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人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38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工人组织
分类号: K295.64
页数: 5
摘要: 第一节 工人组织 一、解放前的工会 金溪县总工会 民国16年3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赣东特派员、共产党员钟赤心来浒湾组织领导工人运动。3月下旬,在浒湾陀山殿组成金溪县工会筹备委员会。4月上旬,成立金溪县总工会。会址设在浒湾镇商会。民主选举肖添吉、严三多、姜金生(漆工)、黎钻仔(皮匠)、阮印臣(船工)、万润生、江圆面、江再攸(木工)8人为县总工会委员,肖添吉为委员长,严钟木为宣传员,严钟声为文书兼会计。工会会员400多人。在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工会组织迅速扩大,粮食业、药业、航运、南货、布匹、饮食等18个行业纷纷成立基层工会,会员由400多人增加到近1000人。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工人组织

内容

第一节 工人组织 一、解放前的工会 金溪县总工会 民国16年(1927)3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赣东特派员、共产党员钟赤心来浒湾组织领导工人运动。3月下旬,在浒湾陀山殿组成金溪县工会筹备委员会。4月上旬,成立金溪县总工会。会址设在浒湾镇商会。民主选举肖添吉(挑水工人)、严三多(药业工人)、姜金生(漆工)、黎钻仔(皮匠)、阮印臣(船工)、万润生(饮食工人)、江圆面(米业工人)、江再攸(木工)8人为县总工会委员,肖添吉为委员长,严钟木为宣传员,严钟声为文书兼会计。工会会员400多人。
   县总工会成立后,首先通令浒湾镇商会会长兼浒湾镇兵站站长丁少溪(又名丁钟麟,借办兵差之机,派柴派米,派夫派捐,凶恶残忍,群众称他为豹虎)等,不准欺压工人;并成立工人纠察队,由周希德担任队长,强迫浒湾靖卫队交出枪支,封闭“厘卡”(税务机关),取消苛捐杂税;还没收周祝三米行粮食900多担,作为县总工会的活动经费。在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工会组织迅速扩大,粮食业、药业、航运、南货、布匹、饮食等18个行业纷纷成立基层工会,会员由400多人增加到近1000人。
   4月上旬,县总工会在万寿宫召开工人大会,一致通过“要求增加工资百分之五十,不加工资就罢工,反对克扣工资,反对打骂工人学徒,反对剥削工人”的斗争纲领。粮食业全体工人首先罢工48小时,取得每砻一担谷加4个铜板(原10个铜板,现有14个)的胜利。之后,各行各业都增加了百分之四十的工资。
   接着开展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4月13日,周希德带领工人纠察队在浒湾金家渡口将丁少溪捆住,并于第二天在浒湾宋家园召开有20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受害工人、农民纷纷上台控诉丁少溪的罪行。4月下旬,又在浒湾江夏第将从南昌暗地回到浒湾,秘密召集土豪劣钟、流氓打手,袭击县工会、破坏工人运动的省参议员许惠荪活捉,用船押送抚州交军官教育团法办。4月下旬,疎山寺的和尚以园光为首(受恶霸吴光宗的指使)将前去提取公产的县总工会委员黎钻仔、工人陈阴仔杀害,抛尸竦山潭。钟赤心、肖添吉、周希德等带领工人和纠察队员数百人,并邀请临川县琉坊农民自卫军,携带20多条步枪协助,大闹疎山寺。首犯园光和尚畏罪潜逃,纠察队便将躲在寺内的另一凶手扁里和尚抓出来处决。之后,工人纠察队还打进疎口村,搜到吴光宗等恶霸地主放高利贷的借据和手票一担,在浒湾镇街上当众烧毁。
   同年8月,大革命失败,县政府下令解散工会组织,禁止工人运动,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县总工会委员姜金生、严三多先后被国民党政府杀害。
   金南特区总工会 民国22年(1933)3月,中共金南特区区委下设有区总工会,主席陈子月。
   金溪县工会 民国中、后期,县政府在县城和浒湾镇利用各行业的把头组织过一些工会组织,作为御用工具。民国34年(1945),县城和浒湾镇各有工会组织一个,职工同业工会8个,会员853人。同年12月21日,县参议会成立时,有县工会的列席代表参加。民国36年,县工会理事长为陈映元,浒湾镇工会理事长为吴顺祥。
   二、解放后的工会 组织沿革 1950年2月,抚州地工委派黎琦光来金溪开展工会工作。3月,金溪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委员9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首先成立浒湾镇工会,同时,在县城建筑、邮电、粮食、搬运、手工业等行业建立基层工会。全县有工会会员1281人。同年10月20日,召开全县首届工人代表大会,成立金溪县总工会。1952年底,会员增加到1526人。1953年10月1日,县总工会改称金溪县工会联合会,设正、副主席各1名,常委3名。下设组织部、宣传部、财务部、劳动保护部。1959年,全县共建立了基层工会39个,工会小组151个,会员1513人。1960年县工会联合会复名金溪县总工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蔑工会是“黑线统治”、“生产工会”、“福利工会”,致使工会组织瘫痪。1968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群运组统管工、青、妇工作。1969年,成立金溪县工人代表大会(简称工代会)。1973年1月,撤销工代会,恢复县总工会。1978年10月29日至31日,在县城召开第九次工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总工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讨论制定工会工作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1985年,全县共有基层工会153个,系统工委14个,工会小组401个,会员达8194人,其中女会员2796人。
   历次会员代表大会 自1950年10月召开全县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至1978年10月底,共召开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表1-1 历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简况 续表 此外,在1969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群运组还召开一次“工代会”,代表270人,传达贯彻省、地“工代会”的精神。
   主要活动 加强思想教育 工会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对职工进行经常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在剿匪斗争中,教育工人保卫人民政权,并组织20余人的工人纠察队,协助政府维护县城治安。在抗美援朝中,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全县1780多名职工自觉订立了爱国公约,参加和平签名运动,捐献飞机大炮折人民币2897元。在“五反”运动中,教育职工认真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监督资方遵守国家法令,与资本家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教育职工协助政府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62年,在职工中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大力支援农业,服务农业。1978年,工会工作拨乱反正,在职工中开展以四化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81年,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作出贡献。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县总工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向职工提出不同的劳动竞赛内容:五六十年代,主要开展以增产节约为内容的先进生产者运动;70年代,主要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80年代,主要开展为四化立功的活动。1985年,在开展“三高一增”(即高产值、高利润、高贡献、职工增加收入)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全县参加竞赛活动的单位共有32个,职工2156人。年末,据26个单位的统计,均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产值计划、利润计划和税金计划,职工1901人,人均收入930元,比1984年人均收入增加260元。同年底,县总工会召开“三高一增”劳动竞赛表彰大会,受表彰的单位有21个,受表彰的各项能手(如生产操作能手、安全生产能手、质量能手、技术革新能手、节约回收能手,企业管理能手、最佳服务能手等)31个。
   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980年4月,在县汽车修配厂进行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的试点工作,到11月下旬,全县19个工交企业单位有17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其他企事业单位也相应地进行了这项工作。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草案),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82年,全县有基层工会组织的单位152个,其中有107个单位相应地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职工大会制度。12月,县总工会对该项工作进行检查,评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15个,单项先进单位18个。这些单位的职工代表,遵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指令,在党委领导下行使职权,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协调企业内部矛盾,为保证完成国家各项计划和任务,办好社会主义企业,起到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心职工生活 解放初期,一些资本家抽走大量资金,企图关店,解雇工人;一些手工业师傅不明政策,不敢带徒弟,要辞退学徒。因此,劳资关系师徒关系都很紧张。县总工会发动职工、学徒,与资方签订劳资合同,与师傅签订师徒合同。同时,政府下拨一万多元救济失业工人,组织他们生产自救,办木器厂、油面厂、黄烟厂和小型农场、修鹰厦铁路等,并由县总工会统一介绍到需要用人的单位就业。60年代初,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工会组织职工养猪、种菜、发展副食品生产,协助单位办好职工食堂,从多方面关心职工生活。80年代,职工生活普遍有了提高,在这些年代里,主要是加强职工的劳动保险和劳动保护工作,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解决职工后顾之忧。1953年,全县实行劳保的企业单位只有1个,享受劳保待遇的职工24人,到1983年,增加到82个,享受劳保待遇的职工有4513人。职工群众的生、老、病、死、伤、残等特殊困难得到解决,劳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1981年,全县94个基层工会,有互助金87754元,该年下发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15225元,享受补助的职工474人。
   组织职工学习文化、技术 从1950年开始,就在县城开办职工业余学校,分设初小班(扫盲班)和高小班,参加学习的职工207人。1951年,浒湾、双塘、石门、左坊、黄狮渡(1952年划归南城)等集镇,亦办起了职工业余学校。1952年12月,大张旗鼓地推行“速成识字法”全面开展扫盲运动,县总工会和各基层工会进行层层动员,参加学习的职工占职工中文盲和半文盲总数的95%以上。到50年代末,职工中的文盲和半文盲已从解放初期的60%降到36%。1978年8月,恢复县职工业余学校,各工厂企业也相应办起了职工业余学校或短训班,教学内容趋向专业化。1982年,对职工进行“双补”(补学文化、补学技术)工作。县职工业余学校有学员399名,其中,小学班30名,初中班309名,高中班60名。全县各基层单位办职工业余学校11所,专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32人,专职工作人员3人,入学职工1014人,其中,扫盲班43人,小学班216人,初中班299人,初技班108人,高中班24人,中专班4人,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班320人。至1985年底,全县职工文化补课合格率达80%以上。
   开展职工业余文艺、体育活动 1953年,县总工会在城关和浒湾两镇分别成立职工俱乐部。各基层工会建立俱乐室。由职工俱乐部(室)具体组织职工开展业余文体活动,如成立职工业余剧团和体育队等。1957年,县职工业余剧团排演的《海岛上的小姑娘》,参加抚州地区职工业余文艺汇演,获优秀节目演出奖。国庆10周年之际,各职工业余剧团排演节目参加全县文艺汇演。1978年12月,工交系统职工50余人组织文艺宣传队,深入各厂矿巡回演出,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受到职工群众的好评。1983年,县职工俱乐部下设摄影、美术、歌咏、乐器、写作等组,并增添了气枪、康乐棋、三用机、桌球等文娱设备。1985年,定期举办周末舞会,培训文艺骨干40余人。在体育方面,与县体委配合,多次组织职工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自行车比赛和环城赛跑。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