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坊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114
颗粒名称: 二、坊楼
分类号: K928.70
页数: 1
摘要: “百世大儒”坊又称陆象山坊,明正德十六年建。座落在县城衙前口,是石建筑,为陆象山而立。牌坊上方中间有石镌的“百世大儒”四个大字,两侧对联: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份内千圣有同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拆毁。邓家牌坊在黄通乡邓家村,面对白马岭,建于明隆庆元年,邑人称为“忠义牌坊”。此牌坊为三层式结构,由石柱、石板、石梁、铁扣相组合。在“文化大革命”中,局部遭破坏。乌冈张家门楼在陈坊积乡乌冈张家村口,创建年代无考,由略带赭红色的石板、石柱、石梁相结,门额上下层镂花,有孔雀开屏、凤凰翔云图案,中心扁额处有长鹿衔芝,下层的双龙头之间是鲤鱼跳龙门,两旁镶嵌镂花图案。
关键词: 名胜古迹 坊楼 金溪县

内容

“百世大儒”坊又称陆象山坊,明正德十六年(1521)建。
  座落在县城衙前口,是石建筑,为陆象山而立。牌坊上方中间有石镌的“百世大儒”四个大字,两侧对联: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份内千圣有同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拆毁。
  “名荐天朝”门楼在琉璃乡蒲塘村,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高7米,宽6米,以整方石柱为经,石梁为纬,空间填砌砖石,盖顶以瓦覆之,雕龙横梁上方的条方石板上镌刻着“名荐天朝”四字及竖坊年代。
  邓家牌坊在黄通乡邓家村,面对白马岭,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邑人称为“忠义牌坊”。此牌坊为三层式结构,由石柱、石板、石梁、铁扣相组合。最高层是盖顶下的石质直匾,上镌刻“恩荣”二字,宽0.3米,高0.8米,中层横额长2米,高0.6米,上有阴文石刻“忠义世家”四字,下层是粗大的方形横青石门梁,上有双龙夺珠,长鹿衔芝的浮雕,立体感极强。在“文化大革命”中,局部遭破坏。门两边优质青石板上镌刻着人形,左为历代文宦,右为历代武烈,壁坊用四块石雕图案装饰,每块高1.5米,宽0.8米,图案呈六角花瓣形。
  朱坊孔家牌坊在何源乡朱坊孔家村口,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高8米,宽6.4米,用青石砌成,造型雄伟,结构紧密,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盖顶的直匾上,刻着“圣裔”两个大字,石梁上雕龙琢凤,剔透玲珑,并配有狮子扑绣球、鲤鱼跳龙门、丹凤红日等吉祥呈瑞的图案。牌坊下东西两边,分别蹲着一雄一雌两只石狮。
  乌冈张家门楼在陈坊积乡乌冈张家村口,创建年代无考,由略带赭红色的石板、石柱、石梁相结,门额上下层镂花,有孔雀开屏、凤凰翔云图案,中心扁额处有长鹿衔芝,下层的双龙头之间是鲤鱼跳龙门,两旁镶嵌镂花图案。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