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特种动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77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特种动物
分类号: S8
页数: 25
页码: 126-150
摘要: 一、蓝孔雀;二、野鸡(环颈雉);三、大雁;四、绿头鸭;五、斑嘴鸭; 六、野猪;七、豪猪; 八、果子狸; 九、梅花鹿; 十、蓝狐(北极狐); 十一、竹鼠;十二、蛇类; 十三、东亚钳蝎;十四、中华石龙子;十五、棘胸蛙;十六、娃娃鱼(大鲵);十七、蜜蜂
关键词: 动物 特种

内容

一、蓝孔雀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又名哇孔雀,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可以养殖和利用。蓝孔雀还有白孔雀和黑孔雀两个突变形态。抚州市人工养殖蓝孔雀已有近10年的历史,是目前新兴的野生动物驯养的主要品种之一,饲养范围主要在临川、乐安、宜黄、东乡等县(区)。2014年全市有驯养企业16家,养殖规模16 226只,产品近销南昌、九江、景德镇、赣州等地,远销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
   (一)形态特征 蓝孔雀属雉科孔雀属,体长91~228厘米,体重2 750~6 000克。雄鸟头上具冠羽,眼睛的上方和下方各有1条白色的斑纹。头顶、颈部和胸部为蓝色。翅膀上的覆羽为黑褐色,飞羽黄褐色,腹部深绿色或黑色。尾上的覆羽形成尾屏。雌鸟头上具冠羽,头顶、颈的上部为栗褐色,羽缘带有绿色。眼眉、脸部和喉部为白色。颈下部、上背和上胸部为绿色。上体其余部分为土褐色,翅膀具白色的边缘。下胸部暗褐色,腹部暗黄色。虹膜褐色。腿、脚褐色。
   蓝孔雀的腿、颈和翎羽较长,雌雄都有闪烁的金属光泽,叫声略低于绿孔雀。蓝孔雀缺乏鞍羽。雄性体的颈部、胸部和腹部呈灿烂的蓝色,羽光彩熠熠,身披翠绿色,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覆尾羽长1米以上,可以竖起来像一把扇子一样开屏。雌性相对于雄性比较小,很不显眼,其身长仅约1米,重2.7~4千克。羽色主要为灰褐色,无尾屏,无距。幼孔雀的冠羽簇为棕色,颈部背面为深蓝绿色,羽毛松软,有时出现棕黄色。蓝孔雀羽片上缀有眼状斑,这种眼状斑是由紫、蓝、黄、红等构成,开屏时光彩夺目。蓝孔雀还会抖动其尾羽,发出“沙沙”声。雌性蓝孔雀比较容易受“眼睛”多的雄鸟的吸引。
   [此处为插图略过] 蓝孔雀 (二)生物特性 蓝孔雀由野生驯化而来,具有适应性和抗病性强、耐粗饲、耗料少等优点,易人工饲养。孔雀寿命一般在20年以上,产蛋期在10年左右。种孔雀一般按1公3母配比,大量饲养以1公5母配比较好。一般情况下母孔雀第三年(即两周岁)开始产蛋,并逐月增加,一般为26~60枚,有的可达80枚以上,平均蛋重约110克,大小为55毫米×67毫米。蛋壳呈褐色,有的偏白色,蛋呈纺锤形。幼孔雀一般孵化期为27~31天,饲养8个月平均可达到3千克左右。
   (三)主要价值 1.食用价值蓝孔雀不但是最美的观赏鸟,而且是一种高级稀罕的食品。孔雀肉品质优良,野味浓郁,细嫩可口;孔雀汤更是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档珍品佳肴,其汤清香鲜美,回味无穷,具有强身健体、滋阴壮阳、清热解热、补气补血的功效。
   2.药用价值孔雀有特殊的药用价值。据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孔雀避恶,能解百毒。”孔雀肉、血有解毒的功效,可解药毒、蛊毒;粪便有解毒利水的功效,可治妇女带下、小便不利、恶疮等症。现代医学验证,孔雀肉有滋阴清热、平肝息风、软坚散结之功效。
   3.观赏价值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有特殊的观赏价值。孔雀鲜艳的头颈、尾羽可以制作高档的工艺品。孔雀还可制成标本及装饰品,在国际市场上久享盛名,使用价值广泛。
   4.开发价值孔雀肉除可直接食用外,还可加工成软硬罐头食品、保健食品以及孔雀肉酱、孔雀肉香辣酱、孔雀滋补酒等。孔雀的粪便可提取高级美容化妆品及药品。
   二、野鸡(环颈雉) 环颈雉简称雉鸡,俗称野鸡、山鸡,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抚州市各县(区)均有野生环颈雉分布,20世纪80年代开始驯养环颈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特色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抚州市野鸡养殖企业共有14家,养殖规模9 720羽,主要分布在宜黄、乐安、临川、崇仁、资溪、黎川、东乡等县。
   [此处为插图略过] 野鸡 (一)形态特征 野鸡属雉科雉属。雄雉体大,雌雄异色。雄雉体重1264~1650克,体长730~868毫米,尾羽435~528毫米;雌雉体重880~990克,体长590~612毫米,尾羽225~286毫米。
   雄雉羽色华丽,有金属光泽。头顶铜绿色,眉纹白色,眼周裸出皮肤绯红色,颈黑色具紫、绿光泽;颈下有白色颈环,与金属绿色的颈部形成显著的对比。上背羽毛基部紫褐色,具白色羽干纹,端部羽干纹黑色,两侧为金黄色;背和肩栗红色;下背和腰两侧蓝灰色,中部灰绿色,且具黄黑相间排列的波浪形横斑;尾上覆羽黄绿色,部分末梢间有土红色。胸部呈带紫的铜红色,也具金属光泽,羽端具有倒置的锚状黑斑或羽干纹;两肋淡黄色,近腹部栗红色,羽端具一大形黑斑;腹黑色,尾下腹羽棕栗色。尾羽长而有横斑,中央尾羽黄灰色,除最外侧两对外,均具一系列交错排列的黑色横斑;黑色横斑两端又连接栗色横斑。
   雌雉较雄雉体小,雌雉的羽色暗淡,大都为褐和棕黄色,而杂以黑斑;尾羽较短,羽色不如雄雉艳丽;头顶和后颈棕白色,具黑色横斑。肩和背栗色,杂有显著的粗黑纹和宽的淡红白色羽缘;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颜色逐渐变淡,呈棕红色和淡棕色,且具黑色中央纹和窄的灰白色羽缘;尾较雄雉短,呈灰棕褐色。颏、喉棕白色,下体余部沙黄色,胸和两肋具黑色沾棕的斑纹。
   (二)生物特性 野鸡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野鸡脚强健,善于奔跑,特别是在灌丛中奔走极快,也善于藏匿。见人后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进入附近丛林或灌丛,有时奔跑一阵还停下来看看再走,在迫不得已时才起飞,边飞边发出“咯咯咯”的叫声和两翅“扑扑扑”的鼓动声。飞行速度较快,也很有力,但一般飞行不持久,飞行距离不远,常呈抛物线式的飞行,落地前滑翔,落地后急速在灌丛和草丛中奔跑窜行或藏匿,轻易不再起飞,有时人走至眼前才又突然飞起。秋季常集成几只至十几只的小群进到农田、林缘和村庄附近活动和觅食。
   野鸡属杂食性动物。春季主要啄食刚发芽的嫩草茎和草叶,也常到耕地扒食种下的谷籽与禾苗;夏季以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部分植物的嫩芽、浆果和草籽为食;秋季主要以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叶、芽和部分昆虫为食;冬季主要以各种植物的嫩芽、嫩枝、草茎、果实、种子和谷物为食。
   野鸡繁殖期3~7月,南方较北方早些。繁殖期间雄鸟常发出“咯-咯咯咯”的鸣叫,特别是清晨最为频繁。叫声清脆响亮,500米外都可听见。每次鸣叫后,多要扇动几下翅膀。发情期间雄雉各占据一定领域,并不时在自己领域内鸣叫。如有别的雄雉侵入,则发生激烈的殴斗,直到赶走为止。为一雄多雌制,发情时雄雉环在雌雉旁,边走边叫,有时猛跑几步,当接近雌鸟头侧时,则将靠近雌雉一侧的翅下垂,另一侧向上伸,尾羽竖直,头部冠羽竖起,为典型的侧面型炫耀。 野鸡营巢于草丛或灌丛中地上,也在隐蔽的树根旁营巢。巢呈碗状或盘状,较为简陋,多在地面刨弄一浅坑,内再垫以枯草、树叶和羽毛即成。巢的大小约为23厘米×21厘米,深6~10厘米。1年繁殖1~2窝。每窝产卵6~14枚。卵呈橄榄黄色、土黄色、黄褐色、青灰色、灰白色等,较家鸡蛋小。孵化由雌鸡承担,孵化期23~24天。
   (三)主要价值 人工养殖的野鸡都是用谷子、青菜等农作物及黑麦草、皇竹草等青料喂养的,毛色光鲜,肉质鲜嫩可口,鸡汤鲜美,营养价值高。
   1.营养价值野鸡肉的钙、磷、铁含量较高,并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是贫血患者、体质虚弱者很好的食疗补品。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是普通鸡肉、猪肉的2倍,脂肪含量仅为0. 9%,是猪肉的1/39、牛肉的1/8、鸡肉的1/10,基本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食品。
   2.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野鸡补气血,食之令人聪慧,勇健肥润,止泻痢,除久病及五脏喘息等。经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测定,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21种之多,其中有多种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并富含锗、硒、锌、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对儿童营养不良、妇女贫血、产后体虚、子宫下垂、胃痛、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很好的疗效。野鸡中锶和钼的含量比普通鸡高10%,还有防治癌症的作用。
   3.观赏价值节日送山鸡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传统,有表达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意。用野鸡的皮毛做成的标本,光彩鲜艳、栩栩如生、高贵典雅。野鸡的羽毛别具特色,还可以制成羽毛扇、羽毛画、玩具等工艺品。
   三、大雁 大雁又称野鹅,是鸿雁、灰雁和豆雁的总称,属在江西鄱阳湖区的越冬候鸟。抚州市近几年开始人工饲养大雁,养殖规模1 500羽左右。养殖企业主要有南丰县兄弟养殖场、乐安县岭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金溪清田港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等。
   (一)形态特征 大雁属鸭科,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较大,嘴的基部较高,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嘴甲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目前人工养殖的大雁有鸿雁、灰雁和豆雁。
   [此处为插图略过] 大雁 鸿雁,体长90厘米左右,体重2.8~5千克。嘴黑色,体浅灰褐色,头顶到后颈暗棕褐色,前颈近白色,黑白两色分明,反差强烈,额基与嘴之间有一条棕白色细纹,将嘴和额截然分开。 灰雁,体长70~90厘米,体重2.5~4千克。体大而肥胖。嘴、脚肉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污白色。脖子较长。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
   豆雁,体长69~80厘米,体重约3千克。外形大小和形状似家鹅。上体灰褐色或棕褐色,下体污白色,嘴黑褐色、具橘黄色带斑。脚橙黄色。
   (二)生物特性 大雁每年春季清明前后集小群北迁,4~7月在我国境内东北,内蒙古西部和西伯利亚一带繁殖。秋季9~10月集大群南迁,经华北和西北等到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和福建、广东东南部沿海一带越冬。大雁是一种善飞的游禽,喜群居,每群20~40只,常在旷野、沼泽、河川、湖泊等水域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活动。夜间多栖于江河、湖泊、水库沿岸的沼泽、沙洲和水草丛生的水边,喜欢游水。大雁是典型的食草性水禽,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在野生状态下,主要以水生植物嫩叶、杂草根茎和谷物种子为食,兼食软体动物及昆虫等。采取断翅措施后即可大群放牧于水域、滩涂、草地、稻田、河坝、荒山等处,圈养时只要投喂青绿饲料和少量玉米等精料即可。大雁生长速度快,雁雏从出壳到30日龄可以长到1. 25千克,60日龄可以长到2. 5千克,90日龄可以长到3.5~4.5千克。4~6个月就可以出栏商品雁。
   大雁生长到3年性成熟,野生雁1雄配1雌,人工养殖可1雄配多雌。雌、雄雁在水中交配,营巢于河中的沙洲、湖泊中的小岛、蒲苇或水草丛中。鸿雁每窝产蛋5~6枚,孵化期为25~31天;豆雁和灰雁每窝产蛋4~8枚,灰雁孵化期为28天;豆雁孵化期26~34天。蛋呈卵圆形,为乳白色,并缀以橙黄色斑点。大雁幼鸟为早成鸟,雏雁出壳、绒羽变干后就能随亲鸟游水。
   (三)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大雁躯体肥大,集肉、蛋、绒用为一身,其肉质厚实、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有“南方吃雁,北方吃蛋”的习惯。据测定,每100克大雁肉中,含蛋白质20. 98克,脂肪11. 62克,磷196.5毫克,钙48. 04毫克,铁8.71毫克,矿物质1.71克。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钙、磷、铁等含量高,是传统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保健食品和上等野味。
   2.药用价值大雁肉除具有营养滋补功效以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药典记载,雁肉性味甘、平,可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清热解毒,兼有补劳之功效。大雁脂肪入药,有益气、解毒、舒筋活血的功效,主治气血不足、痉挛肾虚等。
   3.经济价值人工养殖大雁不但能满足人们对野味食品佳肴的需求,而且大雁的羽毛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绒毛保暖性能极好,是高档冬装的填充物。大雁翎可制羽毛球、羽毛扇及羽毛笔。大雁繁殖速度较快,采用常规饲养方法,用人工孵化,一般每只雌雁年可产种蛋25~30枚,可育成20只大雁。此外,大雁还具有极强的抗病性,很少得病。人工养殖大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四、绿头鸭 绿头鸭别名大红腿鸭、官鸭、大麻鸭等,是最常见的大型野鸭。因为雄鸭的头和颈部羽毛为绿色,光彩夺目,故名绿头鸭。属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目前驯养的主要野鸭品种之一。近几年抚州市开始人工养殖绿头鸭,主要养殖企业有金溪清田港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乐安县岭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和宜黄县桃陂镇弟信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养殖规模5 600只。
   [此处为插图略过] 绿头鸭 (一)形态特征 绿头鸭属鸭科鸭属。雄鸭体较大,成鸭体长55~60厘米,体重1.2~1.4千克。喙为灰色,头和颈部的羽毛呈暗绿色带金属光泽,颈下有一非常显著的白色圈环。身上羽毛呈棕灰色带灰色斑纹,翅膀处的羽毛为紫蓝色并有白边。尾部以白色为主,但中央有4枚雄鸭特有的黑色羽毛并向上卷曲,称为雄性羽。趾和爪是黄色。
   雌鸭较雄鸭小,成鸭体长50~56厘米,体重约1千克。喙为灰黄色,颈下没有白环,全身羽毛呈棕褐色,并缀有暗黑色斑点。胸、腹部有黑色条纹。尾部羽毛缀有白色,但并不像雄鸭那样上卷,羽毛亮而紧凑。趾和爪一般为橙黄色,也有灰黑色。
   (二)生物特性 绿头鸭属候鸟,在我国中部、南部地区越冬,在我国东北、西北、内蒙古、西藏等地繁殖。绿头鸭为水禽,水性极好,并喜欢结群活动,自小鸭出壳后就表现出很强的集群性。绿头鸭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增重快,产蛋早且多。在良好的养殖条件下,养殖80日龄即可上市。12周龄的绿头野鸭屠宰率为90%,全净膛率达80%。雄鸭150日龄达到性成熟,雌鸭150~160日龄开始产蛋,年产蛋量一般100多枚,最高可达230枚,种蛋受精率85%以上。 (三)主要价值 绿头鸭肉质鲜嫩美味,肌肉纤维细,脂肪较少,营养丰富。经测定,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22克,脂肪4. 4克,且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是一种绿色、健康、营养、味美的食品。具有滋阴润肺、温胃止痛、气血双补的食疗功效。另外绿头鸭雄鸭的头和颈部羽毛为绿色,光彩夺目,许多公园养殖绿头鸭作为观赏鸟类。
   五、斑嘴鸭 斑嘴鸭又名花嘴鸭、谷鸭、黄嘴尖鸭、火燎鸭等,属大型鸭类。为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嘴鸭是近几年新兴的野生动物养殖品种,目前抚州市主要有南丰县白舍镇河东村的南丰县兄弟养殖场和金溪清田港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养殖规模6400只左右。
   (一)形态特征 斑嘴鸭属鸭科鸭属,个体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5厘米,体重1 000克左右。雌雄羽色相似。上嘴黑色,先端黄色,脚橙黄色,脸至上颈侧、眉纹、颏和喉均为淡黄白色,眉纹白色,贯眼纹黑色。上体暗褐色,羽缘淡色。翼镜呈金属蓝绿光泽,并闪紫辉。
   [此处为插图略过] 斑嘴鸭 (二)生物特性 斑嘴鸭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每年3月上中旬开始从中国南方越冬地北迁,秋季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也有部分斑嘴鸭在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终年留居,不迁徙,为留鸟。春季迁徙期间常呈小群飞往繁殖地,而秋季集群较大,常集成数只或上百只的大群,分批陆续向南迁徙。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也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常见的主要为水生植物的叶、嫩芽、茎、根和松藻、浮藻等水生藻类以及草籽和谷物种子,也吃昆虫、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草丛中或芦苇丛中,也营巢于海岸岩石间或水边竹丛中,在山区森林河流岸边岩壁隙缝中也见有营巢的。巢主要由草茎和草叶构成,产卵开始后亲鸟从自己身上拔下绒羽垫于巢的四周,结构甚为精致。巢的大小为外径250~300毫米,内径150~200毫米,深7~9毫米。每窝产卵8~14枚,通常9~10枚,卵呈乳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56.5 (53~60)毫米×40.5 (38~43)毫米,重48 (42~54)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4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游泳和跟随亲鸟活动和取食。
   (三)主要价值 斑嘴鸭性味甘、咸、平,入脾、胃、肾、大肠四经,可食部分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有补中益气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等症。体内的谷氨酸决定了肉味的鲜美,加上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符合现代人们的消费观念,成为人们追求的野味食品。
   [此处为插图略过] 野猪 六、野猪、 野猪又名山猪,为国家和江西省“三有”保护动物,也是抚州市分布最广、数量较多的野生动物,是近年来驯养繁殖较多的品种之一。抚州市现有野猪养殖企业14家,2014年存栏数量1231头。比较大的养殖户有金溪县天栏关野猪养殖场、南城县逸轩野猪养殖基地、乐安三龙野猪养殖基地、广昌县望佳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资溪县荣辉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等。
   (一)形态特征 野猪属猪科猪属,体躯健壮,四肢粗短,头较长,耳小并直立,吻部突出似圆锥体,其顶端为裸露的软骨垫(也就是拱鼻)。每脚有4趾,为硬蹄,仅中间2趾着地。尾巴细短。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野猪耳披有刚硬而稀疏针毛,背脊鬃毛较长而硬,整个体色棕褐或灰黑色,因地区而略有差异。
   (二)生物特性 野猪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森林、草地和林丛间。适应性极强,繁殖快,食性杂。早晨和黄昏时分活动觅食,大多集群活动。雌性野猪一般18个月性成熟,雄性则要3~4年。母猪妊娠期112~130天,每胎生崽2~6只,多者达11只,在8~10周断奶。繁殖期一般集中在1~2月和7~8月。 (三)主要价值 野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其瘦肉率比家猪高6%~8%,肌肉中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出1.5~2倍。野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富含17种氨基酸。野猪在人工养殖状况下,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广等特点,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野猪的驯化和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处为插图略过] 豪猪 七、豪猪 豪猪,又叫箭猪,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珍稀动物,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它的家族有20多种。野生豪猪被列入国家和江西省“三有”保护动物。抚州市各县区均有野生豪猪分布。20世纪90年代抚州就有人开始人工驯养。2013年抚州市有豪猪养殖企业17家,存栏2 005只。养殖大户有南城县胜强养殖场、南城县胜昌养殖场、黎川县黎丰养殖场、金溪源发野特种豪猪养殖场、抚州君辉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等。
   (一)形态特征 成年豪猪体长70~80厘米,体重15~20千克。从它的背部到尾部,均披着像箭一样的棘刺,特别是臀部上的棘刺长得更粗、更长、更多,其中最粗者宛若筷子,最长的约达半米。每根棘刺的颜色都是黑白相间,很是鲜明。豪猪除有棘刺外,它还有非常肥胖的身躯和锐利的牙齿及鼠一般的嘴脸。
   (二)生物特性 豪猪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洞里睡觉,晚上则出来寻找食物。由于豪猪家养驯化时间短,仍然保持着很强的野性,好斗,容易受惊,神经敏感,听到异常的动静就会扎到一团,发怒时攻击性比较强。豪猪食性杂,主要以树枝、叶、杂草以及青绿饲料、谷物为食,对青粗块根饲料如萝卜、甘薯等的利用能力尤其强。白天采食量少,午后夜间采食量大。能适应我国南北方各地的气候环境,尤其耐寒性比较强。人工养殖的豪猪防御反射性要比家猪强烈,对陌生人有攻击性。产仔后,母豪猪的护仔性比家猪强。野生条件下,豪猪极少发病,经人工饲养后,虽然免疫功能呈下降趋势,但养殖成活率仍很高。经过人工培育的豪猪,改变了野生豪猪季节发情、产仔少等缺点,获得了比正常较高的繁殖能力,年繁殖胎次从1胎变为2胎,窝产仔数从1头提高到2~3头。人工养殖豪猪一般6~7个月性成熟,初配母豪猪一般在3~4个月开始第一次发情(体重5~10千克),持续期2~4天。妊娠期108~120天,初产母豪猪产仔数为1~2头,经产母豪猪产仔数为2~3头。
   (三)主要价值 抚州市所产的豪猪全部为人工驯化繁育后,由山区农民采取仿自然条件饲养的品种,其肉质既保存了野生豪猪脂肪少瘦肉多、味道纯美的特色,又消除了野生豪猪肉纤维过粗、膻味过浓、肉汤不鲜的缺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豪猪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脑、脂肪、心、肝、胆、胃、棘刺均可入药,具有降压、定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等功效。豪猪的棘刺还可以制作各种工艺品。
   八、果子狸 果子狸,也叫花面狸、白鼻狗、花面棕榈猫等,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和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抚州市各县区均有野生果子狸分布。20世纪80年代,抚州市就有人开始人工驯养。东乡县新世纪野生动物驯养场常年产量在400只左右。南城吉野养殖有限公司现养殖有果子狸965只,已初具规模。
   (一)形态特征 果子狸属灵猫科花面狸属,肢体长48~50厘米,尾长37~41厘米;体重3 600~5 000克。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体毛短而粗,体色为黄灰褐色,头部毛色较黑,由额头至鼻梁有一条明显的白带,眼下及耳下具有白斑,背部体毛灰棕色。后头、肩、四肢末端及尾巴后半部为黑色,四肢短壮,各具五趾。趾端有爪,爪稍有伸缩性。尾长,约为体长的1/3。
   [此处为插图略过] 果子狸 (二)生物特性 果子狸为林缘兽类,夜行性动物。主要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偶可在开垦地发现。喜欢在黄昏、夜间和日出前活动,善于攀岩。属杂食性动物,除了鼠类、昆虫、青蛙、鸟、蜗牛外,主要以野果和谷物为食,也吃树枝、树叶,偶尔吃自己的粪便。肛门附近具臭腺,遭敌时会释出异味驱之。
   果子狸每年2~5月发情,怀孕期为70~90天。夏季产仔,每胎产1~5仔。寿命为15年。出生后的10~12个月、体重在4千克以上可以达到性成熟。每年的3~8月为繁殖期。果子狸的食性杂,耐粗饲,饲养方法简单,抗病力强,易驯养,人工饲养经济效益高。
   (三)主要价值 中医理论认为,果子狸味甘、性平,可补中益气,治诸疰,祛游风,愈肠风下血;又治痔瘘、鼠瘘等症,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果子狸的皮毛是制作大衣、皮帽和手套的上好材料。其针毛硬而坚,多用来制作高级毛刷、毛笔等。其皮毛是我国大宗出口皮毛之一,在裘皮市场中占据特殊地位。发展果子狸养殖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处为插图略过] 梅花鹿 九、梅花鹿 梅花鹿是吉祥、富贵的象征,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由于历史上捕捉猎杀过度,野生数量极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梅花鹿的人工养殖历史悠久,中国吉林是我国的梅花鹿之乡,鹿茸是东北三宝之一。抚州20世纪末在南城、资溪、东乡、乐安等地开始人工养殖梅花鹿,目前资溪县长兴梅花鹿养殖场常年稳定饲养精选的80多头高产种鹿,年产鹿茸20余千克,鹿血25余千克,种鹿30多头。江西省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饲养梅花鹿82头,主要鹿产品有鹿茸、鹿血、鹿茸酒、鹿胎、鹿鞭和种鹿等。
   (一)形态特征 梅花鹿属鹿科鹿属,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长且直立。颈部长。四肢细长,主蹄狭而尖,侧蹄小。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雌鹿较小,无角。雄鹿头上具有1对雄伟的实角,角上共有4个杈。 (二)生物特性 梅花鹿生活于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一只健壮的雄鹿通常可以拥有10多只雌鹿。妊娠期为230天左右,产仔于翌年5~6月,一般每胎仅产1仔,也有少数为2仔。产下的幼仔体毛呈黄褐色,也有白色的斑点,几个小时就能站立起来,第二天可随雌鹿跑动。哺乳期为2~3个月,4个月后幼仔便可以长到10千克左右。1.5~3岁性成熟,寿命约为20年。
   (三)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鹿肉的粗蛋白、磷脂、维生素B12及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而脂肪、胆固醇的含量很低,这种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优质结构正是目前健康饮食所倡导的。鹿肉肉质细腻,滋味清淡,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油脂优良,风味良好,是柔嫩易消化的滋养品。鹿肉属适口性强的野味,营养价值比羊肉、猪肉都高,具有提高人体代谢强度和抵抗力的功能。鹿肉中含有比常见肉类更多的左旋肉碱。左旋肉碱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的营养补给,对能量的释放有重要作用,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2.药用价值传统中医学认为,鹿制品具有“主阳痿、补虚、止腰疼、鼻衄、折伤、狂犬伤和治肺痿吐血、崩中带下,诸气痛欲危者饮之立愈,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等功效。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表明,鹿制品具有治心悸、失眠、健忘、风湿和类风湿等功效。其中鹿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能,是中药之王,补中上品;鹿肾更有壮阳补虚之功能,被国内外医药界视为强阳补精、提高性功能的特效药;鹿尾、鹿筋具有医治羊角风等病的功能;鹿胎有治疗肾虚和妇女病的效能;鹿血、鹿托盘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鹿皮则是制作高档名贵皮革服装的最佳原料。
   [此处为插图略过] 蓝狐 十、蓝狐(北极狐) 狐狸是肉食性动物,分布很广,野生狐狸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域内临川、资溪和黎川近些年开展了狐狸的人工驯养工作,主要养殖品种为蓝狐。临川金宁养殖场蓝狐人工养殖从20世纪末即已开始,现常年产量在600只左右。黎川县黎贵养殖场和资溪县保辉狐狸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蓝狐在250只左右。
   (一)形态特征 蓝狐也称白极狐,属犬科北极狐属动物,体略小,喙短,耳宽,嘴圆长,四肢短小,体态圆胖,被毛丰厚。体色有两种,一种浅蓝色,且常年保持这种颜色;另一种是冬季呈白色,其他季节颜色较深。成年公狐体长4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5.5~7.5千克;母狐体长5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4.5~6千克。
   (二)生物特性 野生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外出觅食,到天亮才回家。由于它的嗅觉和听觉极好,加上行动敏捷,所以能捕食各种老鼠、野兔、小鸟、鱼、蛙、蜥蜴、昆虫和蠕虫等,也食一些野果。因为它主要吃鼠,偶尔才袭击家禽,所以是一种益多害少的动物。野生狐狸平时单独生活,生殖时才结小群。每年2~5月产仔,一般每胎3~6只。它的警惕性很高,如果谁发现了它窝里的小狐,它会在当天晚上搬家,以防不测。
   狐的寿命为100年左右,可繁殖年限为68年,人工养殖的最佳繁殖年限25年。狐是每年繁殖1次的动物,繁殖季节在春季。狐的毛绒更换与繁殖有密切关系。幼狐9~10月龄性成熟,大部分狐在繁殖季节都能参加配种。蓝狐发情在2~4月,集中在3月。蓝狐具明显的多胎特性,平均产仔6~8头,最多产24头。人工养殖,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约占65%,主要种类有小杂鱼、鱼粉、禽畜下脚料等;以植物性饲料为辅,约占35%。
   (三)主要价值 狐皮是较珍贵的毛皮,毛长绒厚,灵活光润,针毛带有较多色节或不同的颜色,张幅大,皮板薄,适于制成各种皮大衣、皮领、镶头、围巾等制品,保暖性好,华贵美观,深受民众喜爱。
   [此处为插图略过] 竹鼠 十一、竹鼠 竹鼠俗称寒皮老鼠,在抚州市山区广有分布,以竹的地下茎、根、嫩枝和芒草茎等为食。为江西省“三有”保护动物。竹鼠养殖是近年来抚州市发展较快的人工养殖品种,主要养殖大户有宜黄县军峰山竹鼠养殖场、宜黄县桃陂镇弟信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南丰县诺胜养殖场、南城县胜强养殖场等。2014年全市养殖规模在10 000只以上。
   (一)形态特征 竹鼠属竹鼠科竹鼠属,其身体比较肥硕,呈圆桶形。成年竹鼠体重一般在2千克左右,体长30~50厘米。眼睛小,耳朵短,额头呈圆形,向前微凸,嘴巴上下两对门齿粗长尖利。随着年龄增长,上下门齿逐渐变长变黄。竹鼠四肢短小,爪子扁平,似指甲状,被称为五指爪。竹鼠的尾巴结实、短小,呈灰黑色。成年竹鼠的体毛为灰黑色,全身毛呈灰色或灰黄色,尾上均匀披有稀毛。吻部毛色略淡,腹部毛稀疏,白色而暗,其间杂有闪光细毛。 (二)生物特性 竹鼠属夜行性动物,白天少吃多睡,夜间采食旺盛。竹鼠喜欢在阴暗、凉爽、干燥、洁净的环境中生活。它耐低温、怕酷暑,尤其怕阳光直射,也怕风吹雨淋。抚州市人工养殖竹鼠都是采用仿生态自然养殖方法,用山中的小山竹、竹的地下茎、竹笋、芒草的根茎及一些其他植物的种子、果实喂养。饲料以山区自然生长的新鲜竹叶、芭茅和家庭种植的瓜果、蔬菜茎叶等青绿饲料,配以少量玉米、豆粕、鱼粉等营养物质。
   (三)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竹鼠身体肥硕,肉层厚实,由于其喜爱运动,主食粗纤维,其肉质细腻精瘦,肉肥而不腻,鲜而不油,鲜美可口,为野味上品,是一种高营养、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食品。富含氨基酸、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经测定,竹鼠肉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57. 78%,粗脂肪20. 54%,炭分17. 36%,粗纤维0.84%,水分3. 84%,还富含磷、钙、维生素E及氨基酸,其中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较其他家禽、家畜都高。
   2.药用价值竹鼠的肉食用具有滋阴壮阳、活血御寒等健身强体功效。胆具有明目消炎等药效。竹鼠还可以入药治病。《本草纲目》中记载,它有“调经、护发、补血益气、滋阴壮阳”等特殊疗效。现代医学证明,竹鼠肉有促进人体白细胞和毛发生长,增强肝功能和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尤其是从竹鼠肉中摄取胶原蛋白,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功能,降低细胞可塑性的衰退,增强肌肤弹性,防止皮肤干燥、萎缩、起皱等,改善肌体各脏器的生理功能,抗衰防老。竹鼠的肝、胆、肉、骨头可直接入药,治体虚怕冷、腰椎寒痛、阳痿早泄、产后病后体弱、神经衰弱、失眠、关节筋骨疼痛等。利用竹鼠的骨和血制成药酒,可用来治疗风湿、支气管炎、哮喘和糖尿病等,经常服用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它的油脂能防蚊虫叮咬,治疗烧伤和烫伤,还可美容等。
   3.经济价值 竹鼠的皮毛细软、光泽油润,低绒厚,韧性强,毛基为灰色,易染色,是制裘衣的上等原料,其皮制成的夹克、长大衣,在国际市场上极为抢手。竹鼠的须是制作高档毛笔的原料,货源紧张,供不应求。
   十二、蛇类 蛇一般分无毒蛇和有毒蛇,以鼠、蛙、昆虫等为食。蛇的种类很多,中国境内的无毒蛇有王锦蛇、滑鼠蛇、乌梢蛇、蟒蛇、大赤链等,毒蛇有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蝮蛇和金环蛇等。抚州市人工驯养的蛇类主要有王锦蛇、滑鼠蛇、乌梢蛇和眼镜蛇等。目前抚州共有养蛇场10多家,分布在崇仁、金溪、南城、广昌、黎川等县。其中广昌赤水养蛇场、崇仁县相山浯漳腾鑫驯养蛇场、南城县里塔养殖场、南城县新兴蛇类养殖场、江西省英华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养殖规模较大。目前全市共养殖王锦蛇10 000多条,滑鼠蛇2 000多条,乌梢蛇2 000多条,眼镜蛇6 000多条。 (一)形态特征 蛇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
   1.王锦蛇王锦蛇是野生蛇类中种群数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别称有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王蛇、锦蛇、菜花蛇等,无毒。王锦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有“王蛇”之称。其头部体背鳞缘为黑色,中央呈黄色,似油菜花样,体前段具有30余条黄色的横斜斑纹,到体白逐渐消失。腹面为黄色,并伴有黑色斑纹。尾细长,全长可达2. 5米以上。王锦蛇身体呈圆筒形,体大者可达5~10千克。成蛇与幼蛇的差别很大,幼蛇头上没有“王”字形斑纹,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蛇种。
   [此处为插图略过] 王锦蛇 2.滑鼠蛇滑鼠蛇别名乌肉蛇、草锦蛇、长标蛇、水律蛇、山蛇,是一种无毒蛇。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滑鼠蛇成蛇体长而粗大,一般在1.5米以上,有的可达2米左右。蛇身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横斑至尾部形成网纹;腹面前段红棕色,后部淡黄色。头部黑褐色,唇鳞淡灰色,腹面黄白色,腹鳞后缘色黑,身体前段、后段及尾部的腹鳞黑色,后缘更为明显。头较长,眼大而圆,瞳孔圆形;狭部略内凹;半阴茎不分叉,圆柱形。
   3.乌梢蛇乌梢蛇别名乌蛇、青蛇、一溜黑、黑花蛇、乌风蛇、乌风梢、乌风鞭、风梢等,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乌梢蛇身体背面呈棕褐色、黑褐色或绿褐色,背脊上有两条黑色纵线贯穿全身,黑线之间有明显的浅黄褐色纵纹,成年个体的黑色纵线在体后部变得逐渐不明显。此蛇头较长,呈扁圆形,与颈有明显区分;眼较大,瞳孔圆形;鼻孔大,呈椭圆形,位于两鼻鳞间,有一较小的眼前下鳞。此蛇躯体较长,背鳞平滑,中央2~4行起棱。腹鳞呈圆形,腹面呈灰白色。尾较细长,故有“乌梢鞭”之称。成蛇体长一般在1.6米左右,较大者可达2米以上。
   4.眼镜蛇眼镜蛇是眼镜蛇科眼镜蛇属蛇类的总称,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出1对美丽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眼镜蛇别名有过山峰、饭铲头、吹泡蛇、扁头风、犁头蛇、吹风蛇、蝙蝠蛇等。眼镜蛇的特征是头部及体背黑褐色,颈部扁平膨大,背面有1对周围白色、中央黑色的眼睛状圈纹。当头部扩展时,圈纹特别明显,在广东人看来又像饭铲,便称其“饭铲头”。颈腹面有两黑点及一黑横斑,躯尾背面常有均匀相间的白色细横纹,幼蛇尤为明显,腹面颜色较浅。尾长11~21厘米。体长一般可达1~2米,是毒蛇中的较大型蛇类。
   [此处为插图略过] 眼镜蛇 (二)生物特性 1.王锦蛇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边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它动作敏捷,性情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及鸟蛋为主食,在食物短缺时甚至蚕食同类。该蛇身上有一种神奇的臭味,手握蛇体后要用香味很浓的香皂多洗几次,方能将此臭味去掉。该蛇系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卵8~15枚不等。
   2.滑鼠蛇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常出现在坡地、田基、沟边以及居民点附近。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昼夜活动,捕食鼠类、蟾蜍、蛙、蜥蜴和其他蛇等。滑鼠蛇虽然食物范围较广,但均是肉食性的,根本不吃死去的动物尸体,仅仅只吃自己捕杀的猎物。滑鼠蛇擅长游泳,也会捕食鱼类,但鼠类还是它们最爱的猎物。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冬眠。此蛇虽会吞食其他蛇类,但也常是眼镜蛇的食物。滑鼠蛇5~7月产卵,其时雌蛇于灌木丛中的落叶下面作盆状凹,将卵产于其中,随后雌蛇盘于其上保护。卵数7~15枚,卵大小为(45~50)毫米× (25~30)毫米,50~70天孵化。据统计,滑鼠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 9%,受精卵占产卵数的92%,孵化率占受精卵数的65. 2%,自然成活率可达30%,每条成年母蛇每年产卵12枚。
   3.乌梢蛇为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乌梢蛇多栖息在平原、低山区或丘陵,于田野、农舍中也能经常见到,春末至初秋季节常常出现在农田和农舍附近。此蛇活动敏捷,一有异常动静,不管是敌是友,均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绰号“一溜黑”。幼蛇背面呈深绿色,有4条纵纹贯穿于全身,与成蛇明显不同。该蛇卵生,每产6~16枚不等,最早产卵者见于每年的6月中下旬,孵化期38~45天。
   4.眼镜蛇常栖于平原、丘陵、坟堆、墙基、洞穴、灌木丛、竹林及山脚水边和住宅附近的湿地。主要在白天活动捕食,天气闷热时会改在黄昏出洞,夜间也能准确的咬击目标。属广食性蛇类,主要以蛇类、鼠类、蜥蜴、鸟类、蛙类为食。此蛇耐热性极强,气温在35~38℃的阳光下能长时间忍受;但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差,冬季温度若低于9℃容易造成死亡。此蛇系卵生繁殖,5~6月交配,6~8月为产卵期,产卵数为7~18枚,孵化期为50天左右。眼镜蛇在受到惊吓或被激怒时,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攻击姿态,即能将前半身竖起,头平直向前,颈部膨扁,并发出“呼呼”的声音;发声的同时,可迅速将体内毒液向敌害目标喷出,有时可喷1~2米远。因此,又名扇毒风或吹风蛇。
   (三)主要价值 王锦蛇是一种名贵的经济价值很高的爬行动物,药用历史悠久,全身均可入药。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王锦蛇可用于惊痫、喉痹、诸疮、痈肿、瘰疬、目翳、疥癣等症。蛇胆有清肝明目、抗风湿之作用,蛇皮大且厚实,可做工艺品、乐器。蛇肉鲜美味醇,其中还有增强脑细胞活力的谷氨酸等,是脑力劳动者的上好食物,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
   滑鼠蛇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食用蛇,其肉富含蛋白质,且肉质细腻,入口爽滑,食后有余香。其肉有药用价值,具有祛风除湿、舒经活络之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无名疼痛等症。其皮是上等的皮革,多用来制作手提袋、钱包、领带、腰带、手链等精美工艺品。
   乌梢蛇是典型的食、药两用蛇类。它不仅肉质鲜美,优于其他众多的无毒蛇,而且还具备许多毒蛇所没有的药用价值。传统中药中的乌蛇便是本种处理后的干品。除此之外,乌梢蛇皮还是制作乐器、皮革制品的上好原料。市面上热销的纯蛇粉,大都以乌梢蛇为主要入选原材料。
   眼镜蛇是主要的食用、药用蛇之一。人工饲养眼镜蛇,一为采毒,二为食用,三为观赏。由于眼镜蛇肉味道鲜美,很久以前就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佳肴,三蛇羹、五蛇羹、三蛇酒、五蛇酒等都少不了眼镜蛇。眼镜蛇肉具有通经络、祛风湿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痛等症,是一种重要的蛇用药。眼镜蛇毒具有箭毒样神经一肌肉阻断作用,为非麻醉性镇痛药,镇痛效力强于吗啡,并且无成瘾及耐受性,作用持久,副作用不明显,使用较安全。但镇痛作用出现较慢,用药3~5日后才充分发挥疗效。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疼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晚期癌性痛、关节痛及麻风反应神经痛。
   [此处为插图略过] 温馨提示 眼镜蛇(尤其是较大型种类)的噬咬可以致命。其毒素成分主要为毒蛋白、心脏毒素及磷脂酵素A。眼镜蛇咬伤的一般医治办法为使用抗蛇毒血清,并可能需要做人工辅助通气(例如气管插管术)直到毒液降解,病人可以自主呼吸。如医治无效,病人多于咬伤之后6 ~ 12小时死亡,死因多为呼吸麻痹(例如膈肌麻痹)而窒息。
   十三、东亚钳蝎 钳蝎是药用昆虫,东亚钳蝎也称马氏钳蝎,简称钳蝎、蝎子,是在我国蝎群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原为野生,一年生1胎,后经人工养殖,一年可生2胎。它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目前在崇仁、南城等县均有规模养殖。其中崇仁县抚州蝎缘钳蝎养殖有限公司2014年钳蝎养殖数量达1.1亿条,加工蝎王酒及原浆酒年产量2 852吨。
   [此处为插图略过] 东亚钳蝎 (一)形态特征 东亚钳蝎属钳蝎科正钳蝎属。体不大,只有成人拇指般大小。身体一般可分为3部分,即头胸部、前腹部和后腹部。头胸部和前腹部合在一起,称为躯干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分节,呈尾状,又称为尾部。整个身体极似琵琶状,全身表面为高度几丁质化的硬皮。也有的把蝎体直接分为躯干部和尾部2部分。
   (二)生物特性 东亚钳蝎属变温动物(冷血动物),在我国分布最广,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福建、台湾等地也有分布。一般情况下蝎子在野外生活,雌雄交配受精后经过卵化期、胚胎发育期,110天左右的时间以仔蝎形式分娩。从仔蝎到成蝎约需4年时间,幼蝎6次蜕皮后长为成蝎。食料以软体多汁昆虫为主。而在南方和温室饲养蝎子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在食物丰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般经8~10个月,仔蝎便可长为成蝎;母蝎在一年之中可以繁殖2次,基本上改变了蝎子的生长时间和繁殖周期。
   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20:00~23:00出来活动,到翌日2:00~3:00便回窝栖息。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的,外界环境的温度在—5~40℃,蝎子均能够生存。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蝎子虽喜暗怕光,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促进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蝎子的嗅觉十分灵敏,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被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三)主要价值 钳蝎在我国中药上称为全蝎或全虫,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材,而且是一道名菜和滋补营养保健品。
   1.药用价值宋代《开宝本草》、明代《本草纲目》等历代医学典著中将其列在《虫部》,对钳蝎的形态、用途、炮制方法及蜇伤防治等,均做了详尽的阐述。钳蝎入药具有祛风解毒、攻毒散结、通风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癫痫抽搐、风湿顽痹、半身不遂、中风、破伤风等症。钳蝎尾部提取的蝎毒是医药工业的高级原料,可以抗癌治癌。目前以钳蝎配伍的药方有百余种,以蝎毒素配成的中成药达60种,如大活络丹、牵正散、再造丸、镇痛散、七珍丹、止痉散、中风回春丸等均以钳蝎为主要成分。据有关研究证明,蝎毒中的毒蛋白不仅含量高、分子质量小、热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对性病、癌症等疑难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2.食用价值钳蝎不仅可以药用,还可以作为滋补品食用,如油炸钳蝎、白灼蝎、椒盐蝎、蝎肉珍珠丸、钳蝎滋补汤等。以钳蝎为原料制作的食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是一种药膳,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3.保健品及工艺品开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钳蝎研究的日渐深入,以钳蝎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被开发出来,制成许多成品,如钳蝎口服液、钳蝎胶囊、全蝎罐头、蝎王酒、蝎王长寿茶等,具有延年益寿、保健、美容之功效。用钳蝎制成的工艺品,生动、新颖、奇特,颇受现代青年人的喜爱。国内有人将其用塑料包埋制成观赏品,在美国有人将其制成圣诞礼品馈赠亲朋好友。
   十四、中华石龙子 中华石龙子又名山龙子、四脚蛇,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抚州市各地均有石龙子分布。近年来,宜黄龙盟蜥蜴生态养殖基地开展中华石龙子的人工养殖,2013年养殖规模达到36万只。
   [此处为插图略过] 中华石龙子 (一)形态特征 中华石龙子属石龙子科石龙子属,成年雄性身体全长20~30厘米,雌性身体全长18~22厘米,周身有覆瓦状排列的角质细鳞,鳞片质薄、光滑,体背面黏土色,有3条纵向的淡灰色线,腹部两侧有黄色宽纵纹,腹面白色。尾细长,尾部有20余条深浅相间的环纹,腹下长有4只脚,故称四脚蛇。前脚有5指,后脚有5趾,指趾端均有锐爪,便于攀爬行走。其四肢发达,善于在地面奔跑。 (二)生物特性 中华石龙子是昼行性地栖型蜥蜴,生活在海拔1 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区和平原耕作区。多栖息活动在树林下、道路旁的落叶杂草丛中及乱石堆中,适温22~38℃,在33~38℃为活动觅食高峰期,以各种昆虫为食,也吃小蛙、蝌蚪、仔蜥等脊椎动物,偶尔也会摄取植物茎叶。中华石龙子性情温和,胆小怕人,听见响动喜欢奔跑躲藏。对人畜不具有主动攻击性。牙齿扁平,无毒牙毒腺,对人工环境的适应性强,容易被驯化和养殖。但对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如人工饲养,需注意早晚各喷水加湿1次。对于一般蟋蟀、面包虫、大麦虫等食饵接受度也很高。一般宜采用蟋蟀开食。有尾部自断逃生的本领,人工饲养时不建议混养,并要注意在抓取时避免抓取尾部。雄性个体尾巴根部较粗大,耳后的红斑面积较大较密,个别地区活动的品种幼体尾部会呈现出和蓝尾石龙子一样的亮蓝色,成体后颜色消退。卵生,每年5~7月繁殖,每次产卵5~7枚。卵白色,椭圆球形,多产于石下或草根、树根下的土洞中,自然孵化。室内人工孵化期约为53天,雌性每窝可产下15~20颗蛋。
   (三)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中华石龙子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及多种营养物质,可以作为汤料和菜肴食用,其肉汤味道鲜美。我国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浙江、上海等地有烹调、烧烤食用中华石龙子的习惯,因而中华石龙子食用市场将会日益增大。
   2.药用价值中华石龙子成体除去内脏干燥后可加工成中药材,有清热解毒、破结散瘀、行水利便、活血通络、滋阴壮阳等功能,可治疗石淋、便血、恶疮、乳腺癌及各种皮肤病,还可以泡制药酒,有活血和强身健体等功效。
   3.宠养观赏价值中华石龙子个体不大,性格温和,爬行快速可爱,且无毒牙、无毒腺,饲养安全可靠,可作家庭宠物饲养。
   [此处为插图略过] 棘胸蛙 十五、棘胸蛙 棘胸蛙又名石鸡、棘蛙、石鳞、石蛙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喜欢栖息于山溪、沟汊及其他阴凉、潮湿、安静的地方。棘胸蛙自古就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称之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棘胸蛙在抚州市的山区有公布,是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7年,宜黄县开始进行棘胸蛙人工养殖,目前棘胸蛙养殖面积达100多亩,产量20多吨。至2013年年底,资溪、南丰等县均已开展棘胸蛙养殖,全市养殖规模4万多只。
   (一)形态特征 棘胸蛙属蛙科蛙属,全身披灰黑色,雄大雌小。雌蛙背部散布小型圆疣,腹部光滑有黑点。雄蛙体长8~12厘米,体重可达250~750克。皮肤粗糙,背部、头、四肢、体侧布满圆疣,疣上还有分散的小黑棘,胸部有大团刺疣,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故名棘胸蛙。
   (二)生物特性 野生棘胸蛙白天生活于山涧或阴湿岩石缝中,黄昏以后才出洞活动,捕以小型鱼、虾及各种昆虫为食,其活动规律和生长环境与毒蛇相似,因此捕捉时较危险。棘胸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5~25 °C,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冬眠时,棘胸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棘胸蛙的视力较差,它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活饵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边也不摄取。当发现食物目标时,就猛然跳起,直扑食物对象,甩出带黏液的舌头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捕食多在夜间,白天躲藏在洞穴里。刚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内靠孵黄囊营养,之后便开始觅食。进行人工饲养时,小蝌蚪可投喂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饵料,如蛋黄、豆浆及鱼粉等,成蛙主要投喂蝇蛆、蚯蚓和昆虫等。
   (三)主要价值 棘胸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且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自古以来棘胸蛙就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称之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
   十六、娃娃鱼(大鲵) 大鲵俗名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因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抚州市宜黄、乐安等山区县均有野生娃娃鱼分布。2007年开始,宜黄县养殖大户邓贵顺从湖南引进娃娃鱼进行人工养殖,并利用促绒毛腺素对大鲵进行催产获得成功。目前年产量100千克左右。
   (一)形态特征 娃娃鱼属隐鳃鲵科大鲵属,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5后4,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黏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二)生物特性 娃娃鱼不善于追捕,只是隐蔽在滩口的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 [此处为插图略过] 娃娃鱼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两三年不吃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1顿可增加体重的1/5。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三)主要价值 1.营养保健价值娃娃鱼全身都是宝,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达91. 9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 69%,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娃娃鱼是一种名贵佳肴,其肉质洁白鲜嫩,肥而不腻,味清淡而鲜美。肉质口感介于鱼肉与蛇肉之间。食用娃娃鱼可促进细胞的DNA生物合成,提高生理活性,增进食欲,改善人体细胞代谢水平,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病能力,被誉为水中“活人参”,为高级滋补保健珍品。娃娃鱼皮作为娃娃鱼身上胶原蛋白最丰富的部位,做出的菜肴也具有独特的滋养功能。
   2.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娃娃鱼具有增进食欲、补益疗虚、黑发美容、延年益寿等作用,对人体补虚有奇效。其皮是治疗枪伤、刀伤、烧伤、烫伤等各类创伤的上好药物,尤其是对面部烧烫伤的治疗不留疤痕,可谓伤科的灵丹妙药。民间常以娃娃鱼皮肤粉拌桐油治疗烫伤,用皮肤分泌的腺体黏液预防麻风病。其胃能有效增强人体胃的机能,对胃病的治疗有特效。尾部脂肪也具有多种功效。娃娃鱼的肝具有清心明目、清热解毒、补血益气的功效,胆汁可解热明目。根据现代临床医学观察,对贫血、霍乱、疟疾、癫痫等有关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另据报道,娃娃鱼在抗癌药物实验研究中,可提取超级抗原PRCA,而超级抗原PRCA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能杀伤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转移,激活人体产生抗癌因子,从而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3.美容价值现代生物研究表明,娃娃鱼体内含有丰富的金属硫蛋白(MT),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重金属离子,从而起到调节人体微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的作用。娃娃鱼皮肤中含有41%~61. 3%的胶原蛋白,这种天然的胶原蛋白具有嫩白、容颜、去皱的美容功效。 十七、蜜蜂 蜜蜂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被称为资源昆虫。全国各地均有人工养殖,抚州市内各县区都有分布。乐安县山蜂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化蜜蜂养殖和蜂产品加工企业,现有四大标准化养蜂基地,养蜂面积达到25万亩,养蜂箱11 200余箱。其加工产品主要有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花粉等。
   [此处为插图略过] 蜜蜂养殖 (一)形态特征 蜜蜂属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少,腹末有螯针。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
   (二)生物特性 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3种类型。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因为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地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此处为插图略过] 蜜蜂采蜜 (三)主要价值 蜜蜂酿成的蜂蜜是一种保健食品,味道甜蜜。新鲜成熟的蜂蜜含有70%以上的转化糖(葡萄糖和果糖,少量的高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抗生素类等物质以及70%以上的转化酶,能够被人体肠壁细胞直接吸收利用;蜂蜜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十几种氨基酸,含有钙、磷、钾、镁等丰富的矿物质,是儿童骨质形成和老年人缺钙症的最佳补品。
   蜂蜜因采集原料或调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保健作用。益母草蜜具有活血调经美容、抗衰老之功效。洋槐蜜口味清香,具有消肿止血、健脾消食、润喉通肠、清热解毒之效。黄连蜜具有清热祛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镇定、降温祛火的功效。野玫瑰蜜能养心补肾、提神醒脑、护肤养颜美容、调理内分泌。
   蜂胶对人体有着广泛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因其含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消炎、止痒、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功能。
   蜂王浆能增强人的基础体力,使人体衰老组织活化,服后食欲好,精神好,促进造血功能,对发育中的少年儿童可增加血红蛋白,促进生长。

知识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特色农产品》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正当抚州农业快速发展之际,“互联网+”热潮滚滚袭来,为抚州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个历史关口,如何使抚州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推动抚州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是有志于抚州“三农”事业的我俩久久思索的问题。我们相识于20世纪90年代初,长期在政府机关共事,后虽在不同岗位却共同服务“三农”大业。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志向,特别是满怀对“三农”工作的激情,让我俩产生了思想碰撞,形成了共识共鸣,决心要为抚州农业发展再出份力,做一件虽然十分艰辛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研典习籍、上下求索,拜访专家、求教农民,最终决定从梳理抚州农业发展史入手,从研究抚州农业对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影响着力,从历史脉络中汲取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华,编纂一套《抚州农业》丛书,以填补抚州历史上至今没有系统介绍抚州农业发展的典籍资料的缺陷和空白,让有志于研究抚州的学者以资借鉴,让有意于抚州发展的投资者有所遵循,让有为于抚州现代农业的从政者汲取营养,并期许成为宣传抚州的窗口、农民致富的工具、传统美食的展台,以此表达我们对抚州的深深眷恋,对抚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拳拳之心。

阅读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