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业门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60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工业门类
分类号: F427
页数: 15
摘要: 粮食加工业稻谷加工业清朝和民国初年,以手工或半手工为主。在溪流旁建造水碓,利用溪水落差,带动碓头、碾、磨、舂米磨粉。缺少水源的地区,用人力、畜力推动手砻、石碾、脚碓加工稻谷,花工多,质量差。民国11年,浒湾福聚米行第一个安装以煤为燃料的碾米机,日产大米2000公斤。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投资,在县城开办。尔后,为便于粮食加工内供外调的需要,经工商行政部门动员,先后将县城的私营制米厂分别迁至石门、左坊、双塘、植源等地,代国家加工大米。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工业门类

内容

第一节食品工业,一、粮食加工业稻谷加工业清朝和民国初年,以手工或半手工为主。在溪流旁建造水碓,利用溪水落差,带动碓头、碾、磨、舂米磨粉。缺少水源的地区,用人力、畜力推动手砻、石碾、脚碓加工稻谷,花工多,质量差。民国11年(1922),浒湾福聚米行第一个安装以煤为燃料的碾米机,日产大米2000公斤。此后,资本雄厚的米行纷纷购进碾米机,至民国25年,全镇有机器设备的米行达13家(裕丰、福隆、福聚、全太、恒茂、德顺、怀圣、华丰、生圣、春利源、惠康、慎昌、源盛),机器动力为342匹马力,资金折谷达43200担,年经营加工稻谷2185万公斤。是年,县城协成米行开张,尔后,浒湾镇有的米行把机器运至县城开业,至民国36年,县城有机器的米行达到9家(友丰、协成、庆昌、协和、恒和、老协成、鸿兴、宏丰、天源),机器动力144匹马力,资金折谷15050担,年加工稻谷850万公斤。
  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投资,在县城开办。“金溪县人民机米厂”,除加工公粮外,还向农民购买粮食,加工后运往外地销售,1951年因发生贪污案件而停业。1952年移交给粮食部门,成为金溪粮食系统第一个国营加工厂,设备有32匹马力煤气机一部,砻谷机和机米斗各两台,日产大米1万公斤,年总产值16.2万元。1953年4月,改名为金溪县粮食局第一加工厂。尔后,为便于粮食加工内供外调的需要,经工商行政部门动员,先后将县城的私营制米厂分别迁至石门、左坊、双塘、植源等地,代国家加工大米。1956年初,根据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将全县7个私营机制米厂(浒湾宏昌和华丰、城关、石门、左坊、双塘、植源)改组为5个公私合营粮食加工厂(浒湾宏昌、石门、双塘、植源、对桥),主要设备有内燃机7部,108匹马力。砻谷机8台,碾米机10台,共折合股金20817元。1958年3月建立黄通制米厂;1959年建立东源制米厂;同年,左坊与石门厂又分开核算,至此,全县共有9个制米厂。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撤销左坊合营厂和东源制米厂,1980年又撤销黄通制米厂。至1985年,全县共有粮油加工厂6个,职工170人,加工生产动力为375匹马力,加工生产能力为4750万公斤大米。
  50年代初期,制米厂加工大米是用木砻铁斗,除用机器带动部分木砻外,主要靠手工砻谷,不久就用沙盘砻谷机取代了手工木砻。1958年后,逐步将人工打米上斗改用机器升运,到1962年就基本解脱了做米工人打米上斗等笨重体力劳动。1963年推广谷壳炉,降低了成本。70年代,先后新建了较新型的粮油加工厂房,组装机器设备,除陆坊、双塘两厂仍沿用煤气机生产外,浒湾、县城、对桥厂已改用电力生产,石门厂改用柴油机为动力,并陆续用沙滚筒斗更换了铁滚筒斗,浒湾、县城、对桥三厂还改用较先进的橡皮砻,减少了碎米,提高了品质,增加了产量,同时还增添了一些自动装置,使全县粮食加工流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加工产量逐年上升,加工品质也有很大提高,大米合格率达92.66%。1978年,对桥厂加工的出口大米“双竹粘”,远销港澳地区。1981年,城关厂加工的出口特二米,进入国际市场后,深受国际友人的欢迎。
  农村的稻谷加工,人力、畜力、水力和机器并存,60年代后,以机器为主。
  面食加工业清朝和民国时期均为手工制作。清光绪年间开业的有森和兴、茂和、郭裕发、邓仁昌4家。民国时期开业的有何源和、森和新、利芳福、美芳斋、裕茂、天和祥、吉昌祥、祥和仁、森和胜、裕顺等10家,全部是自产自营。
  解放以后,由县城和浒湾的粮油加工厂经营面条加工业务。各地的制面作坊,多为粮食部门管理。1980年,县城办起粮油综合厂,开展粮油综合利用,以加工机面、油面为主,还加工饴糖、糖饼、藕丝糖、豆腐、机米粉、面包等十余个品种。同年,浒湾加工厂油面车间扩建为浒湾油面厂,两厂全年加工生产能力为机面50万公斤,油面10万公斤,机米粉8万公斤,面包4万公斤,70年代始,机面加工增多。1978年以后,农村开展多种经营,制面作坊遍及全县,到1985年,仅浒湾地区就有油面个体作坊60余家。
  杂粮加工业杂粮以红薯为主,次为荞麦,这些杂粮加工以个体制作为主。解放前,是手工磨粉,解放后一段时间仍用手工,70年代后,红薯、荞麦等杂粮加工逐步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一、油脂加工业主要以油菜籽、茶籽、芝麻、棉籽为原料。清朝和民国时期用土榨和畜碾配套加工,由私人设油榨行经营,以来料加工为主,季节性生产。解放初期,仍由民间土榨经营。1956年,全县共有农业社办的油脂加工榨坊17个,土油榨26具,水力碾槽5个,畜力碾槽17个,榨油技工20人,日处理油料2240公斤。1957年8月,抚州地区在浒湾稳进社进行土榨糠油试点,日榨细糠75公斤。1958年,县城加工厂新建油脂加工车间后,各厂也先后增建了油脂加工车间,既加工食用油,也加工糠油,但仍用土榨加工。1960年,推广一人打二榨的经验,用人力脚踏进行生产,后改用机器带碾、带榨,减轻了榨工的体力劳动,但仍需用手工包枯压饼。1970年后,各厂先后废除土榨,安装90型和95型榨机,配备压饼机和炒糠自动装置。1979年,全部改用95型榨机,由于缺少必要的设备,故食用油脂仍需全部调往抚州油脂厂加工。
  三、饲料加工业从70年代开始,国家陆续在各粮油加工厂新建混合饲料车间,将谷壳粉碎成谷壳粉,再以30%的糠饼拌以70%的谷壳粉,制成混合糠,供应城乡饲养家禽、家畜,每年供应的饲料糠在700万公斤以上。1984年,县饲料公司配合饲料车间建成投产。用玉米粉、麦麸、鱼骨粉、糠饼、土霉素渣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生产“配合饲料”,供应城乡发展家禽、家畜饲养业。全县年生产配合饲料能力为60.5万公斤。
  四、其它食品业 1982年1月,第二轻工业局开始筹建县第二食品厂,拟生产“速溶豆浆粉”,因可行性研究不够,屡次试产失败,不久即关闭,损失资金10余万元。
  1985年全县有独立核算的国营性质的食品行业4家(县啤酒厂、副食品公司酱油厂、副食品公司食品厂、副食品公司蔬菜门市部)。集体性质的食品行业5家(红星食品厂‘、食品加工厂、社会福利厂、粮油复制品加工厂、县米粉厂),乡镇企业5家(浒湾油面米粉厂、崇麓糕点厂、浒湾副食品厂、琉璃农副产品加工厂、琉璃米粉加工厂)。此外,非独立核算的食品行业有国营乳品厂、沟树酒厂、县茶叶科研所以及各乡镇的糕点制品业等。省属华侨茶厂属独立核算国营性质的企业也算在内。
  酿酒厂地方国营工业。1969年7月县投资15万元,将原松香厂厂房拨给酿酒厂,主要产品是“牛庄酒”。1972年前因扩建厂房、添置设备、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连年亏损。1973年开始扭亏为盈,1974年除生产“牛庄酒”外,还利用薯渣生产“桂花酒”、“竹叶酒”、“兰花酒”、“便民酒”、“封缸酒”等。1976年因椽子收购过多,管理不善,霉烂变质,加之盲目扩大基建,又亏损10余万元。1977年稍有转机,盈利2.3万元。1979年产量达170多吨,但质量不佳,产品无销路,形成大量积压。1980年下半年生产基本瘫痪,1981年转产啤酒,更厂名为啤酒厂。酿酒厂自创建以来,累计上交税利32.4万元,建厂初期有职工17人,1981年有职工36人。
  啤酒厂由县酿酒厂转产而来,占地面积7344平方米,建筑面积2053平方米,1982年县投资12万元,地区投资8万元,从事啤酒生产的扩改建工作,1983年生产出小批量“秀谷”牌啤酒,销路较好。10月,县又投资13.5万元,继续扩改建,全年生产啤酒20.3万公斤,总产值11.67万元,上缴税金2.33万元,由于设备技术落后,批量较小等原因,亏损7.43万元。1984年生产啤酒28.3万公斤,总产值达12.73万元,仍旧亏损3.8万元。1985年县成立啤酒厂扩建改造领导小组,投资130万元,以便形成年产啤酒3000吨的能力。同年,生产啤酒45.4万公斤,总产值20.4万元,盈亏持平。198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2.76万元,年平均职工人数52人,累计上交利税4.7万元。
  红星食品厂 1985年由航运公司创建,主要生产腐竹,是金溪第一个腐竹厂。该厂从筹建到投产仅用了4个月时间,并实行进厂职工自带400元投资,在利润中偿还的办法。同年,实现总产值8万元,年平均职工73人,固定资产原值23万元。
  浒湾副食品厂创建于1960年,属乡办集体性质,主要产品是白酒、冰糖、金桔饼和冬瓜糖。1985年完成总产值47.80万元,年平均职工41人,固定资产原值20.3万元。同年,该厂生产的金桔饼获农牧渔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奖。
  表11-8 其它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学位:吨五、名产简介金溪藕丝糖以优质糯米为原料,先将糯米蒸熟后掺水,用麦芽发酵,去渣熬成生糖,再扯成藕丝般细小的糖丝,用白糖、桂花、芝麻、桔饼等作芯,将糖卷成核桃般大小的小团,外形洁白,落口消溶,甜而不腻,易于消化,有四百多年的生产历史,1984年被评为省、地优质产品。
  浒湾油面明末见于市场,清代曾选为宫廷食品,有“龙须贡面”之称。采用优质面粉、茶(麻)油、精制薯粉、食盐等为原料,按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凉干而成,具有润滑、细腻、烹调不糊、口感不粘、易消化等特点,并有健脾胃、降血压、发伤感、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是老、弱、病人、孕妇、婴儿的理想食品,1983年获省粮食局产品优质奖。
  球山金桔饼产浒湾镇和火仙岭乡,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当地产金桔为胚,压制去籽,用糖蒸煮而成,色泽明纯,味道甘芳,有生津开味,通气化痰,镇咳散寒的功能,是支气管炎患者的常备良药,用金桔饼和葱泡水,可治感冒,用少许金桔饼煮粥,能解暑止渴,是居家旅行的佳品。1985年被评为农牧渔业部和省优产品。
  方何米粉产陆坊方何村,用优质晚米人工精制而成,粉质细软洁白,耐煮耐炒,吃来软滑味美,富有韧性,有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
  标准二等大米选用标准谷加工而成,色泽晶莹、味香,主要由县粮食局加工厂生产。1984年在全省同行业评比中荣获第一,远销上海、内蒙古等8个省、市、自治区。
  秀谷毛尖茶主要产于秀谷华侨茶厂,叶嫩色绿,清香味正,有消渴、解暑、益脾之功。
  第二节机械电子工业 1958年7月1日建起金溪第一家国营机械厂,主要生产一些小农具,不久即与发电厂合并为电机厂。1970年改名为农机修造厂。到1985年底,全县有独立核算的国营机械企业3家(农机修造厂、汽车修配厂、锻板厂)、省属华侨国营企业一家(鹰潭进出口汽车维修中心)。电子行业从1969年开始起步,到1985年止,共有电子设备制造企业3家,其中国营2家(无线电厂和沟树电讯器材厂)、乡镇企业1家(秀谷镇无线电配件厂)。非独立核算的机械电子企业,有集体性质的航运公司造船厂和县无线电附件厂等。1983~1985年部分机械电子企业总产值表表11-9 单位:万元无线电厂 1969年9月建立。创建时有职工20余人和少量陈旧车床设备,在几位下放金溪的江西工学院(现改为江西工业大学)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试制出25瓦高音喇叭。1970年正式投产,总产值10余万元,略有盈利。1974年因高音喇叭市场饱和,产品积压而一度停产,亏损5790元。同年,厂址从西门搬迁至北门,原县电机厂并入。1975年调整生产结构,转产各种电机并试制出低音喇叭,重新打开了局面。1979年停止高音喇叭生产。同年,206唱机(分整机和机芯)试制成功通过省级鉴定后投入生产,成为本省第一家专业化生产电唱机系列产品的,一家。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水平,产品畅销全国26个省市。1983年该厂生产的206A型电唱机创省优质产品,受到省人民政府嘉奖。同年还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经济效益先进单位。1985年该厂年iF均职工292人,固定资产原值92.23万元,历年累计上交利税207.3万元。
  农机修造厂建厂初期,年平均职工28人,设备简陋,只能从事修理自行车、板车和生产螺丝、喷雾器等。1961年,职工增加到75人,添置了机床设备,建立了翻砂、锻工、板金车间,主要生产犁头、犁壁、铁锅等农用产品,维修机械设备、加工配件。1963年调整国民经济,职工精减到40人,试制出三号碾米机,成为抚州地区的名牌产品。1968年12月,南昌农机试验厂下放并入该厂,补充了熟练工人,人数增加到70人。1973年试制成功650型手推胶轮车,1978年形成生产线,后因市场结构的变化,产品逐步压缩,1981年停止生产,此后,以生产人力打谷机和三号碾米机为主,兼生产铁风车、水田犁、平田粗耙、牛拉铁六轴、喷雾器等农用产品。1983年,从湖南农机所引进分离式碾米机,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11月,分离式碾米机送湖南双峰参加全国碾米机对比试验,名列第五,在同类7家碾米机中名列第三。1985年,年平均职工人数187名,固定资产原值108.16万元。
  表11-10 机械电子工业1970~1985年主要产品产量表汽车修配厂 1970年2月,县投资7000元,从农机厂、粮食局汽车队、县汽车队抽调部分技工和设备组建而成,业务以修理汽车、拖拉机为主,兼造部分零件,修造结合。年底有职工34人,旧房4间,旧车床3台,刨床1台,砂轮机1台。1972年底,职工增至65人,除了修理业务外,还成功地生产出井岗山手刹车总成。1973年试制成功解放牌手刹车总成,1983年生产出解放牌转向节。1985年平均职工118人,固定资产原值67.37万元,历年累计税利57.2万元。
  锻板厂原名南昌市西湖农机试验厂,1968年10月从南昌迁入金溪,并入农机厂。1974年2月,由南昌迁来的大部分职工从农机厂分出,建立金溪县锻板厂,主要生产铁罐、铝罐等,同年4月23日,厂址迁回南昌市湾里。
  1983年8月,在省政府和县政府的帮助下,厂址再从南昌迂回金溪。1985年试制生产铝镁合金粉,填补了抚州地区该项产品的空白,年平均职工42人,固定资产原值35.70万元。1983年至1985年累计利税3.8万元。
  航运公司造船厂 1958年开始筹建,1959年建成。1960年自行设计制造出—艘60余吨位的机动船。1984年又自行试制出35吨级钢质机驳船两艘,于次年下水,从而结束了造木质船的历史,1984和1985年共造铁驳船6艘。1985年平均职工人数59人,实现利润1.3万元。
  沟树电讯器材厂 1978年5月创建,主要产品是无线电配件、印刷电路板、非标紧固件、钟表石及各种仪表螺丝等20余个品种。1985年平均职工78人,固定资产原值20.7万元,1979年至1985年累计实现利税35.6万元。
  第三节电力工业一、火力发电 1957年在县城王家祠开始筹建第一个小型发电厂,经过一年施工,装机45匹马力煤汽机带动24千瓦的发电机,采用400伏低压供电,架设输电线1.5公里。1958年5月县城开始有电照明。1959年4月电厂改名金溪县电机厂,1961年又装机120匹马力煤气机带动80千瓦发电机发电,厂址迁至北门(今无线电厂内),增加线路1公里,仍采用400伏低压供电。1962年,电机厂的两个车间改为两个厂,发电车间改为电厂,修理车间改为机械厂。是年,浒湾镇建成小型电厂,由45匹马力柴油机带动24千瓦发电机,专供照明电。1964年,电厂又增加120匹马力柴油机带动80千瓦发电机,采用的是以煤气机为主,柴油机为辅的发电方式。1968年增加200匹马力柴油机带动135千瓦发电机发电,并与120匹马力柴油机带动80千瓦发电机并车运行。煤气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状况从此结束,并车发电后,采用6.3千伏的高压供电。1970年,金溪接上抚州电网,停止火力发电。电厂改为电机厂。
  一、水力发电解放后,金溪共兴建水电站27座,装机30台共1991千瓦,年发电量233.15万度,总共完成土石方31.23万立方米,总投工6246万个。其中较大的水电站有高坊水电站,建于1971年,装机2台共1000千瓦;高坊二级水电站,建于1980年,装机2台共500千瓦;何源乡水电站,建于1970年,装机1台100千瓦;何源乡月山水电站,建于1978年,装机2台共110千瓦。其余23座水电站装机均在40千瓦以下,这些水电站分布情况是:黄通乡7座,装机113千瓦;何源乡4座,装机44千瓦;对桥乡2座,装机31千瓦;陆坊乡2座,装机24千瓦;双塘镇1座,装机5千瓦;芦河乡1座,装机12千瓦;芦河渠1座,装机26千瓦;珊城乡3座,装机18千瓦;石门乡2座,装机8千瓦。这些电站的发电能力,大都受到灌溉用水的制约和河水丰枯的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发挥不了最大效益。部分年份全县发电量表11-11 单位:万度三、变电站工程 1969年9月,金溪县自筹资金20余万元,国家投资55万元,由地区供电局协助架设35千伏输电线路,由抚州变电站出一回路至浒湾高家变电站,实行两线一地线路供电。浒湾变电站出回路至县城,出另一回路至临川县嵩湖、东馆、青泥、邓坊4个乡,1970年接上电网。
  1973年县电机厂改为“县水利电力局用电管理所”,负责全县的电力使用调配和线路管理。
  1975年,部分农村开始用电,是年架设浒湾双家大队10千伏线路0.6公里,30千伏安变压器2台。1976年增加农村线路4.5公里,变压器4台,容量为250千伏安。1977年县橡胶厂增加变压器1台320千伏安,珊城乡增加线路1.5公里,配50千伏安变压器1台。1978年增加线路0.5公里,配400千伏安变压器2台。1979年完成浒湾至金溪35千伏线路二线一地整改。截止1985年,全县有线路75公里。
  四、电力使用 1970年以前,金溪的电力使用主要是照明。1976年始,全县社镇场的工业企业基本上是用电为动力。由于电力紧张,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企业常常因停电而不能开工。
  1982~1985年全县用电量表11-12 单位:万度第四节化学医药工业一、化学工业主要生产花爆和松香、松节油等。解放前的花爆行业完全是个体经营,批量小。1956年创建的双塘花爆厂为金溪第一家花爆厂,从而使金溪的花爆生产逐步走上集体化道路。1985年,全县共有独立核算的化学工业企业8家:双塘花爆厂、浒湾花爆厂、陈坊花爆厂、合市花爆厂、琅琚化工原料厂、琅琚日用化工厂、浒湾化工厂(以上属乡办性质)和县办大集体性质的县花爆印刷厂。非独立核算的企业有航运公司所辖的矿烛厂、沟树垦殖场内的化工厂。此外,还有省属华侨花爆厂1家。
  1971年县投资1.2万元创建国营性质的化工厂,以求解决金溪的部分农用化肥。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相距甚远,该厂从成立到转产只经历了短短5年,1976年就不得不将全部财产转归沟树垦殖场。1975年完成总产值11.48万元,年末职工12人,累计利税13.1万元。
  1985年1月,关闭县电石厂。关停的主要原因是电价上涨,主要燃料焦炭未列入国家供应计划,靠议价购进,使得成本增加,企业无利可图。加之,该厂座落在县城秀谷大道旁,电石生产造成空气污染,厂址需要搬迁,而搬迁经费又难以解决,故只好关闭。
  县花爆印刷厂 1973年由县手管局投资4万元建立,9月投产,利用手工业管理局会议室作为生产车间。1974年3月才建有新厂房,1977年附设印刷车间,解决了本厂花爆包装标签印刷问题,并向外承印信封、信纸、发票、练习本等项业务。1982年5月,厂址迁往金鹰公路李科山上。
  该厂原只生产普通花爆,1980年试产烟花,到1985年有烟花品种10余个,新品种“报喜”烟花深受用户好评。1985年平均职工84人,其中固定职工39人,家属工和临时工45人,固定资产原值12.7万元,总产值25.3万元,历年累计税利51.3万元。
  双塘花爆厂 1956年成立,主要产品花爆烟花销往安徽、景德镇等地。1980年至1985年交纳税金、管理费43万元,实现利润7万余元。1985年平均职工37人,固定资产原值14.6万元,总产值30万元。
  陈坊花爆厂 1976年成立,主要产品花爆烟花远销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是金溪县的重点花爆厂。1985年平均职工147人,固定资产原值10.6万元,实现总产值20.24万元。
  一、医药工业 1970年前金溪国营、集体性质的药材加工和制造企业均是一片空白,以后成立了县兽药厂和中药饮片厂。
  兽药厂前身是浒湾公社畜牧兽医站,建于1955年。1971年该站士法上马,因陋就简,自制兽药,不断扩大业务。1981年经上级批准为县办大集体企业,改名为兽药厂,厂内设5个车间,生产散剂、水针、片剂等20余个兽药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当年总产值23万元。1985年平均职工84人,临时工70余人,总产值11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0万元,创利税25万余元,多次被评为县、地、省先进企业。
  中药饮片加工厂 1981年创建,属集体性质。1985年平均职工20人。
  表11-13 化学医药工业部分年份产品产量表第五节建材陶瓷工业一、建材工业建材产品主要有石灰、砖、瓦和非金属矿物品制品业中的陶瓷、云鼢等类。
  1956年浒湾供销社采购批发站附设小型石灰厂,1960年转为国营,曾一度改为水泥厂,建水泥炉一座,欲产水泥、石灰和化肥、投产后因、工艺落后,成本太高造成亏损而停产。1966年迁往鹰潭市南郊建立分厂,初建日产10吨的拉屎窑两座,投产后,由于交通方便,运费大大降低,从此扭亏增盈。1969年将浒湾老窑搬迁至鹰潭与分厂合并。1974年,增建拉屎窑一座,由两班改为三班班生产,石灰年产量达5000多吨。
  砖瓦生产主要是乡镇企业,1985年有珊城砖瓦厂(1970年建,下同)、左坊砖瓦厂(1985)、对桥红砖厂(1984)、陆坊综合厂(1970)、枫山砖瓦厂(1980)、枫山瓦厂(1973)、崇麓砖瓦厂(1976)、芦河砖瓦厂(1982)、秀谷砖瓦厂(1966)、知青砖瓦厂(1981)和国营华侨综合厂(1980)。
  其他建材行业有云母厂和建材厂,均属集体性质。建材厂1985年成立,年平均职工44人,固定资产原值2.8万元,实现总产值11.32万元。云母厂1977年成立,1985年平均职工50人,固定资产原值1.3万元,总产值10.58万元。
  1977年7月开办水泥厂,先后投资40余万元,1978年开工试产,仅生产水泥100吨,就因技术设备落后和缺乏原材料等原因,于1980年4月关闭。
  1985年4、月,第二轻工业局与珊城乡政府联营筹建县红土化学砖厂,投资18万元,由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提供技术转让,转让费8000元,11月22日试产,因技术、设计均有问题,试产失败。
  一、陶瓷工业早在宋朝,金溪的陶瓷业即崭露头角,小陂窑和里窑生产的各种瓶、碗、盏等陶瓷制品,技术精湛,薄胎瓷片薄如蝉翅。尔后此行业没有得到发展。至1956年也只能制造一些土陶器。1958年日用陶瓷的生产初步扩大规模,年产量1.2万件。1958年成立国营沟树垦殖场瓷厂,年平均职工66人,实现总产值15.6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8万元,1979年至1985年累计利税11.8万余元。
  建材陶瓷业部分年份产品产量表11-14 第六节纺织印刷业一、纺织业民国至解放初期,纺织主要是个体经营,只能纺一些粗布、夏布之类。1955年,浒湾建立染布社,次年,成立县染织厂。
  染织厂县办集体企业,厂址在浒湾镇。该厂最早为小作坊,是抗日战争期间由进贤县逃难到浒湾镇落户的手工业者自发创办起来的,1955年组成两个互助组。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转为浒湾镇棉织生产合作社(街道工业),主要生产狭幅土布。1957年,与染布社合并称浒湾棉织印染厂,仍然生产土布,织染结合,产品由商业部门经销。1960年至1962年,国家供给小厂的原料锐减,人员精减下放,原染布社分出,人员由开厂初期的120名减至45名,1969年减至34名。随后,生产稍为好转,原料供应增多,增加了花色品种。1970年,改名为金溪县浒湾染织厂。1973年企业由小集体转为县办大集体,更名为金溪县针织厂。1975年为了与生产对口,又复名金溪县染织厂。这期间,设备厂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更新,产品品种进一步增加。“双喜”、“菊花”牌提花被单布进入全区先进行列。1985年生产的“葡萄呢”被省经委评为优质产品。是年,年平均职工128名,总产值10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3.8万元,主要产品有被单布、葡萄呢、衬布、蚊帐、线宽布、中长华达呢等。
  毛毡厂地方国营企业,其前身为县有机化工厂,位于县城西面。1978年,县有机化工厂因主要原料松脂供应困难和产品滞销而被迫停产,在此基础上筹建毛毡厂,派出两批人员赴沪学习技术,并购置毛毡设备。经一年多的筹备,1979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毛毡5000张,以后产品产量逐年增加。1985年平均职工105人,固定资产原值49.6万元,总产值119.7万元。1980年至1985年亏损5.07万元。
  一、印刷业清朝,浒湾木刻印书十分发达,乾隆时期最为鼎盛。同治年间,浒湾仍有60余家木刻印书铺栈、作坊,刻印的书籍、年画畅销全国各地。民国31年(1942),日本侵略军进扰浒湾,纵火焚毁,木刻印书业遭到彻底破坏。
  解放前夕,县城有4家私人开设的石印作坊,1956年组成城关手工业综合社中的一个印刷组。1956年7月金溪报社成立,9月,为配合办报,以印刷组为基础,成立金溪县印刷所。1957年4月,《抚州农民报》停办,下放金溪技工10人,干部2人,人力园盘机2台和3000元资金,与印刷所合并成立国营金溪县印刷厂。
  印刷厂成立初期,只有职工22人,总产值6300余元。1958年,添置平台印刷机1台,人力切纸机1台和其它简单设备。1961年,调整精简后留下技工7人,干部2人。“文化大革命”初期,生产受到干扰,一度陷于瘫痪。1969年后生产逐步改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建厂房,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1985年底有职工99人,总产值29.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4.3万元。1958年至1985年累计利税58万余元,印刷量由1958年的20488千印到1985年的21552千印。
  表11-15 纺织工业部分年份产品产量表第七节采掘工业一、木材竹材采运业木材竹材采运的国营单位有沟树垦殖场、高桥林场。
  一、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1984年6月,属地方国营性质的县自来水公司成立,经过近一年的筹建,于1985年2月16日正式供水,日产自来水3000吨,居民用水户290户,安装主要管道5464米。城镇各单位自备水源能力3500吨/日,年底,供水管道长24公里,全年供水43万吨,其中工业用水19万吨,生活用水24万吨。县自来水公司年末有职工26人,固定资产投资4.4万元。
  三、石墨采运业 1970年,县调集百名工人开采石墨矿,由于事前缺乏可行性分析,未作正规设计而匆匆上马,加上缺乏技术人员,未能解决动力、资金、设备等生产的基本条件,而是采用土办法生产,产品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因而未能大量开采。1972年缩减人员,只留下40~50人,持续到1976年,才建成了一套残缺不全设备陈旧的生产线,仍不能正常生产。1979年,县加强了矿领导力量,增加了设备,生产仍上不去。地区拨给的10万元小型技术贷款购买的设备也未使用上。1980年10月,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精神,予以关闭。
  该矿自建立以来,共生产石墨497吨,亏损40.3万元。
  第八节竹木制品业一、木材加工及竹滕、棕革制品业 1985年底主要有9个企业。属乡镇企业的有黄通棕床厂(1974年建,下同)、芦河棕床厂(1985)、何源乡木竹制品厂(1985)、黄通木竹制品厂(1958)、双塘草袋厂(1978)、浒湾篾器厂(1956)、城关篾器厂(1954)、陆坊鱼杆厂(1984)。属县办大集体的有县竹木制品厂。
  竹木制品厂坐落在盛产竹木的东岗山,通公路,距县城70公里。1969年12月成立,职工是由浒湾篾器社分出的32人组成,初名东岗山创业篾器厂。创建之初,一无厂房,靠一座破庙栖身;二无设备,靠几把篾刀起家,主要生产竹制小农具和日用小商品。1969年下放黄通垦殖场管辖,名为黄通垦殖场东岗山创业篾器厂。1972年收为县办,改名为金溪县竹木加工厂,1978年称金溪县竹木制品厂。
  1973年开始生产外贸竹编工艺产品,竹编产品新颖别致,典雅大方,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仿古蓝、花蓝、花瓶、花钵套、茶盘、茶叶盒、洗衣篓、面包茶盘和各种形象生动的小动物等,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畅销港、澳、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厂建立了配套的职工生活设施,内有医务所、学校、商店、托儿所、理发室,并建有农场和山林基地。1966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出席全国轻工业代表大会。1980年为省人民政府表彰的省先进单位。1982年该厂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在离县城约1公里的喻家亭建分厂1个。1983年,该厂设计的新产品棕色花钵套被评为省优秀包装产品,选送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包装”产品评比。
  1984年,竹编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普遍下降,加之外商要求产品将木盒包装箱改用纸盒箱包装,该厂未能适应,厂内木包装箱用材积压,损失一万余元。由于国内木竹市场开放,原材料提价,销售收入减少,经济效益不理想。1985年全厂有职工175人,其中固定职工121人,零工54人;固定资产原值51万元,总产值27.27万元。
  城关篾器厂 1954年组建,主要生产竹具和竹制日用品。1985年原老米粉车间与篾器车间分开,分别成立金溪县米粉厂和金溪县城关篾器厂。城关篾器厂留职工19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67万元。1982年至1985年上交利税1.34万元。
  一、家具制造业解放前的工业主要是个体手工业,这些手工业多为家具制造业。1956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结束时,绝大多数手工业者都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1985年全县有10家家具制造企业,其中乡镇办企业有浒湾园木厂(1956年建,下同)、城关园木厂(1954)、秀谷木制品厂(1976)、城关铁木制品厂(1956)、琉璃木器厂(1955)、珊城木器厂(1979)、石门手工业综合厂(1955)、浒湾木器厂(1968)、浒湾木制家具厂(1980),县办大集体有县木器厂。
  县木器厂 1955年秋建立,开始仅有木匠30余名,厂址设在县城水门庙民房里。1957年分为城关镇水门庙木器社和中山路木器社,1959年重新合并迁入胜利路230号。1965年春,城关镇修建社、水泥社并入,有职工100多人,1966年县建筑队成立,又将两社分开。12月手联社技校人员并入,扩大为东风木器合作厂。1969年下放归城关镇管辖,与城关镇篾器社、园木厂合并成立城关镇支农厂。1973年4月又分家,为县办大集体企业,定名金溪县木器厂,主要生产各种木制农具、家具。1978年至1980年,为县无线电厂生产配套电唱机盒,1981年为上海生产拼花地板。
  近年来,由于木竹市场开放,国家无木材供应计划,靠议价购进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加之款式落后,生产不景气。1985年平均职工39人(包括退休职工9人),固定资产原值13.72万元,总产值10万余元,1982年至1985年提供利税2.95万元。
  表11-16 竹木制品业部分年份产品产量表第九节其它工业一、造纸及纸制品业明万历年间,浒湾就有造土纸的槽。清朝,随着木刻印书的发展,全镇大小纸店、作坊140余家,纸槽300多个。芦河乡清江出产的纸张享有盛誉。民国时期,纸业中落,但在浒湾拥有资本10万元以上的企业仍有6~7家,以天盛仁纸号资金最为雄厚,上海、汉口、南昌、抚州及赣东各县都有它的行、庄、号、店,雇佣资方代理人数百人,资本以百万元计。后来,随着西方纸张的大量涌入,本地纸业逐渐衰落。
  解放后,金溪的造纸业慢慢复苏,1985年全县独立核算的造纸及纸制品业有4家,其中乡镇企业有浒湾纸盒箱厂(1975年建,下同)、左坊造纸厂(1985)、浒湾瓦楞纸厂(1976)。县办大集体有县造纸厂。
  县造纸厂厂址在浒湾镇F洲尾,其前身是浒湾镇染纸社和浒湾镇烟丝综合社。1965年9月,两社合并为浒湾镇烟丝综合社,有职工40余人。1971年春开始筹建黄版纸车间,安装日产规格1092×787毫米的黄版纸3吨的机械设备,形成一条土工艺生产线。1972年3月试产黄版纸成功,1973年转为县办大集体企业,取名金溪县造纸厂。1980年3月和7月,上级先后贷款50万元,添置新设备。1981年12月20日,试产30K白有光纸,日产能力3吨,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合格率低,加上烧碱无计划供应,只生产了43吨,便于1983年2月停产。3月,转产瓦楞纸和鞭炮包装纸。瓦楞纸因质量差成本高,也仅生产了3个月便停产。包装纸生产经过多次改进工艺,符合用户要求,销售形势见好,近年来在全区4家同行业的包装纸生产中一直名列前茅,产品供不应求。1985年摘掉了长期亏损的帽子,当年被评为全区经济效益好的先进单位,年平均职工135人,其中固定职工99人,零工36人,总产值117.07万元,比1972年增长6.8倍,固定资产原值76.8万元。1982年至1985年提供利税14.05万元。
  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976年陈坊乡建起一家毛笔厂,取名阁笔庄,主要生产四类毛笔,共157种产品,销往北京、陕西、内蒙古、广东、湖北、河南和本省等7个省市自治区。中四大号书画笔、长峰羊毫、狼毫、尖毫等,均有含水适中、软硬相应、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宜书宜画等特色,被用者赞为“尖园挺拔、挥洒健利可佳。”著名书法家舒同对中四大号书画笔称赞不已,并用此笔书写“精益求精”四字赠之。1985年有固定资产原值4.6万元,平均职工26人,总产值约10万元。
  三、工艺美术制造业 1973年9月,县内建起第一家工艺美术厂,职工以上海、南昌下放知识青年为主,人数22名,主要生产出口用的玉雕、玛瑙、木雕等工艺品。1980年职工发展到55人。从建厂到1983年,该厂采用玛瑙和玉石做原料,雕刻各种人物、炉瓶、鸟兽等工艺品远销港、澳、日本和欧州国家。还利用芒杆做原料生产色泽鲜艳、做工精美的芒杆门帘打入国际市场。1981年,一次销往美国几十万元产品。生产的玛瑙产品被编入1985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目录。以后,因生产骨干(上海、南昌知识青年)大部分回城,产品质量下降,外贸滞销。1981年底留有职工30人,开始生产外贸出口的草编、木雕等工艺品,终因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无竞争能力,企业连年亏损,于1984年12月关闭。
  1976年,秀谷玻璃工艺厂开业,属乡镇企业。
  1980年,国营沟树工艺美术厂创建,1985年底,该厂有固定资产原值3.9万元,平均职工28人,1980年至1985年累计利税3.7万元。
  四、塑料制品业 1975年5月由县手管局投资5000元筹建县办大集体的五金塑料厂,有职工10名,借用驻军部队的一座汽车车库作厂房,主要生产工程机械塑料配件,1982年试制成功新品种高压聚乙稀水管,规格有1时,〓吋,2吋和〓四种,为抚州地区塑料行业填补了一项空白。1983年4月正式大批量投入生产,1984年1~9月份,因产品规格不配套,造成积压而停产,以后加强了企业管理,使产品远销河南等地,企业恢复了生机。1985年平均职工26人,总产值26.25万元,生产各种塑料制品61.2吨,固定资产原值13.94万元,建厂后累计上交税金3.7万元。
  五、金属制品业主要生产铁锅、小农具类产品。1985年全县有独立核算的金属制品业12家,即:大仙岭农机站(1972年建,下同)、左坊铸造厂(1985)、秀谷五金厂(1955)、黄通锅炉厂(1983)、何源锅炉厂(1971)、陆坊锅炉厂(1969)、双塘农机厂(1969)、合市锅炉厂(1969)、枫山农机厂(1976)、浒湾铸造厂(1958)、双塘铁器社(1956)、珊城仪表配件厂(1980)。这些厂的特点是投资少,最大投资也仅有7.1万元,人员少,最多人数的厂1985年平均职工只有16人,生产量少等。
  秀谷五金厂为二轻系统小集体厂,主要以五金加工和修理为主,1985年平均职工16人,总产值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万元,实现利税320元。
  六、缝纫业 1956年服装厂成立,属集体性质,1981年关闭时有职工30余人。关闭的原因是职工年龄老化,生产技术落后,服装式样陈旧,加之管理不善。
  1983年全县有各式缝纫工423名。
  七、橡胶制品业 1977年省属国营华桥橡胶厂在金溪成立,主要生产各式橡胶制品,1985年平均职工86人,固定资产原值13.1万元。
  八、化学纤维工业 1982年10月I1日,城关镇(今秀谷镇)与南昌油泵厂签订了购买82型年产2000吨棉麻杆纤维板成套设备的合同,确定在县城北郊花果山建纤维板厂。由南昌油泵厂包设计制造、安装、调试。1984年对安装的成套设备进行调试,生产出33块麻杆纤维板,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标准。1985年7月14日,进行第二次调试,生产出66块纤维板,交省木材厂检验,仍不合格。因而除留用少数人员外,其余全部解散。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南昌油泵厂设计制造该套设备,既未做试验,又未经审批,违反了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致使纤维板厂未能开厂即关闭,耗资118.6万余元,主要经济责任由南昌油泵厂承担。
  表11-17 其它工业部分年份产品产量表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