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50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07.1
页数: 10
摘要: 金溪农作物品种较丰富,主要有水稻、大豆、油菜、红薯、花生、’茶叶、黄(红)麻等。解放后,全县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品种资源调查和搜集工作。据调查,金溪种植业品种共909个,其中水稻品种496个,红薯12个,大豆21个,大小麦9个,荞麦5个,粟类5个,高梁10个,蚕豆3个,豌豆3个,绿豆4个,玉米13个,马铃薯6个,棉花11个,麻类9个,油菜13个,花生12个,芝麻12个,甘蔗11个,茶叶9个,烟草10个,蔬菜128个,瓜类26个,水果33个,药材8个,杂类作物10个,绿肥6个,肥田萝卜4个,夏季绿肥5个,饲料15个。尔后,双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一季晚稻相应减少。
关键词: 种植业金溪县 地方史志 种植业

内容

第一节作物品种金溪农作物品种较丰富,主要有水稻、大豆、油菜、红薯、花生、’茶叶、黄(红)麻等。解放后,全县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品种资源调查和搜集工作。第一次是1959年至1960年,以地方老品种为主;第二次是1973年至1974年,以新品种为主;第三次是1979年至1980年以搜集粮油作物的野生品种为主。据调查,金溪种植业品种共909个,其中水稻品种496个(早稻299个,晚稻和一季稻197个),红薯12个,大豆21个,大小麦9个,荞麦5个,粟类5个,高梁10个,蚕豆3个,豌豆3个,绿豆4个,玉米13个,马铃薯6个,棉花11个,麻类9个,油菜13个,花生12个,芝麻12个,甘蔗11个,茶叶9个,烟草10个,蔬菜128个,瓜类26个,水果33个,药材8个,杂类作物10个,绿肥6个,肥田萝卜4个,夏季绿肥5个,饲料15个。
  上述作物中,一种是传统作物,解放后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有的逐步减少种植面积,如大麦、小麦、玉米、粟等;另一种是解放后引进推广作物,如胜利百号红薯、赣油一号油菜、青皮3号红麻、包心菜、马铃薯等。
  表10-7 主要作物品种调查表第二节作物分布一、粮食作物分布水稻南宋时期,金溪就普遍种早稻和一季晚稻。一陆九渊与《章德茂》书中载:“田分早晚,早田者种占早米,晚田种晚大禾。”民国时期,开始少量种植中稻,1952年又开始种植二季晚稻。尔后,双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一季晚稻相应减少。
  一季晚稻区,解放前遍布全县。解放后经过改造,种植面积大为减少,至1985年,种植面积较多的有何源、双塘、对桥、琅琚等乡镇。
  一季早、中稻区,范围包括琉璃、双塘、合市、陈坊积等乡镇,这些乡镇水源差,若遇天旱,二季晚稻则栽不下去,早稻收割后,改种晚大豆、红薯等杂粮。
  早稻、双季晚稻混栽区,范围包括芦河、石门、琅琚、大仙岭、珊城、左坊、陆坊、对桥、何源、黄通、秀谷、枫山、崇麓、浒湾等乡镇,这些乡镇除少数村水利条件差外,均在早稻收割后种植双季晚稻。
  大豆 60年代前,主要分布在琉璃、陈坊积、合市等乡。70年代后遍及全县。1985年,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琉璃、陈坊积、合市、崇麓、双塘等乡镇。
  红薯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其中以对桥、陆坊、双塘、何源、珊城等乡镇种植面积较大。
  小麦解放前个别乡镇有少量种植。解放后种植面积稍有增加。70年代初,扩大到全县各乡镇,此后,种植面积则逐年减少。到1985年,只有对桥、珊城乡的少数村种植。
  一、经济作物分布油菜解放前和解放初期,金溪只有西南沿抚河一带的石门、琅琚、大仙岭乡有少量种植,1958年后遍布全县。
  芝麻分布较广,全县各乡镇普遍零星种植。1979年后,种植面积扩大,至1985年,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双塘、何源、黄通等乡镇。
  棉花 1957年以前全县种植很少,主要分布在沿抚河的石门、琅琚、浒湾一带,为农民自发性种植。1958年后,棉花生产纳入国家计划,作为任务分配到各公社,因而遍及全县。70年代初,贯彻相对集中的原则,主要在大仙岭等公社种植,其他公社少种或不种。1977年后,国家不再向金溪征购棉花,各公社农民又自由种植。
  黄(红)麻 1976年以前只有少数村种植,1976年后种植面积由少到多发展很快,至1985年,全县各乡镇均有种植,面积为42942亩,总产生麻1436.6万公斤,亩产334.5公斤,高于全省水平,是全省四大红(黄)麻生产基地之一。
  蔬菜自食性蔬菜,全县各村各户均有种植。商品性蔬菜,则在浒湾、县城、石门等集镇种植较多。有的农户还以种菜卖菜为生,他们经过多年栽种,形成某些特长,使某些蔬菜呈现地区特点。如浒湾丁家的萝卜,称“丁家萝卜王”,浒湾豆豉湾的冬瓜,称“豆豉湾冬瓜王”等。
  西瓜解放前,沿抚河地区习惯种打籽瓜,解放后随着抚州西瓜、马兰瓜、庐山瓜的推广,种植地方也扩大到丘陵地区,到1985年,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石门、琉璃、枫山、琅琚、左坊、芦河等乡。
  茶叶 60年代以前零星种植,大都分布在县境东南一带地区,1970年开始在丘陵山地连片种植,且遍布全县,以国营秀谷华侨农场种植面积最大,次为枫山、珊城、对桥、崇麓等乡。1985年总面积达18849亩,总产达21.37万公斤,是全省18个重点产茶县之一。
  柑桔金溪的传统作物,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抚河一带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群众有较丰富的种植经验,特别是金桔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多。“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少地方将桔园改为农田,产量急剧下降,特别是金桔,到70年代中期,只有少数村有零星种植,大部分村已经绝种。1977年以后,柑桔生产发展较快,全县各乡镇都利用荒山荒洲和荒地开辟桔园,金桔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到1985年发展到6303亩,总产达108.52万公斤,在全区名列第四。
  第三节作物栽培一、粮食作物栽培水稻播种育秧:旧时播种在清明前后,风选,亩播种量200至250公斤,老式秧田水播水育,二直沿用至50年代末。1960年后,播种期提前于春分前后,浸种前进行晒谷选种,选种方法有泥水、盐水、铁锅,浸种方法有温水、石灰水和药物,亩播种量100~150公斤,新式秧田,稀播壮秧,每一小畦开沟围埂,以利排灌。1970年前后,开始推广薄膜湿润育秧和小苗带土移栽,旱播水育,提倡早小密矮,曾一度形成越早越好,播种期过早,造成烂种烂秧。70年代后期,播种期在春分后2至3天开始,寒潮过后抢晴播种,一度还推行室内无土育秧,但未得推广。80年代初推行地膜育秧和保温育秧,亩播种量在100公斤左右。1976年后推广的杂交水稻,每亩播种量为10公斤。
  栽插:多数早稻是在谷雨大插,立夏前插完;二晚则在大暑大插,立秋前插完。行株距在1957年前为33厘米左右,尔后渐密,1958年后,曾密至10×14或10×10厘米,但数量不多,至1960年,以27厘米见方居多,1972年后,以20厘米见方为众,20×17厘米次之。从山区到丘陵,各种规格都有,一般是早稻密于中稻和二晚,而二晚和中稻又密于一晚。70年代后期,每亩栽插1.2万蔸,提倡栽足基本苗,每亩基本苗在10万至15万根之间。
  施肥:解放以前以绿肥和农家肥为主,有的地方还兼用少量石灰。解放初期,仍以绿肥和农家肥为主。1952年起,开始使用少量肥田粉,1959年起,使用少量的钙镁磷肥,以后化肥使用量逐渐增加,1964年开始大量施用碳酸氢铵和尿素,1977年后,又注意增施钾肥和复合肥料,80年代初,开始使用微量元素肥料。化肥使用量,1977年每亩平均12.99公斤(其中氮肥6.01公斤,磷肥6.9公斤,钾肥0.08公斤);1980年,每亩平均达到33.04公斤(其中氮肥19公斤,磷肥13.75公斤,钾肥0.29公斤);1985年,每亩平均达到57.02公斤(其中氮肥28.6公斤,磷肥17公斤,钾肥7.6公斤,复合肥3.82公斤)。
  灌溉:自流串灌、漫灌一直沿用至1957年。1958年后,通过兴修水利和整理排灌系统,改为沟排沟灌,浅水发蔸,够苗晒田,干湿壮籽。1980年后,推广湿润灌溉,高坊和马街两个中型水库以及数十个小(一)和小(二)型水库的主、干、支、毛渠的设置,提高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灌溉条件。
  一、经济作物栽培黄红麻播种:采取条播,用炉灰拌猪粪盖籽。
  追肥:晴天锄草追肥,苗肥不能过猛,既使幼苗健壮生长,叉不过分青嫩,免遭病虫危害,在麻叶出现五裂叶时,重施一次旺长肥,施肥后,不能长期关水,更不要把化肥撒在叶片上。
  间苗:麻苗10~17厘米时开始间苗,23~27厘米时及时定苗。
  砍麻:9月上旬收一次小麻,使麻田通风透光,10月上旬及时收砍大麻,砍后晒一天再浸。
  浸洗:浸麻要把大小麻分开打捆和下塘浸沤,不能露出水面。剥麻时也要分开大小麻,并做到摆洗轻拷,提高熟麻质量。
  轮作:不种原地。
  油菜播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每亩播选过的种子0.4~0.5公斤。
  整地:采取深沟窄畦,畦宽1~1.3米。用水田种油菜,应在晚稻收割前排干水,然后密犁细耙。
  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猪牛栏粪100担左右,结合整地翻入土中,移栽时每亩用腐熟窖肥拌15公斤过磷酸钙施入穴沟。
  移栽:以在11月上旬抢晴(或阴天)移栽为宜。行株距40×17厘米,每亩栽0.8万至1万株。
  田管:做到中耕三次,追肥三次,早施追肥,重施腊肥,稳施苔肥,巧施花肥,并做好查苗补缺、清沟排水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柑桔培育砧木:一般采用枳壳,在11~12月间播种,出苗后施稀薄粪水,苗高10厘米左右移栽,株行距10×30厘米左右。
  嫁接:可采取芽接或枝接,芽接一般在10月中下旬,枝接在2~3月底进行,嫁接成活后,要做好剪砧、追肥、除草和防治病虫等工作。当苗高40厘米时即可出圃。
  桔园建立:要高标准高质量建园,山地建园要修筑水平梯田,搞好排灌、道路系统和防护林带,挖好大穴,下足底肥。
  栽种:一般在2~3月间,选择良种大苗认真栽种,每亩栽30~45株。
  管理:做好整枝修剪、追肥、除草、防旱灌溉和防霜防冻、防治病虫等工作。
  冬瓜大仙岭乡豆豉湾村黄富民擅长种冬瓜,种出来的冬瓜肉质厚,个体大。1983年种冬瓜8分2厘,收冬瓜12710公斤,亩产1.55万公斤;1984年种冬瓜9分8厘,收冬瓜437个,总产17841公斤,亩产1.82万公斤,平均每个冬瓜重40.85公斤。
  黄富民的冬瓜栽培技术是: 选育良种:将本地栽种的大叶型冬瓜与外地引进的小叶型冬瓜进行杂交,精心培育出一种个体大、结瓜多、肉质厚、产量高的冬瓜新品种——“金水一号”。这种冬瓜比本地冬瓜产量高30%~50%。
  培育地力:每年都要在冬瓜地里下垃圾肥七八百担,猪粪1万公斤,人粪1~2万公斤,使土壤每年增厚3厘米。
  科学管理:主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及时装枝留果,在小暑边及时摘除侧枝侧芽、弱芽和徒长枝,保证瓜棚透光通风;二是合理施肥、灌水,苗期适当施水肥,中期小暑边追施速效肥,后期看苗看果,看天追施肥、水;三是注意防治立枯病和瓜瘟;四是搭棚缚瓜,冬瓜10公斤左右时必须用绳托,绳打活结,随冬瓜增大再增加缚绳根数。
  第四节作物产量南宋时期,金溪部分地区就重视耕作技术的改进,在提高亩产上下功夫。陆九渊家就十分注重精耕细作,以提高亩产量。他在象山书院对弟子说:“吾家治田,每用长大镘头,两次锄至二尺许,深一尺半许,外方容秧一头。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以他处禾穗数之,每穗谷多不过八九十粒,少者三五十粒而已,以此中禾穗数之,每穗少者尚百二十多粒,多者至二百余粒,每一亩所收比他处一亩,不啻数倍。”《象山集》卷34)但大部分地区耕作技术落后,土地利用率很低。到民国时期,水田一般一年只种一季稻谷,亩产在100公斤左右,低的只有几十公斤。民国23年(1934)后,农业生产遭受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各类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下降,总产一年不如一年。据《江西年鉴》载,民国23年金溪主要作物总产是:稻谷5400万公斤、苧麻7750公斤、烟叶8400公斤、花生108万公斤、茶叶5000公斤。到民国38年,稻谷总产减到3133.54万公斤,苧麻减到1850公斤,烟叶减到3800公斤,花生减到12400公斤,茶叶减到200公斤。
  解放以后,全县农民为改变落后的生产面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单位面积产量大为提高。1950年至1952年,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3年至1957年,农民靠互助合作集体力量,战胜了严重的水旱灾害,粮食总产上升到5913.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89%。其它作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1957年到1965年的9年中,金溪的农业生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出现了席卷全县的“浮夸风、瞎指挥、共产风”(简称“三风”),全盘公有化,实行供给制,不准社员搞家庭副业,无偿平调生产队的劳动力,加上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全县粮食总产下降到4615.5万公斤。1959年,中共金溪县委对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经营管理和领导方法进行了调整和改进,1961年对农村政策又进行了调整,并采取了纠正“三风”,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动员城镇人口充实农业战线,解散农村公共食堂,基本核算单位由大队下放到生产队等措施,合乎民意,从而夺得了农业生产较好的收成。1963年,县委又抽调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开展整党、整风和整社运动。1964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总结了大寨大队的三条基本经验(即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此后,一个“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就在全县农村兴起。1965年,又在农村推行“三包四固定”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全县粮食生产增加到7290.25万公斤,比1958年增长58%;棉花总产增加到166850公斤,比1957年增长13倍;油菜籽总产增加到161600公斤,比1957年增长92.2%,其它作物也得以增长。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初期,对农村波及不大,农业生产稳定在1965年的水平。1968年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民心愿,大搞“扩社并队”、“穷过渡”,推广“大寨式管理经验”(即政治评分),用平调、摊派.和不等价交换的办法掠夺农民的劳力、物力和财力,增加农民的不合理负担,严重地侵犯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权以及经营管理的自主权,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也得不到贯彻执行,同时,大批干部下放,农业机构拆并,科技队伍解散,农业生产又一次受到严重破坏。1970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给金溪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全县人民大搞水利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又出现新的局面。1974年后,全县城乡上下结合,开展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进一步落实了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总产1974年和1975年连续两年都突破9500万公斤,创造了历史上的新记录。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农业生产的干扰破坏达到了极点。到处大批资本主义,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用“唯生产力论”、“工分挂帅”等大帽子压人,以及对农业的瞎指挥、“一刀切”等等,给农民带来了灾难,造成收入减低,生活下降。全县粮食总产降至8964.34万公斤,其它各类作物产量徘徊不前。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高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1979年后,党的农村政策得到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到1985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6993.94万公斤,是1949年的5.42倍;油菜籽总产52.38万公斤,是1949年的63.9倍;黄(红)麻总产1436.55万公斤,是1949年10261倍;茶叶总产21.37万公斤,是1949年1068.5倍,其他作物产量亦得到显著的增加。
  表10-8 解放后粮食作物产量表单位:万公斤表10-9 解放后主要经济作物产量表单位:万公斤第五节作物保护解放以前,金溪农作物除受水、旱、风灾的侵袭外,病虫危害甚烈。
  解放以后,由于二晚面积的增加,为一些害虫提供了食场;绿肥留种面积的扩大,增加了越冬虫情基数;化肥、农药、石灰使用量的增加,群鸡鸭增多,致使天敌减少和病虫害抗药能力的增强等等原因,无论是虫害,还是病害,种类增多,密度增大,繁殖加快,危害加重,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病虫危害严重的1980年,全县损失稻谷400余万公斤,占当年总产的3.5%。
  危害水稻的主要虫害有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虫、稻苞虫、稻飞虱、浮尘子、负泥虫、稻蝗等19种;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绵腐病、立枯病、胡麻叶斑病、小球菌核病、稻曲病、褐色叶枯病、紫秆病、恶苗病、普通萎缩病、谷枯病、赤枯病等15种。危害油菜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菜螟,主要病害有菌核病。危害红麻的主要病害有炭疸病、立枯病、根线虫病。危害柑桔的主要虫害有风蝶、黄蜘蛛、锈壁虱、红蜘蛛等。
  防治病虫害的办法也逐步得以改进。1954年以前,农民一般采用人工捕捉和用鞋拍打的办法治虫,用拔除病株的办法治病,也有用煎制土农药的办法来防治病虫害。1955年,农民开始搞“三光”(田塍铲光、禾兜拔光、杂草烧光)和用六六六粉农药防治虫害。60年代初,县病虫测报站成立,开始进行虫情测报来指导水稻防虫。“文化大革命”开始,测报站被撤销。1973年成立县生物防治试验站,试验放养赤眼蜂,进行生物综合防治。1975年恢复测报站,同年各乡镇场都配备了1~2名植保员,各村都有临时灭虫队伍。1980年开始提倡农业、生物、化学等办法综合防治病虫害,乡镇场先后成立植保站,黄通乡和珊城乡杨坊村还成立了植保公司,开始使用机械喷药。提高了防病灭虫效益。
  第六节示范场所一、农业推广所建于民国30年(1941),设在县城西门王家祠堂,有主任1人,指导员4人,办事员1人,技工7人,工役2人,主要推广红薯、苋菜、黄瓜、金瓜、葫芦等品种和繁殖水稻良种。解放后改为苗圃。
  一、水稻良种场建于1951年,场址设在浒湾疎山寺,时名国营金溪县疎山农场,初期只有4名职工,121亩耕地,主要是繁殖和推广水稻良种。1953年,又在芦河乡傅坊村的荒洲上建立国营金溪县傅坊农场,有职工6名,耕地94亩。此时疎山农场改名为疎山分场。1959年下半年,傅坊农场迁到陆坊并改名为国营金溪县陆坊农场。1962年,精简机构,人员下放,陆坊农场被撤销,并入竦山分场。此时,疎山分场复名为国营金溪竦山农场。1964年5月,成立国营金溪县陆坊水稻良种场,有职工19人,竦山农场则改名为国营金溪县疎山油料作物原种场,有职工55人。1965年11月,陆坊水稻良种场由地区接管。1968年,撤销竦山油料作物原种场。1969年11月,国营金溪县陆坊水稻良种场又划归县管辖,至1981年底,共有职工102人,耕地1197亩,固定资产25.92万元。1985年,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并入,全场共有职工91人,耕地412亩,固定资产25.6.万元。该场成立以来,为全县繁殖和推广了一批水稻和油料作物良种。
  三、种子公司建于1964年2月,有工作人员7人,其前身是种子管理站,负责全县良种繁育指导、购销和推广,年经营良种15~30万公斤。1980年后达75万公斤,1983年设立种子门市部,1985年,工作人员增加到20人。
  附农业先进单位浒湾公社丁家大队火箭生产队该队解放前是个“晴三天做火烧气。雨三天做水溲气”的穷地方,水稻每年只能种一季,亩产才90公斤。1958年起,该队社员敢想敢干,艰苦奋斗,几年后就改变了“菜篮田”,制服了“响沙地”,粮食产量年年上升,1966年,粮食亩产就过500公斤,1970年达903公斤。这个队在夺取粮食高产的同时,大力种植棉花、果树,发展养殖业,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员生活得到提高,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是金溪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对桥人民公社该社通过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全社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努力奋斗,1979和1980连续两年实现户产万斤粮,人平贡献400公斤。于1980年受到江西省人民政府的嘉奖。
  沟树垦殖场该场干部和群众经过多年摸索,逐渐总结出“坚持实践创高产,加强管理保丰收”的经验,1979年,粮食大幅度增产,平均亩产809公斤,比上年净增178公斤。1980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
  对桥公社太坪大队王蒋生产队该队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了百分之八卜的低产田,1977年,粮食亩产达475公斤,多种经营发展很快,做到了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十二个字具全。该年即被评为全省农业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