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九篇 卫生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066
颗粒名称:
第十九篇 卫生体育
分类号:
K295.64
页数:
15
摘要: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医疗、第二章医药、第三章卫生防疫、第四章妇幼保健、第五章体育。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卫生体育
内容
第一章医疗第一节机构队伍诺瑟医院民国17年(1928),浒湾天主堂创办诺瑟医院,有医务人员4名,经费来自教会。
私人诊所民国17年,浒湾镇有中医诊所2家,西医诊所3家,县城有中医座堂药店3家,民国36年,县城中医诊所兼中药店增至6家,另有2家西医诊所。
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0年将全县分散和个体中西医人员组织起来办中西医联合诊所(简称中联所),分配到山区和农村。至1953年,中联所达38个,1958年,各中联所都并入公社医院。
1979年后,允许经考核合格的闲散医务人员办个体诊所,至1985年,全县已批准27名个体行医人员自办诊所。
县立医院民国24年,县城建起一所县立医院,有院长兼医师1人,医师1人,助产士1人,全年经费1764元。民国34年,增至11人,其中医师2人,护士1人,助产士1人,药济员1人,医护员2人,助理员2人,其他人员2人,另设诊所1个,有医士1人,并在浒湾设立1所分院,有医务人员2名。
县人民医院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原县立医院,并派2名医师进院工作。1951年,正式成立金溪县卫生院,内设医疗、防疫保健、秘书3股。1962年改称县人民医院,内设7科(内科、儿科、妇外科、传染科、药剂科、放射科、检验科)2室(制剂室、供应室)医务人员增至60多名,其中一半是大、中专毕业生。至1985年,全院工作人员增至155名,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37人,中级69人,初级17人,管理人员22人,工勤人员10人,内设门诊部、住院部,门诊部设九科五室(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中医科、五官科、口腔科、放射科、检验科;注射室、心超室、急诊室、理疗室、肠道门诊室),是全县医学科研、技术力量培训和医疗疾病的中心。
县中医院 1982年正式成立,有工作人员60名,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9人,中级26人,初级18人,管理人员7人。分门诊部、住院部,门诊部设八科六室(中医内科、妇科、外科、针灸科、骨伤科、肛肠科、按摩科、西医内科;急诊室、X光室、化验室、注射室、理疗室、肠道门诊室)。
乡(公社)卫生院解放后,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很快。1950年,在各乡所在地建立中联所36个。1952年又建立浒湾、琅琚、石门、琉璃、双塘、旸田6个区卫生所,中联所增至38个,共有医务人员131人,1958年,区卫生所和中联所合并组成12个公社中心医院,下设8个分院,46个农村产院,医务人员和脱产接生员达260多人。1962年,卫生所和中心医院分设,其中,卫生所6个,公社医院20个,1972年,公社医院减至15个,1975年又增至17个,医务人员增至378人。至1985年,全县共设中心卫生院4个(浒湾、琉璃、何源、石门),乡卫生院12个(黄通、崇麓、合市、陈坊积、芦河、对桥、陆坊、双塘、珊城、左坊、琅琚、枫山),有工作人员326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19人,中级140人,初级107人,管理人员54人,工勤人员6人。1980年,石门中心卫生院荣获省人民政府嘉奖。
企事业单位卫生所(室) 解放后,部分企事业单位先后创办了卫生所(室)。至1935年,创办单位达15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13个(印刷厂、修配厂、农机厂、无线电厂、高桥林场、沟树垦殖场、秀谷华桥农场、一中、二中、中技校、一小、二小、三小),集体所有制单位2个(县建筑公司、县竹木厂)。共有工作人员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6人,工勤人员2人。
农村医疗站 1969年以后,全县陆续办起了大队医疗站。医疗站的医生称赤脚医生,其来源主要是吸收当地有一技之长的中草医,同时也有部分经过卫生院或县医疗单位业务培训的男女青年。至1971年,全县有医疗站135个,赤脚医生242人。1974年医疗站发展至157个,赤脚医生增至400人。1979年和1980年,经地区统一考试,全县209名赤脚医生获得合格证书。1981年,对农村医疗站进行整顿,年底,全县共有各种办医形式的医疗站129个,赤脚医生356人。至1985一年,各种办医形式的医疗站达177个,其中集体办的8个,个体联办的12个,个体办的157个,有乡村医生156人,卫生员55人,接生员197人。1985年医疗机构人员情况表19-1 第二节医疗设施一、院房民国时期,私人诊所多是家用民房,县立医院则设在县城北门的一座土地庙里。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院房建设。50年代初,县医院和乡卫生院均为旧房或民房。1952年,政府拨款给县人民医院新建一栋二层计500平方米的诊疗大楼,尔后,又先后拨款兴建一栋二层计1280平方米的住院部,一栋三层计736平方米的门诊部,一栋二层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住院大楼,一栋三层面积为700平方米的制剂楼,10多栋近20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60年代和70年代后拨款给乡卫生院建医疗用房,简易病房和职工宿舍。1983年,又拨款给县中医院兴建一栋四层计24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
一、设备民国时期,私人诊所和中医座堂的药店只有药碾、药盅、戥秤、脉枕等简陋设备。县立医院也仅有钳子、镊子、听诊器、体温计等一般医疗器械。
解放后,医疗设备逐年增加。50年代,县人民医院只有病床30张和高压消毒器、冰箱、显微镜、外科手术包、轻便手术床等医疗器械和体检器材以及输血、输氧设备。乡卫生院只有简易病床、产床330张和常规医疗设备。至1985年,县人民医院的病床增至150张,大型医疗器械有:救护车1辆,万能手术床1张,九孔无影灯1盏,甲种手术包3个,电冰箱6台,干燥箱3只,恒温箱2只,分析天平1台,高倍显微镜4台,200毫安X光机2台,超声波机2台,心电图机1台,测定仪2台,五官治疗仪1台,发电机组1台。县中医院有病床40张和心电图机1台,100毫安X光机1台,中药切片机、粉碎机各1台、分析天平1台,光电比色计1台以及冰箱、恒温箱、培养箱等大型医疗器械。乡卫生院均有常规化验器械、简易手术床和手术室。浒湾、何源、琉璃、石门等中心卫生院还配有50或3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显微镜、无影灯、手术包、电冰箱、恒温箱以及中药切片机、中药粉碎机等。
第三节医疗技术水平民国时期,县医院和诺瑟医院只能诊治一般常见病,少数私人诊所也能医治一些疑难病症。
解放以后,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1958年,县人民医院开展中西药综合治疗中风合并肺炎,取得可喜成效。1970年,采用耳麻、背麻、唇麻等针刺麻醉方法,施行大小手术300余例,成功率达98%。1972年,县人民医院能做胃切除、肝修补、取胆石等外科手术,公社医院能施行剖腹产、膀胱取石、阑尾炎摘除等外科手术。县乡两级医院每年都抢救了一些危重病人。
1985年,县级医院掌握了以下诊断治疗技术: 内科:能够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常见的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和传染病。
外科:能做肝、胆、脾、腮腺、甲状腺以及胃癌、结肠癌的切除手术。
妇产科:能做卵巢囊肿切除、剖腹产、子宫脱垂和计划生育四项手术(上环、刮宫、引产、结扎),抢救了数例羊水栓塞病人,并能预防宫颈撕裂。
五官科:能开展鼻、声带息肉切除,扁桃腺切除,能做食道异物取出、取眼球内异物、青光眼、白内障、斜视矫正等手术。
口腔科:能做拔牙、镶牙、唇裂修补等手术,对病牙再植的再生研究取得优异成绩,荣获1981年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中医科:能开展针灸和内、儿、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放射科:能开展胸腹常规透视、头颅及四肢骨拍片、胃肠钡餐、腹部平片及脊椎正侧拍片等。
检验科:能做细菌培养、胃液分析、血型交叉和某些血液学、血液细胞检验及尿液粪便、痰液检验等。
伤科:能进行四肢关节脱臼和骨折的复位,并能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的各型骨折进行小夹板固定或牵引、石膏带固定等。
乡中心卫生院除诊治各科常见疾病外,还能开展下腹部(如阑尾、氙气等)和剖腹产手术以及计划生育四项手术,还能抢救一些危重病人。乡卫生院能诊治各科常见疾病和施行一般外科手术。村医疗站也能诊治一般常见病症。
附录金溪部分民间单方验方治烧伤方一:鱼胆若干个,麻油适量,调和后涂擦伤口。
方二:南瓜瓤,桐子花适量放在柏子油内浸润,擦患处。
方三:海金沙藤晒干研末,调麻油涂擦患处。
外伤出血方一:苦楝子、苦楝树皮适量晒干研末,敷于伤口上。
方二:蚌壳数只,于火中烧干研末,加入冰片适量,对刀伤出血有良效。
方三:山苍子树叶,量不拘,晒干研末,开水调匀敷于伤口。
方四:瓜篓粉晒干研末敷于伤口. 中暑方一:细辛五分研末,用冷开水吞服。
方二:生石膏5钱,麦冬、党参、乌梅各3钱,五味子、甘草各2钱,水煎服。
百日咳苦胆汁(鸡、羊、猪胆均可)每次3~5毫升,冲入开水5毫升,再放白糖适量,每日服2~3次。
治冻疮方一:猪油3份,蜂蜜2份,加2~5%樟脑油调匀待用。
方一二:新起未溃者,以白萝卜煨热擦患处,一日数次。
野菇中毒风尾草4~5两切碎捣烂,加地浆水同擂出汁内服。
鼻衄方一:独头大蒜1个,捣烂如泥,敷在涌泉穴上。
方二:合掌消根1两,老母鸡1只,加水同煮,吃汤和肉,肉可分数次吃下。
毒蛇咬伤方一:鲜羊奶党根2~4两,水煎服,可消肿解毒。
方二:七叶一枝花根基2钱,研末开水送服,另以根茎磨汁外涂,可消毒散结。
方三:青木香鲜根,水煎内服外擦可止痛,解毒。
胃病方一:虎死不倒威1钱研末内服,或用鲜草适量捣烂外敷中腕穴。
方二:苦参5两,徐长卿2两,菖蒲4两,马丁香2两,石乳香1两水煎内服。
小儿夏季热方一:水蜈蚣1两,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二:石豆兰(全草)1两煎水服。
方三:野豇豆(即土高丽参)5钱至1两,煎水眼,每日1至2剂。
第四节医疗制度一、公费医疗企溪自1952年起对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革命残废军人实行公费医疗。公费医疗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由县卫生局统一掌握使用,享受公费医疗者持公费医疗证到指定医院看病,除交门诊挂号费外,其余费用均由公费报销。1978年~1985年公费医疗情况表表19-2 企业职工凭记帐单到指定医疗单位看病,医药费由医院向职工所在单位报销。享受劳保的企业职工,其直系亲属的医药费,由企业负担50%。
一、合作医疗 1969年开始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制度,一般以大队为单位,由生产大队、生产队和参加合作医疗的社员每年各筹一部分资金给合作医疗站。社员看病吃药不收费,如外出看病,经过合作医疗站同意,可以报销部分医疗费。
1980年,全县农村出现了多种形式办医,但大多数大队都是谁看病,谁出钱。到1985年,全县只有1个村委会(大队)坚持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第二章医药第一节药店、公司一、药店解放前,金溪中药店、西药房均属私营,大都集中在浒湾、秀谷两镇。民国时期,浒湾镇先后开业的药店有泰生堂、永康福、春记仁、福善堂、章存济、赞育堂、永利等15家,以赞育堂资本多。秀谷镇先后开业的中药店有杨松和、杨万和、中和堂、隆春生、存仁、杏春仁、益寿堂、培德堂、怡和、同和、德大生、福春仁、济生13家。多数老板卖药兼行医,培德堂老板祝竟成、杏春仁老板修祥徵等都是县城有名的中医。民国30年(1941)后,秀谷镇先后办起了保林西药房、今生西药房、联盟西药房、粤华西药房,保林西药房老板黄世爵是位有名望的外科医生,很受群众称赞。左坊、孔坊、黄通、琉璃等农村集市也先后开设了中药店。
解放初;散布在城乡药店仍属私营,1953年后,国家对私营药店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城镇药店由私人联营,由公私合营过渡到国营;农村药店则成立合作小组,1958年并入公社医院。
一、医药公司 1956年5月,县药材公司成立,有工作人员11人,1963年改称中西医药公司,1964年复称药材公司,并在县城增设销售门市部,在浒湾增设药材批发站。1968年改称县医药防治服务所药材组,1973年又改称医药公司,工作人员增至38人,1981年又增至51人。1983年机构改革,内设人事秘书保卫,财会统计物价、中药生产和药品器械业务4个股,下属机构有浒湾医药批发站、中药饮片加工厂、药材收购门市部、药材销售门市部,全公司有工作人员48人。1985年,机构重新调整,设立人事秘书保卫、财会统计、质检物价储运3个职能股,下属机构有中药批发部、药品批发部、浒湾医药批发站、中药饮片加工厂、胜利药店、中药收购门市部,工作人员增至74人。
第二节药品供应解放前,金溪药品供应全由私商经营。中药店主营中药,较大的店还设有作坊,自制丸、散、膏、丹。西药房主营西药,兼营中西药械。
解放初,除私商经营药品外,县供销社第二业务经理部药材组也经营药品。1956年县药材公司成立后,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承担全县中西药和医疗器械的供应,药械销售额逐年增加,1965年销售额29.78万元,1976年增至92.17万元,1981年增至140.86万元,经营品种达1700余个。至1985年,销售额达到244.81万元,经营品种增至2087个。
解放前,药价昂贵,私商漫天要价,信口开河,贫苦百姓无力求医买药。40年代初,一瓶20万单位青霉素需要银元6块(可买大米1市石),种一次牛痘疫苗,需要银元四角。解放后,人民政府先后多次大幅度降低药价,减轻人民负担。
第三节药材生产、收购一、中药材生产金溪中药材资源丰富,民国时期多为自然采集,家种药材不多,主要有枳壳、陈皮、桔梗等,以枳壳产量多,年产在0.5万公斤以上,主要产地在何源、对桥两乡。
解放后,人工生产药材发展迅速。药材公司配专人负责药材生产,部分乡建立种药场和药材生产基地,先后引种黄枝子、蔓荆子、白术、杜仲、淮山、白芍、穿心莲等数十个品种。1985年,人工种植药材148亩,总产1.945万公斤。部分野生药材资源因合理开发利用不当,保护措施不力,破坏十分严重,比如辛夷花、乌药、射干等即将枯竭,特别是动物资材,如华南虎、金钱豹、猴子、穿山甲等由于失去良好生态环境,有的频临绝境,有的绝迹。人工生产和野生药材的产量因市场需求变化大而时高时低,起伏不定。
据中药资源普查(1984年8月至1986年2月),全县野生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共223个品种,分属105科,其中植物有201种,动物22种,野生162种,人工种植61种。药材蕴藏量305.4万公斤。主要野生中药材有黄枝子、乌药、钩荇、厚朴、辛夷花、桂皮、仲节风、白花蛇舌草。主要人工种植中药材有蔓荆子、黄枝子、龙年夕、水半夏、菊花、杜仲、白术、陈皮、桔梗、淮山等。东南部山地蕴藏量最丰富,野生的有辛夷花、桂皮、厚朴、钩荇、大活血藤、紫金牛、石韦、十大功劳、七叶一枝花、八角莲、白花蛇、祁蛇、穿山甲等100余种,人工种植的有白术、山药、穿心莲、白芍、枳壳等。70年代中期,何源乡楼前村1个药场,年产白术上万斤。北部丘陵地到处可见的野生中药材有台乌、黄枝子、土茯苓、金缨子、海金沙、千金藤、白前、夏枯草、苍耳子、虎仗等80余种,人工种植的有杜仲、黄枝子、穿心莲、水半夏、红花、菊花、白芍、麦冬、米仁、生地、淮山、薄荷等10余种,是大宗药材台乌和黄枝子以及杜仲的生产基地。西部低丘岗地共有中药材50余种,其中野生的主要有四花青皮、香附子、苦参、射干、益母草、车前子、龟板、白花蛇等,人工种植的主要有陈皮、蔓荆子、黄枝子、桔梗等,是陈皮和蔓荆子生产基地。
一、药材加工解放前,金溪药村加工以手工操作为主,能加工炮制饮片、膏、丹、丸、散等药物。
解放后,于1962年,县人民医院成立制剂室,生产蒸溜水,外用软膏、口服液等简单药品。1967年12月,创办县制药厂,以加工中药材饮片为主,同时还生产中成药、中草药制剂和大输液等20几个品种。初期设备简陋,以后逐渐配备多种新式设备、1973年,制药厂划归县医药公司,并改称饮片加工厂。其生产的中药饮片质量优良,定点供应江西省中医院,同时还销往抚州、鹰潭等地。
三、药材收购解放前,药材由私商收购。
解放初,药材主要由县供销社第二业务经理部药材组收购。1956年县药材公司成立后即担负药材收购任务,并委托公社(乡)卫生院和基层供销社代购,年收购量4.5万公斤左右,以1978年最高,达15.27万公斤。收购品种82个,金额19.12万元。年收购量在0.5万公斤以上的大宗产品有白术、山药、台乌、钩荇、陈皮、黄枝子等6个品种,每年有50余个品种的中药材调往外地。
医药公司中药材收购情况表表19-3 第四节药政药检解放后,全县药政由县卫生局(科)管理。1983年,县卫生局配备专职药政管理干部。1985年成立县药品检验所,配备工作人员4名,负责中西药品质量监督,中药材真伪鉴别,化学药品的定性、定量和杂质检验。
1984年,《药品管理法》颁布后,全县举办学习班9期,参加学习的有380人次,还出动宣传车到主要集市进行宣传。同时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对药库严把“采购、加工、贮藏”三关,对伪劣药品进行了查处。1985年清查出假药9件,劣药21件,价值6113元。同年5月,对全县159名药剂员和药工进行了业务考核,对6个药品生产、经营、制剂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发给许可证。
第三章卫生防疫第一节机构队伍民国时期,金溪无防疫机构和专职防疫人员。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卫生防疫工作。1951年在县卫生院设立防疫保健股。1962年建立县卫生防疫站,配工作人员4名,1965年增至9人,内设防疫组、卫生组和检验组。1968年撤销,1970年恢复,称防疫保健站。1977年保健站分设,改称卫生防疫站。至1985年,全站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人,管理人员5人,其他人员2人,主要仪器设备有冷链设备1套,光电比色计1台,分析天平1台,冰箱4台,恒温箱2台等,另有防疫车1辆。
第二节防病治病民国时期,金溪流行的传染病有10多种,以霍乱、鼠疫、麻疹、疟疾流行面广,死亡率高。民国18年(1929),琉璃高坪村霍乱流行,全村90多户家庭惨遭灭绝,未亡者都逃往他乡。民国31年9月,双塘竹桥村班疹伤寒与天花流行,全村180人患病,153人丧生,死亡率高达85%。民国36年,浒湾鼠疫流行,230人染病,129人死亡,全镇人心惶惶,政府只派2名初级医务人员,在疫区周围注射一次鼠疫疫苗后就不再过问。民国37年,孔坊村麻疹流行,政府充耳不闻,没有采取任何防疫措施,全村患病儿童达200余人,死亡50多人。疟疾流行更为广泛,民国38年解放前夕,琉璃新塘村33户139人中,患疟疾有136人,发病率高达97.8%。其他如丝虫病、钩虫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威胁着人民的生命。
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展开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1950年,省防疫站组织人员在浒湾开展灭鼠运动,降低了老鼠的密度,并拆除沿河200多个粪窖,清除了传染源。同年又在全县开始大规模的预防接种工作,增强了易感人群的免疫力。同时又采取了各种综合措施,很快使霍乱、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在全县绝迹。麻诊、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也得到控制。1956年,全县组织了“六病”调查防治小组,对丝虫、疟疾、钩虫、头癣、性病、疥疮等常见病进行了调查防治。1957年后注重了疫情管理,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了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1967年,流脑大流行,全县卫生单位紧急行动,投入防治工作,很快就控制了疫情。1970年组织丝虫病查治队,对全县进行普查普治,1971年,又进行以疟疾为主的“三病”复查复治工作,查出有疟疾病史者7102人,对8202人进行了休止期的根治服药;查出丝虫病患者9553人,治疗4553人;查出钩虫病患者1337人,治疗1248人。1974年,全县又抽调45人组成钩端螺旋体病专业调查队,经血情学检查,1020人中阳性69人,204只猪中阳性7只,100头牛中阳性21头,120只老鼠中阳性18只,从而确定金溪是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区,从思想上引起重视。1976年在浒湾公社开展疟疾休止期根治试点工作,参加的医务人员达240余人,完成了17036人的全面性休止期根治工作。1978年7月,乙脑流行,全县医务部门紧急行动,乙脑的发病得到及时控制。1979年,全县各医院都建立了肠道病诊察室,加强了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1980年为实现在两年内基本消灭头癣病的目标,在1979年普查普治的基础上进行了查漏补治,普查人数193839人,普查率为90%,查出头癣患者568人,治愈470人,1981年抓了计划免疫工作,对7岁以下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册,按卡册实行有计划的免疫接种,保护了儿童的健康。1982年开始,加强了“02”病的防治。每年5月开始,县、乡两级医院均定期进行水源检索,同时积极开展地方病的普查普治。1982年对287例头癣病人进行了治疗。1983年进行疟疾普查,普查195141人。1983年至1984年进行丝虫病普查,普查161875人。1985年进行地甲病、地氟病、克汀病的普查普治,检查44723人,治疗1268人。同时还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的调查和酸雨监测。1985年的各种法定传染病比1981年下降了66.7%。
1981~1985年14种法定传染病统计表表10-4 单位:人第三节饮食食品卫生 1964年开始注重饮食食品卫生。卫生防疫站对食品的加工、搬运、储藏、出售等环节不间断地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出售霉烂、变质的食品。1965年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传染病者,与有关部门协商,适当调整,安置其它工作。同时贯彻国家颁发的《食品卫生五四制》,建立卫生制度。
1976年后,每年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培训卫生骨干,严格执行餐具消毒制度。1978年,根据国务院和省地有关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的文件,县成立了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同年,卫生部门会同商业部门深入到全县饮食服务行业进行调查,开展卫生教育,颁发卫生许可证。1978年开始,对冷饮、酒类、酱类等20余种食品进行监测,发现问题,限期纠正,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每年都要组织卫生检查,对违章者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进、停业整顿、经济制裁等处理。1983年7月1日,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加强了食品卫生监督监测。至1985年,对经营单位和个体户审核和颁发卫生许可证753张,从业人员体检2484人次,餐具、冷饮、食品抽样检查843件,检品569种,项目1299个。
对饮水进行药物消毒始于1964年。1979年,又设立专职消毒员,分别对县城、浒湾等人口集中的地区进行井水消毒,受益人口35862人,占全县总人口16.9%。1985年,县自来水厂投产,县城7000人饮自来水,占县城总人口40%。
第四节爱国卫生运动民国时期,从未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城乡卫生环境极差,县城唯一一条大街被群众称为“猪屎街”,乡村更是垃圾遍地,沟渠阻塞,洼塘臭水,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臭虫)横行,疾病蔓延,群众深受其害。
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讲究卫生,并采取各种措施改变城乡卫生面貌。1952年,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至1960年,每年都要发动群众开展6至8次“除四害,讲卫生”群众运动。8年中,全县共拆除不卫生厕所2972个,新建改造猪牛栏2066间,修建水井690口,疏通沟渠209.8万米,新建沟渠9632米。1961年至1965年,采取突击与经常相结合的措施,开展以卫生积肥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群众性卫生运动处于停滞状态,至1971年始得恢复。1972年开展了四次较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大搞环境卫生和饮食行业卫生,清除垃圾、污水等蚊蝇孽生场所。这年,全县共疏通沟渠40.61万米,改水井83口,改厕所201个,改猪牛栏2091间,改灶468个。在全区检查评比中,名列第二,浒湾镇还被评为全区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先进单位。1976年至1981年,每年分别在元旦、春节、“五一”节、国庆节前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城镇以搞好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为重点,农村则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炉灶、改猪牛栏、改环境)为中心,县乡村三级都组织检查,评比先进。1982年后,爱国卫生运动主要结合“五讲四美”活动开展,以“治脏”为主,整顿市容、村容,美化环境。秀谷镇从1983年至1985年,连续3年被评为省、地城镇卫生先进单位。
第四章妇幼保健第一节机构队伍民国时期,无妇幼保健机构。
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1年在县卫生院内设防疫保健组,1952年又在浒湾、秀谷两镇设妇幼保健站,并在全县建立46个农村产院,有产床330张,接生员260人,保健员120人,保育员160人。1963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配有站长、医师和助产士。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妇幼保健站被撤销,1977年始得恢复。至1985年,县妇幼保健站有医务人员11名,各乡卫生院有助产士19名,各村有农村接生员197人,形成了县有保健站、乡有保健医士、村有接生员的三级妇幼保健网。
第二节妇女保健 50年代,妇女保健的重点是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
1961年开始执行妇女产期休假56天和“三调三不调”(即孕期调轻不调重,经期调干不调湿,哺乳期调近不调远)的劳动保健制度。1964年又开展对妇女子宫脱垂的防治工作。1979年开展妇女“两病”(尿漏病、子宫脱垂)的普查和免费治疗,共查出尿漏病患者22人,子宫下垂患者233人,经过治疗,大多数得到康复。1981年对全县15108名妇女进行了绒毛膜上皮癌普查,对可疑病人也进行了必要的治疗。1982年后,加强了妇女病的查治工作。至1985年,共检查妇女5857名,患病妇女3911名,治疗3396名。
第三节幼儿保健解放后,人民政府每年都要拨出专款对幼儿进行免疫接种。1952年,对全县城乡儿童进行了牛痘白喉菌苗接种和注射。1953年起,每年进行卡介苗和百日咳疫苗注射。1970年起,每年进行小儿麻痹症糖丸预防服药。1971年起,每年进行麻痹减毒疫苗注射。1979年,对全县1至2岁儿童进行驱蛔治疗。
1982年,每年开展一次儿童健康检查,独生子女给予免费。检查后,根据儿童健康及智力发育情况,评出“健美儿童”。
7岁以下儿童健康检查情况表表19-5 单位:人第四节新法接生民国时期,城乡接生,多袭用旧法,妇女怀孕无产前检查,接生工具也不消毒,产妇、婴儿深受其害,金溪民间流传有十胎难成二的说法。民国37年(1948),一产妇生育稍难,请浒湾天主堂诺瑟医院主治医9币接生,他用单钩秤钩将婴儿钩出来,婴儿因被钩破头,当即死亡。
解放后,于1952年开始培训新法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尔后,县妇幼保健站每年对接生员进行培训或复训,提高她们接生技术,经过培训的接生员不仅懂得了一般卫生知识,能掌握接生操作规程,而且能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接生器械也能严格消毒,婴儿成活率得到很大提高。至1985年,新法接生的婴儿达到93.5%,新生儿破伤风、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和0.4%。
第五章体育第一节机构设置民国23年(1934),成立中央国术体育研究会江西省金溪县分会,蔡义泰为分会主任。该会有成员10多人,任务是组织人员学习国术。
1962年,成立金溪县体育运动委员会,配有专职干部1名,在文教局办公。1970年,实行军事接管,成立金溪县军事接管小组,在县武装部领导下开展工作。1972年,恢复金溪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由县委副书记兼任,设专职副主任1名,干部4人,负责全县的体育工作。1984年,成立金溪县老年人体育协会。至1985年,全县共有体育干部4名,经考核合格的二级裁判员5人,三级裁判员21人。
第二节体育设施民国14年(1925),县城始建体育场,内有天桥、秋千、单杠、双杠等设施。此场既是体育活动场地,又是政府庆祝集会之地。后来,应钦中学和县立初级中学各建了一个简易篮球场。
1952年,县人民政府在原体育场内新建一个篮球场。1954年,政府大院内新建一个水泥地面篮球场。1980年,动工兴建县人民体育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内有水泥地面篮球场一个,足球场一个,4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一个,设备较全,可举办全省性的足球、田径等单项比赛。1985年,在县城新建老年人活动室,面积196平方米,内有乒乓球室和棋类活动室。
县属单位和各乡镇场为便于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新建了体育场地,购置了体育器械。至1985年,全县共兴建篮球场137个,200米跑道的简易田径场6个,乒乓球室3个。
第三节体育教育一、体育课程民国28年(1939),曾仲鲁出任金溪县立初级中学校长,积极倡导开展以武术为主,足球、篮球、柔道、单杠、双杠、秋千为辅的体育教学,尔后,全县中小学校先后开设体育课。
解放初,全县中小学校每周设两节体育课,开展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部分小学还推行课堂眼睛保健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体育课一度被劳动课所代替,后又改为军体课。1977年恢复体育课。
一、“劳卫制”和体育锻练标准 1955年,全县中小学开始实行“劳动卫国制度”(简称“劳卫制”),据1956年统计,有993人通过了“劳卫制”等级,150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
1979年,国家体委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全县中小学校认真执行这一规定,推行新的《体育锻炼标准》,开展“两课”(两节体育课)、两操(早操和课间操)活动。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简称“达标”)者逐年增加,至1985年,城镇小学“达标”率为35%,城镇中学“达标”率为40%,农村中学“达标”率为20%,农村小学“达标”率为15%。
三、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创办于1974年,先后开设了篮球、乒乓球、射击、武术、田径5个班。至1985年,共培训学员192人,为高等体育院校输送新生12名。
四、体育教师民国时期,中学配有专职体育教师,小学一般只配有兼职教师, 解放后,中学和较大的完小逐渐配了专职体育教师。1972年后,县体委和文教局联合在县一中、二中、师训班开办了三期体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体育教师154人次。至1985年,全县共有专职体育教师15名。
第四节运动训练民国时期,主要是对武术人员培训,请武师坐堂教武,尤其在石门、大耿、前背源、县城西门王家等地盛行。也有不少武师,逐门开场,招徒习武。武术大师周有才(前背源人)和王天生(西门王家人)的门徒遍布全县。民国23年(1934),中央国术体育研究会江西省金溪县分会开展了一年的少林拳、岳家功夫、易家功夫等武术传授活动。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运动训练,先后组织篮球、田径、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广播体操、气功自控疗法、练功十八法、大雁功、太极拳、射击、游泳等14个项目的训练,参加训练的人员达1062人。1975年,新的《体育锻炼标准》颁布后,每年冬季有4000多人参加长跑,1000多人参加登山等训练。1979年统计,全县“达标”人数为4312人,通过等级运动员标准的有452人,其中少年级运动员345人,三级运动员72人,二级运动员35人。
第五节运动竞赛民国时期,只有城镇中小学每年会组织一次本校学生的秋季运动会,竞赛项目有赛跑、拔河、篮球、跳绳等。
解放后,全县各中小学每年都要举行一至二次本校学生参加的运动会。全县人民体育运动会也举行了二次。第一次运动会于1959年在县城举行,比赛项目有田径(部分项目)、乒乓球。第二次运动会于1972年在县城举行,比赛项目有篮球、乒乓球、射击、自行车、登山、田径等。
从1979年至1985年,每年元旦都要举行环城赛跑,每年均举行一次全县中学生田径或篮球等运动会。1979年、1981年、1985年举行了全县中小学生长跑通讯赛。1981年还举行全县小足球赛。1984年举行了全县职工篮球赛。1985年举行了首届龙舟赛。
解放后,全县共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代表队314个,其中篮球队132个,田径队38个,乒乓球队42个,其它运动队102个,共有运动员3448人,其中有53人还代表地区参加了全省性比赛。
县级各项代表队参加地区体育比赛获奖项目有:女子篮球获1977年全区中学生篮球赛第4名,男子排球获全区中学生第二届运动会第1名,足球获全区第四届运动会第2名,羽毛球男子团体获全区第六届运动会第2名,自行车男子团体获全区第四届运动会第4名。
表19-6 金溪县运动项目最高纪录(1985年止) 续表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