谷”作了客观的解释:“金窟山之东南,环绕城南者曰朱干山(即翠云山),自金窟,茵陈北、东、南三面环城,所云‘锦绣谷'是也,惟西南少缺。”二十九日,徐霞客经过金溪县的大塘、贾源、清江,在后车村吃过午饭,然后进入南城县境。
  八大山人在金溪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朱耷,名号八大山人,在二十八都碧溪里(今彭家渡一带)住了一段时期,与彭家渡肖家名士肖复远交好往来。
  八大山人狂放不羁,饮酒作画,似癫如狂,富者来讨字画,或挥手谢客,或摇头拒绝。他作画重在写意,喜欢以敝帚,破帽拨墨,乡邻们早有所闻,常欲一睹为快。肖复远理会大家的心意,一日,他备酒置席邀请名士作陪,并招呼乡邻们到时来观看八大山人作画。席间,肖复远为八大山人殷勤劝酒,难得八大山人高兴,借着酒力,画兴大作,肖便连忙取出文房四宝,请山人作画,但见他醉眼朦胧,似不经心,有意无意中操起一块抹桌布沾好墨汁,运动手腕向宣纸上略旋数下,再用竹筷沾墨在上面稍事勾勒。大家看时便见画上残荷败梗,临风摇曳,栩栩如生。众人异口同声,无不赞叹八大山人娴熟的绘画功力。
  蔡上翔赴宴斗腐儒蔡上翔编著《王荆公年谱考略》书成,远近震惊。那些循规蹈矩抱残守缺的腐儒乡绅,见他居然敢为被人唾骂几百年的“拗相公”翻案,而论据又是那样确凿,真是又恨又怕,但又无可奈何。
  其时,金溪城内正闹瘟疫。腐儒乡绅硬说城内有人触怒天神,至使天降疫灾,借故直把矛头对准九十高龄蔡上翔老人。
  一日,蔡老突然接到“请柬”,邀请赴宴,参加“送瘟神”仪礼,其真意,蔡老早已明白。他准时来到西门王家祠堂,但见腐儒乡绅,挤满一堂,东侧墙边放着一只大旱船,船上按“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扎好草人,备作“送瘟神”之用。宴席上,突然有人借旱船隐喻蔡老似关羽孤艇入吴,亮出上联曰:“孤艇入吴江,座上有怀思赤壁”,以此难题,恐吓蔡老必须即席作对。蔡上翔安祥若定,不暇思索,便脱口对出:“单刀寒鲁胆,筵前谁敢问荆州!”此联一出,四座惊绝,腐儒乡绅噤若寒蝉。
  周福清遭劾被罢官周福清是鲁迅的祖父,清同治年间考中了进士.在京城做了几年小官,光绪元年,被外放到金溪县做知县,但任期未满,就被抚州知府罢了官。
  周福清在金溪任上刚正清廉,办事秉公,不抽烟,也不喝酒,从来不摆县老爷的架子。他家有个老佣人,是跟着周福清的母亲九老太太来金溪的,每当吃饭的时候,这个老佣人总是跑到签押房喊周福清的乳名,周福清从不以为这有失县太爷的面子。天天应答如常.周福清为官数年,依然是两袖清风。这么好的县官为什么会被罢了呢? 原来周福清生性孤傲,对上司从不溜须拍马,特别瞧不起不是科甲出身的上司。有时甚至当面顶撞。因此,知府十分讨厌周福清.早就想找他的岔子,但一直没得机会。
  有一次,周福清因事到府衙去找知府,见面以后,一句客套话也没说,知府见他如此傲慢,心里很恼火,就借故指责周福清。周福清据理争辩,弄得知府下不了台,就说:“这是皇上的规定.”周福清见知府用大牌子来压自己,更不吃他这一套,反问道:“皇上是什么东西?什么叫皇上?”知府遭到抢白,更加恼怒,抓住周福清说的这句话,给他扣上“大不敬”的罪名. 周福清脾气很暴躁,不管是下属还是家里人,如果惹他起了火,开口就骂“王八蛋”。周福清与大夫人蒋氏不和,却跟姨太太合得来,常常在姨太太房里过夜,两人有说有笑,蒋氏经常守空房,即使在一起,两人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一天晚上,周福清又在姨太太房里,两人有说有笑,蒋氏疑心姨太太会说自已坏话,就走到窗下偷听,周福清觉察到窗下有人,猜想是醋意十足的蒋氏,便骂了一声“王八蛋”。蒋氏被骂,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怕有失大夫人身份,不便声张,只好回到自己房中。
  蒋氏咽不下这口气,就想了一个主意来报复。第二天晚上,蒋氏到九老太太房里,添油加醋地告了周福清一状。并拉老太太一同到窗下去偷听,两人来到窗下,蒋氏故意弄出响声,周福清听到以后,又脱口骂了一声“王八蛋”。蒋氏趁机大叫。“好呀!你连娘老子都骂起来了!”周福清这才晓得母亲也来了,连忙走出房门,跪在母亲面前认罪,请求母亲责罚,九老太太不问原因。只顾号淘大哭,蒋氏也帮着大闹,一时闹得满城风雨,人人都说:“县老爷骂娘”,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知府的耳朵里,知府求之不得,忙将上次的“大不敬”加上这次的“大不孝”,构成罪状,向朝廷奏了一本,周福清的知县就这样被罢免了。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