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金溪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2121 |
颗粒名称: | 第二章 古迹 |
分类号: | K295.64 |
页数: | 4 |
摘要: | 古冶炼场遗址在县城东约1公里处的宝山脚下,由于宝山出银,唐时在此兴冶,遂为古冶炼场。此场三面环山,四周平旷,地表裸露着无数乌黑锃亮的“铁屎”,乃当年冶炼时堆积的炉渣。炉渣厚达几米,最大的一堆形如山丘,围近里许,自古名为“滓堆”,县人俗称“铁屎墩”。解放后,省地质队多次来此考察,竖塔钻探,发现矿洞遗址8处,多呈斜形浅井;炉基26座,呈弧形,用耐火砖砌成,直径约2.5米。把它和今天炼银后的炉渣对照,成分相差无几,说明当时炼银无疑。山下有条三港水,自东南向西北流入白塔河后再入信江。解放后至60年代初,每年均有人自景德镇来此挖取瓷土作化验比较。 |
关键词: | 金溪县 地方史志 古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