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白花蛇舌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572
颗粒名称: 六、白花蛇舌草
分类号: R282.71
页数: 3
页码: 81-83
摘要: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耳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易于人工栽培;
关键词: 农产品 药用作物 抚州

内容

白花蛇舌草别名蛇舌草、白花十字草、龙舌草、鹤舌草等,在我国分布较广。白花蛇舌草喜温暖、湿润环境,生于潮湿的山坡、田边、沟边、路旁、溪畔草丛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易于人工栽培。人工种植的白花蛇舌草主产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2009年,江西润邦农业开发集团在东乡县马圩、小璜、杨桥等乡镇试种白花蛇石草获得成功,2014年种植面积达7 300亩。
  (一)形态特征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耳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植物。高15~50厘米,根细长,茎纤弱,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叶对生,具短柄或无柄;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5厘米,宽1~3毫米,革质;托叶膜质,基部合生呈鞘状;顶端短尖,边缘干后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不明显。花期7~9月。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无柄或近于无柄;花萼筒状,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毫米,边缘具短刺毛;花冠漏斗形,长约3毫米,纯白色,先端4深裂,秃净;雄蕊4枚,着生于冠简喉部,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扁,花药卵形,子房2室,柱头2浅裂,呈半球状。果期8~10月。蒴果,扁球形,直径2~3毫米,室背开裂,花萼宿存。种子每室约10粒,极细小,具棱,干后深褐色,有深而粗的窝孔。
  (二)生物特性白花蛇舌草喜温暖、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易于人工栽培。白花蛇舌草种植基地的大气环境应符合GB 3095中的二级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中的二级标准,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中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应选择远离主干公路及污染源、交通便利、连片或相对连片、地势偏低、阴坡或具自然荫蔽条件、光照充足、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建立种植基地。种植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保水保肥性能良好,酸碱度适中,沙壤土或轻黏土。土壤过于板结或沙性过重,阳坡及裸露地块,低洼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的半野生规范化种植的示范基地,还必须是野生白花蛇舌草较为集中,生长繁茂,结果率高的白花蛇舌草群地区。
  (三)主要价值 1.化学成分白花蛇舌草中,含水分68%~87%,醇溶性浸出物>4%,灰分2.1%~2.6%,酸不溶性灰分0.2%~0.3%,多糖>0.3%,熊果酸>0. 03%,齐墩果酸0.0085%~0.015%。
  2.药用价值白花蛇舌草全草性甘、淡、凉,能清热解毒、利湿消痈、抗癌。用于恶性肿瘤、肠痈、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等症。其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
  (1)增强免疫功能。体外试验表明,本品通过内服,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杀菌力,抗感染作用明显。给药组白细胞吞噬刚果红的能力较对照组提高4倍。镜检可见网状内皮系统显著增生,网状细胞增生肥大,胞浆丰富,吞噬活跃,淋巴结、脾、肝等组织中嗜银物质呈致密化改变,机体防御功能加强。
  (2)抑瘤作用。白花蛇舌草是一种广谱抗癌药,所含三萜酸类、香豆精类、多糖类对癌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在体内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以及慢性粒细胞型的肿瘤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素对小鼠腹水肝癌细胞有抑制、杀灭作用,1毫克白花蛇舌草素于24小时内可使0.2毫升腹水肝癌细胞全部死亡。白花蛇舌草在体内对大鼠瓦克癌256、小鼠宫颈癌14、肉瘤180、肝癌实体型、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和转皮下型均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能显著抑制小鼠肉瘤180细胞分裂相尤其是有丝分裂相,使瘤组织坏死。
  (3)抑制生精作用。白花蛇舌草具有抑制小鼠精原细胞发展到初级精母细胞的作用,而致曲细精管成为空腔。临床研究也表明,口服本品3周后,受试者精子数均有明显减少。
  (4)抗蛇毒作用。白花蛇舌草水提液可降低小鼠的银环蛇毒中毒的死亡率。 (四)采收与产地加工 1.采收白花蛇舌草根据播种时间1年可收割2次,春播收获期在8月中下旬,秋播收获期在11月上中旬。在果实成熟时,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和泥土,晒干或烘干即为商品,一般1亩地可收干品300~600千克。
  2.产地加工除去杂质,扎成小束,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用烘箱烘干。

知识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特色农产品》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正当抚州农业快速发展之际,“互联网+”热潮滚滚袭来,为抚州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个历史关口,如何使抚州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推动抚州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是有志于抚州“三农”事业的我俩久久思索的问题。我们相识于20世纪90年代初,长期在政府机关共事,后虽在不同岗位却共同服务“三农”大业。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志向,特别是满怀对“三农”工作的激情,让我俩产生了思想碰撞,形成了共识共鸣,决心要为抚州农业发展再出份力,做一件虽然十分艰辛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研典习籍、上下求索,拜访专家、求教农民,最终决定从梳理抚州农业发展史入手,从研究抚州农业对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影响着力,从历史脉络中汲取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华,编纂一套《抚州农业》丛书,以填补抚州历史上至今没有系统介绍抚州农业发展的典籍资料的缺陷和空白,让有志于研究抚州的学者以资借鉴,让有意于抚州发展的投资者有所遵循,让有为于抚州现代农业的从政者汲取营养,并期许成为宣传抚州的窗口、农民致富的工具、传统美食的展台,以此表达我们对抚州的深深眷恋,对抚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拳拳之心。

阅读

相关地名

东乡县
相关地名