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篇 文物胜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110
颗粒名称: 第二十篇 文物胜迹
分类号: K928.70
页数: 10
摘要: 唐大中时,僧惠林始建。北宋嘉祜间,革律为禅,赐名符竹翠云寺。到治平时,才开始大兴,后又废。南宋庆元间,僧妙赞重兴建。元至正间,僧继灏重修。宋朝县令楼燧有《祝圣塔记》,明代知府蔡邦俊有《翠云寺序》。此寺清朝时逐渐倒塌,今只存老屋一角及桂花树一株。离膳堂半里许的丛林中,有“参公塔院”,历次住持的骨灰,均葬于此。碟山寺创建以后,即成为我国佛教曹洞正宗传教胜地之一,历代香火不断。宋朝的王安石、曾巩、陆象山、陆游,明朝的汤显祖等都相继到此游览,并留下了不少的诗文。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文物 古迹 胜迹

内容

第一节古建筑一、寺庙翠云寺在县南的翠云山,距县城2公里。唐大中时(847-859),僧惠林始建。北宋嘉祜间(1056-1063),革律为禅,赐名符竹翠云寺。到治平(1064-1067)时,才开始大兴,后又废。南宋庆元(1195-1200)间,僧妙赞重兴建。元至正(1341-1368)间,僧继灏重修。宋朝县令楼燧有《祝圣塔记》,明代知府蔡邦俊有《翠云寺序》。此寺清朝时逐渐倒塌,今只存老屋一角及桂花树一株。
  疎山寺距县城28公里,隐于县西疎山群岭之中,松篁环绕,红墙掩映,为赣东名寺。竦山寺原名白云寺,建于唐中和二年(882),南唐时改名疎山寺,后经历代修建和扩充,殿宇宽敞雄伟。进寺门,迎面是一尊乐哈哈、胖乎乎的弥勒佛。两边四大天王,横眉怒目,杀气腾腾,其造型之大,与杭州灵隐寺的四大天王不相上下。背面是一尊身披铠甲、炯目而视的伽蓝菩萨。大雄宝殿前是一个用青灰麻石砌成的两层大方坪,西边一株罗汉松,绿荫如盖,三人难以合抱,相传为该寺第一任住持白云长老手植。陆游曾用“老树苍崖多古色”来称赞这株树,树旁是一排禅房,约五十余间。东边是一片竹园。大雄宝殿上,释迦牟尼坐中央,阿弥陀佛、药王侍左右,背后是神仙岩,观世音、玉皇大帝、地藏王以及三十三天、九泉地府的菩萨,大大小小不下百余尊。两旁的十八罗汉,有立者、有坐者、有喜者、有怒者、有老者、有少者,个个栩栩如生。跨过殿宇,是一座宁静幽深的禅堂,拾级而上是“方丈”,稍后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藏经阁,它是全寺的最高点。大殿后的东边有一座宽敞的大膳堂,旁边有一口古井,井底宽一丈,泉水汨汨,终年不竭。据传,这口井直通抚河旁的疎山潭,当年造此寺时,所需木料均是从这口井中一根根升上来,木料齐全,长老和尚说不要了,可是一根木头正待出井,被长老一说,竟卡在那里不动了。民国时期,此木还作为古迹之一供人参观。离膳堂半里许的丛林中,有“参公塔院”,历次住持的骨灰,均葬于此。
  碟山寺创建以后,即成为我国佛教曹洞正宗传教胜地之一,历代香火不断。其庄严宏伟的气魄和秀丽幽雅的意境,招来许多名人骚客。宋太宗赵炅、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皆赐御书寺额。宋朝的王安石、曾巩、陆象山、陆游,明朝的汤显祖等都相继到此游览,并留下了不少的诗文。
  疎山寺历代盛衰不常,曾重修多次。1961年,因一老僧失火,寺院大部被烧,1983年开始重修,1985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省重点开放寺庙之一。
  孔庙位于县城学岭南坡,现为金溪一中,殿宇斋舍坐北朝南,依地势而建。进孔庙拾级而上,如登金銮殿。登上最高处,地面高出民房屋脊。封建时代的孔庙是为圣地,门前古樟下的惜字炉旁立有一石碑,刻有“文武官员到此住轿下马”十个大字。
  科举时代,各级地方儒学与孔庙同设一处,故孔庙又称“文庙、“学宫”。现仅存大成殿与文昌宫。
  灵泉寺位于县城南面偏东3公里的深山垄中,元大德丁未年(1307),福建游僧东宗始创,后经多次修葺,现仅存空庙一栋。
  平游寺在合市乡,距县城23公里,座落在双陈河南岸,明洪武初年,为一云游僧人化缘集资创建,现有一尼居此。
  鸣山寺在石门乡,距县城24公里,座落在芦河口南岸鸣山北麓,清初建,现仅存砖瓦结构的空庙一栋。
  清华庵位于县城南面2公里的翠云山与油菜岭交接处,民国9年(1920),由金溪籍僧人明净化缘集资创建。此庵修篁环绕,苍松掩蔽,庵侧有一泉、泉水清澈,现有3尼居此。
  一、坊楼 “百世大儒”坊又称陆象山坊,明正德十六年(1521)建。
  座落在县城衙前口,是石建筑,为陆象山而立。牌坊上方中间有石镌的“百世大儒”四个大字,两侧对联: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份内千圣有同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拆毁。
  “名荐天朝”门楼在琉璃乡蒲塘村,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高7米,宽6米,以整方石柱为经,石梁为纬,空间填砌砖石,盖顶以瓦覆之,雕龙横梁上方的条方石板上镌刻着“名荐天朝”四字及竖坊年代。
  邓家牌坊在黄通乡邓家村,面对白马岭,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邑人称为“忠义牌坊”。此牌坊为三层式结构,由石柱、石板、石梁、铁扣相组合。最高层是盖顶下的石质直匾,上镌刻“恩荣”二字,宽0.3米,高0.8米,中层横额长2米,高0.6米,上有阴文石刻“忠义世家”四字,下层是粗大的方形横青石门梁,上有双龙夺珠,长鹿衔芝的浮雕,立体感极强。在“文化大革命”中,局部遭破坏。门两边优质青石板上镌刻着人形,左为历代文宦,右为历代武烈,壁坊用四块石雕图案装饰,每块高1.5米,宽0.8米,图案呈六角花瓣形。
  朱坊孔家牌坊在何源乡朱坊孔家村口,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高8米,宽6.4米,用青石砌成,造型雄伟,结构紧密,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盖顶的直匾上,刻着“圣裔”两个大字,石梁上雕龙琢凤,剔透玲珑,并配有狮子扑绣球、鲤鱼跳龙门、丹凤红日等吉祥呈瑞的图案。牌坊下东西两边,分别蹲着一雄一雌两只石狮。
  乌冈张家门楼在陈坊积乡乌冈张家村口,创建年代无考,由略带赭红色的石板、石柱、石梁相结,门额上下层镂花,有孔雀开屏、凤凰翔云图案,中心扁额处有长鹿衔芝,下层的双龙头之间是鲤鱼跳龙门,两旁镶嵌镂花图案。
  三、石桥陆坊青田桥在陆坊乡桥上村,又名万福桥,黄廷会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重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该桥共11墩,12孔,长60米,桥面宽1.67米。桥墩为大石砌成,桥面为长条厚石铺砌。一桥头立一石碑,上面镌刻着建桥经过及日期等。194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4兵团14军某部在此一带围歼国民党政府军队75师3团4营,进而解放金溪全县。
  合市三孔石拱桥在合市村外偏西半里许,两墩、三孔、拱形,为长条石及砖石砌结,全长30米,桥面宽4米,拱洞跨度7米,石质呈赭色,造型古朴大方,结构紧密坚固。桥首立一石柱,呈方型,葫芦顶,上面镌刻着建桥日期:万历庚子年(1600)十月,另一面刻着捐款造桥及首倡者姓名。
  林坊石桥在合市乡林坊村,古名石新桥,清康熙辛丑年(1721)重修,系5墩6孔平板石桥,桥身东西走向,全长33米,高7米,宽3.4米,两边设有石护栏杆,中心石墩立两旁,分别蹲立着一对石雕犀牛,高1.3米,昂首垫身。桥东有石质桥柱一根,出土高4.2米,呈方形,顶端雕成葫芦形,石柱上刻有建桥年月。清代著名学者蔡上翔为此撰写了《石新桥记》。
  岐山四孔石桥在陈坊积乡歧山村口,桥身四孔如虹,飞跨河身,长33米,宽2.5米,出水高2.5米,每个拱洞跨度约8米,系用坚硬的青石板和乱石组结。桥头有一石柱,记载着建桥日期:清嘉庆五年庚申(1800)。
  第二节古雕刻一、石雕 “荷塘情趣”浮雕在芦河乡肖家村肖十万家祖神龛上。神龛高3.2米,宽2.3米,分上中下三层,中层青石的两端舒展着两片阔大饱满的荷叶,两片荷叶之间镌刻了许多形体较小的荷叶、荷花、莲蓬、水鸟、形象生动,姿态各殊。作者运用了对称、均衡、统一、多变的艺术手法,精雕细镂,匠心独运,把众多的花、鸟、云、水处理得动静有节,声色并茂。
  此神龛保存完好,为金溪少见的明代石刻艺术珍品之一。
  张家门楼石狮在陈坊积乡乌冈张家门楼下,共两只,高1.2米,底坐1米正方,两狮均作蹲立状。雄狮威猛,虎视眈眈,脚踏一绣球。雌狮出舌慈祥,与小狮相逗乐。两狮均卷鬃,披脊毛,造型生动,保存良好。
  徐氏牌坊石狮在琉璃乡谢坊村口,共4只,高均为1.75米,背负支石,作拥持牌坊石柱之用,均缄口,怒目,卷鬃,蹲立,体态饱满,胸系玲铛,形态庄重,皆用青粉石雕成。四狮为两雄两雌,雄者右前脚捧球,雌狮双前脚拥抱小狮,小狮仰首作扑立状,伏身母腹,神态顽憨可爱。四狮完好无损。
  一、木雕祖神龛在芦河乡彭家村彭财发家,建于清代,高3.2米,宽1.2米,为两层飞檐式结构,中间顶部突出地刻出一轮红日,霞光万道,统摄全局,两侧边上刻镂出两条矫健的金龙,张口怒目,须鬣高扬,龙尾鳞片灿灿,各向左右扇出,如飞檐凌空。“双龙捧日”的主题,十分鲜明地表现出来。神龛下层,为大小方框组成,每个方框,四周是图案,中间为戏文或故事,画面各异,内容不同。整个神龛施以金硃二漆,光彩照人。
  第三节馆藏文物县文化馆藏有宋代铜镜2件,宋代铜钱3件,汉代至宋代陶器4件,宋代至清代瓷器88件。详见下表。
  表20-1 县文化馆馆藏工艺品第四节革命文物一、旧址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在县南,距县城10公里。1933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黄狮渡大捷后,直属部队进入左坊一带驻防。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以后龚为驻地,司令部驻后龚龚氏宗祠,政治部驻王家仓下。朱德总司令住在村南靠近竹山的一间民房里,竹山边挖有洞,以防空袭。朱德总司令在洞内多次召开红军干部会议。
  一、战斗地址大仙岭在县西,距县城约25公里,也称接云峰,海拔176米。旧时山上建有吕祖庙,今已废。山下现存八角亭。大仙岭左当琅琚、浒湾要冲,右扼金临公路咽喉,前临抚河,后近崇岭,地势险要,为军家必争之地。
  1933年1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此击溃了国民党军队一个多师,这次战斗与崇岭阻击战和黄狮渡战斗合称为“金溪战役”。
  1933年11月11日至1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和第三军团又在山下八角亭一带和国民党政府军队第五师展开激战。
  崇岭在县中,距县城12公里,海拔399.3米,层峦叠,时有云雾缠绕,旁有一峰为招云峰。旧志载,登高远眺南昌,西山俨然可见。
  1933年1月8日,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中国工农红军在崇岭展开阻击战。
  三、纪念设施革命烈士纪念塔在城中烈士公园内。园内树木葱郁,花草芬芳。纪念塔耸立在最高处,翠柏环绕,庄严肃穆。在塔下昂首望之:“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金光耀眼。正面下端镌有为纪念金溪县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立的碑文,背面下端镌有“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
  园内曾于1952年建有土地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后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于1965年7月改建,称革命烈士纪念塔。
  第二章古迹第一节古遗址古冶炼场遗址在县城东约1公里处的宝山脚下,由于宝山出银,唐时在此兴冶,遂为古冶炼场。此场三面环山,四周平旷,地表裸露着无数乌黑锃亮的“铁屎”,乃当年冶炼时堆积的炉渣。炉渣厚达几米,最大的一堆形如山丘,围近里许,自古名为“滓堆”,县人俗称“铁屎墩”。解放后,省地质队多次来此考察,竖塔钻探,发现矿洞遗址8处,多呈斜形浅井;炉基26座,呈弧形,用耐火砖砌成,直径约2.5米。经对炉渣标本化验分析,发现含铁量大大超过了矿石工业标准品位(39%),要在炼铁后的炉渣中再存如此高的含铁量是不可能的;炉渣中含银量甚微(50-90克/吨)可以作提炼后析出的剩余解释。把它和今天炼银后的炉渣对照,成分相差无几,说明当时炼银无疑。
  小陂窑遗址座落在对桥乡潭溪徐家村南1.5公里的小山上。山下有条三港水,自东南向西北流入白塔河后再入信江。窑群分一号窑址和二号窑址,隔着一垅田相望。一号窑址有龙窑数十处,平行排列,今已长满巴茅和柴草,但窑形依稀可辨。山脚下有当年采挖窑土后遗存的大坑。在这里遍地可拾到烧具、烧钵及皈敝瓶、碗、盏的残片。二号窑址窑数较一号少,但采到的标本则多,尚有整封的窑址一处。山上除有影青瓷片、裂纹瓷片、黄釉和黑釉制品残片外,还发现有俺敏刻花的黄釉瓷碗。当地群众流传着“先有小陂窑,后有景德镇”的俗谚。解放后至60年代初,每年均有人自景德镇来此挖取瓷土作化验比较。
  里窑遗址在县南,距城17公里,属芦河乡清江村民委员会,现村仍名里窑。这里有明显的瓷土带,旧时挖掘留下的大坑直径20余米,深5米。相传该村周围的山上,分散着99座龙窑和馒头窑,此即宋、元间有名的里窑古瓷窑址。
  窑群中,以张家边的龙窑为群窑之冠。长50余米,斜度为35度。其他各山龙窑则为20米到40米不等。馒头窑则似倒扣锅形。从现在所采取的标本来看,有裂纹瓷、印花白瓷、黄釉瓷、黑釉瓷、莲花形的隐纹瓷片等,厚处堆约数米,足见当年瓷业兴旺。
  印山古打石场遗址在神仙岩旁,现存石场遗址有平山、筲箕科、菩萨岭三个,以平山最有代表性。
  平山石场高5米,宽9米,深8米,中空,偶发一声,铿然雷鸣,回响不绝。石岩中有禾斛井两口,长宽各4米,积水浓黑如墨,深不可测,不见天日,阴森可怕。该石场创自明朝,全盛时,有工人数百。因石质坚硬,色白,是上乘建筑和雕刻材料,畅销江南数省,有“印山石”之称。其他两个石场遗址规模与平山相仿。
  坪上古采石场遗址在崇麓乡坪上水库大坝对岸山梁西行1.5公里的山半腰。有主洞两个。一号址呈布袋兜状洞穴型,向下延伸。洞口宽10.5米,洞高9米,深21米。二号址在一号之西约15米,洞穴只能容人匍伏而入,未几,渐宽,人可起立。洞中又有歧洞,分南北各呈“人”字形向下延伸。石壁凿痕累累,锈水斑斑,比洞呈不规则几何体,难测其高深,但坐百把人于内会感到空落落。此地石质银白,极少节巴,可雕度很高。
  蟠龙庵遗址位于黄通乡驻地西南0.5公里处的小山上。此山茂林修竹,小径迂回,有路通资溪。面对云林三十六峰之一的白马岭,扼古代金溪至福建邵武、光泽的通衢大道。此庵为三层式殿宇结构,绿瓦红墙。宋文天祥曾两次至此。第二次有诗曰:“昔年曾寓此,今日又重过。路遇人迹少,风静鸟声多。断碣封苔藓,层松覆薜萝。日斜天欲暮,谁与挽金戈。”今庵不存,原址建有黄通乡车木厂。
  三陆祠遗址明天顺六年(1462),巡按江西御史吕洪在原槐堂书院废址建祠,祀梭山(陆九韶)、复斋(陆九龄)、象山(陆九渊)三先生。正德十二年(1517)重修。正德十六年(1521)建造牌坊。清咸丰六年(1856)祠被毁坏,十年(1860)又经修葺,十一年(1861)尽毁,后又重建。祠今无存,原址现建有县招待所。
  东墅书屋旧址在城内东门蔡家。出蔡上翔故居“进士第”东侧耳门处,有书屋一间,幽静古朴,乃蔡上翔晚年居家读书、会客和从事著作的地方,闻名于世的《王荆公年谱考略》一书便是在这里写成的。当年,这里茂林修竹,流水潺潺,别有天地。书屋仅大方丈,内有楼,名“存是”。据《存是楼书稿》称,此楼曾藏书万卷。现书屋门墙上蔡上翔手迹“东墅”二字尚依稀可辨。
  第二节古墓葬宋陆梭山墓在陆坊乡青田桥罗首峰南麓,与象山墓相距很近。墓葬大小与民间同,面积约6平方米,墓面为石砌,保存尚好。
  陆梭山。名九韶,陆九渊的四兄,与弟九龄、九渊同为著名学者,世称金溪“三陆”。
  宋陆象山墓在陆坊青田桥旁的东山岭上。墓为园形砖石结构,历经各代修葺。明嘉靖(1522-1566)间,敕建神道碑,碑文是“崇尚真儒墓”。墓前还有清朝和民国时立的石碑两块。墓曾几次被盗,碑亦断裂。
  1957年7月1日,陆象山墓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一书中,也列有陆象山墓条目。
  朱坊宋墓及其石刻在何源乡朱坊村西南方向约1.5公里处的观山上。墓地古树枯藤,浓荫蔽日。包括围墙,面积为1000平方米,呈缓坡型向上延伸。墓葬座北朝南,分东西两边对称并列两排神道,中间相距15米。神道由五对优质巨型圆雕组成,每对之间相隔3米。第一对为武将,高3米,穿盔戴甲,颈系披风,脚登武士靴,双手握长剑交于腹前,剑柱于地,神态勇猛冷峻,凛然不可犯;第二对是石羊、犄角内卷,高1米,作伏卧状;第三对乃备鞍石马;第四对为前立后蹲的石狮,高1.5米;第五对是手执朝笏的文宦,袖长及膝,方帽长衫,一老一少,神态安祥。石刻造型古朴,刀法洗炼,线条流畅,非一般雕塑可比。
  墓碑及其有关文字记载,由于年代久远,均荡然无存,故尚未知墓主是谁。
  明蔡阁老墓在芦河乡后车村的曹州阁老山上。此山因葬阁老蔡国用得名。其山高耸,古树荫翳;墓地阔大,东、西两山合抱如屏。墓由一色青石构成,呈磨盘形,七层堆叠,状如宝塔,墓顶如笠。墓长5.4米,高1.4米,造型古朴庄重。
  明龚廷贤墓在合市乡龚家村后约0.5公里许的山岗上,四周石块堆砌,碑出土高85厘米,宽50厘米,厚20厘米。上面镌刻的碑文是:天启四年岁次甲子季冬,明太医院御医赐“医林状元”龚廷贤墓。
  第五十代张天师夫妇合葬墓在何源乡朱坊孔家村背的山上。山为撮箕形,面对东北角10余公里远的道教圣地龙虎山方向,仙水岩群峰历历可数。据《龙虎山志》载,此山名“鸣阳观”。墓葬即在山窝中间,墓前有一大坑,深约2米,可容四五人蹲立,坑顶覆盖着一块砚质石祭谕碑,长2米,宽1米有余,厚20厘米;碑文表彰了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御灾捍患”、“有祈必应”、“宣传正法,默运玄机”之所谓劳绩及皇帝所施眷爱之情。
  明吏部主事谢廷采母徐氏墓在琉璃乡谢坊村左侧的牛拇山,墓碑高大,上面镌刻着碑文曰:“大明万历九年辛巳岁次清明,敕赠太安人谢母徐氏之墓”。墓堆直径4米,高1.3米,用整磨盘石砌结,上覆以整石葫芦形压顶,坚固、美观。墓堆后是高墙,用乱石砌成半月形,墓前有石质墓表一对,上雕小石狮各一,整个墓地坐南朝北,山势南高北低,满山树木苍翠,当地人称为“卧牛出栏”的吉地。
  清邱宗文夫妇合葬墓在琅琚乡庙前邱家村,墓地长4米,墓高1.2米,乱石堆砌而成。墓前并列两块高大墓碑,分别刻着“皇清恩皓初晋赠敬德明盛将军邱公讳宗文墓”、“皇清恩诰初晋赠宜人恭人贞节邱母傅氏之墓”。墓碑两侧矗立着一对方形石柱,镂刻蹲踞状石狮一对,雄狮戏球,雌狮抱儿,造型粗犷,刀法洗炼。墓道两旁并列着石柱华表六对,很有气派,非一般墓葬可比。
  邱宗文孙志栋,有军功,官至将军,使其祖父获得恩诰晋封。
  第三章名胜第一节奇峰怪石一、奇峰云林峰在县东,距县城25公里,高大险峻,巍然屹立,旧时称为县之镇山。山脉自资溪延伸而来,与贵溪的仙岩、龙虎、琵琶诸峰相接,参差起伏,绵亘逶迤,山崖高且尖,直插云天,故称云林。山脊连接三十六峰,其中最高者为出云峰,海拔1278米,山上有一潭,旧传有龙在潭内居住,天旱时民祈雨于此。另一峰为白马峰,也称玉马峰,海拔639.7米,形如天马行空。昂鬃振鬣。元朝危素撰有《云林图记》,清代李绂有《云林三十六峰赋》。
  翠云山在县南,距县城2公里,海拔498.2米,青苍可爱,云烟缭绕,岗峦回合,瀑布悬流。山谷口两峰对峙,中间夹着一条狭窄的山径,称为翠云关。山中有桂花岩、罗汉洞、月石、跃马泉、鸣玉泉、试茗泉诸胜景,王安石等有诗。山中的翠云寺旧为金溪第一名胜,今寺已废,仅存一角。
  1956年,在翠云山下兴修了马尾泉水库,春夏水满,清澈如镜,给秀丽的山峦增添了异彩。
  疎山在县西,距县城约25公里,海拔198.9米,濒临抚河。山路原有凿成的石阶百级,层累而上,现已无存。山最高处有“一览亭”,据坐凭眺,则见抚河浩渺,平楚苍茫,气象万千。亭左有“桴鼓峰”,右有“搴旗峰”。南朝梁代时周迪曾在此驻扎兵马。1日时山内多楼台,与翠岫苍崖掩映,疎山寺即隐其中。
  灵谷峰在县西,距县城35公里,海拔320.6米,其西北部分与临川县交界。此山一说以谢灵运曾游此而得名,一说由石灵像得名。
  山上有隐真观,王安石在此读过书,其祖父王用之死后葬于此山。旧时,山上有石碑刻着灵谷山十胜:洗墨池、石门关、驻云亭、退心石、棋枰石、古牛石、文印峰、南北二井、漉酒泉、瀑布泉。春、夏两季,山上的短瀑布特别多,十分壮观。王安石曾赞此山说:“灵谷者,江南之名山也”。自明代以后,灵谷山风景逐渐凋败。
  大石璧在县南,与资溪县交界,距县城12.5公里,海拔437米,南与猫儿岭相邻。石壁西坡有一山洞,名仙人岩,植被有杉、杂木。因山顶陡峭,似大石壁矗立而得名。
  鸣山在县南,距县城20公里,海拔280米,上面有井,井水随河水清浊而变,号通河井,乃芦河与抚河会合之处。旧时山岭山麓都有寺。
  九紫岭在县西北,距县城25公里,海拔237.3米。传说有仙人石两块,.一在岭头上,一在岭下田中。清朝同治年间,太平军曾与清将鲍超的部队作战于此。
  上幕岭在县城东,距县城2公里,海拔429.8米,与仙山、卓笔峰、隍尖岭旋绕如幕,而上幕岭独踞诸峰之上。金溪未建县时,曾以此山之名设置上幕镇。
  宝山在县东,距县城1公里,海拔429.8米,平岗邃壑,与白面坞相连,唐代时出产银矿,故又名银山。山东麓旧有宝山书院,今已废。
  金窟山在县东,距县城2.5公里,海拔404.4米,与宝山山脉相连,山中有石窦,是前人采金挖的洞穴。
  二、怪石月石在翠云山,岩窦天成,犹如上弦之月。原在杂草丛中,传说是儒士胡采发掘出来的。王安石曾与吴赜以翠云山胜迹为题分别赋诗,吴分到月石为题,诗今无存。陆九韶有诗曰:“玉兔爱佳泉,饮泉化为石。规园立山趾,万古终不息。” 浮石在距县城南面25公里的鸣山口,立于河道之中,高不过_丈,春夏水涨时,堤岸皆没,此石居然不没,因名浮石。
  白马坞又叫白面坞,在县东,距县城0.5公里。南唐李煜曾在此开设采银场,山上有一白色之石垂直而立,号白面虎,石上刻有“银坑记”,经风侵雨袭,字迹今已消失。
  第二节瀑泉岩洞一、瀑泉跃乌泉又叫马尾泉,在翠云山,瀑布悬流,水中二石状如奔马。王安石、陆九韶、曾季貍等有诗咏此泉。
  鸣玉泉在跃马泉之上,琮坤如鸣玉声。宋朝谢连,曾季狸里有诗。
  二、岩洞罗汉洞在翠云寺侧,旧志载,常见古貌僧出入洞中,因此名罗汉洞。明代曾任漳州推官的金溪学前巷人黄直有“泉流阴洞冷,磬断晚龛闲。兴尽自归去,高僧犹未还。”的诗句。
  神仙岩在县西北,离县城35公里,其岩为石山凹壁,状如拱桥洞形,中可容200人左右,俗称“神仙岩”。此岩居英巨山脚下,岩洞长30米,宽13米,洞口4米,中高6米,洞口建有山门,上书“别一洞天”四个大字。由岩左登山,便见古打石场,有石洞多处,均为旧时石工所凿,其石质坚,色白纹细。今日犹见石山耸峙,自山脚石洞进口,自下而上可钻山顶而出,整个石山于明朝时凿穿,足见人力巧夺天工。解放后,民兵夏季集训,有时来此,是天然野营胜地。
  附录: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11月15日,金溪县人民政府批准35个文物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表20-2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