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579
颗粒名称: 第八章 渔业
分类号: F307.4
页数: 4
摘要: 金溪鱼苗生产,民国时期是个空白点。解放初期的人工养鱼,鱼苗从九江等地引进,60年代初,利用水库、池塘进行大面积养鱼,鱼苗需用量激增。1964年,创办县畜牧水产场,开始鱼苗生产。1970年后,高坊水库、琉璃公社综合厂、坪上水库、对桥公社繁殖场等单位相继创办鱼种场。1982年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出现了一些鱼苗培育专业户。据1949年统计,全县养殖面积为624亩,产量1100公斤,平均亩产为1.75公斤。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渔业

内容

第一节鱼苗,培育金溪鱼苗生产,民国时期是个空白点。解放初期的人工养鱼,鱼苗从九江等地引进,60年代初,利用水库、池塘进行大面积养鱼,鱼苗需用量激增。1964年,创办县畜牧水产场,开始鱼苗生产。1970年后,高坊水库、琉璃公社综合厂、坪上水库、对桥公社繁殖场等单位相继创办鱼种场。
  1966年,县畜牧水产场人工孵化青鱼成功,此后,鱼苗开始由外地引进向自繁自育方向发展。1978年,水产场水产技术人员外调,孵化池淤塞损坏,加上水质污染,家鱼人工孵化停止,本县需要鱼苗,大部分又得从外地引进。1982年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出现了一些鱼苗培育专业户。到1985年,全县从事鱼苗生产的国营单位有县畜牧水产场、高坊水库、马街水库;集体单位有陆坊繁殖场;鱼种培育专业户有35户,鱼种培育面积291亩。人工孵化鱼苗以鲤鱼为主,青鱼、链鱼、鳙鱼次之,鱼苗产量632万尾,其中孵化水花476万尾,培育冬片156万尾,基本上能满足全县乡、村、场、库和专业户发展养鱼的需要。
  第二节人工养殖清末民国时期,金溪小池塘虽多,但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且又多被豪绅富户霸占,故养鱼不多,产量低。据1949年统计,全县养殖面积为624亩,产量1100公斤,平均亩产为1.75公斤。
  解放以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库水塘养鱼水面增多。渔业生产由自由捕涝为主向人工养殖为主的方向发展。至1985年,全县有中型水库2座,可养鱼水面4600亩;小(一)型水库12座,可养鱼水面3000亩;小(二)型水库50座,可养鱼水面1518亩;山塘797座,可养鱼水面6510亩,四项合计,可养鱼水面15628亩,还有6139亩池塘和较多的小溪均可利用养鱼。
  在较长时期,金溪渔业受“左”的错误影响较深,人工养鱼发展缓慢,产量低而不稳,人民吃鱼困难。1979年后,执行水库、鱼塘承包生产责任制,不少农户开展挖塘养鱼和稻田养鱼,农村中出现了一些养鱼专业户和重点户。渔业生产走上正常。至1985年,全县养殖水面17942亩,占总水面面积的19.96%,占可养水面的82.31%,与1949年相比,养殖面积扩大了27.75倍。全县挖塘养鱼面积4050亩,稻田养鱼面积3530亩,共有养鱼专业户51户,专业养鱼人员182人,承包水面5695亩,占养殖水面的31.7%。全县养殖总产量达65.055万公斤,平均亩产36.15公斤,与1949年比,总产量增长40.1倍,但全县人平占有量只有2.78公斤,“吃鱼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表10-16 解放后渔业生产一览表第三节成鱼捕捞金溪成鱼捕捞历史悠久。清末民国时期市场上出售的鱼虾,主要靠河塘自然捕涝。捕涝的主要产区在浒湾、琅琚、石门沿抚河一带。其它河流,河窄水浅,产量不多。据1949年统计,全县捕捞出水产量为1.475万公斤。
  解放后,随着水库大面积养鱼的推广和稻田养鱼的发展,捕涝的出水产量也随之增加。到1981年,全县达11.135万公斤,是历史上的最高记录。此后,因炸、电、药等酷渔滥捕,天然水产资源日趋下降,捕捞的出水产量到1985年降至1.71万公斤。
  捕捞的方法主要有: 网捕:传统用具有三角网、撒网、拦网、圆网等。解放后又出现了丝网、粘网、尼龙围网等。在沟渠捕涝用三角网、圆网,在小溪、水塘用撒网、丝网、粘网,水库捕鱼全靠尼龙围网。
  船捕:高坊和马街两座中型水库用木船配大型尼龙围网捕鱼,多的一网可捕上万公斤。
  鸬鸶捕鱼:养鸬鸶者,将鸬鸶的颈绑住,以防捉到的鱼吞入肚中,然后将鸬鸶赶入水中进行捕捉。现用此法捕鱼的极少。
  夜照:抓鱼人手持鱼灯,鱼钗,腰系鱼篓,鱼伏水底,以钗入水,便可夹住入篓,这种方法多在春夏季节,暴热、雷雨之前后的夜晚使用。
  钓鱼:钓鱼者手执鱼钓,身坐河塘岸边树荫下诱鱼上钩,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渔笼:用细篾编制成笼,一头大一头小,大头设以尖篾编成漏斗作盖,春夏多水季节,将渔笼置田缺、塘缺或沟渠激流之中,鱼入笼中无法外窜而被捕捉。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药杀:解放以前,农村毒鱼一般以茶枯饼捣碎,洗于溪流或注入深潭、池塘。解放后,则改用农药。凡被药杀的塘、潭,鱼类几乎死光,此法现被取缔。
  电触:解放后始用。捕鱼者将带电电线插入水中,使鱼触死或触昏,此法现被取缔。
  炸药捕杀:解放后始用,用一至数节炸药捆好后点燃雷管,放入深潭或池塘中,使之在水中爆炸,凡被炸的潭、塘,鱼类大部死亡。此法现亦被取缔。
  第四节鱼病防治金溪常见的鱼病有十余种,其中病毒性鱼病有出血病;细菌性鱼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打印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真菌引起的鱼病有水霉病;动物引起的鱼病有锚头鳋病、鱼鲺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毛细线虫病;非寄生性鱼病有泛池跑马病等。
  细菌性鱼病流行最为严重,时常是几种病一起并发,其中又以草鱼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并发最为严重。防治办法一般是:外用1PPM(即浓度为百万分之一)漂白粉全面泼洒,内用痢特灵或地锦草、大蒜煮水拌饵投喂。
  病毒性鱼病在鱼种尤其是夏花鱼种中流行,比较难治疗,主要是对疫鱼注射免疫或用1PPM五信子治疗。
  动物引起的鱼病往往伴随细菌性鱼病出现,流行较广,死亡率也高,常分别用90%的0.5PPM船体敌百虫和1PPM漂白粉防治。
  真菌引起的鱼病以鱼种受伤后最易出现,通常用食盐治疗。
  非寄生性鱼病主要是水域环境及管理不当造成的。防治办法是:每亩用黄泥2担、明矾3斤或食盐2斤泼洒,同时加注新水。
  第五节示范场所一、畜牧水产站建于1953年,有技术干部2人,后来人数逐渐增加,至1959年有干部7人,1966年增至9人,1968年干部下放,仅剩2人,尔后,干部又逐年增加。1985年底,全站共有干部11人,其中畜牧技术干部8人,水产技术干部3人,负责全县畜牧水产工作。
  一、畜牧水产场建于1960年,时称万头养猪场。1964年改为县畜牧水产场。1960年养猪300头,尔后逐年下降,至1964年,仅养猪18头。同年开始水产养殖,1973年开始饲养奶牛,至1980年奶牛发展到82头。1974年开始搞奶品加工,生产炼乳、乳粉和麦乳精。1985年兴建一座年孵化量1800万尾鱼苗的中型人工孵化池。这年年底,全场共有干部9人,其中畜牧兽医师1人,职工92人,水面82亩,土地1191亩,其中水田157亩,旱地81亩,饲料地387亩,尚未开垦的牧场566由。有奶牛53头,猪20头,年产各种乳制品近1万公斤,还负责供应全县需要的大部分鱼苗。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