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篇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170
颗粒名称:
第二篇 自然环境
分类号:
K295.64
页数:
15
摘要:
介绍金溪县自然环境,包括:抵制地貌、山岭河流、气候、四季特征、土壤、水资源、生物资源、动物资源、自然灾害。
关键词:
金溪县
自然环境
内容
第一章地质地貌第一节地质金溪位于北武夷山隆起带北部边缘与官帽山隆起带南部边缘之间,即东乡盆地南部构造复合交汇处,境内有元古界震旦系尚元群老地层,为基底层。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复盖在基底层,加里东期侵入岩体之上。
元古界震旦系下统尚元群地层,分布于东北、东、东南、南部,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约占总面积20%。
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打鼓顶组及白垩系中统南雄群地层,分布于北、西北、西、西南部,呈北、西北~南、南西方向展布,约占总面积20%。
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分布于中部,约占总面积60%。
二节地貌金溪地形,东南高西北低,高处是丘岗,低处是农田和河港。全县地形图状如鸡冠花,东西部宽出,北部宛似锯齿,形如花冠,南部狭缩,形如花柄。
全县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县内有海拔高度500~1363米,相对高度3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20.3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0%,分布在东南部边缘,属于武夷山脉东北端天旭山山麓,以崖山最高。海拔高度100~500米,相对高度50~200米的丘陵面积142.47万亩,占总面积70%,高丘处于低山之下,分布在东部黄通、何源一带,其余地方,以中丘为主,兼有低丘。海拔100米,相对高度5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40.7万亩,占总面积20%,分布在沿河的芦河、石门、浒湾、陆坊等地。
第二章山岭河流第一节山岭崖山又称岩头蜂、笔架峰,在县东,距县城约30公里,雄壮陡绝,谷深洞奥,南接云林,东连琵琶。上有三老峰、龙潭,下有汤家洞、黄家山、龙须井。海拔1363.4米,为金溪最高峰。
出云峰在县东,距县城约25公里,海拔1278米,为云林三十六峰中的最高峰,因山峰直插云天而得名。
西岗山在县东,距县城约22公里,主峰海拔1233.4米,系武夷山支脉,盛产木材、毛竹。
天门岭在县东,距县城约30公里,海拔1230.4米,岭上生长灌木林,因岭高似天门而得名。
东岗山在县东,距县城约25公里,主峰海拔1167.1米,为武夷山支脉,盛产木材、毛竹。1958年8000民工在此大办钢铁。金溪县竹木制品厂即设于此。
云头岭在县东,距县城约35公里,海拔1150米,岭上有松、杉、毛竹和杂灌木,因岭上云雾缭绕而得名。
中源寺峰在县东,距县城约35公里,海拔1131米,峰上曾有一寺,名中源寺,现已废。
二节河流抚河旧称汝水,在县西南,源出于广昌,因流经抚州而得名。该河到长兴入金溪境,流经石门、琅琚、大仙岭乡,长49.3公里,为金溪与临川县界河。河宽200至1000米,最大流量5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45立方米/秒,属常年河,四季可通航。
芦河别名清江,在县南,源出资溪,到黄狮渡入金溪境,流经芦河、石门乡,至鸣山口注入抚河。主河道长59.6公里,在县境约16公里。河面宽约50米,最大流量15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0立方米/秒,属常年河,可通航木、竹排。
金溪水又称琅琚河,源自上幕岭,流经秀谷镇、珊城、左坊、琅琚和大仙岭乡,到疎山潭注入抚河。主河道长33公里,主河段河床宽约40米,最大流量700立方米/秒,属季节河。
齐冈水又称双陈河,在县西北。其源有三:一出于金窟,流经杨坊桥、竹桥;一出于肖公、潭湖一带,流经官家边,在下车村合流成一股;一出于崇麓坪上水库,两股水在合市塘霞村汇合,流经陈坊,在东乡与北港汇合,至进贤柴埠口注入抚河。主河道长49公里,主河段河床宽约30米,最大流量1200立方米/秒,属季节河。
青田水又名高坊河,在县东北,源于资溪,流经黄通入高坊水库,再经朱溪、青田、陆坊,至刘坊村与三港水汇合,注入白塔河。主河道长40.5公里,在县境25公里。主河段河床宽约50米,最大流量340立方米/秒,属季节河。
三港水又名何源港、对桥河,在县东北。其源有二:一出于贵溪,流经何源、孔坊、对桥、太坪;一出于西岗山,流经上太坪、高桥、旸田、上傅。两股水在龚家朱家坊汇合后,又在刘坊村与青田水汇合,注入白塔河。主河道长41公里,在县境31公里。主河段河床宽约40米,最大流量600立方米/秒,属季节河。
第三章气候第一节气象要素金溪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但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和降水变幅较大,干湿比较明显。据金溪气象站1959~1985年观察资料记载,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如下: 气温,年平均17.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温度40.8℃(1978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温度﹣8.2℃(1967年1月16、17日)。
降水量,年平均1856毫米,以1973年2308.8毫米为最多,1971年1133.6毫米为最少是江西省降水量最多的县份之一。一日最大降水量193毫米(1969年6月30日)。全年各季降水量分配不均,差异较大,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8%,1~3月占22%,7~9月占19%,10~12月占11%。
无霜期,年平均为258天,最长无霜期为309天,最短无霜期233天。年平均初霜期为11月24日,终霜期为3月1日。
日照时数,年平均1725.6小时,最多2234.2小时(1963年),最少1357.3小时(1975年)。
风速,年平均2.2米/秒,四季平均风速变化不大。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5~8月多偏南风,风力相当八级的大风每年平均有6.8天,比邻县多,最大风速达29米/秒,出现在1980年6月27日。
干燥度,年平均是0.55,季平均干燥度依次为0.33、0.28、1.44、1.39。其特点是上半年湿润,下半年干燥。
蒸发量,年平均为1492.4毫米,7~9月平均蒸发量为636.5毫米,占年平均蒸发量的42.6%,为同期平均降水量的2倍。
表2-1 1958~1985年雪、霜和无霜期表表2-2 1959-1985年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表 1959-1985年降水量特征值表表2-3 表2-4 1959~1985年风向、风速及大风日数表第二节四季特征按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22℃为春、夏季始日,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和10℃为秋、冬两季的标准统计,和金溪气象站1959~1985年观察资料记载,四季始日、终日和季长为: 各季气候特点是: 春季:时冷时暖,多阴雨,气温逐渐回升。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加之暖湿空气日趋活跃,造成连绵阴雨低温天气。
夏季:初夏时节,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常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汇合,带来一定大雨或暴雨。由-降雨集中,强度大,往往造成山洪爆发,泛滥成灾。进入盛夏,北方冷空气减弱北退,受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干旱少雨,常伴高温逼热天气。此时,台风降水便是解除旱象的唯一来源。
秋季:气候温凉,天气晴朗少雨,常有秋旱发生,二晚需水难以满足。若遇冷空气南侵早,造成秋季低温天气。
冬季:盘踞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强,盛行偏北气流,温低湿小,天气干冷,晴朗天气多霜、冰冻。遇强冷空气南侵,又伴雨雪天气不断。
第四章土壤第一节分类金溪境内土壤有5个土类,10个亚类,35个土属,87个上种。总面积209.13万亩。
表2-5土壤分类系统表续表续表续表第二节分布一、水稻土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貌单元内,尤其是沿抚河、芦河及珊城、琉璃、陆坊等乡河谷平原和丘陵沟谷地区最为集中,是金溪最主要的耕种土壤。总面积达46661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5.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2.33%。其中,淹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本县丘陵地区的耕田,面积为30267亩,占水稻土面积6.46%,多为零星分布。潴育型水稻土广泛分布F本县河流两岸平原,山.丘沟谷地形较开阔平坦的部位面积最大,共371573卤,占水稻土总面积79.65%。潜育型水稻上主要分布在何源、对桥、黄通、石门、左坊、沟树、高桥等乡(场)。绝大多数是一晚田,俗称“烂浆田”、“锈水田”、“冷浆田”,共计面积64344亩,占水稻土面积13.79%。测渗型水稻土分布在珊城乡郑家村古楼坂,面积仅432亩,占水稻土面积的0.11%。
一、红壤是金溪分布广、面积最大的一类地带性土壤。全县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均有分布,面积达1563553亩,占山地丘陵江地总面积的96.24%,为金溪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土壤资源。其中,典型红壤,在丘陵和山区均有分布,面积为1361245亩,占红壤土类的87.09%。红壤性土,俗称“薄皮土”,面积176449亩,占红壤土类的11.29%。酸性结晶岩类红壤性土,主要分布在石门、枫山、左坊、琅琚等乡的低缓倾斜丘陵上。中性结晶岩类红壤性土主要分布在琉璃、双塘、大仙岭等乡低丘地带或岗地上,红砂岩红壤性土主要分布在大仙岭、陈坊积等乡岗地上。黄红壤主要分布在何源、黄通乡低山地带,面积小,约占山丘陵草地土壤1.65%。
三、浆色土主要分布于芦河乡后车村丘陵山地,与南城县交接,面积1222亩,占山地土壤面积的0.08%,是金溪面积最小的一个土类。
四、潮土主要分布于抚河、芦河、三港水沿岸河漫滩阶地和小平原上,其它小河溪边也有零星分布,面积5181亩,占旱地土面积的25.15%。
五、山地黄壤主要分布于何源乡东北部和黄通乡东部中山地区(海拔800至1300米),面积54704由,占山地土壤面积3.41%。
第五章自然资源第一节矿藏资源据“九一二”地质大队矿点浮在资料,金溪矿藏资源有16种。其中金属矿有金、钨、铁、锰、铅、锌、铜、钳、稀土9种;非金属矿有石耀、珍珠岩、大理石、瓷土、磷、重品石,玛瑙7种,开采价值较大的有: 石墨县城东28公里之峡山,含有晶位高、质量好的石墨及多种伴生稀有矿藏,并有少量铀的储藏,是全因稀有石墨矿区。该矿区有B+C级工业储量,同定炭149.31万吨,五氧化二钒4.74万吨,远景储量阔定炭72.22万吨,五氧化二钒2.38吨,若在210米开采杯高以C+D级储最,固定炭52.81万吨,五氧化二钒1.6I万吨,往东南外围伸展,发展前景更大、主矿区2平方公里。
珍珠岩分布在浒湾大仙岭一带,藏量100万吨。埋藏深度10~15米,矿层厚度8~12米,膨胀系数11~12倍,空量95公升,耐温度1200~1400℃,破碎粒度20~60目。
瓷土现已查明的富矿点有秀谷镇的上幕岭、芦河乡的里窑和江坊、石门乡的鸣山、对桥乡的小陂窑和罗源、合市乡的社公下、大仙岭乡的中洲、高桥林场的高桥等处。
玛瑙分布在双塘镇的水南,琉璃乡的江坊一带,分散、块状,色美质坚。
第二节水资源抚河、芦河、金溪水、齐冈水、青田水、三港水等6条河流在县境内总长272.4公里。总集雨面积1818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800~190.0毫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000毫米左右。当频率为P=50%、75%、95%时,总水量分别为91.5、74.28、54.3亿立方米。在不同频率年中,抚河过境水分别为78.58、64.06、47.02亿立方米,而需水量分别为2.26、2.8、3.4亿立方米,分别占总水量的2.48%、3.77%、6.26%。按P=50%年降水量12.57亿立方米计,人平年有水5924立方米,耕地亩平年有水2915立方米,水量充足,水力资源丰富。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生物、工程蓄水措施不力,对地表径流利用率不高。1980年,全县总需水量为24283万立方米,尚欠3258.78万立方米,只占P=50%年份水量91.5亿立方米的2.66%。
全县水能蕴藏量为5946千瓦,现有大小水力发电站27处,已利用水能1400千瓦,占水能蕴藏量的18.38%。
表2-6 水源资料表第三节生物资源一、植物资源菌类有香菇、木耳、蘑菇、平菇等。
果类有梅、梨、眺、李、柑、桔、橙、柚、枣、粟、柿、菱、杨梅、石榴、银杏、枇杷、山楂、莲子(有红白两种)、苦楮、甜楮等。
药类有菖蒲、黄精、何首乌、益母草、香附子、天南星、半夏、天门冬、黄栀子、葛、茱萸、生地黄、商陆、紫苏、薄荷、桔皮、山药、车前子、淡竹叶、苍耳、谷精草、土茯苓、香薷、扁豆、泽兰、百合、枸杞、金银花、马齿苋、蓖麻籽等。
草本类有荸荠、芝、兰(生于深山,其香最幽)、蓼、萱(又名忘忧草)、蕨(根茎含淀粉,俗称山粉,可食用或酿酒)、艾、蒿、夷稗、马鞭、鸭舌、茅草、旱芦苇等。
木类有松、柏,冬青、杉、樟、枫、荷、楝、桐、桑、柘、槐、檀、柞、红豆树【其子叫相思子)、柳、乌桕、椿、樗、栎、棕榈、黄杨、茶、楮、酸枣、白杨等。
竹类有篑笤、紫竹、白竹、黄竹、实竹、麻竹、苦竹、篛竹等(诸竹叶皆细惟篛竹叶大,农民作笠材,端午节裹棕子也用此竹叶)。
花类有山茶花(白曰玉茗,红曰宝珠)、辛夷、踯躅(即杜鹃,又名映山红)、山攀(俗名七里香)、木犀(一名桂)、紫薇、蔷薇、玫瑰、茉莉、瑞香、丹桂、酴醵、芍药、葵、菊、芙蓉、栀予花、海棠、水仙、紫荆、玉簪剪春罗、夜落金钱、荷、牵牛、美人蕉、梅花等。
一、动物资源禽类有喜鹊、鹰、野鸡、斑鸠、莺(又名黄鹂)、麻雀、杜鹃(又名子规)、乌鸦、画眉、布谷、啄木鸟、竹鸡、鸬鹚、野鸭、鹭鸶(即白鹭)、鹊鸽、猫头鹰、鹧鸪、鸲鹆(即八哥)、锦鸡、燕子等。
兽类有虎、豹、獐、麂、野兔、山羊、豪猪、狐獭、鼠、如(俗称黄鼠狼)、牛尾狸、蝙蝠、野猪等。
鱼类有鲤、鳙、鲢、鳜(俗称桂鱼)、乌鱼(俗称蛇鱼)、鲫、黄鳝、泥鳅、鲇(大头方口,背青黄色、多涎)、鲤等。
介类有龟、鳖(俗称脚鱼、水鸡)、螺、嫔(又名蚌、俗称蚌壳)、鳞鲤(即穿山甲)、虾、螃蟹、蜗牛等。
其它类有蚕、飞娥、蟑(书盎)、蚯蚓、蛇、蜈蚣、蜥蜴、蜂、蝈蛙、蟾蜍(别称癞蛤蟆)、螳螂、蜻蜓、蝶、蝉、蜘蛛、蚂蟥、百足虫、土鳖虫、蟋蟀、尺蠖、蚱蜢、螓蛸(小喜蛛)、莎鸡、蚂蚁、青蛙、石蜗等。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主要种类一、旱灾宋大观三年(1109)大旱,六月至十月不雨。
宋乾道九年(1173)大旱。
宋淳熙七年(1180)大旱。
宋淳熙九年(1182)大旱。
宋淳熙十三年(1186)旱。
宋淳熙十四年(1187)旱。
宋嘉定十四年(1221)大旱。
元天历二年(1329)旱,五月至八月不雨。
元至元二年(1336)大旱,自春至秋不雨。
明正德卜二年(1517)夏旱。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自秋至冬不雨。
清康熙九年(1670)大旱。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旱。
清康熙六十年(1721)大旱。
清雍正六年(1728)秋旱。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大旱。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夏秋大旱。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夏大旱。
清嘉庆七年(1802)六月大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五月到八月不雨民国23年(1934)夏季,各地皆干旱不雨,田禾枯萎,灾情之重为数十年内所未见。全县早稻受旱面积为13.91万亩,损失稻谷1972.5万公斤,价值118.35万元;花生受旱面积1万亩,损失60万公斤,价值48万元。灾区人口为64930人。
民国36年(1947),久旱不雨米贵如金,各地百姓挖野葛为食。陈坊积附近大小数十村,十家就有九家吃野藕后又摘苎麻叶吃,最后吃观音土。小暑前后,多数人家将未成熟的禾穗一串串摘下来,用钵子春烂煮粥度日。
民国37年(1948)旱灾,百姓逃荒要饭。农历四五月间,谷价暴涨,每担谷高达法币1亿5千万元。
1950年,旱灾,受旱面积45500亩,损失稻谷225万公斤。
1951年,特大旱灾,受旱面积138249亩,损失稻谷691.2万公斤。
1956年,旱灾,受旱面积64328亩,粮食减产850万公斤。
1957年,连续旱灾,损失与1956年基本相同。
1958年,特大旱灾,受旱面积13.1万亩,损失稻谷786.3万公斤。
1963年,大旱灾,受旱面积16.51万亩,粮食减产301.5万公斤。
1978年,大旱灾,受旱面积13.08万亩,粮食减产1200万公斤。
二、水灾宋绍兴四年(1134)自夏至秋大水。
宋淳熙十五年(1188)夏六月大水。
宋庆元六年(1200)大水。
宋嘉泰二年(1202)水伤稼。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七月大水。
元元贞元年(1295)大水。
明成化十年(1474)大水。
明成化二十年(1484)四月,大水伤稼。
明正德十四年(1519)夏,大水。
明嘉靖八年(1529)五月大水。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月大水。
清雍正九年(1731)水灾。
清雍正十年(1732)水灾。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夏大水。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五月大水。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五月大水。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七月大水。
清嘉庆十八年(1813)六月大水(同年秋旱伤稼)。
民国3年(1914),大水,抚河决堤,浒湾镇几乎淹没。
民国25年(1936),抚河洪水泛滥,物资损失巨大,大闹饥荒。
1952年,水灾,淹田61577亩,损失稻谷307.9万公斤。
1953年,全县遭受水灾(同年又遭旱灾),受灾面积24.6万亩,粮食减产642.5万公斤。
1955年,水灾,淹田2700亩。同年又遭旱灾,受旱面积30564亩,水、旱灾共损失稻谷153万公斤。
1962年,大水灾。淹田7.09万亩,无收面积5.07万亩。
1973年,水灾,淹田3.94万亩。
1982年,特大洪水灾害,早稻受淹12万亩,无收面积4万多亩。洪水过后,全县各级党组织带领群众开展生产救灾,群众生活安定,社会秩序良好。
三、虫灾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螟害稼。
宋嘉定元年(1208)大蝗。
清道光十五年(1835)飞蝗食禾。
四、雹灾明嘉靖三年(1524)陨雹杀稼。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夏五月朔,雨雹大如鸡子。
明万历三十年(1602)清明日,雨雹大如鸡子。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夏五月,雨雹如弹。
清道光五年(1825)春二月,雨雹。
清同治四年(1865)雨雹。
清同治九年(1870)雨雹,大者如碗。
1958年,遭受两次风雹侵袭,吹倒、损坏房屋3613栋。
五、地震明弘治十八年(1505)秋九月地震,居民房屋皆有声。
明正德行年(1510)地震。
明正德六年(1511)春正月地震。
明征德十二年(1517)地震。
硐嘉靖二十二年(1543)夏四月地震。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冬地震。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冬十一月地震。
清顺治七年(1650)冬十二月地震。
清康熙七年(1668)秋七月,强烈地震,黑水如泉涌。
清嘉庆十一年(1806)冬十月,一都、九都(县城双塘一带)地震。
清咸丰五年(1855),乡村池塘水震荡,数刻乃止,各地同时。
清同治六年(1867),地震。
第二节抗灾金溪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灾和旱灾。
县境内丘陵起伏,西南濒临抚河。每年春夏大量降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都程度不同地遭受洪涝灾害,洪水过后,往往又是久睛不雨,造成严重干旱。
解放前,历代统治者将自然灾害往往归之天意,消极听天由命者多,组织人力抗拒者少,没有积极采取防洪抗旱的措施。人民群众年复一年地遭受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天灾人祸,饥寒交迫,生活十分困苦,淹死、饿死者屡见不鲜。清朝金溪举人杨士瑶在诗中就真实地描述了这种状况:“吾乡六月曾大水,近水居民已多死。死者虽幸有子遗,入秋旱魃虐如此。早禾一粒既全无,犹赖晚禾交官租,吞芦忍哭久挨饿,谁知高下禾皆枯。”“朝来日出又如火,绝似官差无处躲。”“明年纵使丰且稔,只恐有地无人耕。”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领导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作了坚决的斗争,使重灾变轻灾,轻灾变无灾,爆管解放后30多年的自然灾害胜过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在遭灾之后的生活还是比较安定,吃、穿、住都有保障。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主要措施是: 一、修筑防洪堤坝,防止洪水泛滥。
二、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库,蓄水抗旱。
三、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共同战斗,抗灾抢险,每年汛期,都要成立县抗洪抢险指挥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亲临第一线,日夜监视水位变化,发现险情,及时组织群众抢救。
四、组织人民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灾害过后,立即派出干部分赴各地,组织调进种子及其他物资,发动群众广开生产门路,弥补损失。
五、发放救济款。据统计,1950年至1985年,全县共下拨社会临时救济款228.94万元。另处,还有自然灾害救济款。1964年至1985年的22年间,就发放自然灾害救济款260.29万元。灾害严重的地方还酌情减免征购粮。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