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教育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905
颗粒名称: 第十七篇 教育科技
分类号: G527
页数: 19
摘要: 内容包括:第一章教育、第二章科技。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教育科技

内容

第一章教育第一节学校一、县学、书院、私塾县学宋皇祐元年(1049),金溪知事刘公住始建县学于县城南望仙门外,嗣后数经迂建,至清朝移于明伦堂(今一中校址)。明洪武初有生员20人,宜德三年(1428)生员增至40人。清雍正元年(1723),减为20人,同治三年(1864),有儒学生员29人,武学生员24人,廪生20名,增生20名。
  书院金溪最早的书院为榉林书舍,北宋时,由直秘阁黄振基创办,地点在18都灵谷山南。黄振基偕其弟御史庆基与王安石兄弟同学於此。
  清朝时,全县比较出名的书院有: 仰山书院,清乾隆二年(1737),知县阎廷佶倡捐,买县城学岭矗边桂氏房屋改为义学。嘉庆二卜一年(1816),知县万国荣会同儒学率城内善士李庭藻等拆旧建成40多间房的书院,并清学使赠写“仰山书院”门额,所捐田亩、店屋岁收租息为书院的办学经费。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金溪县官学堂。
  槐堂书院,朱绍.定年间(1228~1233),县令陈泳之创办,地点在县城西门,淳祐十年(1250),县令王中立重修。
  青田书院,元大德七年(1303),县尹张居怿创建,地点在陆坊乡青田桥。
  崇正书院,明嘉靖二十一至二十五年(1542~1546),知县冯元创办,地点在县城太紫庙前。
  象山书院,明嘉靖间知县程秀民创办,地点在县城西门外二里。
  大门石书院,院址在黄通乡关王由下村。
  此外,县城还有社学4所(中市1所、南市1所、北市2所)。
  私塾有两种,一种是家塾,有钱的家庭雇请有名的教师坐家设馆,专教自己的子女,也有吸收少数亲朋子弟来馆搭读,叫辅读;另一种是教师私人开设,学生交费入学,家塾、私塾义分蒙馆和经馆两种。蒙馆是启蒙教育,主要教识字,经馆是培养学生应考童试,它在蒙馆认字的基础上,教师开讲,指导学生习作八股文和试贴诗。蒙馆教师要有秀才资格,经馆教师有的是廪生,有的是举人,故又叫“举人座馆”。民国时期,各地普遍设有家塾、私塾,和小学并存。单浒湾镇就有赵子和、傅木山、汪子干、赵文翰、丁经一等私熟10余所。赵子和办的私塾——赵家书院,其学生来自金溪临川两县,多至六七十人,既开讲经史、古文、诗赋,又开设国文、地理,历史、修身等课程,被学生称为“求已书院”。全县较有名的私熟还有:峡山潭潭科的“三斋书房”,由清末举人黄赣川坐馆讲学;双塘的“竹桥经馆”,陈坊积的“润湖经馆”等。
  解放初期,偏远农村仍有少量私塾,到1952年土改时,才全部停办。
  一、幼儿园民国后期,金溪始创县立幼稚园,配主任1名,教师1人,校工1人。
  解放后,幼稚园改称幼儿园,城乡幼托教育发展迅速。
  1956年,城关中心小学设幼儿班,配专职教养员2人,招收25名县城4至6周岁的幼儿入班学习。1957年,县幼儿园成立,分大班和中班两个班进行教学。1958年,城乡普遍以食堂为单位办起了托儿所,幼儿班,入班幼儿达4915人。1960年、食堂解散,托儿所、幼儿班也随之解散。196b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幼儿园被取消,幼儿教师全部分到小学去任教。1973年,县城又恢复幼儿教育,城关一小和二小各附设1个幼儿班。尔后,农村的幼儿教育也得以恢复。1978年,全县城乡有幼儿园23所,教学班28个。1984年9月,县保育院成立,开设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各1个,入院幼儿110人。1985年,增加1个中班,入院幼儿达200人。保育院有教室、娱乐室、体育场、植物园,为幼儿开展游戏、体育活动及认识各种植物提供了较好的场所。这年底,城乡幼儿园增加到49所,教学班74个,幼儿教师106人(其中民办65人),入园幼儿1163人。
  表17-1 1956~1985年幼儿园师生一览表三、小学民国元年(1912),金溪官学堂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校,为当时金溪的最高学府,陈应宿任校长,校址初设仰山书院,后迁入文庙侧学署内,有师生200余人,学生两年毕业后再往外地报考中学或师范学校。此时因县立高等小学校不招收女生,县人汪树德又在县城内开办端淑女子小学,设高小2班,初小4班,师生达100余人,除讲授一般课程外,还开设了刺绣、编织2门课。县城内另有4年制义务小学2所和模范小学、私立槐荫小学等。
  民国初年,四乡自发筹集经费,开办私立小学多所。办得较好的有石门靖思村陈改之开办的陶群小学,陆坊植源村黄顷波开办的求中小学,浒湾黄坊村车文茵开办的桦林小学,合市霞澌龚家龚其熙开办的进修小学以及后来琅琚朝墩村严瑞初开办的启秀小学,陈坊高坪村雷省斋开办的树人小学等。
  民国9年,浒湾镇开办1所公立国民小学,校址设在万寿宫仙人旧馆内,不久又分为3个国民小学,一年后停办。民国11年,县立高等小学校改称县立小学。民国18年,区、乡设中心小学,保设保学。民国22年,县城老学究陈星门到浒湾,邀请赵子和出任校长,.复办浒湾小学,校址设在老粮署街前二衙内,后增加班级,迁移到万寿宫。民国23年,县立小学、端淑女校和模范小学合并为县立城区小学(民国25年改称县立第一区中心小学校),浒湾小学改为县立第二区中心小学,琅琚设县立第三区中心小学,陆坊设县立第四区中心小学。各乡设乡中心小学,保或联保设保学。据统计,这年全县共有公立小学25所,私立小学63所。公立小学学生1162人,其中女生433人;私立小学学生1633人,其中女生498人。民国25年,全县有各类小学262所,其中县立小学2所,区立小学2所,私立小学6所,保学238所,保学分校14所。民国31年,各类小学减至236所,其中,中心小学20所,国民学校40所,班级共266个,教职工308人,学生9267人,其中女生1676人。民国31年6月,日军侵扰金溪,各地小学破坏严重。日军撤走后,小学大大减少,至民国38年解放前夕,全县只有小学52所,学生1894人,教职工91人。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为了满足工农群众文化要翻身的迫切要求,不仅恢复了原有学校,还逐步增设了新的学校。至1952年底,全县小学达到150所。1958年,在经济“大跃进”的形势下,全县小学增到221所,其中,新增办各种类型的民办小学63所。1962年,将20所村小转为民办。1964年,又试办耕读小学87所,公办完小还附设耕读班74个。至1965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小学383所,其中,全日制小学247所,耕读小学62所,公办完小附设74所。“文化大革命”中,在“三不出”(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下,全县小学得到发展,1972年达518所,附设初中班54个,28340个7至12周岁儿童入学的有24894人,入学率为87.8%。1978年后,对小学进行调整,撤并了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盲目发展起来的学校。至1980年,全县小学调整到492所。1981年后,狠抓小学普及。至1985年,全县小学又达到507所。是年,全县7至12周岁学龄儿童为33120人,已入学31518人,入学率为95.1%。入学率高的有黄通乡、对桥乡、芦河乡,均达到98%。
  表7-2 1949年~1985年小学师生一览表四中学民国28年(1939)秋创办金溪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黄通,首任校长曾仲鲁,设镭、锭、镁3个班,学生150余人。次年春增加1个锌班,秋又增加杞、梓、楠3个班,共7个班.民国30年春,校址迁至双塘竹桥村。
  民国29年秋,振德中学由南丰县迁入疎口村,先后聘请谢启明、饶文华担任教务主任,主持全校工作。该校设高中6个班,初中8个班,有学生700余人。民国34年,全校搬至抚州市南门花家。
  民国30年秋,县人龚学遂以何应钦之名在浒湾黄坊村创办应钦中学。县立初级中学也由竹桥迁至黄坊,并入应钦中学,增加江、淮、河、汉4个班。民国31年,又开办高中班。民国32年,县立初级中学与应钦中学分开,由黄坊迁往县城文庙内,设初中班6个。应钦中学则有初中班6个,高中班6个,龚学遂担任名誉董事长,曾仲鲁任董事长兼校长,由本县旅居长沙同乡中的巨商多人捐款作办学经费。富商张正财还捐赠田产作为学校基金,何应钦则题“崇德广业”四字,刻成匾后悬挂在校本部正中梁上。民国35年冬,高中部迁往抚州市南门花家,初中部迁至浒湾,改名浒湾中学。
  民国34年,县人黄继超在双塘艾家村开办溪头中学,自任校长,招收学生30人,有教员2人,因没有在教育科办理立案手续,半年后被取缔停办。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接管县立初级中学和浒湾中学,将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金溪中学,1950年秋又将浒湾中学并入金溪中学。
  1956年复办浒湾中学,招收初中2个班。
  1958年,金溪中学始设高中班。双塘、石门、蒲塘、陆坊、畅田5所完全小学增设初中班。1961年,浒湾中学始设高中班。I965年,全县有完中2所(金溪中学、浒湾中学),初中4所(石门、双塘、蒲塘、旸田)。
  1968年,在“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思想影响下,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发展中学,全县中学由6所发展到52所,初中和高中学生均比上年翻了一番。
  1975年,因县城中学生猛增,于是在县城创办金溪县第二中学,设初中班8个,次年又设高中班2个。金溪中学则更名金溪县第一中学。
  1981年秋,创办金溪县第三中学,校址设在长岗埠,设初中班2个,高中班2个。1984年8月停办,学生并入县一中、二中学习。
  1981年底,中学布局经过调整,全县共有完全中学5所,初中16所。1983年,完全中学减为4所。1985年,浒湾中学停办高中班。这年底,全县共有完全中学2所(金溪一中、二中),初中19所(浒湾、琉璃、陈坊、合市、崇麓、双塘、陆坊,对桥、何源、沟树、黄通、芦河、左坊、石门、琅琚、枫山、黎庄、联乐、秀谷华侨)。
  表17-3 1949年~1985年普通中学师生一览表续表五、专业学校省立永修高等农科学校民国26年(1937)秋迁入浒湾黄坊村,有学生70余人,晚上还开办农民扫盲识字班。民国28年春,迁回永修县。
  私立惠民农科职业学校民国35年秋创办,校址设在双塘古圩崇岭村,设置1个班,有学生40人。民国36年秋迁至双塘孔家塘,增加到4个班,第二年又增设2个班,学生达150人,共送出2届毕业生,计40人。1950年秋,学校停办。
  金溪县邮电工业学校由县邮电局和工业局于1958年9月联合开办,校址设在县城西门王家祠,招收学员44人,分邮电、工业2个专业,学员学习3个月后全部分配在邮电、工业部门工作。因省开办此类学校,年底即停办。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金溪分校 1958年6月筹建,名曰金溪县沟树劳动技术学校,校址设峡山万善庵,有学生87人,教职工7人,不久改名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金溪分校,并报省备案,学制四年。10月,校址由峡山搬至沟树。1959年7月纳入县统一招生,学生增至220人,教职工增至14人,1962年停办。1965年秋在珊城周庄重办,设中专农学班、初技农学班、初技林学班、初技牧医班。学生由各公社推荐,学习年限2至3年。1968年下半年,校址从周庄迁往长岗埠,与1966年下半年迁来的共大赣东分校、抚州农职学校合并,仍名共大金溪分校。学生也是由各公社推荐,学制不变。先后设立农学班、林学班、兽医班、农机班、财会班、师资班、人医班、水电班、文艺班。学生最多时达400余人。学校办有砖瓦厂、爆竹厂、翻砂厂,栽种果树200余亩,水稻662亩,造林2000亩,其中油茶300亩,油橄榄200亩。1981年停办。
  农业中学1958年始办,一般是1社1所。1965年与普通中学统一招生,经调整,全县共有农业中学9所(浒湾、江坊、黄通、左坊、琅琚、旸田、珊城、石门、竦山农场)。办学形式有三种:一是学生在校读书,在队劳动,在家食宿;二是学生读书、劳动、食宿均集中在校;三是场办校。以政治、语文、数学(包括珠算、簿记知识)、农业常识为必修课,各校根据需要增设课程。学习三年期满,成绩及格者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再由公社统一分配担任会计员、卫生员、技术员或推荐报考高一级学校。师资就地取材,同时聘请老工人、老农民担任技术教员。经费自供自给,以农(或场)养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业中学由于无人管事而解散。
  浒湾蚕桑职业中学 1966年创办,校址设在浒湾镇,招收一届学生,2个班,计80人,1968年解散。
  城关职业中学由手工业管理局于1965年创办,校址设在秀谷镇,招收一届学生.设缝纫、木工专业,学生结业后即解散。
  抚州卫生学校金溪分校 1978年创办,招2个班,有学生100人,教职工7人。1985年,学生增至168人,教职工增至20人,学生学习3年毕业,由省统一分配。
  金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其前身为师训班,1972年创办,1978年改为县教育学校,校址设在县城秀谷镇。1984年改名为教9币进修学校,参加进修的教师有40人。
  金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983年秋创办,校址设在长岗埠,该校既办高中职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同时又办短训班,培训在职国家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1985年,有教学班5个,学生224人,教职工25人。
  金溪县何源职业高中1983年8月创办,校址设在孔坊村,招收初中毕业生。
  六、夜校职工夜校 1951年,浒湾创办职工夜校1所,设识字和中年级两个班。接着,县文化馆在县城创办职工夜校2所,帮助职工学习文化。双塘、石门、左坊、黄狮渡等地的小学也办了职工夜校。尔后,各地职工夜校停停办办。“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则全部停办。1978年,职工夜校又有所发展,这年,全县办起了4所职工夜校,有学员200余人。1982年,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职工文化考试补课的文件,引起了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同年5月,全县办起了职工夜校48所,参加学习的职工达1200余人。文化考试结束后,各单位的职工夜校先后停办。至1985年,全县职工夜校减至4所,参加学习的职工有800人。
  农民夜校 1951年冬,已完成土地改革的一区和六区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举办以识字班为主的农民夜校119所,参加学习的农民达5226人,其中妇女1514人。次年春,县扫盲委员会成立后,全县各乡村先后举办了农民夜校,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即利用汉字拼音符号作拐棍突击识字的方法),全面开展扫盲运动。1958年,各大队都建立了农民夜校1至2所,仍以办扫肓班为主。1959年,进一步开展群众扫盲运动,以大队或生产队为单位办农民夜校或红专业余学校,巩固扫盲成果。“文化大革命”中,以生产队为单位,办农民政治夜校,农民以学政治为主。1979年,县工农教育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并配有工作人员3名,推动了扫盲工作的开展。这年底,全县共办农民夜校1211所,参加学习的有25000余人。至1982年,全县农村中的少青壮年无盲率达到81.7%,Hi现了47个基本无盲的生产大队,354个基本无盲的生产队。这年底,全年农民夜校减至57所,参加学习的少青壮年为1320人。1984年,扫盲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全县办以扫盲班为主的夜校291所,农民技术学校12所,全县少青壮年无盲率达89.6%,抚州行署检查验收后,批准为“基本无盲县”。
  七、其他学校中山民众学校民国22年(1933)秋,县政府在浒湾镇篾器巷街口开设1所省立中山民众学校,配备了专职校长和教员,下拨了专项经费,强迫儿童和成人接受反共、反人民、反民主的教育。次年底,全县有这种特种教育性质的中山民众学校4所,18个班,专职教员9人,学生800余人。县长朱一民以识字教育为名,编写了反共戡乱识字条,每天在县城四门悬挂5个字,强迫进出城的行人认读、解释,借以灌输反共思想。同时又勒令每家每户摊派识字费银元一角,敲诈人民。识字条开首两句是“立国廿二载,祸乱相侵寻”,有人跟它加上两句,说成:“立国廿二载,十家共一块(银元),祸乱相侵寻,出坏朱一民”。一时,人人传诵,遍及城乡。
  机关干部业余学校 1955年9月,浒湾镇开办一所区级机关干部业余学校,学员每人每月缴费5角,由学员所在单位解决。次年6月25日,县机关干部业余学校创办,由县长兼校长,招收学员51人,分中、高级两班,学习期限2至4年,学员修业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相当初中毕业的结业证书。
  金溪县广播电视大学管理站成立于1982年,设教学班1个。至1985年,教学班增至2个,有学员74人。
  第二节教师一、任用建县后至清末,县学教谕、训导由礼部或皇帝封派,书院教师由本县有名的文人推荐或由县官委派。私塾先生则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东家聘请,一是自己开办,自任教师。民国时期,私塾先生的任用与清末相同。民国18年(1929)后,保国民学校教师由县教育科委派;区、乡中心小学校长由县政府委任,教师由校长聘请;初级中学校长由上一级政府任命,教师由校长聘请;私立中小学校长由校董会委聘,教师由校董会或校长聘请。解放后,公办教师由县文教科(局)统一分配,校长由县人民政府任命;民办教师由群众推荐,当地政府审报,县文教科(局)代县人民政府批准备案。1982年,文教局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全县民办教师进行了一次整顿、考核工作,合格和基本合格者分别发给民办教师任用证或试用证,承认民办教师资格,对完全不合格者,一律辞退,并发给一次性补助费,同时请当地政府作适当安排,做到留者高兴,辞者满意。
  一、队伍 1949年,全县共有公办教职员工106人,其中中学15人。1952年,增加到340人,其中中学29人。1955年始有民办小学教师,1965年开始有民办幼儿教师,是年,全县共有教职员工749人,其中公办565人,民办184人。70年代开始,在中学教育中又增加了民办教师。至1985年,全县共有教职员工2813人,其中公办中学576人,民办中学230人;公办小学819人,民办小学1082人;公办幼儿园41人,民办幼儿园65人。
  专任教师学历情况表17-4 (1985年度) 单位:人说明:1.专科含本科、专科肄业2年以上。2.初师含中师和高中肄业。
  三、培训 1949年8月,县人民政府举办第一期师资训练班,集训一个月后,分配担任小学教师。尔后,每年寒暑假,进行定期培训。1955年至1956年,选送10名小学教师带薪到师范院校深造。1957年、开展教师函授进修,县成立初师函授辅导站,参加函授的教师达159人。1958年,有30余名教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专科函授班学习。县函授辅导站开办函授中师班,在小学教师中全面开展函授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培训工作中断,1977年后才得以恢复和加强。1977年至1981年,举办短期培训班22期,培训教师1277人,参加函授的教师达1439人。1982年,又举办5期共181名教师参加的培训班,另有20名教师参加地区举办的培训班学习。1985年,选送6名教师到师范院校进修,40名教师进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51名教师参加电大学习,40余名教师参加音乐、美术师资暑期培训班。同时还组织1060名教师参加教材教法过关考试,237名试用民办教师参加试用转任用的考试。
  四、待遇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县学教谕、训导,月俸银各40两。书院、家塾教师的俸银没有规定,面议解决。私塾教师的俸银由学生交学金解决,蒙馆学生一般交学金3块银元,最多10块;经馆学生学金是蒙馆的二至三倍。民国时期,私塾教师的报酬解决办法与清朝相同。县立中学,区、乡中心小学教师薪金,由教育局(科)在地方教育经费项一F按编制分月拨支;保国民学校教师薪金,从当地各村的祠堂、庙产等公产收入中筹集;私立学校教师薪金由校董会或当地自筹经费解决。此时教师的薪金菲薄,生活穷困。民国36年(1947)10月24日,县立初级中学教员徐作骥等15人为生活所迫,联名向县参议会致函要求津贴补助。信中云:“……物价继涨增高,生活日形艰苦,同人等服务本校,待遇菲薄,每月仅20余万元(只能够买2担多米)……同人等迫不获己,用敢备述艰苦,恳乞本同工同地同酬之原则,在县中基金学谷项下,每人每月酌津稻谷一石五斗,以资补助。”虽然县参议会同意通过,但县政府却以“并无此种明文规定,无法办理”进行拒绝,后来由于全校教师再三力争,才决议从民国36年教育年度暂行照数拨补。小学教师虽然政府规定每月薪金稻谷两担,但有的被乡、保长克扣,有的要与教育科长均分,有的在当地搭膳,扣除膳食稻谷一担外,所剩无几。特别是保学教师,遭遇更惨,他们的薪谷都掌握在当地乡、保长和地主豪绅手中,难以领到全薪。教师们常愤慨地说:“家有半担粮,不做孩子王”、“前世造多恶,该世教保学”。
  解放后,公办教师的工资由财政部门按月直接拨支。经过几次调资,教师工资普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1985年工资改革后,教师既享受工龄津贴,又享受教龄津贴。中学教师工资每月最高达147元,小学教师工资每月最高达117.4元。民办教师工资则根据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当地村干部的工资收入由乡或村统一评定支付。此外,每个民办教师每年享受由县教育经费直接支付的各种补助费252元,每月达21元。教师的生活待遇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同样得到提高。1984年第九届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教师中当选为乡(镇)人大代表的有83人,县人大代表17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1人。这年,教师中被安排为县政协委员的有9人,政协常委3人。至1985年,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有123人,照顾中教五级、小教三级以上的教师子女转为全民职工的有38人,解决骨干教师的家属由农业粮转吃商品粮的155人。
  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慰问团深入全县各校,向广大教师进行节日慰问。
  第三节经费、设施一、经费金溪设立县学后即有学田,以地租收入充文庙祭祀、学官和杂役的薪俸,生员的膏火补贴,校舍的修建及教学设施的添置等。学田岁收租米146石多,嘉定元年(1208)至宝祐元年(1253),增至286斛。元朝中期,仓廪亏虚,岁无收入。元延祐五年(1318),复增置学田若干。至清同治九年(1870),共有学田24.25亩。书院经费来自绅民捐助的义田、房产、银钱。私塾经费由学生家长分摊。
  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县立中学和区、乡中心小学,由教育局(科)在地方教育经费项下按编制分月拨支;保国民学校,从该保各村的祠堂、庙产等公产收入中筹集,设保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经费的收支;私立中、小学,由校董会或当地自筹经费解决,对办得较好的学校,教育局(科)奖励或补贴部分经费。民国23年(1934),县财政支出总计46923元,教育费支出13545元,占总支出28.9%;民国27年,县财政支出总计66245元,教育费支出12198元,占总支出18.4%。民国33年,县临时参议会决议,将斌兴学产拨归县立初级中学,充实学校基金,嗣后,参议会推翻前议,改为津贴金溪简报社及其它费用。学校再三向县、省两级政府提出申诉,直至民国36年2月,江西省政府才下达代电文件:“……卅五年度谷款已经支出者,姑准免予追还,其余未经支出及历年节余数,均应按数拨交县中。自卅六年度起,并应全部拨充县立中学基金。”10月,县立中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派出委员前往县公有款产委员会接受斌兴学产。在县参议会副议长陈俊民的阻挠下,事情一直拖延到第二年春,仍无着落,从而激起了该校师生的愤怒。一天,学生探听到陈中午要去赴宴,便在街上守候。果然,上午11点半,陈带着老婆和两个卫兵,大摇大摆地走来,学生蜂拥上去围着陈质问:“斌兴学产为什么还不移交?”卫兵出面阻挡,被学生夺去长枪,轰走。陈的老婆看到风头不对,早已吓跑。陈自己也想借着学生和卫兵纠缠的机会溜走。但是当陈双脚刚踏进一家卖草鞋的杂货店的石阶时,被后面赶来的学生用童子棍朝背上打了一棍,陈当即滚下石阶装死。事后,江西省政府怕事态扩大,于民国37年4月26日指令:“斌兴学产仍应查遵原令,全部拨交县中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经营使用,并将移交情况报核”。至此,闹了4年的学潮告一段落。
  解放以后,教育经费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集体投资为辅。其中,教育行政经费、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校舍修建、设备添置等由国家投资;完全小学则是民办公助,以集体为主,国家为辅;村小则基本上由集体负担。
  表17-5 解放后几个年份的教育投资比较表一、设施民国时期,学校校舍基本上是利用祠堂庙宇或借用民房,大多破旧。教学设备非常简陋。解放前夕,县立初级中学藏书仅500册,仪器也仅有一块木质大三角板,一副大两脚规,一个小地球仪。各保国民小学除了几块黑板、几套桌凳,别无其他。区、乡中心小学也只有个别学校才有脚踏风琴。
  解放初期,校舍大部分沿用祠堂庙宇或乡间民房。尔后,经过逐年改建、扩建、新建,校舍条件有较大改善。到1985年,全县新建校舍87773平方米,其中教室52664平方米,教师宿舍17494平方米,学生宿舍7650平方米,图书室1815平方米,其它8150平方米。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年年拨款添置教学设备。至1985年,全县共有各种教学仪器17213件(具),价值718516元;图书103857册,价值121564元。
  第四节教学一、学制小学民国初年为“四三”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三年。民国中期改为“四二”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解放初期沿用“四二”制。1953年秋,试行五年一贯制,1954年春暂缓推行,仍沿用“四二”制。1971年后,改为五年一贯制。
  中学金溪始建中学后,学制即为“三三”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每年春秋两季招生。解放以后沿用旧制,每年秋季招生。1960年,试行五年一贯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三年。1961年恢复“三三”制,1971年又改为“二二”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1980年开始,全县各中学先后恢复“三三”制。
  专业学校抚州卫生学校金溪分校,1978年开办时学制为二年,1982年后改为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金溪分校,初办时学制为四年,1965年后学制改为二至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
  农业中学学制为三年,招收小学毕业生。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制为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
  何源职业高中学制为二至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
  一、课程蒙馆主要教认字和写字(描红),教材有《上大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七言杂字》等,时间安排为早晨、下午读背,上午习字。
  经馆开讲的课本有“四书”、“五经”、《古文评注》、《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昭明文选》等。时间安排为早晨、下午读书;上午教师开讲,学生回讲;晚上读背古文。每逢三、八日作诗,二、五日作文。
  幼儿园开设图画、音乐、手工劳动、体育、语言、计算常识等课程。
  小学民国后期,初小开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音乐、体育、训练等课程;高小开设国语、算术、自然、音乐、体育、劳作、公民训练等课程。
  解放初,小学一二年级设国语、算术、美术、唱游;三四年级设国语、常识、算术、音乐、美术、体育;五六年级设国语、算术、常识、政治、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1952年,国语改为语文,美术改为美工。1957年,五六年级增设珠算。“文化大革命”中一般只设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和军体课。1976年后逐渐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课程,另外还增设了思想品德课。
  中学民国时期,初中设国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卫生、博物、历史、地理、公民、音乐、劳作、图画、童军等;高中设国文、英语、历史、地理、公民、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矿物、体育、劳作、图画、音乐、军训等课程。
  解放后,于1950年废止军训、公民、童军等课程,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图画;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俄语等课程。1958年增设劳动课。“文化大革命”中,强调阶级斗争为主课,无视基础课程,把语文与政治合并为政语课,生物化学合并为农业知识课,音乐和美术合并为革命文艺课,物理改为工业知识课,减掉了俄语(英语)、历史、地理课。1976年后,对课程重新作了规定: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理卫生、音乐、图画、劳动、体育;高中设政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劳动。
  三、教学方法明清时期采取的是“同窗读书,分别教授”的教学形式,用的是点读不讲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教法。
  民国时期,学校采用分班授课的教学形式,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注入式的教法。
  解放初仍沿用注入式教法。1954年,学习苏联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掌握教材的思想性、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合理应用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1958年后,提倡启发式教法,教师注重备课,写教案,互相听课,观摩教学。“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否定了“学校以教学为主”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出现了学生上讲台、工农兵讲师团占.领讲台等现象。1976年后恢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再次倡导启发式教法。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文体活动、演讲比赛、社会调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1980年开始试行电化教学,运用电影、电视、录音、录相、幻灯等进行形象教学。同年,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如在小学推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等。
  四、考试宋元明清,实行科举考试,以八股文取士。科举考试分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和朝考。其中文科,从元朝开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金溪的秀才、廪生、监生经过乡试取中举人者共635人;从宋朝淳化三年(992)至清光绪三十一年,金溪的举人经过会试、殿试取中进士者共218人,辟举(另制科目的会试取中者)共81人。殿试中名列前四名的有4人: 吴伯宗,明朝洪武三年(1370)乡试第一名,解元;洪武四年会试第一名,会元;同年殿试第一名,状元。
  曾坚,元朝至正十四年(1354)会试,殿试均名列第二名,榜眼。
  徐琼,明朝天顺元年(1457)殿试第二名,榜眼。
  胡桂芳,宋朝开庆元年(1259)殿试第四名,传胪。
  乡试中名列第一者有13名: 吴伯宗,明朝洪武三年乡试第一名,解元。
  徐刚宁,明朝永乐九年(1411)乡试第一名,解元。
  张应吾,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乡试第一名,解元。
  姚张斌,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乡试第一名,解元。
  孔大德,明朝天启七年(1627)乡试第一名,解元。
  刘星耀,明朝崇祯六年(1633)乡试第一名,解元。
  邓际逵,清朝顺治八年(1651)乡试第一名,解元。
  王肇珩,清朝康熙十七年(1678)乡试第一名,解元。
  周肃文,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乡试第一名,解元。
  何飞熊,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乡试第一名,解元。
  黄钟奏,清朝嘉庆三年(1798)乡试第一名,解元。
  徐朝玺,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乡试第一名,解元。
  许廷桂,清朝咸丰九年(1859)乡试第一名,解元。
  武科,从明朝万历元年(1573)至清光绪三十一年,金溪的武生员经过乡试取中武举人者共178人,武举人经过会试取中武进士者共24人,其中乡试中名列第一者共有8名: 吴士俊,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吴起夔,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谢捷,明朝崇祯三年(1630)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唐堂,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吴国柱,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周璩瑗,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刘有梅,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邹同科,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民国时期,逐步建立新式的考试制度,其主要有:月考,每月结束时,各学科举行的测验;学期考试,初小、高小、初中、高中修业期满举行的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不合格者发给肄业证书;升学考试,由各校自行招生,出题、评卷、录取均由各校负责,有时几校联合招生。以上考试均为闭卷考试。
  解放以后,对考试制度作了如下规定:统一升学考试,高中升大专院校考试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印卷,由省统一评卷录取;初中升高中和中专考试由地区文教局统一命题、印卷、评卷、录取;小学升初中考试由县文教局统一命题、印卷、评卷、录取。学年考试制度,每个学年结束时举行,定升留级。学期考试,分期中、期末两种,评定一个学期的成绩。平时考试由各校制定,无统一规定,有课堂提问、单元测验、抽测等。以上考试均为闭卷考试。“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高初中恢复招生,但废除升学考试,实行“推荐制”,即小学升初中由生产队推荐,大队批准;初中升高中由生产队推荐,大队审查,公社批准。各学校的学年考试也废除闭卷考试,实行开卷考试。大专院校于1973年恢复招生,但废除了统一考试,采取推荐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1974年至1976年,取消文化考试,实行“推荐制”。1977年以后又全面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各种考试制度。
  表17-6 历朝进士、举人表表17-7 1961-1985年录取大中专院校学生表说明:缺1961-1977年录取中专学生数资料。
  五、教学研究民国时期,县教育局(科)下设督学组,负责各国民学校的行政督导和教学研究。
  解放初期,各校均成立教学研究组,以乡为单位统一安排教学研究组的活动。1963年,县成立教研室,公社成立教育辅导站,校成立学科教研组,分别负责县、社、学校的教学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撤销县教研室,公社和学校的教研机构也处于瘫痪状态。1973年县教研室得以恢复,尔后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加强。至1985年,有中学教研员3人,小学教研员6人,内设中学语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三个组。公社辅导站和学校的各学科教研组也随着县教研室的恢复而得到充实,初步形成了县、社和学校三级教研网。通过公开教学、试验课和示范教学以及学术报告等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六、勤工俭学解放初期,各校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小为主,当年受益”的原则,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58年,各校组织师生支援农业,帮助农业社“春插”、“双抢”、“秋收”,还参加修建金临公路、金黄公路、大闹钢铁等社会公益劳动。1961年全县有300多名教师和12400名学生参加夏收夏种劳动,收种面积达2万余亩。各校还与公社、大队挂钩,订立合同,安排劳动时间,同时还建立规模大小不一的劳动实验园地,全县共种蔬菜300余亩,水稻40余亩,其它作物24.5亩。由于师生劳动时间过多,影响了教学质量。
  “文化大革命”中,各校纷纷建立四场(农场、林场、畜牧场、小型工厂)、三室(阶级教育展览室、时事教育展览室、科学实验展览室)。据1971年统计,全县中小学校(包托共大金溪分校)共办农场84个,林场55个,畜牧场44个,小型工厂28个。
  1978年以后,各校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80年收稻谷17.25万斤,经济收入5.2万元。1982年至1985年,勤工俭学经济收入达17.5万元。
  第五节行政机构金溪自建县起,直至清末,设有县学,既是本县监生、生员肄业处,又是教育管理机构。民国元年到18年(1912~1929),设教育局,主管全县教育,下设视学数人,巡回各地学校视察。民国18年以后,撤销教育局,改设教育科,配有督学数人,督促、检查学校工作,并在区、乡(镇)公所设文化股主任,保办公室设文化干事管理学校。
  金溪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内设文教科,主管全县文化、教育工作。1956年改科为局。1957年4月,和卫生局合并称文教卫生局,同年7月恢复文教局。1961年3月再次和卫生局合并,同年10月又分开设立。1968年5月,撤局设立文教卫生组。1969年10月分设教育组。1978年3月,撤组改设文化教育局。1984年5月改称教育局,主管全县教育工作。局内分设人事秘书、教育、财务三股,其下属机构有教研室(1963年4月建立)、工农教育办公室(1979年3月建立)、招考办公室(1984年建立)、勤工俭学办公室(1984年秋建立)、电教仪器管理站(1984年建立)。
  第二章科技第一节机构设置一、县级组织 1956年成立金溪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配专职干部1人。1958年10月,成立金溪县科学工作委员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改称科学技术协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瘫痪。1972年,县革委生产指挥部下设科技组,1978年改称科学情报研究所。1978年6月恢复科学技术委员会。1979年恢复科学技术协会。同时先后建立农学会、林学会、水电学会、医药卫生学会、建筑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学会、气象学会、金溪一中科协。青年辅导协会、数理化学会和科普创作小组,有会员530人。1984年6月,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协会分开办公。1985年,各学会的会员增至809人。
  50年代起,金溪先后成立了4个专门科研机构。
  农业科学研究所1959年5月成立,设所长1人,工作人员3人,负责水稻、棉花、土壤肥料的试验研究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1960年,并入县畜牧繁殖场,实行两块牌子,一班人员的方式开展工作。1962年分设,1968年撤销,1970年又复设,1985年,并入水稻良种场。
  生物防治试验站 1971年在珊城公社试办,归公社管辖。1973年正式成立,有工作人员15人,重点研究试验放养赤眼蜂,进行生物综合防治,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1977年,并入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林业科学研究所 1976年建立,隶属县林业局,主要进行林木引种培育试验繁殖推广。
  茶叶科学研究所原属秀谷华侨农场管辖,1982年2月划归县管,有工作人员23人,茶园150亩,板栗60亩,负责茶叶的试验研究。
  一、基层组织金溪1956年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以后,分别在农业、卫生、文教、工、青、妇6个部门成立了分会,并在浒湾、旸田、黄通、石门、双塘、琅琚、琉璃7个区所在地建立了13个会员工作组。至1963年,全县每个公社、镇、场都建立了科普协会,每个大队都建立了科普领导小组。1968年,各级科协组织瘫痪。1979年,各社恢复了科普协会,115个大队恢复了科普领导小组,部分生产队还成立了科学实验小组。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至1981年,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科普组织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农业科技户(包括科技示范户、专业户、联系户),通过这些农科户进行农业科技示范,带动千家万户实行科学种田。1985年,全县农业科技户达614户。
  第二节科技队伍 1978年6月,对全县自然科学技术人员进行普查,全县共有各类自然科学技术人员419名,分布工业系统51名,农林水系统45名,医药卫生系统195名,科技管理部门9名,教育系统119名。1980年,恢复对科技人员套改,评定技术职称。至1985年,全县各类专业科技人员增至2321名,分布工业系统59名,农林水系统99名,医疗卫生系统342名,教育系统1673名,文化系统66名,其它系统82名,取得各类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414名,未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1907名。
  表17-8 1985年全县科技人员一览表单位:人第三节.科普活动 1954年至1957年,坚持“当时、当地、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科普活动,重点是宣传推广江西水田犁、双轮双铧犁和钙镁磷、肥田粉的使用技术。1958年至1959年,主要是围绕各种工具的改革,试制推广插秧机、播种机、摇臂收割机等,并定期印发《科技简报》。1960年至1962年,科普活动处于停滞状态。1963年以后,科普活动逐步活跃,中心是围绕“红壤土改造”和“沙质土壤改造”开展活动,并通过《金溪科学》杂志、农业科技展览,层层办科普讲座等形式,在全县推广琉璃公社曾泗生产队红壤改造和浒湾公社火箭生产队沙壤改造的经验。“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了科普活动。1977年以后,科普活动又逐步走上正轨。1982年至1985年,全县共办科技培训班4574期,参加的有261838人次;办科普讲座809次,参加听讲的有89600人次;办科技夜校61个,办科技咨询亭18个,接待91000人次;放映科教电影380场,观映的有19.5万人次;印发科技资料21.18万份,建立科技阅览室64个,科普宣传栏684个,选派参加上级科协举办的科技讲座20人次。
  第四节科技情报 1976年开始与外地建立科学技术资料交换关系,邮订、收集科技资料,开展情报调研。
  1981年,成立金溪县科学技术情报所,科技情报工作开始走上正轨。情报所广泛收集科技资料,印发科技资料交换卡,建立和健全全县科技情报网,对现有的科技资料进行整理编目,并向本省和外地印发《金溪科技》。订阅各种科技期刊396种(其中外文期刊7种)。到1985年,共收藏科技期刊1.3万份,科技图书300册,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建立了科技资料交换关系。农业局、林业局、水电局、卫生局、无线电厂、农机厂、黄通乡、左坊乡、枫山乡等单位先后建立科技情报资料室,分别配有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
  第五节科研成果 1958年以后,开始对生产工具(主要是犁、耙、车、插秧机等)进行改革。陆坊公社农民设计的插秧机受到地区科委奖励,奖金100元;对桥公社农民改革的插秧机,经地区科委鉴定,选送到省进行了操作表演。
  1963年至1966年,红壤低产田改造和沙壤低产田改造被列为全省重点科研项目。红壤低产田改造,从浒湾公社荣坊大队到琉璃公社,采用开环山沟排冷、锈水,施有机、磷、钾肥,增施石灰等措施,获省科委科技成果奖,奖金1万元。1964年省科委在金溪召开全省红壤低产田改造现场会,华东大区科委参加了会议,几个有红壤低产田的省也派代表参加r会议,改造红壤低产田的经验传到国外,并在一家杂志上刊载。沙壤低产田改造,主要在浒湾公社丁家大队进行,采取掺客土、施有机肥等措施,改造后的沙壤田种棉花,亩产皮棉200斤以上。火箭生产队“百王”基地上的棉花王,株高四五米,用楼梯摘棉花,获得省、地科委科技成果奖。
  1971年试验推广沼气发电,设计“罐子”形沼气池,其特点是不受土壤类别的影响,既经济又耐用,适应农村小家小户的需要(每个池需要水泥400公斤,石灰100公斤)。经省科技组鉴定,肯定池形结构合理,列为全省重点科研项目。到1974年止,全县建池400多个。琅琚公社苕溪大队全面普及沼气池,受到省科技大会嘉奖,全区各县先后都派人来参观取经,并为外省、地,县培训了30多名施工技术人员。苕溪大队曾两次出席全国性沼气工作会议,得省.地科研经费3万余元。
  1971年进行针刺麻醉试验,列为全省重点项目之一,受到省科技组奖励。省科技组、省卫生厅、省医学院曾联合在金溪召开“针麻”现场会,全省各地有关部门曾分别前来参观学习。试验组还出席了全省先进科技工作会议。
  1972年开展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列为全省蘑点科研项目之一。广东省和华东昆虫研究所曾来总结经验,江西大学并同省科技组到金溪举办全省生物防治学习班。
  1972年至1973年,试验成功了1、5分子筛制氧机,1978年获省科技大会科技成果奖。
  1974年至1981年,省、地下达金溪重点科研项目主要有: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牛新品种选育、针刺及中草药避孕研究,高频榨油机试制、猪的人工授精、机械化养鸡、激光育种机试制、高频电场种子处理机的试制、30烷醇在水稻中的应用、鸡良种改良、病牙再植等40多个课题。金溪自定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低光呼吸育种、四用装载机、化学杀雄杂交水稻试验、稻田耕作制度改革、牛的锥虫病治疗研究,痔疮治疗研究、东乡省柴灶推广、红麻引种推广试验等40多个课题。通过试验、试制,这几年来的科技成果主要有:7227-0.2装载机(1976年度)1978年获省科技大会科技成果奖;FC-820新式农用风车,1980年获省经委技术改造三等奖;红麻青皮3号引种与推广’(1978),1980年获省农业厅科技成果推广奖,奖金100元;推广红麻综合栽培技术(1978),1980年获行署科技大会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奖金80元;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1978至1981),1981年获行署农业技术改造四等奖,奖金50元;金鸡牌电唱机试制(1978至1979),1982年获行署科技大会科技成果推广四等奖,奖金50元;稻田耕作制度的改革(1979至1981),1982年获行署科技大会农业技术改进四等奖,奖金50元;套扎法治疗内痔(1979至1982年共214例,其中直肠息肉2例)1982年获行署科技大会科技成果推广四等奖,奖金50元;病牙再植(1980至1982),1982年获行署科技大会科技成果三等奖,奖金80元;高血压病调查(1980),1982年获行署科技大会科技成果三等奖;甜叶菊的引进和试种(1981),1982年获行署科技大会科技成果推广四等奖,奖金50元;猪的人工授精(1976至1981),1982年获行署科技大会农业技术推广四等奖,奖金50元。螟虫发生地区及主要危害对象的调查研究(1976至1978),1982年获行署科技大会科技成果四等奖,奖金50元;耕牛锥虫病的普查与防治(1978至1981),获行署科技大会农业技术改进四等奖,奖金50元。
  1981年12月,艾冬太代表黄通公社植保公司出席中国科协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承包(包括多种经营)经验交流会,介绍了《植保专业化,承包好处大》的经验。
  1983年至1985年科研成果主要有:耕牛锥虫病防治,1983年获省农牧渔业厅三等奖;水稻种子精选加工,1983年获省农牧渔业厅三等奖;农机化区划工作,1983年获地区农业区划委员会一等奖,省农业区划委员会二等奖;农业区划工作,1984年获省、地区划办二等奖;农业经营管理技术,1984年获地区农牧渔业局三等奖;红麻引种技术推广,1985年获地区科委技术推广三等奖;三毫米分离机,1985年获地区科委三等奖;种植业技术改进,1985年获省农牧渔业厅农林总站二等奖;种子质量检验,1985年获地区农牧渔业局三等奖。1985年1月,大仙岭乡科协冬瓜研究会副会长黄富民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获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奖。1985年3月,郑伯仁撰写的《汪福昌的养鸭高招》获江西省农业科普百花奖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