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产力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43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生产力状况
分类号: F304.6
页数: 16
摘要: 1949年,全县有农业劳动力25063个,占农业人口的31.7%,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15.96亩。至1985年,全县农业劳动力增至87385个,占农业人口的44.6%,比1949年增2.5倍;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4.33亩,比1949年减少11.63亩。表10-2 农业户数、人口、劳力表 一、劳力构成 从业构成 金溪农业劳动力自建县以来都以从事种植业为主,只有极少数劳动力从事林、牧、副、渔等业。据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县农业劳动力共78363个,其中男劳动力43243个,女劳动力35120个,占在业人口总数的80.7%。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生产力状况

内容

第一节劳力一、劳力变化 1949年,全县有农业劳动力25063个,占农业人口的31.7%,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15.96亩。至1985年,全县农业劳动力增至87385个,占农业人口的44.6%,比1949年增2.5倍;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4.33亩,比1949年减少11.63亩。
  表10-2 农业户数、人口、劳力表一、劳力构成从业构成金溪农业劳动力自建县以来都以从事种植业为主,只有极少数劳动力从事林、牧、副、渔等业。据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县农业劳动力共78363个,其中男劳动力43243个,女劳动力35120个,占在业人口总数的80.7%。在农业劳动力中,农业生产负责人有371个,占0.48%;种植业劳动力有76727个,占97.97%;林业劳动力有316个,占0.41%;牧业劳动力有326个,占0.41%;副业劳动力(仅含狩猎、农业机械操作和其他人员)有334个,占0.43%;渔业劳动力有61个,占0.01%;工业、交通运输和饮食服务等行业劳动力有228个,占0.29%。
  1982年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部分农业劳动力开始转向工交运输和饮食服务等行业。至1985年,全县87385个农业劳动力中,从事种植业和林、牧、副、渔的劳动力有81437个,占93.16%;从事工业的劳动力有2380个,占2.73%;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有588个。占0.68%;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劳动力有590个,占0.68%;从事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的劳动力有2203个,占2.530%;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力有187个,占0.22%。
  文化构成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县78363个农业劳动力中,大专毕业(含大学肄业)的有5人,占0.006%;高中毕业的有3233人,占4.12%;初中毕业的有12037人,占15.36%;小学毕业的有38873人,占49.61%;文盲、半文盲的有24215人,占30.9%。
  年龄构成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县78363个农业劳动力中,15~19岁的有17231人,占22%;20~24岁的有11436人,占14.6%;25~29岁的有12747人,占16.4%;30~34岁的有10043人,占12.8%;35~49岁的有21669人,占27.6%;50岁以上的有5237人,占6.6%。
  第二节耕地一、耕地面积金溪耕地面积,时增时减。
  宋理宗时,金溪耕地为6106顷44亩;清乾隆十六年(1751)为6053顷50亩,清同治九年(1870)为6059顷78亩。
  民国25年(1936)4月至9月,金溪进行航空测量,测得全县耕地为63.3万亩。后因政局动荡,劳力外流,大片土地荒芜,到民国38年解放前夕,全县耕地面积为40万亩(其中水田39.2万亩,旱地0.8万亩),人均4.3亩。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鼓励垦荒,耕地面积增加。1950年,全县垦荒0.18万亩;1951年,垦荒3.32万亩;1952年,垦荒1.69万亩,是年,全县耕地面积增加到45.19万亩。其后,水利、交通和基本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占地面积逐年增加,耕地面积相应减少。到1985年,全县共有耕地37.81万亩。其中水阴36.11万亩,旱地1.7万亩(1980年农业区划调查,实际面积为438007亩,其中水田393252亩、旱地20598亩、菜地24157亩)。人平1.68亩,高于全国人平1.5亩,全省人平1.08亩的水平。
  表10-3 解放后耕地面积变化表单位:万亩一、耕地改良金溪县的耕地,以水稻土为主,土壤肥力普遍不高,稻田耕作层虽不算浅,但是耕作层的表土层浅,一般为10厘米,以下土层则肥力差,且长期未经耕作,理化性能也不好,长期被淹和严重滞水的稻田占耕地总面积的17.5%,这些水稻土总的特点是瘦、浅、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民国时期,增加地力,改良土壤的办法不多,仅少数地区种点肥田萝卜或红花草,大部分耕地冬闲。
  解放初期,仍沿用老办法,1958年,绿肥才在全县得到普遍推广。到1969年,绿肥播种面积增至26万亩,1970年以后,每年种植面积均保持在24万宙左右,为改良土壤提供了条件。
  1959年开始试用磷肥,1961年全县推广,到1971年又普遍增施钾肥和复合肥料,注意了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
  1968年开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山区沿山开沟,排洪排泉,使串灌改为沟灌.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整理排灌系统,减少肥水流失。
  1970年开始在全县,全面推广稻啦还田,改善了土壤结构,起到了松土和增加有机质的作用。
  第三节农业科技一、耕作制度清末和民国时期,比较习惯的耕作制度有两种,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种一季水稻,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是二熟制,即夏秋作是水稻,冬作为杂粮。据《江西农工商矿记略》载,光绪三十一年11905),东、南、西、北四乡一般种植一季水稻,稻谷收割后,有的地方还种植少量的大豆、红薯、荞麦等杂粮。
  解放以后,耕作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解放初期,一部分为早(中)稻一一秋杂粮——肥田萝卜、或绿肥三熟制,一部分为一季晚稻——冬闲一熟制,少部分为早(中)稻。——油菜二熟制。1952年,县委提倡种绿肥;1956年前后,县委又提出“一季变双季,旱地变水田,晚稻变早稻”的“三变”口号;1958年,绿肥在全县得到普遍推广,“三变”也大见成效。全县二晚面积由1952年的81亩扩大到1958年的8.7万亩,一晚面积则由1949年的21.8万亩降到1958年的10.5万亩,而早稻(包括中稻)面积却由1949年的19万亩增加到1958年的35.1万亩。1969年,“三变”达到高峰,全县耕作制度以稻稻肥和稻肥为主。1976年以后,县委又总结推广了本县群众水早轮作的经验,改变单一的稻稻肥和稻肥的耕作制度,实行了稻稻肥(油),稻豆肥及稻麻、稻瓜等水旱轮作,开始解决稻稻肥引起的土壤板结问题,促进了粮、油、麻等作物产量的提高。至1981年底,全县耕作制度有如下六种:稻稻肥和稻豆肥一年三种二熟制,占耕地面积的52.1%;稻肥一年二种一熟制,占17.6%;一季稻、秋翻、冬闲一年一种一熟制,占16.6%;稻麻、稻瓜等水旱轮作,占8.9%;稻油一年二种二熟制,占3.3%;稻稻油一年三种三熟制,占1.5%。
  1985年又开始试行稻烟、稻蔗、稻稻麦等复种轮作方式。
  表10-4 解放后六个年度水稻种植变化情况表一、良种引进水稻,解放以后,品种进行过三次改雄。50年代中期大力推,“南特号、莲塘廿、赣农3425等高杆晶种。60年代普遍采用6044、珍珠矮、先锋一号等矮杆良种。70年代中期,引进杂交水稻,改变了二晚低产面貌。杂交水稻,1976年开始试种,平均亩产258公斤,随后逐年扩大。到1985年,全县种植杂交水稻面积11.97万亩,占二晚面积57.7%,总产4566万公斤,占二晚总产64.9%,亩产比常规品种增50至75公斤。为发展杂交水稻,县政府拨出专款培训技术骨干,并组织队伍,从1978年起,先后三次赴海南岛繁殖杂交水稻良种。1981年后,杂交制种在本县进行,至1985年,杂交制种而积达206亩,总产1.43万公斤,亩产69.5公斤。
  红薯,50年代引进了胜利百号。
  大豆,先后0I进了褐皮晚大豆、大青豆大青丝、六月爆等品种。
  油菜,60年代初,引进白菜型,1.978年从广西引进甘兰型302,1980年又引进了华油八号、赣油一号、浙油七号等品种,1985年引进81008、821、黔油九号等低芥皮油菜。
  茶叶,1970年后,先后引进婺源大叶种、小叶种和浙江淳安大叶种,小叶种。
  黄(红)麻,1977年后,引进青皮3号、722、7804等品种。
  蔬菜,解放后引进了建阳大白菜、四川榨菜、地瓜、洋葱等品种。
  柑桔,70年代后,引进温州蜜桔,南丰蜜桔等优良,品种。
  其它作物也引进了一些高产优质新品种,如中丹2号杂交玉米、浙皮一号二菱大麦等,在引进大量良种的同时,也培育出了一些适合县内种植、单产较高的优良品种。
  金溪县作物分布图比例尺 1:300000 表10-5 解放后自育新品种一览表猪,5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约克、巴克、长白、苏白等良种猪,并在金县各地配种。1978年,又在大仙岭乡推行猪的人工授精,以后辽扩大到双塘、陆坊、合市等乡镇,由于人工授精的种猪优良可靠,繁殖的仔猪体质健壮,生长快,群众甚为喜爱。
  浒湾畜牧兽医站人工授精配种员周友福,刻苦钻研,大胆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猪的人工授精经验,种公猪精液保持时间由常规的12小时提高到36小时,母猪受胎率从1978年的67%提高到1981年的96.5%,创造了同行业全省最俅成绩,跨进全国先进行列。周友福先后被评为县、地区、省和全顾国长征突击手,1980年9月出席农林部在江苏无锡召开的全国生猪人工授精经验交流会。
  牛,解放后,先后引进巴基斯坦辛地红牛和印度么拉牛。
  鸡,解放后,先后引进来克航、红洛克、白洛克、芦花鸡、澳州黑和河南大型鸡等肉鸡品种。1983年又引进米航蛋鸡、罗斯蛋鸡。
  三、技术队伍 1985年,全县有农业服务行业的技术人员99人,其中获中级职称的有17人,初级职称的47人,未定技术职称的35人,占总人口的0.05%,万亩耕地有技术人员2.6人。全县还有农机人员2251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899人,机务管理人员13人,内燃机、柴油机手946人,农用汽车驾驶员133人,万亩耕地有农机人员59.5人。
  第四节农业机具一、耕耙具械民国37年(1948),浒湾是上村的蒋其泉用14两黄金购买一台美国产45马力拖拉机和一蝗配套农具,是金溪解放前唯一用上农机的富户。1956年,少数地方试用过江西水田犁和双轮双华犁,但未得推广。1957年开始试用中型拖拉机耕作,至60年代末才在全县推广。1978年后,小型(手扶)拖拉机逐渐代替中地拖拉机。1985年,机耕、机耙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3%,牛拉犁、耙仍占770/0。
  一、栽插具械有史以来都是人工分秧栽插,沿用至今采变。1958年,试用人工操作插秧机,未得推广。1978年,又试用机动插秧机,也因机械分秧问题不易解决,效果不理想而未予推广。
  三、耘禾具械耘禾,全县大部分地区都沿用耘禾耙,只有西南部分地区用手耘。1960年前后试用耘禾器多种,未见推广。70年代初试用除草剂,因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跟不上去未得全面推广,耘禾农具依然照旧。
  四、收割具械以镰刀割、禾斛打、篾垫晒、风车扇,相沿数百年。1968年开始试用人力脚踏打谷机,二三年内即普及全县。1980年后,有少数农户废篾垫,改用水泥晒场。
  五、植保机具 1954年开始使用单管喷雾器喷洒农药,继而又采用压缩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60年代,曾推广过远程喷雾机,由于该机机动性能差,未能推广。70年代后期,推广背负式弥雾喷粉机,该机效率高,速度快,机动灵活,深受农民欢迎,故发展很快。
  六、排灌机具传统排灌农具主要是水车,有牛车、手车、脚车三种,靠牛拉的叫牛车,靠人推的叫手车,由二至三人脚踏的叫脚车,这些排灌农具的效益都很低,手车和脚车的劳动强度较大,到60年代,绝大部分水车被淘汰。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部分农民复用手车灌溉。
  解放以后,以柴油机作动力的抽水机逐渐增多。60年代,部分社队在山溪拦河筑坝,或在渠道跌水处利用其集中的水头安装水轮泵,经济效益高。70年代,一些有电力的社队开始使用电力灌溉,以电为动力,带动水泵,抽水灌田。80年代开始后,个别村还用上了喷灌。
  七、运输工具扁担、独轮小车为传统农业运输工具。1958年“大跃进”中曾搞车子化,牛拉车、胶轮板车开始出现,后牛拉车安得推广。70年代后,兴起的是自行车和手扶拖拉机,尤以自行车最为普遍。80年代后,农用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
  八、田间劳作工具以锄为主,锄又分尖锄、板锄、两齿锄和四齿锄多种,式样各乡略有不同。
  畚箕、箩筐、尿桶、粪杓也是田间劳作的必备工具。
  表10-6 1957年~1985年主要农机表续表第五节水利设施一、蓄水工程民国时期仅有小山塘141个,抗旱能力极低。
  解放以后,除对原有山塘进行整修外,从1953年冬兴建金溪第一座水库——陈家源水库(又名示范水库,座落在崇麓乡坪上水库内,半年后竣工)开始,至1985年止,全县共兴建中小型水库861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2座,小(二)型水库50座,山塘797座,有效库容为11469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7.94万亩,总投工1539.72万个,完成土石方1399.74万立方米。
  中型水库高坊水库座落在陆坊乡高坊村,建于黄通港上,集雨面积10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每秒3.8立方米。1958年8月29日动工,次年春大坝基本落成。1960年开始蓄水,配套工程于1969年完工。为了增加库容,扩大顾灌面积和解决县城用电,1970年动工扩建,大坝加高5米,增加蓄水量79.5%。该水库在扩建的同时,又在坝后建立一级电站一座,1980年在总干渠李公岭建二级电站一座,负担着陆坊、珊城、双塘、前进、琅琚、琉璃等乡1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属金溪水利骨干工程。
  枢纽工程有大坝,高38.5米,顶宽7米,坝顶长312米,坝底宽287米;有新、老两处溢洪道,老溢洪道最大泄洪量每秒1000立方米,新溢洪道最大泄洪量每秒1130立方米,泄洪隧洞最大泄洪量每秒48立方米;发电排灌隧洞长152米,洞直径2米,放水流量每秒16立方米;反滤层高10米,顶宽4米,内、外坡均为1:15。
  该库控制流域面积102平方公里,年平均来水量12400万立方米,蓄水量6888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4800万立方米。死库容342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746万立方米。据20年观察资料计算,水库蓄水量占总来水量的37~40%。
  渠道工程有总干渠1条,长15.5公里,设计过水量每秒14立方米。干渠3条,全长58.7公里,其中西干渠长32.2公里,过水量每秒9立方米;南干渠长16公里,过水量每秒4立方米;东干渠长10公里,过水量每秒1.5立方米。建筑物250座,其中小水库25座,渡槽7座,过山涵2座,放水管139座,全渠有大挖方81处,大填方49处。
  电站工程有一级电站1座,厂房面积640平方米,装机容量2×500千瓦,年发电量161万度;二级电站1座,厂房240平方米,装机容量2×250千瓦。
  该库共完成土方619.2万立方米,炸石27.74万立方米,浇倒混凝土1.07万立方米,浆砌块石10.37万立方米,总共投资825万元,总投工1020万个。设计灌田12万亩,实际灌田10万亩,全年总收入包括水费、电费、养鱼等约计24万元。
  报废工程有合市支渠,全长30公里,损失国家投资3.5万元,浪费劳力8万个。
  马街水库座落在珊城乡马街村,集雨面积27.5平方公里,坝顶高程128米,最高设计水位126.5米,库容376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1978年冬动工,当年完成3座副坝,第二年又完成主坝。1980年,各枢纽工程基本完工。该水库开挖了一条全长2252.1米全省也少见的放水隧洞,于1983年12月20日验收使用。
  小(一)型水库马尾泉水库 1955年冬建于珊城乡先锋村,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坝高19米,库容100万立方米,灌田2000亩。
  双塘水库 1957年秋建于双塘镇艾家村,集雨面积4.6平方公里,坝高17.5米,库容120万立方米,灌田2000亩。
  火焰山水库 1963年建于合市乡歧岭村,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坝高15米,库容109万立方米,灌田1800亩。
  坪上水库1964年10月建于崇麓乡坪上村,集雨面积3.5平方公里,坝高23.5米,库容320万立方米,灌田5000亩。
  芳源水库 1970年10月建于何源乡剡坑村,集雨面积3.1平方公里,坝高23.5米,库容166万立方米,灌田2600亩。
  杨坑水库 1973年8月建于黄通乡曾家村,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坝高21.5米,库容116万立方米,灌田1680亩。
  大源垅水库 1973年冬建于对桥乡汤家村,集雨面积2.25平方公里,坝高14.5米,库容256万立方米,灌田1800亩。
  陈坊水库1976年3月建于陈坊积乡陈坊村,集雨面积4.33平方公里,坝高12米,库容299万立方米,灌田3000亩。
  厚坑水库1978年10月建于石门乡横源村,集雨面积1.5平方公里,坝高12米,库容117万立方米,灌田1000亩。
  陀山水库1978年冬建于左坊乡左坊金溪县水利水电设施图比例尺1:300000村,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坝高8米,库容126万立方米,灌田1200亩。
  樟塘水库 1978年建于琉璃乡琉璃村,集雨面积1.2平方公里,坝高15米,库容128万立方米,灌田1200亩。
  古圩水库1978年11月建于双塘乡古圩村,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坝高13米,库容180万立方米,灌田1230亩。
  小(二)型水库及山塘黄通乡山塘I1座,总库容10.69万立方米,灌田617亩。
  何源乡山塘45座,总库容53.47万立方米,灌田2671亩。
  对桥乡小(二)型水库3座,山塘59座,总库容219.52万立方米,灌田6433亩。
  陆坊乡小(二)型水库1座,山塘102座,总库容104.16万立方米,灌田3254亩。
  双塘镇小(二)型水库2座,山塘40座,总库容97.78万立方米,灌田3982亩。
  合市乡小(二)型水库5座,山塘54座,总库容253.7万立方米,灌田3697亩。
  琉璃乡小(二)型水库11座,山塘127座,总库容388.04万立方米,灌田5879亩。
  陈坊积乡小(二)型水库3座,山塘32座,总库容99.53万立方米,灌田1713亩。
  大仙岭乡小(二)型水库7座,山塘28座,总库容176.66万立方米,灌用3014亩。
  崇麓乡山塘32座,总库容42.84万立方米,灌田1130亩。
  枫山乡小(二)型水库2座,山塘48座,总库容49.12万立方米,灌田1420亩。
  琅琚乡小(二)型水库1座,山塘55座,总库容109.6万立方米,灌田2880亩。
  芦河乡小(二)型水库1座,山塘11座,总库容43.73万立方米,灌田935亩。
  左坊乡小(二)型水库6座,山塘30座,总库容139.26万立方米,灌田7852亩。
  珊城乡小(二)型水库3座,山塘85座,总库容100.06万立方米,灌田1884亩。
  秀谷镇山塘5座,总库容8.27万立方米,灌田413亩。
  石门乡小(二)型水库5座,山塘21座,总库容109.6万立方米,灌田2880亩。
  沟树垦殖场山塘5座,总库容9.27万立方米,灌田413亩。
  秀谷华侨农场山塘7座,总库容2.53万立方米,灌田480亩。
  一、引水工程民国时期,金溪有引水坝65座,水陂371个,工程小、质量差。
  解放以后,县人民政府除对原有的引水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外,还新建了引水工程46座。至1985年,全县共有引水工程111座,其中灌田万亩以上工程1座,干亩至万亩工程8鹰,千亩以下工程102座,引水最1870万立方米,总共能灌田57898亩,实际灌田38359亩,总投工324万个。
  万亩以上工程芦河渠拦河坝、进水闸座落在南城县黄狮渡,建立在芦河水系芦河上,集雨面积40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每秒4.5立方米,设计灌田4.5万亩。该工程于1965年9月16日破土动工,当年完成全部枢纽工程及部分渠系工程,并引水试流成功。第二期工程原预期1966年冬结束,后因开展“文化大革命”,两天之内数千民工全部撤回,工程搁置,后经数年修建,直至1977年才将工程收尾。
  枢纽工程有重力滚水坝1座,坝高6米,长100米,坝右侧设冲沙闸1座、伐道1座、进水闸1座。
  渠道工程有总干渠,长2.8公里,引用流量每秒4.5立方米;干渠有两条,左干渠长12.5公里,过水量每秒1.2立方米,右干渠长20.2公里,过水流量每秒3.5立方米;支渠4条,洛城支渠长30.5公里,过水流量每秒2立方米,安吉支渠长23.7公里,过水流量每秒1.5立方米,邹家支渠长10.5公里,过水流量每秒0.3立方米,石门支渠长12公里,过水流量0.2立方米。
  建筑物有446座,其中较大的工程有西排、武广、上东槽3座过山涵管,钢筋混凝土渡槽2座,26千瓦发电站1座。
  该渠总共完成土方146.2万立方米,石方13.4万立方米,总投工147万个,国家投资169.5万元。
  工程效益,芦河渠水来自芦河,枯水季节受上游资溪、南城两县许多水利设施控制,加之渠道下游植被差,淤塞严重,达不到设计标准,受益的芦河、石门、琅琚3个乡的灌溉面积为1.7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37.8%。
  千亩至万亩工程金临渠由地区组织临川(为主)金溪两县的民工,在大仙岭乡疎山岭下兴建进水闸1座,开渠至进贤县李渡镇(原为临川县管辖)柴埠口,渠水流经金溪、临川两县,故名金临渠。该渠总干渠长36公里,宽20米,最大流量每秒18立方米;干渠4条,长46公里;支渠9条,长68公里。总灌田18万亩,为抚州地区最大的灌溉渠。该渠在金溪境内9公里,渠旁兴建电灌、机灌站27座,灌田约8000亩。
  官碑坝1968年10月建于黄通乡墩厚村,坝高2米,长25米,引用流量每秒0.3立方米,灌田1000亩。
  马井坝 1980年8月建于黄通乡曾家村,坝高1米,长11.5米,引用流量每秒0.2立方米,灌田1000亩。
  三江口坝1980年7月建于何源乡何源村,坝高2.1米,长35米,引用流量每秒1.8立方米,灌田1700亩,并装有100千瓦发电机1台。
  月山坝1978年10月建于何源乡何源村,坝高2.3米,长55米,引用流量每秒2立方米,灌田2000亩,并装有10千瓦发电机1台。
  碑潭坝1961年9月建于何源乡何源村,坝高2米,长70米,引用流量每秒0.8立方米,灌田4300亩。
  大罗坝座落在陆坊乡桥上村,始建于解放前,1975年整修加固。坝高1.8米,长25米,引用流量每秒1.6立方米,灌田5500亩。
  连下坝座落在陆坊乡连下村,始建于解放前,1975年整修加固,坝高2.2米,长40米,引用流量每秒0.5立方米,灌田3000亩。
  千亩以下工程对桥乡 19座,灌田7880亩。
  陆坊乡 1座,灌田300亩。
  双塘镇 14座,灌田5510亩。
  合市乡 10座,灌田3660亩。
  琉璃乡 8座,灌田1560亩。
  陈坊积乡 4座,灌田730亩。
  崇麓乡 7座,灌田1330亩。
  枫山乡 3座,灌田988亩。
  芦河乡 9座,灌田780亩。
  左坊乡 4座,灌田570亩。
  珊城乡 16座,灌田3581亩。
  秀谷镇 2座,灌田500亩。
  华侨农场 1座,灌田190亩。
  高桥林场 4座,灌田710亩。
  三、提水工程民国时期,金溪无提水工程。解放后,全县共建提水工程91处,装有提水机械112台(套),总共可灌田18725亩。灌地790亩,排涝400亩,共完成土石方4.68万立方米,总投工8.36万个。
  机灌工程共64处,装机66台计861.4千瓦灌田10891亩,机灌工程主要建在大仙岭和琅琚两乡。1957年,购进美国造20马力木炭机1台,在浒湾丁家村建抽水机站,此站为金溪第一座机灌工程。
  电灌工程共16处,装机17台共513千瓦,灌田7334亩,电灌工程主要建在大仙岭乡和秀谷镇. 水轮泵和水锤泵工程共4处,装机4台,灌田250亩。
  喷灌、滴灌工程共6处,装机23台(套),1978年开始安装,可灌地790亩。
  排涝工程 1976年,大仙岭乡山下村建立金溪第一座排灌站,装机2台共44千瓦,排涝面积400宙。1972年兴建的琅琚排洪河.没有正确考虑工程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盲目乱干,尚未竣工即完全报废,不仅损失国家投资15万元,浪费劳力40万个。而且造成了沙淹土盖良田上千亩的后果。
  四、圩堤工程清朝和民国时期,金溪只有沿抚河的石门至浒湾4条防洪圩堤,总长25.3公里。堤身极为单薄,无法抵御抚河的洪水,每到汛期即泛滥成灾。
  解放后,全县共修筑圩堤8条,总长88.5公里,共完成土石方121.4万立房米,总投工80.8万个。至1985年,全县有沿抚河的防洪圩堤4条,即石门圩堤、公塘圩堤、下彭圩堤、浒湾圩堤,总长25.3公里,其中块石护坡2.39公里,保护耕地3.27万亩,保护人口2.12万人。这些圩堤堤身单薄,土质差,圩堤和断面均未达到设计标准。60年代以后,抚河泥砂淤积,河床逐年增高,抗洪能力也随之下降。内河圩堤有大小8条,即陈坊圩堤、琅琚圩堤、龚疎圩堤、苕溪圩堤、上苕圩堤、下杨圩堤、项山圩堤、陈河圩堤。保护耕地3.54万亩,保护人口1.65万人,这些圩堤堤身单薄,顶宽1至3米,且高矮不一,抗洪能力很低。
  浒湾圩堤,民国以前建,曾多次加固,全长16.5公里,高4米,堤顶宽1.5米,保护浒湾镇和洛城、湾溪、彭家等村的1.85万亩耕地。
  石门圩堤,民国以前建,全长2.5公里,高2.5米,堤顶宽2~3米,保护石门村的0.21万亩耕地。
  公塘圩堤,民国以前建,全长4.3公里,高3.5米,堤顶宽2~3米,保护公塘村0.12万亩耕地。
  下彭圩堤,民国以前建,长2公里,高3米,堤顶1~2米,保护下彭村0.1万亩耕地。
  陈坊圩堤,解放以后建,从城湖至高坪全长4公里,高2米,堤顶宽1~2米,保护城湖、西桥、高坪、涂坊等村的0.83万亩耕地。
  琅琚圩堤,解放以后建,从陈河至竦口,全长23.5公里,高2米,堤顶宽2.5米,保护琅琚乡陈河、安田、谷家、赖家、项山、琅琚、陈源、严群、安吉、疎口、苕溪等村的2.46万亩耕地。
  龚疎圩堤,解放以后建,从田中龚家至竦口全长5公里,高2米,堤顶宽1.5米,保护耕地0.35万亩。
  苕溪圩堤,解放以后建,从崇麓至三江桥全长8公里,高3米,圩堤顶宽2米,保护耕地0.2万亩。
  上苕圩堤,解放以后建,从土口至苕溪全长20公里,高3米,堤顶宽2~3米,保护耕地0.15万亩。
  下杨圩堤,解放以后建,从城上刘家至下杨全长4公里,高2.5米,堤顶宽2米,保护耕地0.1万亩。
  项山圩堤,解放以后建,从蓝家排至项山全长20公里,高1.5米,堤顶宽1米,保护耕地0.25万亩。
  陈河圩堤,解放以后建,从丰收港至安田全长4公里,高1.5米,堤顶宽1米,保护耕地0.2万亩。
  五、改港工程金溪自1976年开始至1985年止,共改造旧河道(裁弯取直)11条,总长29.3公里,共完成土石方162.61万立方米,总投工91.7万个。其中,秀谷镇改丰收港1条,长1.3公里;黄通乡改高桥港1条,长5.2公里;石门乡改靖思港、石门港、公塘港及小港道6条,长12.1公里;珊城乡改中1JI港1条,长1.5公里;合市乡改龚家港1条,长3公里;双塘镇改官家边港1条,长6.2公里。
  第六节产业构成金溪自建县以来一商是个农业县,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主要地位。解放前生产方式落后,灾害频繁,民不温饱。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发展很快。稻、豆、茶、麻、桔五大作物都具有面积大,潜力大、比重大、商品率高的共同特点,特别是粮食生产,1979年金溪人平产粮667公斤(全省人平产粮401.5公斤)、人平贡献198.5公斤(全省人平贡献101.5公斤),劳平产粮1873公斤(全省劳平产粮1277公斤),劳平贡献525.5公斤(全省劳平贡献274.5公斤),都比全省平均水平高,被列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慎中始终占绝对优势。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21.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66.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2.3%,相当于工业总产值的12倍多。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2322.0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014.83万元(种植业、畜牧业、副业、林业和渔业5个部门的产值分别为6928.73万元、1088.42万元、584.27万元、320.5万元、92.9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3.16%,相当于工业总产值的2.73倍。
  农业产业结构总的情况是:以种植为主、牧少林微、副业不稳、基本无渔。
  种植业,历来为金溪农业经济的主体,解放后历年来的产值都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种植业始终以粮食作物为支柱,粮食作物又以水稻为主。1980年,水稻作物产值为3305.74万元,占种植业产值76.66%。尔后,经济作物得到发展,而且显示出用地少、经济效率高的优势。1985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1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7.3%,其产值达731.3万元,占种植业的13.07%。
  畜牧业,历来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的畜力、肥料和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民的主要家庭副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解放后,畜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1949年,畜牧业产值(主要是猪,其年产值占畜牧业产值80%以上)占农业总产值8.7%,居农业第三位。1957年降到4.7%,1965年上升到6.6%,1975年上升到10%,1980年上升到10.4%,1985年又上升到12.7%,居农业经济的第二位。
  副业,在金溪农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解放以后,副业产值时升时降。1949年,副业产值占农、Ik产值的21.4%,居农业的第二位,1957年降到13.6%,1965年降到7.4%,1975年又降到6%,1980年上升到12.2%,1985年又降到6.5%。
  林业,金溪林业生产发展缓慢,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解放后,林业产值(主要是木材)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49年的0.2%上升到1985年的3.5%。
  渔业,金溪渔业生产发展最慢,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也最小,解放后历年来的渔业产值(主要是养鱼)占农业总产值的1%以下,以1985年所占的比例最高达1%。
  六个年度农业总产值构成比较。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