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加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604
颗粒名称: 一、粮食加工业
分类号: TS210.4
页数: 3
摘要: 稻谷加工业清朝和民国初年,以手工或半手工为主。在溪流旁建造水碓,利用溪水落差,带动碓头、碾、磨、舂米磨粉。缺少水源的地区,用人力、畜力推动手砻、石碾、脚碓加工稻谷,花工多,质量差。民国11年,浒湾福聚米行第一个安装以煤为燃料的碾米机,日产大米2000公斤。是年,县城协成米行开张,尔后,浒湾镇有的米行把机器运至县城开业,至民国36年,县城有机器的米行达到9家,机器动力144匹马力,资金折谷15050担,年加工稻谷850万公斤。尔后,为便于粮食加工内供外调的需要,经工商行政部门动员,先后将县城的私营制米厂分别迁至石门、左坊、双塘、植源等地,代国家加工大米。
关键词: 粮食加工业 金溪县

内容

稻谷加工业清朝和民国初年,以手工或半手工为主。在溪流旁建造水碓,利用溪水落差,带动碓头、碾、磨、舂米磨粉。缺少水源的地区,用人力、畜力推动手砻、石碾、脚碓加工稻谷,花工多,质量差。民国11年(1922),浒湾福聚米行第一个安装以煤为燃料的碾米机,日产大米2000公斤。此后,资本雄厚的米行纷纷购进碾米机,至民国25年,全镇有机器设备的米行达13家(裕丰、福隆、福聚、全太、恒茂、德顺、怀圣、华丰、生圣、春利源、惠康、慎昌、源盛),机器动力为342匹马力,资金折谷达43200担,年经营加工稻谷2185万公斤。是年,县城协成米行开张,尔后,浒湾镇有的米行把机器运至县城开业,至民国36年,县城有机器的米行达到9家(友丰、协成、庆昌、协和、恒和、老协成、鸿兴、宏丰、天源),机器动力144匹马力,资金折谷15050担,年加工稻谷850万公斤。
  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投资,在县城开办。“金溪县人民机米厂”,除加工公粮外,还向农民购买粮食,加工后运往外地销售,1951年因发生贪污案件而停业。1952年移交给粮食部门,成为金溪粮食系统第一个国营加工厂,设备有32匹马力煤气机一部,砻谷机和机米斗各两台,日产大米1万公斤,年总产值16.2万元。1953年4月,改名为金溪县粮食局第一加工厂。尔后,为便于粮食加工内供外调的需要,经工商行政部门动员,先后将县城的私营制米厂分别迁至石门、左坊、双塘、植源等地,代国家加工大米。1956年初,根据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将全县7个私营机制米厂(浒湾宏昌和华丰、城关、石门、左坊、双塘、植源)改组为5个公私合营粮食加工厂(浒湾宏昌、石门、双塘、植源、对桥),主要设备有内燃机7部,108匹马力。砻谷机8台,碾米机10台,共折合股金20817元。1958年3月建立黄通制米厂;1959年建立东源制米厂;同年,左坊与石门厂又分开核算,至此,全县共有9个制米厂。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撤销左坊合营厂和东源制米厂,1980年又撤销黄通制米厂。至1985年,全县共有粮油加工厂6个,职工170人,加工生产动力为375匹马力,加工生产能力为4750万公斤大米。
  50年代初期,制米厂加工大米是用木砻铁斗,除用机器带动部分木砻外,主要靠手工砻谷,不久就用沙盘砻谷机取代了手工木砻。1958年后,逐步将人工打米上斗改用机器升运,到1962年就基本解脱了做米工人打米上斗等笨重体力劳动。1963年推广谷壳炉,降低了成本。70年代,先后新建了较新型的粮油加工厂房,组装机器设备,除陆坊、双塘两厂仍沿用煤气机生产外,浒湾、县城、对桥厂已改用电力生产,石门厂改用柴油机为动力,并陆续用沙滚筒斗更换了铁滚筒斗,浒湾、县城、对桥三厂还改用较先进的橡皮砻,减少了碎米,提高了品质,增加了产量,同时还增添了一些自动装置,使全县粮食加工流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加工产量逐年上升,加工品质也有很大提高,大米合格率达92.66%。1978年,对桥厂加工的出口大米“双竹粘”,远销港澳地区。1981年,城关厂加工的出口特二米,进入国际市场后,深受国际友人的欢迎。
  农村的稻谷加工,人力、畜力、水力和机器并存,60年代后,以机器为主。
  面食加工业清朝和民国时期均为手工制作。清光绪年间开业的有森和兴、茂和、郭裕发、邓仁昌4家。民国时期开业的有何源和、森和新、利芳福、美芳斋、裕茂、天和祥、吉昌祥、祥和仁、森和胜、裕顺等10家,全部是自产自营。
  解放以后,由县城和浒湾的粮油加工厂经营面条加工业务。各地的制面作坊,多为粮食部门管理。1980年,县城办起粮油综合厂,开展粮油综合利用,以加工机面、油面为主,还加工饴糖、糖饼、藕丝糖、豆腐、机米粉、面包等十余个品种。同年,浒湾加工厂油面车间扩建为浒湾油面厂,两厂全年加工生产能力为机面50万公斤,油面10万公斤,机米粉8万公斤,面包4万公斤,70年代始,机面加工增多。1978年以后,农村开展多种经营,制面作坊遍及全县,到1985年,仅浒湾地区就有油面个体作坊60余家。
  杂粮加工业杂粮以红薯为主,次为荞麦,这些杂粮加工以个体制作为主。解放前,是手工磨粉,解放后一段时间仍用手工,70年代后,红薯、荞麦等杂粮加工逐步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一、油脂加工业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