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私营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76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私营商业
分类号: F721.4
页数: 6
摘要: 金溪商业有城镇市场2个,农村圩集17个,主要行业有粮食、纸业、南货、布匹百货、木竹、饮食客栈、药业、银楼业等。全县米谷多由浒湾聚集运出。抚河上游及芦河运出木竹皆由浒湾起河存卖,从外地购进的商品也从浒湾运往各地,商贾云集,市面繁荣。特别是九江、南昌相继被日军侵占以后,陆路交通阻塞,主要靠水路运输,浒湾成为赣东数县粮食、纸张、木竹等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南货业,因与人民食用关系密切,故以网点和从业人员而论都是一个较大的行业。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私营商业

内容

第一节网点和行业清末与民国时期,金溪商业有城镇市场2个,农村圩集17个,主要行业有粮食、纸业、南货、布匹百货、木竹、饮食客栈、药业、银楼业等。
  浒湾镇——清和民国时期,全县商业的中心浒湾由于交通便利,水路上达南城、南丰,广昌,下通抚州、南昌等地,陆路有金临公路。全县米谷多由浒湾聚集运出。抚河上游及芦河运出木竹皆由浒湾起河存卖,从外地购进的商品也从浒湾运往各地,商贾云集,市面繁荣。特别是九江、南昌相继被日军侵占以后,陆路交通阻塞,主要靠水路运输,浒湾成为赣东数县粮食、纸张、木竹等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加上南昌等地商人大量踊入,人员骤增,南城、南丰、资溪等地的商人都要来浒湾进货。当时的浒湾,店铺毗连,人群熙熙攘攘,闹市昼夜不绝,各店生意兴隆。三更半夜叫卖汤圆、清汤声不绝于耳。民间流传,浒湾有“十锦”,即和顺祥土布、祥和贡面、天盛仁纸、赞育堂药、怡和豆豉,民顺楼粉、和生栈饼,洪太生纸伞、龙香阁墨、品芳斋桔饼。因此,浒湾在金溪有“小上海”之称,后来随着陆路运输的发展和县城商业的逐步繁荣,浒湾商业才渐渐跌落下来。
  粮食业是浒湾商业中资本雄厚,而且又一直兴盛的行业。全镇大小米店、米行、谷行有40余家。民国22年(1933),有7家米行用机器碾米,资本最多的达3万元,有工人10个,每,月出米140石;最少的也有2万元,工人7个,每月出米100石。其中,聂寿茂开的“源盛”米行生意最大,拥有30只大米船,长年运米至汉口、上海等地,船引题埠,,市民看见有“源盛”牌号的米袋就竞相购买。
  纸、业也是浒湾商业中资本雄厚的行业。远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就有土纸纸槽。清乾隆、道光年间最盛,全镇有大小纸店、作坊140余家。纸槽300多个,直接或间接以纸业为生的人众多,经营品种除传统产品上纸以外,还有颜色纸张、毛边纸以及对联等,在外地享有盛名,故民间有“药不到摊树不灵,纸不到浒湾不齐”之说。民国时期,纸业中落,但资本在万元以上的纸店仍有11家,其中:天盛仁、莫华香、刘五仁、源茂盛、仁誌、周定年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这些大商号都是以批发为主,后因进口纸张的大最推销,该业才日趋衰落。
  南货业,因与人民食用关系密切,故以网点和从业人员而论都是一个较大的行业。数十家南货店中资金在2万元以上的有义顺仁.品坊斋、周大昌、恒昌,德昌、厚生、和大7家,这些大店都设有糕点作坊。品坊斋和义顺仁还设有桔饼作坊并兼理本业的批发业务,桔饼最高年产量达15万多公斤。
  布匹、百货业,清末、民国初期以和顺祥、正兴祥、正与祥、左德太4家为大,其中和顺祥和正兴祥还附设染作坊。民国10年以后,又先后开设了瑞兴林、左德昌、万顺泰等店,资金都在10万元左右,经营品种皆以土棉布为主,兼营少量的绸缎和百货。南昌被日军侵占以后,织布工人大量踊进浒湾,机织布匹的花色品种及数量才逐日增多。
  饮食服务、忆以杨毛仔开设的“品仙居”为最早,资本也最多,百里闻名,有店员17人,另雇请3至4人驻店宰猪,经营范国有包办洒席、面食、水粉,另外还附设床铺20米张,住的都是上等客,每天营业额达40至50)块光洋。“品仙居”的家业曾被日军捣碎,后虽霞整家业,但终不如当年。除“品仙居”外,比较大的饮食店还有民顺楼、五福楼、肖文炳、徐占祥、菜发馆,九花楼、汪四红,和盛楼等10余家,大部分都兼营住客、业务。比较大的旅店,有陈八宝饭店、交通饭店、昭武饭店、丁富宝饭店、和盛栈、付甘呈饭店。比较大的茶店有何云龙茶店、兴存楼茶馆,但经营额都不大,只有茶桌10来张。照相馆由潘必栋独家经营,于民国27年开业,至解放后转为公私合营。
  木竹业,也是浒湾商业中一个较大的行业,都集中在洲头上清未开业的有正顺架、荣顺架,复顺架,资本都在4万元左右。民国时期开业的有金溪庄、裕源庄、泳古庄、森盛庄,资本都住万元以上。其业务主要代代客买卖木竹。
  银楼业是专门从事金银买卖和首饰加工的行业。清末、民国时期,人们喜爱金银首饰.富人婚嫁及儿女出生后往往要清银匠加工首饰,故浒湾金银加工店较多。清末、民同初,银楼业有罗万泰、余义成.庆云楼、同泰、饶宝丰5家。民国10年后开、业的有宝泰、万春楼、万盛楼、余万美、余天盛、余义盛、宝华、同兴8家,这些店一般是家养店,经营规模都不大。
  其他行业中,经营规模比较大的有怡兴和豆油店,资本在10万元以上,主要经营豆豉和豆油。还有陈泰泉开的“陈泰记”水果行,专门经营各种水果,资本约1万元。
  秀谷镇——全县商业后起之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始在城内办墟场,以一、四、七为期,并选定县署前和城隍庙侧两处为墟场,搭盖棚厂,以便商贩贸易休息,同时公举了数人在墟场经理,还公议了章程。做1石米交易,买卖双方各出钱20文,做1石谷交易,则各出钱16文。民国初,城内开始出现坐商。至民国24年,县城商业有95家,其中粮食、业20家,南货业17家,布匹白.货17家,饮食服务业16家,中西药业7家,文化用品3家,五金颜料业3家,建筑材料业2家,其他行业10家。因交通不便,加上镇内人口少,故生意冷落异常。每天,只有早上人多点,下午3点以后,行人稀少。各种货物大多经抚州、浒湾以肩挑车推运入。民国27年,南城至鹰潭公路始通,横贯县境,汽车北通鹰潭,南至南城,土特产得以大量输出,人口逐渐增多,县城商业才日渐发达。到民国35年,粮食行业的工人增加到二三百人,大小米店达170余家,饮食店20多家,比较大的南货店也有15家之多。
  南货店是从民国初开始发展起来的,较大的南货店有贻丰、素芳斋、罗丰祥、福康祥、协丰、聚丰、怡泰、天盛龙、福昌龙等,其中以贻丰为最大,经营了三代,在抚艘汉口等地还设有分店,店员有17人,占整个行业店员人数五分之二。较小的商店有许仁寿、永和祥、敦兴号、天盛龙、义兴和(兼营布匹)等,主要经营烟、酒、糕点、海味面、酱油、酱菜、竹笋、香菇、木耳等生活必需品,经营品种达170多种。每天营业收入最大的贻丰号也不过10块光洋左右。
  布匹百货业较大的有吴隆泰、曹三益、温一泰、义兴和、周华泰等,较小的商号有王乾泰、周正泰、和顺祥、义顺和等,以经营土布为主,兼营绸缎和百货,一匹绸缎常常要卖一至两年以上,因为一般市民除嫁娶不得已去买几尺外,平时是无钱购买的,而那些有钱人则以到大城市去购买为荣,不愿在金溪这样小县城购买。
  饮食服务业也因人口不多而较冷落。清未、民国初期,县城的饮食店有泰和馆、协和馆、和平、小乐天等几家,民国32年后,又增设了长春楼、同香园、许年青等,经营范围一般都是包办酒席、炒菜、面食、水粉等。此外还有以住客为书兼营饮食的安安饭店、花园饭店、交通饭店、民生饭店等。此时,县城各店出的水粉粉质特好,嫩滑柔软,是老百姓最简单的早点,价既廉、味又美。如果自买鲜肉、香菇去做粉汤,用小碗盛食量大的可吃五六十碗,一般食量都可以吃二三十碗,过往旅客,以及回城探亲的人都要以饱餐水粉一顿为快事,而泰和馆和醉仙楼两处出的水粉又略胜一筹。至于理发店,民国时期县城只有三四家,各店的规模都不大,另有几个挑担提箱和流动服务的理发匠。照相馆也只有1家,由游杏基经营,民国17年独资开业,至解放后合营。
  屠宰业,民国时期县城共有屠户20余家,经常操刀卖肉的只有七八户,每天杀猪3至4头,经营方式主要有上门杀猪,二三户合伙买猪杀后分开卖肉,以及借肉应市卖后还钱等。
  农村圩集清末、民国时期全县有双塘、石门、左坊、江坊、旸田、孔坊、对桥、陆坊、潢汰渡、坪.上、黄源、黄通、琅琚琉璃、新积、陈坊积、合市17个农村圩集。以双塘为最大,大小商店有六七十家,从业人员100多人。其他农村圩集的商店,多则几十家,少则十来家。分散在这些圩集从事商业活动的绝大部分人员都是些小商小贩,大商号只是极少数。
  表14-2 解放前夕全县商业网点行业人员情况表解放以后的私营商业在社会商品流通中仍占有一定地位。解放初期,私营商业比较稳定。1950年,全县有私营商业870户,从业人员1011人。资本额包括固定资产共12.01万元(折新人民币,下同)。在此期间,县人民政府执行中国共产党“保障贸易自由,保证正当工商业发展,坚决取缔投机倒把、违法经营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同时又成立工商科,加强了对私营商业的领导,并以加工、定货、收购、采取国家扶助的办法,使私营商业得以适当发展。至1953年底,全县私营商业达到2091户,从业人员2311人,资本额45.13万元。1954年起,私营商业的比重逐渐缩小。是年,全县私营商业只有1432户,从业人员1872人,1955年降至1112户,1311人。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金溪的个体商贩,有的纳入合作商店,有的转业,继续经营的仅有68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个体商贩受到进一步限制,过村串户的小贩基本上没有。1977年后,个体商贩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1980年,全县有经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的个体商贩152户,从业人员155人,其中:饮食服务业68户,从业人员68人。此后,由于国家在银行贷款、货源分配、税收负担等方面对个体商业给予适当照顾,个体商贩大大增加,至1985年,个体商贩达1786户,从业人员达2191人,其中:饮食业146户,从业人员267人;服务业59户,从业人员75人。
  1981~1985年个体商贩表表14-3 第二节经营作风清末、民国时期,县内商业资本主要集中在大商人手中,不少地主、官宦兼营商业。他们经营目的是唯利是图,追求高额利润,那里有利润就往那里钻,那种商品利润大就拼命经营那种商品。此时,大部分商店经营的都是一般生活用品,经营生产资料的商店很少。商人赚钱的花样很多,有时把货物囤积起来,抬高物价;有时则大量倾售,薄利多销;有的还能揣摸顾客的心理,如商品过秤后加搭头,使顾客感到满意。为了赚钱,挖空心思争顾客,顾客进门,笑脸相迎,并待以烟茶,顾客出门,热情相送,即使不买东西也一样对待。
  旧时的商人有不少精通生意经,他们能掌握时机,谋取厚利,并能根据市场行情和物价的变化来决定经营方向。浒湾纸业大老板黄炳麟就是靠掌握时机发家致富的。黄初来浒湾,摆摊出售杂货,资金不过数百元。几年后,他看到浒湾纸业兴旺,大有赚钱的市场。民国3年(1914),黄就邀请南丰同善社首脑之一周兰馨入股添资办“天盛仁”纸号,用同善社一笔巨额存款在黎川樟村和福建泰宁等地收购了千余担土纸,不到半年,纸价陡涨,一年就赚3万元。后来,黄又用赚到的钱到上海大德染料洋行贩运颜料来浒湾零趸,批给浒湾大小染纸作坊。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外货不得进口,不到两年颜料就上涨了一百多倍,黄的资本一下子就超过百万元。钱越赚越多,店越开越大,上海、汉口、南昌、抚州以及赣东各县都有他的行.庄、号、店,到解放前夕,各地雇用的资方代理人有数百之多,财产也数百万计。
  在激烈的竞争中,资本雄厚的大商号常以暂时降价的手段,招揽顾客和同行相杀,资本较少的小商店常常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降价出卖底货以挽商誉,常至亏去血本。等到底货告罄时,大商号复抬市价,小商号只好自叹自唉,经过一二次这样的风波,小商号就得宣告倒闭。浒湾“怡兴和”豆油厂挤垮“大盛”豆油厂就是一例。“怡兴和”老板和“大盛”老板都是临川人,且有些亲缘关系,“怡兴和”老板就在“大盛”厂加入了股份,其口的不是支持亲友发展经营,而是以股东权利成为“大盛”厂的经济坐探,结果对“大盛”厂的原材料,进销库存情况及、业务往来一目了然。民国36年“怡兴和”和“大盛”都在进贤三阳镇义丰收购黑豆子,“怡兴和”资金雄厚,来货多,就叫伢人压级压价,垄断市场。来货稀少,就抬高价格。当豆子运到浒湾后,他若打听到“大盛”所购的豆子比他店的贵,就把豆油及其他成品不计成本地降价出售。这样做看来该厂大亏其本,但“大盛”就无法抵制,只得跟随他们降价出售。经过一段时间,“怡兴和”得知“大盛”资金亏损将尽时,又来个翻身打算,将各类成品调高价格,“大盛”因资金亏损已尽,进货无力,提高销价亦存货无几,只得帮着哄场,不久后就宣告倒闭,市面上成了“怡兴和”独家经营。
  赊欠记帐是商人为把生意做大做活而普遍采用的方式。此时,不管是搞批发还是搞零售的都十分注重信誉,可以先让人把货物提走,过后再缴钱,只要按约定的时间交足欠帐,没有本钱或本钱不够都能进到货。
  除此之外,欺骗手段常见于商店之中。群众喜爱的小鸡牌布,价格很高,有些商人就把公鸡、人民等牌号的布充小鸡牌布出售,以次充好;有的竞以观音土当石灰出售,以假充真;有的在食盐里掺砂,弄假掺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大部分成为欺人之谈。
  清未、民国期间的中、小行商和坐商,资本不大。他们活跃在城乡,摆摊设点,设庄采购,长途贩运,批零兼营。小商贩经营比较稳重,资本也小,他们小吃小做,走乡串户,肩挑叫卖,结交乡下农户,进行经营交易。
  第三节对私改造 1954年,县人民政府贯彻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所有制方面的改造。10月,全县共有50户私营绸布商转为经销批购户,有2户屠宰业转为代销户,2户百货业转为批购户。1955年,成立金溪县对私改造办公室,对私营商业的改造由初级形式(向国营批购商品)转入中级形式(为国营经销代销商品)。这年底,全县有代销商店33户,38人;经销商店9户,10人;合作商店7户,7人;饮食业合作小组20户,27人;服务业合作小组5户、5人。已改造户数占总户数15.1%。1956年春,对私改造进入高级形式。从秀谷、浒湾两镇开始至全县各地,各行各业纷纷向归口公司呈交公私合营申请书掀起各行各业公私合营高潮。这年底,全县根据不同行业共组织了定股定息的公私合营10个,从业人员154人,资金8.3万元: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合作商店125个,从业人员208人,资金2.7万元;分散经营,各负盈亏合作小组164个,从业人员168人,资金2.3万元,至此,全县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表14-4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