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副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574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副业
分类号: F307.5
页数: 3
摘要: 第一节 副业种类金溪副业生产门路较多,大致可分为七类: 采集 主要是采集野生油料、野生纤维、野生淀粉、野生化工原料、野生药材等,全县各地均有出产,但以黄通、何源等山区为多。运输 帮单位或个人进行货运,全县各地均有。但集体副业生产由于农村的干部和群众的坚决抵制,仍然得到较大的发展,生产大队一般举办粮油加工、砖瓦等加工工业,多数生产队建立专业队伍,固定劳力,常年从事副业生产。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委拨乱反正,鼓励社员搞好家庭副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副业生产,使之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也很灵活。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副业

内容

第一节 副业种类金溪副业生产门路较多,大致可分为七类: 采集 主要是采集野生油料、野生纤维、野生淀粉、野生化工原料、野生药材等,全县各地均有出产,但以黄通、何源等山区为多。
   运输 帮单位或个人进行货运,全县各地均有。
   劳务 参加国家兴建的基本建设工程,工矿企业的临时工和合同工,帮助农户修建住房以及外出做木工、泥水、缝纫等劳务活动,分布在全县各地。
   手工制品 主要有砖瓦、编织、鞭炮、家具、工艺品等,全县各地均有生产。
   狩猎 野生走兽有野猪、兔、獐等,野生鸟类有野鸡,野鸭、斑鸠等、分布在全县各地,但以山区和沿河为主,60年代后,狩猎门路越来越窄。
   加工 如碾米、榨油、壤粉、轧花、做豆腐等,全县各地均有。
   其它 如烧木炭、油漆、开饭店、商店等,全县各地均有。
   第二节 副业生产 清末民国时期,金溪的副业生产以采集、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落后,工具简陋,收入微薄,同时又受城乡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发展缓慢。
   解放初期,副业生产以家庭手工、采集、加工、运输等为主。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副业生产由一家一户个体经营逐步向集体经营的方向发展;集体副业和家庭副业并存,凡是需要劳力多收入亦多的大宗副业由集体经营,小型分散的副业则由农户家庭经营。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集体副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只图当前受益,不顾长远利益“竭泽而渔”的做法,使副业资源受到破坏。“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推行极左路线,大批“小生产者”,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把农户(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倾向”加以限制,家庭副业生产受到破坏。但集体副业生产由于农村的干部和群众的坚决抵制,仍然得到较大的发展,生产大队一般举办粮油加工、砖瓦等加工工业,多数生产队建立专业队伍,固定劳力,常年从事副业生产。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委拨乱反正,鼓励社员搞好家庭副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副业生产,使之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也很灵活。对投资和使用劳力比较多,而且具有一定的生产设备,资源又比较集中,集体经营比个体经营更为有利于发展生产的项目就归集体统一经营;凡是资源比较分散,不便于集体统一经营的生产项日,则允许和鼓励农户家庭和个人分散经营。做到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形武多样。据统计,全县集体副业生产总收入从1958年的32万元上升到1981年的122.5万元,增长2.82倍,平均每年递增5.2%。农户家庭副业由于放宽政策,发展较快,收入也得以增加。芦河乡后车村委会西林村民小组,1980年农户家庭总收入为5.62万元,其中家庭副业收入3.1万元,占家庭总收入的55%,1981年农户家庭副业收入又比1980年增加0.62万元,增长20%。1982年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户家庭副业发展更快,个人开砖窑、油房、米面加工厂、商店、饭店,利用手扶拖拉机和大型拖拉机运输的愈来愈多。原集体经营的副业也全部由农户个体经营或承包。1985年,全县副业生产收入达584.27万元,农户人平收入29.8元,其中采集野生植物收入462.05万元,农户家庭兼营工业等收入121.53万元,狩猎收入0.69万元。
   表10-15 1958~1981年集体副业生产收入表 单位:万元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